進行肛查時,產婦仰臥於待產床上,脫光下身,兩髓關節及膝關節屈曲,兩腿立於床麵,並盡量分開,露出陰部,臀部下方最好墊上衛生紙。受檢的孕婦應盡量放鬆,不要亂動和收縮肛門。當檢查者的手指通過肛門時,孕婦應輕輕地咳嗽一聲,使肛門括約肌鬆弛,減輕不適感。被檢查者若能很好地配合,肛查可在幾分鍾內完成,檢查的結果也比較清楚,準確。
檢肛的間限由產程進展階段決定。宮口開大2厘米以前,每3~4小時查一次;宮口開大4~9厘米時,1~2小時查一次,宮口開全(1厘米)後,05~1小時查一次。整個產程中累計肛查次數不得超過11次。因過多的肛查有可能將肛門的糞渣帶入產道,增加孕婦宮腔及胎兒感染的幾率,故不宜多做。
6做到順產的幾項措施
為達此目的,做好以下幾項:
做好孕期保健,注意適當的營養和體重的增加,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接受分娩教育,對於分娩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練習呼吸運動(腹式呼吸、胸式呼吸、短促呼吸),以備產時運用。
足月臨產前(妊娠37~38周),醫生要對孕婦的整個妊娠情況進行一次鑒定,根據產道、產力、胎兒三方麵,初步預測分娩是否順利。如果產道、胎兒正常,臨產後宮縮也協調有力,大多可順利分娩。
產程中的宮縮痛會影響產婦的情緒、飲食、大小便,甚至影響產程的進展。但是,有心理準備的產婦可做腹式呼吸以緩解疼痛,並配合醫生、助產士、護士,一般能夠順利度過產程。
宮口開全進入第二產程,便進入分娩的關鍵時刻。此期不但宮縮的強度和頻率達到高峰,而且胎頭壓迫直腸,產婦又要頻頻向下迸氣、用力,這是一個強體力勞動的過程,很是辛苦。隻要運用好胸式呼吸、正確用力,就會事半功倍,使胎兒順利娩出。
胎兒娩出後5~30分鍾,胎盤會自動剝離、娩出。分娩後產婦要留在產房觀察、休息2小時左右,減少出血。
7足月胎兒未入盆的處理
在妊娠最後一個月,初孕婦的胎兒頭部應進入孕婦骨盆銜接固定而不浮動。但有少數初孕婦至妊娠足月時,胎頭仍未進入骨盆而浮動於恥骨聯合之上,造成頭浮。原因有下列因素:
部分孕婦是由於胎頭與骨盆不相稱,即由於孕婦骨盆入口狹窄,致使正常大小的胎頭不能進入骨盆。
胎兒過大或有胎位異常、前置胎盤;
羊水過多、胎兒畸形(如腦積水)。
檢查為頭浮的孕婦應首先了解骨盆及胎兒情況是否正常,臨產時由於宮縮擠壓胎頭逐漸變形而入盆,多數可自陰道順利分娩。若檢查為頭浮是難以糾正的病理因素,應提前住院,並做好手術產準備,孕晚期仍頭浮的孕婦要注意由於胎頭未入,使胎頭與骨盆之間存在空隙,如果發生胎膜早破,極易出現臍帶脫垂,使胎兒發生意外。因此孕婦一旦發現陰道有水流出應臥床,抬高臀部,立即送往醫院。二、異常生產的情況與處理
1注意避免早產
早產分娩的胎兒稱之為早產兒。早產兒個子小,體重輕,體重小於2500克,身長小於45厘米,發育不成熟。
近年來,雖有一些胎齡不滿28周,體重低於1000克的胎兒娩出後經精心喂養有存活者,但早產兒的死亡率仍較高,占新生兒死亡率的75%,且多發生諸如肺透明膜病、顱內出血、低血糖、硬腫症、敗血症等,即使生存,也常有智力低下,視力、聽力障礙等後遺症。
避免早產是降低圍生兒死亡率、殘疾兒發生率的關鍵一步。
2注意過期產的預防與處理
孕前月經周期正常的孕婦,超過預產期兩周以上尚未分娩即為過期妊娠。此時倘若胎盤功能是正常的,則可產出巨大胎兒。但由於胎兒在子宮內發育過熟,對缺氧的耐受性差,臨產後子宮收縮,胎兒就有在宮內發生窒息的危險。此外,胎兒過熟還可造成顱骨過硬、囟門小、顱縫窄,在分娩過程中胎頭不易變形,以致不能很好地通過產道,造成產程延長及難產。如果妊娠過期,胎盤衰老,功能減退,血流量減少,母體輸送給胎兒的營養和氧氣減少,使胎兒處於饑餓、營養不良和慢性缺氧狀態,可使胎兒生長發育受阻,出現體重減輕,皮下脂肪減少,皮膚有皺褶,形態酷似“小老頭”等情況,這樣的嬰兒機體抵抗力低,且死亡率比足月兒高出7倍以上。因此,孕婦必須定期做好產前檢查,超過預產期應及早住院,必要時進行引產術。
正常情況下妊娠期為40周280天,如妊娠達到42周的則屬於過期產,如胎兒在這42周發育正常,發娩時往往會胎兒過大而發生難產。
如能順利娩出,一般沒什麼影響。若胎盤功能減退,則常有衰老現象,過期越長,衰老就愈劇烈,使得營養物質和氧氣通過受限,影響胎兒腦組織的發育,以及心、肝的發育。
患兒娩出以後,體重明顯輕,營養不足。過期時間愈長,患兒預後愈差,有的遺留神經係統損害。大多數過期產兒,出生初期雖然顯著營養不良,如果神經係統無損害,生後喂養得好,症狀可能很快改善,因此,預防就顯得特別重要。
3注意急產的一般情況與預防
從規律性宮縮開始到分娩結束,總產程初產婦不超過三小時,經產婦不超過兩小時,稱之為急產。多數急產發生在經產婦,少數為初產婦。急產的發生,給母嬰都會帶來不良影響,因此應謹慎處理急產。
對母體的影響
由於子官收縮過強過頻,軟產道不能充分擴張,所以容易發生會陰、陰道及宮頸的裂傷,而導致嚴重的產後出血。由於宮縮過強,而容易導致胎盤剝離不全,或子宮的縮複力差而造成產後出血。由於消毒不及時發生產褥感染,由於發生急產時,體位的不妥,而引起臍帶脫垂、斷裂或子宮的翻出等。
對胎兒的影響
由於宮縮過強、過頻,胎盤的血循環受阻,供血不足,而發生胎兒窘迫及新生兒窒息。過強的宮縮,使胎頭未能適應產道而變形,過快的娩出而致顱內出血,如新生兒落地則易發外傷,更易感染破傷風等。
4注意滯產的一般情況與預防
總產程超過24小時者叫滯產。其發生的原因有:
產婦對分娩過程缺乏了解,恐懼,精神緊張,大腦皮質過度疲勞,而影響正常宮縮。
頭盆不稱,胎位異常,盆腔腫瘤阻塞等。
雙胎、羊水過多、巨大胎兒等使子宮肌壁過度伸展。經產婦子宮肌纖維變性、子宮肌瘤、子宮肌纖維發育不良或子宮畸形等,影響子宮的正常收縮。
產程中應用大劑量的鎮靜劑,抑製了正常的子宮收縮。
孕晚期保胎,應用過多的孕激素,產時易宮縮乏力。
長期慢性疾病,體質虛弱,營養不良,影響了正常宮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