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意識發展的幾個階段

異性疏遠期

剛剛進入少年期的孩子,對於男女兩性的區別會有新的認識。男女同學在一起說話、做事時往往產生一些不安和害羞的心理,許多活動都是男女界限分明,真的需要互相幫助時他們也不知怎麼做才好。不僅在同學中,就是見了兩小無猜的童年朋友,他們

也會靦腆得不知怎麼做好,甚至在家庭生活中,也表現出與異性家長疏遠的傾向。一般來說這是正常現象,持續時間是不會太久。但如果連續幾年都是這個樣子,就會影響男女同學的友誼,影響正常的異性交往和友誼,甚至患上異性交往恐懼症。

異性接近期

隨著生理和心理的發育,以及孩子對性知識的基本了解,男女同學之間都表現出一種喜歡彼此接近的心理。他們對異性的興趣與日俱增,而原來存在的陌生感和畏懼感也逐漸消失。他們從原來對身體的注視開始轉移到對異性的注視。女生對男生的好感與關心,一般始於13~14歲(相當於初一、初二),主要表現為以傾慕的神情聽男生說話,看他的表情和動作;而男生對女同學的好感始於14~15歲(相當於初二、初三)時,往往以好強逞能的行為來表現自己是個男子漢,吸引女生的注意。這種男女生願意接近、互相吸引的心理,是青少年性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正常表現,不必大驚小怪。但是,家長應關注孩子與異性的交往,並與教師保持聯係,防止孩子出現早戀現象。

兩性愛慕期

青春後期,即進入高中階段後,隨著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日趨成熟和異性交往活動的日益增多,男女生的感情更為接近,互相傾慕的心理不斷加深,還會出現不確定的成雙成對的愛慕對象,單戀現象也時有發生。不過,這個階段的男女生對於愛情、婚姻的理解和成立家庭的能力都還不夠,仍不具備戀愛的基礎。家長還要開導子女努力學習,避免戀愛。

少年兒童性教育的重要意義

性活動既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活動,是人類繁衍後代的需要,同時性活動又是一種社會的正當行為,隻有婚姻家庭的組合,性的滿

足才能使社會穩定發展。兩性關係是一種社會現象,歸根到底是會產生社會結果的。因此,人類社會通過道德規範和法律規範來對兩性關係進行社會調節。一個人的戀愛、婚姻是要遵守社會有關的道德和法律規定的,這樣才能既保證當事人的利益,又不違反社會的利益。

人類的性事活動不同於動物的本能交配,需要用科學知識和社會道德來加以指導,才能保證兩性當事人的幸福,才能使它成為有益於社會的文明行為。性知識是人類數萬年來性生活的經驗總結,是人類幸福的智慧結晶。然而由於幾千年的封建思想作怪,不少人至今還把性活動視為洪水猛獸,把了解性知識視為犯罪行為。這是舊的陳腐觀念在人們頭腦中造成的影響,是愚昧的表現。使性教育長期以來處於落後狀態。在家中,父母對於性問題難以啟齒,無法教給孩子;在中小學校,性教育不登大雅之堂,教師在教學中遇到有關性的內容,往往是一帶而過;在社會,科學的性知識傳播和性教育的渠道不暢,這使眾多的人們,特別是少年兒童在性問題上陷入盲目無知的狀態,或是使性意識產生偏差和不良傾向。在進入21世紀,則一定要破除這個禁區,指導下一代主動去掌握這門科學。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認為:“性的本能是一種巨大的推動力量;任它留在原始的‘野蠻’狀態中,或者用‘野蠻’的教育把它加強,那就隻能成為反社會現象。”實際情況顯示,目前少年兒童對性事的社會性的理解是極不充分的,對於有關性的道德規範和法律製度,缺乏基本的了解。個別少年兒童,正是在缺乏良好的性教育的情形下,不恰當地關注性問題,甚至會發生不正當的性行為。青春期性知識對於孩子來說如同語文、數學和外語一樣,是每個中小學生都應該掌握的一門科學知識。家長和老師必須采取積極態度,通過正常渠道,如學校的生理衛生課,青春期生理與心理讀物以及教師和家長的正麵講授來使子女獲得係統的性知識,了解自己身體的變化,探索生育的奧秘。培養內容

孩子性生理知識的教育

進入小學高年級後的孩子很自然地會產生了解性知識的願望,如男女生殖係統的構造和功能情況怎樣?月經是怎麼回事?遺精是怎麼回事?懷孕是怎麼回事?小孩是怎樣生出來的?由於社會和學校對兒童進行性生理衛生知識教育的活動還沒有普遍開展起來,家庭在性的早期的作用顯得特別重要,家長如不能及時、恰當地對孩子進行這方麵的教育,孩子就有可能從其他途徑(如看黃色書刊、聽流氓述說)了解性知識而誤入歧途。

家長要教育孩子,人的生殖係統構造男女有別,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沒有神秘可言;人的性機能到青春期才開始發育成熟,如同萬物生長有序一樣,不值得驚訝、煩躁。家長應該給孩子講清人體生殖係統的構造、性的機能,告訴子女“月經”、“遺精”是怎麼回事。月經是女孩子宮內膜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下發生的周期性出血。女孩進入青春發育期後,卵巢發育成熟,每月有一個卵子從卵巢排出,經過輸卵管到達子宮腔,如未遇到精子,幾天後就會死亡,子宮內膜也開始脫落,血管破裂,血液從陰道流出,這就是月經的基本過程。月經周期一般為28~35天,行經期一般為3~6天,每次出血量為50~100毫升,血色暗紅。女孩第一次來月經叫初潮,最初一年左右經期不一定規則,經期相隔2~3個月或相隔10多天一次都屬正常,以後經期趨於穩定。

男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睾丸的分泌功能越來越強,會不斷產生出成熟的精子,性器官遇到外界刺激,特別是性的刺激就會自動射出精液,這就是遺精。遺精常常在夜間伴隨做夢而發生,所以又叫“夢遺”。男孩子每月有2~3次遺精,都是正常的。家長要以嚴肅、科學的態度教育孩子懂得性生理知識,而且家長應按同性別給孩子講這方麵的知識,即媽媽給女兒、爸爸給男孩子講,便於講清楚。

孩子性衛生習慣的訓練

性發育階段的衛生很重要,它不僅關係著孩子的性發育,而且還影響到孩子將來的結婚生育。青春期是兒童身體和心理上的“多事時節”,容易患病,這對於12~13歲的孩子來說是難以防範的,家長要給予關心和指導,提前讓孩子了解有關的衛生知識,確保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女孩的經期衛生為例,家長要指導她們做到“六要六不要”:

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不要精神緊張、焦躁不安;

要防寒保暖,不要涉水、淋雨、用冷水洗澡;

要經常用溫水衝洗陰部,保持清潔,不要坐浴,防止細菌侵入;

要勤洗、勤換月經帶,不要與他人合用臉盆、毛巾、腳布;

要適當運動和勞動,促進月經流暢,不要做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

要合理營養、充分休息,不要吃生冷和辛辣食物,不要過分興奮。

女孩子在每次月經前後或行經期間,常有一些局部和全身的反應,如腹部劇痛、腰酸、乳脹、腹瀉、便秘和疲倦嗜睡,情緒煩躁,頭痛失眠等,這叫做痛經,一般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隻要解除精神顧慮,很快會過去的。也可用紅糖生薑熬水(紅糖50克,生薑15克),讓女孩趁熱服下,能夠減輕症狀。女孩如有下列情況,家長就應帶她去醫院檢查,並根據醫生的建議做相應的治療。

8歲前有陰道出血,15歲後仍未來月經;

初潮後閉經半年或月經有規律後又閉經兩個月以上;

月經過少或過多;

嚴重痛經,白帶過多,外陰瘙癢;

急性下腹部疼痛,腹部有包塊;

乳房發育過大或過小,兩側乳房有明顯差異,多毛。

男孩子性發育初期的變化沒有女孩那麼明顯,那麼集中,常為家長們忽視,這是不應該的。家長要告訴孩子每月有幾次遺精是自然的生理現象,不必驚慌失措,每次遺精後要及時洗換內褲,清洗陰莖。家長要教育孩子平時不要過多注意自己和異性的性器官。把注意力放在學習和健康的活動中,避免性刺激的幹擾。家長要指導男孩穿寬大的襯褲,免得陰部受擠壓,還要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每天早起到戶外鍛煉。初入青春期的男孩子可能會出現包皮過長、外生殖器炎、睾丸下降不全、精索靜脈曲張、遺精頻繁或滑精(清醒時發生的遺精)次數過多等病症,對此家長要請醫生檢查、治療。

孩子性道德規範的教育

性道德是社會道德表現在兩性關係方麵的基本要求和行為準則,它代表社會對男女怎樣與異性相處,男女如何選擇終身伴侶等問題作了明確回答。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由於性生理發育的刺激,心理上自然會出現關注、親近異性的傾向,甚至出現性衝動,產生與異性結合的願望。前蘇聯一位著名教育家說過:“必須使兒童的性道德走在性發育的前麵,這是防止兩性錯誤的最好辦法。”

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兩性道德的教育。讓孩子知道人類的兩性關係是受社會道德製約的,人不能像動物那樣受性欲支配,要用理智克製性欲的衝動,決不能隨意去做那種不道德的事情。

要告訴孩子,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隻有好好學習,將來才有可能獲得幸福的生活,戀愛是一種很神聖的事情,小學生根本不具備戀愛的資格,要把對異性的好感、愛慕“冷藏”起來。

鼓勵孩子正確地與異性同學、朋友相處,男女同學應當互相尊重、互相幫助,應當正常交往,取長補短,不要顧慮重重,猜疑太多。當然,“男女有別”,男女同學在一起要文明,不能有挑逗、親吻的舉動。

讓孩子初步了解愛情的意義,敬重那些愛情專一、風格高尚、事業心強的人,鄙視那些朝秦暮楚、玩弄異性、不務正業的人。

女孩子的性發育比較早,而且容易受到作風不正的男性侵擾,家長要特別關心:要教育女孩不要單獨和男性頻繁接觸,如赴約會、逛公園、看電影;不要單獨和男性到不熟悉的地方去,不能讓男性撫摸和親吻;不能輕率地接受男性送給的禮物,不收閱黃色、下流的書刊和影像。小學高年級雖有少數學生,對異性產生愛慕之情,有遞條子、贈信物現象,但這並不可怕,隻要家長和老師相配合,恰當地進行引導,孩子會很快從“早戀”中走出來的。培養方法

孩子性生理保健的指導

家長要指導好孩子的性生理保健,首先應對男女生殖係統的結構功能有所了解,並根據男孩和女孩性生理發育的不同特點加以指導。

男孩性生理衛生保健的指導

少年期男孩性生理保健的前提是飲食營養和運動鍛煉。這個時期因孩子生長發育加快,家長應當保證孩子有足夠的營養攝入,而且要帶領孩子堅持戶外鍛煉,平時每天不少於1個小時,節假日最好在2個小時以上。對於下列生理現象,家長應科學認識,幫助孩子恰當處理。

遺精

青春期後的男孩子有時在睡夢中會出現射精,這就是遺精,亦稱夢遺。如果是在白天清醒狀態下不自主地發生的射精稱之為滑精,兩者在本質上沒什麼差別。遺精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家長對此不必大驚小怪,應告訴孩子不要為此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但是,遺精過頻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引起頻繁遺精的原因大體上主要有兩種:一是受社會上的不良刺激,如淫穢書刊、黃色音像製品的影響;二是生殖器官局部的不良刺激,包括包皮過長、尿道炎、前列腺炎等。對此,家長應當重視,指導孩子努力做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把精力集中到學習上去;不接觸宣揚色情的媒體,家庭要形成健康的文化氛圍;改變不講衛生的習慣,經常清洗陰部,每晚睡覺前洗腳。如果是由於疾病引起的,就應請醫生幫助。

皮包過長

男子生殖器的外麵是包皮,兒童階段包皮較長,一般是包住整個陰莖頭的,少年期的到來使孩子的陰莖長粗長大,包皮收縮,龜頭就露出來了。如果這個年齡包皮依然緊裹,就成了包皮過長。包皮過長對孩子的外生殖器發育很不利,容易出現包皮炎。家長發現孩子陰莖出現紅腫,就要判斷是否屬於包皮過長,嚴重的話,一定要到醫院請醫生正規診治。

手淫

手淫是通過手撫摸、刺激性器官獲得性快感的一種方式,大多數男孩都有手淫現象。孩子偶有手淫並不可怕,也沒有太多害處,但如成為癖好就會影響身心健康,在大腦形成一種興奮——衝動——發泄——快感——興奮——衝動……的惡性循環,在生理上可能造成陽痿,在心理上造成神經衰弱,影響將來的性生活。家長要幫助孩子改掉手淫的毛病,勸告不要過多地注意性問題。

女孩性生理衛生保健的指導

女孩的性生理衛生保健首先要保證飲食的衛生,少吃生冷和有刺激性的食物,以減少子宮的充血;在月經期間要多喝開水,多食水果以及易於消化、營養豐富的食品,如瘦肉、蛋類、豆製品。在運動中應當控製運動量,暫時不參加遊泳、球賽等消耗體能較多的活動。具體來說,還應特別注意以下問題。

月經

月經是少女的一種生理現象。行經期間由於大腦皮層興奮性降低,抗病能力減弱,加上子宮口微開,子宮內膜剝落,陰道酸性分泌物被經血衝淡,所以比平時易感染病菌,而引起疾病。因此,家長應教育女孩做到以下幾點:

保持外陰部的清潔睡前應用清潔的溫水擦洗陰部,擦洗陰部的毛巾與腳布不能混在一起。

注意身體的保暖避免遭受冷凍和寒冷刺激,以防子宮和盆腔內血管的極度收縮,引起月經過少或突然停止,或引起卵巢功能紊亂而導致月經失調。

保證充足的睡眠要保證睡眠的時間,不要參加過重的體力勞動和劇烈的體育運動,以防下腹部血液流動加快,引起經血過多和經期過長。

痛經

痛經是指女孩在月經初潮或來臨期間,有輕微的下腹墜脹、腰酸等症狀,一般來說也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但也有少數女孩在經前和行經前期出現劇烈的下腹部陣痛、惡心、嘔吐等症狀,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引起痛經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麵:一是神經緊張;二是體質較差;三是經期衛生不潔;四是子宮發育不良。因此,對出現嚴重痛經的女孩兒,除了注意經期衛生之外,還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明確病因,對症治療。

痛經期間,由於神經係統和內分泌係統的紊亂,以及身體出現的某些不適感覺,孩子的情緒極易激動不安。情緒的波動又會加重痛經,因此家長應當更加細心地關心孩子、開導孩子克製不良情緒,按照醫生的要求服藥,相信腹痛很快就會消除。

乳房

青春期乳房發育,標誌著少女性生理開始成熟,隆起的乳房體現了女性成熟期的曲線美和健康美。為了保障乳房正常發育,家長應教育女孩做到以下幾點。

經常清洗乳頭、乳暈、乳房。乳暈上有許多腺體能分泌皮脂保護皮膚,但也容易沾染汙物和細菌,因此要保持清潔度,同時清洗過程中對乳房的按摩也有助於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從而促進乳房的發育。

不要束胸。有的女孩常為乳房的發育隆起而感到害怕害羞,穿著緊小的內衣束緊乳房,使乳房不能突起,這樣做事實上是很有害的,會影響乳房的發育。

佩帶合適的胸罩。合適的胸罩可以保護和支托乳房,在運動和勞動時這種保護尤其重要。如果不注意保護,乳房很容易下墜,下墜後的乳房不僅影響美觀,而且還可能造成乳房下部淤血,引起乳房疾病。

孩子性道德的教育

青春期性道德規範的內容,與成年男女之間在戀愛、婚姻、家庭中所要遵守的道德規範,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處。青春期初中學生的性道德規範主要涉及如何正確對待男女性別的差異,如何正確處理男女之間的感情糾葛,如何正確地培養自己健康的人格。對此,家長應認真了解,並指導孩子努力踐行。

男女平等互相尊重

男女平等、互相尊重是青春期性道德的基本要求,是處理男生與女生之間關係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長期以來,由於男尊女卑的封建意識的影響和片麵理解男女生理、心理的差異,“女的不如男的”的看法在某些人頭腦中根深蒂固。歧視女性、輕視女生的現象還是屢見不鮮,這對孩子正確地認識男女關係是極其有害的。

應當看到,在兒童期女孩的智力發展比男孩稍快,在青春初期女孩的心理成熟,也比男孩早2年左右,而到了青春後期,男孩的身高和智力都趕上了女孩。一般來說,女孩的語言表達能力優於男孩,但男孩的理解記憶和抽象思維能力又高於女孩。所以,應當承認男女是有一定差別的。不過,男女生的差別,並非像有人所認為的那樣:“女的不如男的”。從總體上看,男女生的智力和心理發展是在同一水平上的,隻是各有千秋,無論從什麼角度考察,都不能得出男性優於女性,或者女性優於男性的結論。這個觀點,家長應當反複給那些有性別歧視思想的孩子講,使他(她)端正認識。

首先,家長自己應當牢固地樹立“男女平等,互相尊重”的思想,在家庭生活中不說有性別歧視、性別傷害的話。對於自己的孩子無論是男是女,都給予充分的信任和深切的期望,鼓勵孩子努力成才。此外,還應引導孩子在和男女同學的交往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既保持自己原有的優勢,又能在學習中提高和發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