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產婦與保健1(2 / 3)

這時嬰兒的臍帶已自行脫落,如果沒有特別異常,產婦就可以出院了。對於母親來說,這是產後第一次外出,對嬰兒來說,是出生後第一次和外界接觸。所以乘車走路都要十分小心。

產婦的住院與出院

住院

也許看起來產科病房主要是為醫護人員工作提供了方便,沒有著重為產婦嬰兒考慮,這不假。因此對醫院裏的一切可能感覺很不舒服,護士們發號施令,不能給足夠的時間同孩子在一起;病房裏的常規總是準時打擾睡眠,比如剛剛睡著,就被叫起來喝杯熱水;醫院的夥食也從來不讓人如意,也許很不對胃口;探視時間裏的來訪者也會一時應付不了。不過另一方麵,住院也有一些好處,總有人陪著,可以和其他產婦交流經驗和問題,剛剛有了孩子的母親之間可以建立很好的交往關係,出院以後還能長時間交往。在產科病房裏的這種夥伴和情誼有很多內容,同時許多護士和醫生也能幫很大忙。

如果病房的生活很不適合,便要把感覺告訴護士,他們中的很多人並不那麼死板,會盡量滿足要求的。假使這最初幾天讓醫院生活攪得一團糟,就太讓人傷心了,所以經過權衡,要求出院也許更好,或者幹脆自動出院。假使自己沒那麼果斷,做不了決定,就和丈夫商量,讓丈夫來決定。一般丈夫都願意回家,要是這樣,就不要支支吾吾、猶豫不決,按他說的做就是了。

出院

各個醫院的規矩盡管有些不同,但不論是12小時後還是6天後出院,都應例行以下幾件事:

醫生會做體格檢查,如檢查子宮,看是否已收縮到正常大小,縫合的傷口是否愈合。還要查看一下陰道排泄物是否有血塊排出。

醫生會問到怎樣采取避孕措施,如果需要,就會開藥。

要是孕期沒注射風疹疫苗,出院前應該補上。疫苗不會通過乳汁對嬰兒產生不良影響。

護士會教給怎樣護理嬰兒臍帶(要是臍帶還沒掉的話)。

兒科醫生會對嬰兒進行檢查,要是有什麼不明白,現在提出來。醫生會告訴6周後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醫生會幫助定個日期,安排到附近的醫院做產後檢查。產後飲食

產婦的飲食與營養

隨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母親開始了艱苦的產褥期。這個時期,由於母親要補充分娩時的消耗,加上生殖器官的破壞和供給嬰兒乳汁。因此,產後的營養需要量比妊娠期還要高。而“月子”的膳食好壞,又是母嬰健康的關鍵。必須引起家庭的重視。

在產後的一年裏(指哺乳婦女),大約每天需要熱量3200千卡,蛋白質90~100克,鈣2克,鐵15毫克,維生素A3900國際單位,維生素B116毫克,維生素B216毫克,尼克酸16毫克,維生素C160毫克。為了達到這樣的要求,產婦膳食應做到:質量要好,品種要多種多樣,軟爛可口,並多食湯類。乳母每天可吃5~6餐,盡量做到幹稀搭配,葷素搭配。具體來講產婦可吃下麵一些食物:

煮雞蛋

雞蛋中所含的蛋白質和鐵的含量都比較多,營養價值高,並且容易被身體吸收利用,對產婦的身體恢複以及乳汁分泌有好處。但每日吃雞蛋的數量要適當,一般吃4~5個即可,一次吃得過多會影響消化,於身體無補。

母雞燉湯

雞湯的味道鮮美,能促進食欲,促進乳汁分泌。但雞湯的營養價值不如雞肉高,所以喝湯時要連肉一起吃,也可以將燉排骨湯、燉牛肉與雞湯調換著吃,條件不許可時,可吃些豆腐湯、青菜湯、蛋湯等。

豬蹄燉湯

是很好的下奶食品。

掛麵

在掛麵湯中加1~2個雞蛋比較適合產婦吃。掛麵也可與切麵、麵片調換著吃。

紅糖

由於加工不如白糖或砂糖精細,所以,含鐵量比白糖高。產後失血多,吃紅糖可防治貧血。

小米粥

小米的營養價值與稻米相比,其粗纖維、鐵、維生素B2、核黃素含量均高。適當吃一些小米粥對產婦有好處,但它的營養成分並不全麵,所以決不能整個“月子”期間都吃它,以免造成營養不良。

水果

新鮮的水果,色鮮味美,能促進食欲,有幫助消化與排泄的功能。有人擔心水果太涼,影響牙齒和其它器官。其實,在一般室內存放的水果不會太涼,不至於涼到刺激消化器官、影響健康的地步。

產後的催乳良方

穿山甲肉燉芎歸

穿山甲肉120克,川芎5克,當歸9克。(1)將穿山甲肉洗淨,切成塊裝進陶瓷罐內,加川芎、當歸和水750毫升。(2)用旺火隔水燉至穿山甲肉熟後飲汁吃肉。一般用5~7次。適用於產後乳房脹硬,乳汁不下。對乳腺增生亦有效。陰虛火旺、肝陰上亢的病人忌用本方。

鯽魚燉豬蹄

活鯽魚1尾,豬蹄1隻。(1)將鯽魚削鱗,去內髒,洗淨;豬蹄洗淨後切成兩片,每片切成四塊。(2)豬蹄和鯽魚一起加水750毫升,用旺火隔水燉至豬蹄熟透,吃豬蹄、鯽魚,喝湯。適用於乳汁減少。

通草鯽魚湯

通草3克,鯽魚1條。(1)將通草、鯽魚洗淨。(2)通草鯽魚同放入鍋內煮,不放油、鹽,吃魚喝湯。適用於乳汁缺少。

河蟹煮黃酒

河蟹一隻,黃酒60毫升。1鮮河蟹洗淨搗爛,加黃酒煮熟服用。每日一次,服3~5次有效。適用於乳汁少者。

蝦酒豬蹄湯

蝦120克,豬蹄1隻,黃酒60毫升。(1)先將鮮蝦洗淨去殼,豬蹄洗淨切成兩片,每片切成3~4塊,裝入陶瓷罐內加水750毫升。(1)用旺火隔水燉至豬蹄熟透加入黃酒即可服食,吃豬蹄、蝦,喝湯。一般服3~7次有效。適用於乳汁缺少。注意,凡有皮膚過敏者忌服本方。

麥芽煮紅糖

麥芽120克,紅糖30克。(1)先將麥芽用文火炒幾下。(2)加清水750毫升煮至麥芽熟透,加入紅糖即可服用,一般5~7次有效。適用於乳汁不下、乳腺炎。

豆腐煮紅糖

豆腐120克,紅糖30克,黃酒1小杯。(1)將豆腐、紅糖加水1碗半用文火煮成1碗。(2)加入黃酒調服。一般5~7次有效。適用氣血虛虧缺奶。

紅參蒸鯽魚

活鯽魚250克,火腿25克,紅參12克,蝦仁15克,雞湯、味精、蔥、薑、胡椒粉少許。(1)將活鯽魚除去鱗及內髒洗淨,放進沸水中氽一下。紅參、蝦仁和溫水洗一下。將火腿洗淨切片。(2)將鯽魚、紅參、蝦仁放在湯盆中,加拍破的蔥、薑摻入雞湯。加少許鹽上籠蒸熟。(3)食用時揀去蔥、薑,加味精、胡椒粉即可。補脾消腫,可補元氣。適用於脾胃虛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營養不良,氣短神乏及產婦缺乳等症。健康人服食有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增加營養及延緩衰老的作用。

產褥期營養的攝取

產褥期的營養狀況會直接影響到產婦身體的恢複,影響到乳汁的質和量以及下一代的生長和發育。營養過剩可引起產婦肥胖或新生兒消化不良,產後2天內最好多吃些清淡易於消化的食物,以後再逐漸增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的含量,如燉排骨湯、牛肉湯、瘦肉湯、魚湯等,還要注意維生素及礦物質的補充,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為了防止便秘,也要多吃些粗糧。燉豬蹄湯與燉雞湯的營養價值相似,同樣有增加食欲、促進乳汁分泌的作用,可以互相調換著吃。貧血的產婦要多吃豬肝、雞蛋、菠菜和含鐵劑藥物。如果產婦每日食500克肉類或魚籽150~200克,雞蛋3~6個,豆製品100克,豆漿或牛奶200~500克,新鮮蔬菜500克,飯後吃水果1~2個。這樣的飲食,基本可滿足產後每天的營養需要。

有的產婦一頓吃七、八個甚至十幾個煮雞蛋,一天吃一隻雞等,這種習慣對產婦是無益的,吃得太多可影響食欲或引起消化不良或肥胖。另外,產褥期的飲食不要偏食,除了不吃有刺激性的辛辣食物和戒煙酒外,沒有特殊“忌嘴”的必要。有些產婦這個不能吃那個也不能吃,最常見的是忌鹽,認為怕吃了有鹽食物無奶,其實不是這樣。產後出汗多、尿量又增加,體內鹽分丟失較多,如果不補充適量食鹽,會感到全身乏力,頭昏眼花,胃口減低,奶水減少,影響哺乳。所以產後不能戒鹽,當然也不要吃得太鹹。有些產婦僅吃稀飯麵條,不吃葷菜或蔬菜,忌生冷(水果),這樣營養不夠,產婦不容易複原,乳汁的分泌不足。

產後的營養補充

產婦分娩後,把身體及生殖器官恢複到妊娠以前的狀態,稱為複舊過程。這階段稱為產褥期。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坐月子”。

產婦把身體恢複以前的水平,所需要的時間,恢複的程度,因人而異。產婦恢複身體的時間一般需要6~8周。

由於妊娠和分娩,特別分娩時引起的創傷和出血,以及產程中的子宮收縮和用力,使產婦消耗了很大的體力,身體變得異常虛弱,機體抵抗力也明顯下降。因此,如果產後不及時補充足夠的高質量營養,就會影響產婦身體的恢複。同時,產婦還要擔負起新生兒哺乳的重任,產婦營養的好壞,對新生兒的發育和健康直接相關。所以,必須對產後的營養予以高度重視。

蛋 白 質

產婦每天大約需要80克蛋白質才能保證需要。含蛋白質高的食品有:牛奶、雞肉、瘦肉類、黃豆等。有條件的如果又在哺乳,每天應喝至少半斤牛奶。

補 氣 血

產婦一般在分娩後都有不同程度的氣血虧損,表現為無力、頭暈、目眩、麵色蒼白、唇淡、心慌氣短。產後5日,可用適量當歸、黃芪、黨參燉全雞、全鴿,連同內髒食用,食用時可加糖。連食數日,效果很好。

催 奶 補

如雞湯、魚湯、鯽魚湯、燉豬蹄(或牛、羊蹄)、豬肝、牛肝等動物肝髒、花生米、大豆、酵母、果仁等。這些食品既含大量的蛋白質、鐵質和維生素A,又能起到催乳增乳的作用。

熱量

產婦每天大約需要3200千卡的熱量。能夠較大地增加熱量的食品有豬油、黃油、燉雞、燉豬蹄等。

合理的主食

主食要既富有營養又易於消化,除了生冷及辛辣食品外,沒有特殊的忌口。品種要豐富,花樣要多,飯菜要細軟,注意不要太油膩,要多吃一些蔬菜和纖維多的蔬菜。喂奶的產婦要注意多吃湯汁的食物,如雞湯、排骨湯、魚湯等,對催奶很有效。另外喂奶的產婦還應注意不要飲用麥乳精,麥乳精會使乳腺分泌的乳汁減少,不利於新生兒的喂養。

其它食品

孕期患有貧血的產婦,分娩後貧血往往會加重,因此產後要注意補氣血和多吃一些含鐵質較多的食物,必要時還可服用一些補血藥品。如不注意補血和調養,會使產婦過早地衰老。

孕期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症的產婦,產後飲食要控製鹽的攝入,以便使血壓盡快恢複到正常。

有便秘的產婦,應增加蔬菜、水果的食入,每日清晨喝一杯淡鹽水或熱牛奶對便秘有效。

有發胖趨勢的產婦應控製糖、脂肪的攝取。

休息和營養

母體在十月懷胎中要給胎兒輸送營養,經過長時間緊張激烈的分娩,各器官都很疲勞,血液變稀,身體內各種營養和激素大量消耗,身體變得異常虛弱。所以產後的營養和休息是同樣重要的。

產婦在產後比在妊娠末期更需要營養。這不僅是為了母體本身的恢複,同時也是為了儲備精力,促進母乳分泌以更好哺育嬰兒。

增強身體細胞活力的食品

為了增強身體細胞活力,同時增加母乳的分泌,應該多吃構成母乳成分的各種食品。如多吃蛋白質和維生素B豐富的食品。

牛、豬的肝髒,奶粉、幹酪、蛋、幹鬆魚、豆豉等也是上好的補血食品。分娩時出血很多,除了蛋白質,還要補充鐵。肝類,菠菜和維生素B2、C等藥片一起食用效果會更好。

增加熱量的食品

產婦不應當簡單地增加飲食的量,而更應當注意飲食的質。含動物性脂肪的黃油、豬油都是增加熱量的食品,炒菜時應盡量使用。同時黃油、豬油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D。

催奶的食品

多飲牛奶對於母乳分泌很有益處。另外,還應多吃含維生素L的肝類、酵母和大豆。建議產婦應多吃些燉品、鯉魚、果仁等。

美容的食品

產婦要想恢複膚色的話,應多吃含維生素A、B、C、E豐富的水果。還有含鈣、碘、礦物質豐富的幹魚、鮮魚類、蔬菜、海藻類等,都應該多吃。

不能吃得太多的食品

巧克力、點心等很甜的食品,咖啡、香料、辣味、酒等刺激性強的食品,應該少吃。另外,有妊娠中毒後遺症的,要控製鹽分的攝取;有貧血的要多攝取蛋白質、蔬菜、水果及含鐵的食物;有便秘的,應吃含纖維多的蔬菜和水果,早晨喝冷牛奶和鹽水也有效。

產後營養的保證

寶寶脫離子宮以後的喂養方式,並不用像在子宮內時那般嚴格。然而,隻要是哺喂母奶,便必須有某種程度的限製,亦即經由母乳而進入寶寶體內的任何物質,務必是安全的才行。

母奶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來源並非仰仗母體所吃的食物,母親如果未攝取足量的蛋白質以分泌乳汁的話,則由她體內所貯存的先行供應,使寶寶獲得哺喂,一直到貯存部分耗盡為止。不過,母親的飲食中如果缺乏某些維生素,便會影響到母奶中的維生素成分;而母體中如果維生素過量的話,母乳內也會出現同樣情況。從藥物到調味品諸多的物質,都會以不同的結果出現在母奶中。

為確保母奶的安全與健康,請注意下列各項:

遵行哺喂母乳的最佳飲食建議。

避免一些寶寶似乎比較敏感的食物,大蒜、洋蔥、包心菜和功克力是普遍的刺激源,未必會對所有寶寶造成影響,可是對有些寶寶會引起煩人的排氣。已有味道分辨能力的嬰兒,對有強烈味道的調味料可能也不喜歡。

服用專為妊娠婦女或哺乳母親所調配的維生素補充劑,切勿服食未經醫師建議的其他維生素丸。

不要吸煙。香煙內的有毒物質也會進入血液,因而也會進入乳汁。(此外,在寶寶周圍吸煙,會引起寶寶呼吸道方麵的毛病,甚至和嬰兒猝死症與夭折都可能有關聯。)

未曾向醫師谘詢的情況下,不可服用任何藥物或提神的藥品。大多數的藥品會進入乳汁內,即使是極小劑量也會對小小嬰兒造成傷害(特別危險藥品包括:抗甲狀、抗高血壓、抗癌的藥品、盤尼西林——一種鎮定劑、以及鎮定劑、荷爾蒙——如避孕丸、有放射性的碘、溴化物。必須服用的藥物通常都可以找到替代品;或在授乳期間,暫停某些特殊藥物的服用,這是利弊得失的權衡問題(對任何開立藥方的醫師,務必確切告知正在哺喂母乳)。

完全避免酒類,或隻偶爾喝一杯。每天喝或狂飲會使寶寶昏昏欲睡,抑製神經係統,並會減緩運動神經的發展。

限製咖啡因的攝取量,每天一杯咖啡或茶水大概不會對寶寶造成影響,若達六杯的量便會使寶寶心神不寧。

不要服用通便劑(有些會讓寶寶產生通便效果),不妨增加纖維質的攝取。

隻有經過醫師同意,才可以服用阿司匹林或其替代品,但是不可超過建議劑量,並且不要經常服用。

避免食物中過量的化學物質,並選擇接近自然狀態的食物。詳讀標簽,以排除主要成分是合成化學的食品為宜。避免食用糖精,因為它會進入乳汁,會引起癌症。反觀阿斯匹林,似乎隻有少量會進入乳汁,似乎可安全使用。不過要確定,所食用的食物若含有阿斯匹林,便不可再大量攝取含有其他的化學物質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