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懷孕八個月(1 / 3)

第九章懷孕八個月

一、妊娠的變化

母體的變化

妊娠八月,孕婦的腹部已突出得十分厲害,身體也越發沉重,行動顯得十分費力,多數孕婦還易感疲勞和笨重。有的人出現浮腫。如果隻是在傍晚或夜裏腿部有些浮腫的話,不用擔心。但如果是從早晨起臉就浮腫不消的話,那就有可能是一種異常情況。

這一時期,有的人已在腹壁慢慢地長出妊娠線,呈淺紅色,看上去就像是撓傷。

因激素的關係,有的人長出褐斑或雀斑,或在嘴、耳朵、額頭周圍出現斑點。乳頭周圍、下腹部、外陰部顏色也越來越深。

胎兒的發育

胎兒經過八個月的發育,體重已達1500克左右,身長已至40~44厘米。從這時起,羊水量不再像以前那樣增加了。迅速成長的胎兒身體,緊靠著子宮。一直自由轉動的胎兒,到了這個時期,位置也固定了,一般由於頭重,自然頭部朝下。

此時期胎兒對外界的強烈音響會有所反應。假如在這個時期早產,如慎重保育,是有希望存活的。肺等內髒器官和腦、神經係統都發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二、孕婦的生活

八個月的保健

此時期孕婦顯得更加無力和疲憊。運動時應注意幅度不要過大,特別是要注意腳的行動。上下樓梯時要一蹬一蹬地踩實了再走。

這個時期最可怕的是妊娠中毒症。每日生活要避免過度疲勞,飲食上注意不要吃鹽過度。睡眠要充分,白天也要注意臥床休息。妊娠中毒症的症狀隻要接受產前檢查,就可以早期發現。為此,兩周一次的產前檢查一定要去。上班工作的人特別要注意這一點。

此外,即使隻有少量的出血,也要盡早去醫院作檢查。因為有早產、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的可能性。

重視心理衛生

妊娠給女性帶來一係列的生理、心理變化,而女性對妊娠的態度也存在著很大差別,多數女性都會因自己將成為一個母親而皆大歡喜。但也有孕婦因妊娠改變了自己的生活規律而苦惱,或因怕胎兒發育不正常、怕難產而過分焦慮。也有因懷孕後身體負擔增加,希望能得到家人的重視、關懷而變得感情敏感和容易激動。情緒的變化能通過神經和內分泌係統影響生理功能,如緊張、恐懼會使血壓增高,會引起子宮收縮,臨產後的心理狀態對分娩起著重要作用。

祖國醫學很重視孕產婦的精神狀態,認為“受胎之後,喜怒哀樂莫敢不慎”,“心有疑慮則氣結血滯而不順,多致難產”。分娩時接產者一句話,新生兒一聲哭都能給產婦帶來一種異常的歡喜或愁暢,產後家人特別是丈夫對產婦的照顧和對新生兒的態度更能影響產婦情緒,一旦發生畸胎或孩子在產時、產後死亡對產婦是極大的精神創傷,會引起情緒低落、悲傷落淚、憂鬱失眠,個別得不到心理平衡的產婦,還會發展成產褥期精神病。

因此,產婦周圍的人要懂得一些心理學,關心孕產婦,了解她們的心理狀態,開導其思想、解除其顧慮、照顧好生活,使她們能愉快、自信地度過此階段。

保持愉快情緒

孕婦的生理功能、身體質量與健康狀況容易隨情緒的變化而變化,且進一步又會直接或間接地對胎兒的生長發育產生影響。所以,必須引起孕婦足夠的重視。

孕婦一旦產生憤怒情緒,就會導致血液中的激素水平很快升高,體內的有害化學物質的濃度也會迅速增多,這些物質會隨著血液流向全身各處,而且能夠通過胎盤屏障進入羊膜腔。從而在胎兒身上直接發生作用,日後在性格、情緒上會受到這種情緒的遺傳。可見,這樣的結果是很有害的。

血液中的白細胞有維護人體健康的作用,人在生病時,白細胞特別是白細胞中的巨噬細胞能夠吞噬病毒,從而消滅體內的細菌、病毒。而孕婦發怒,則導致婦血液中白細胞數量降低,這無疑會削弱體內抵抗疾病的戰鬥力,減弱人體免疫功能下降。所以,有可能更會輕易地感染疾病,這不僅對自身健康不利,也會由於經常生病而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而且,孩子出生之後的抵抗疾病能力也比正常孩子差一些。懷孕期間孕婦的情緒不佳,造成對胎兒未來健康不利的後果是多方麵的。

對於一些發生齶裂、唇裂等缺陷的嬰兒,其母親在懷孕期間一般情緒都不好。懷孕7~10周時,正是胎兒口腔齶部和上頜骨形成的時期,而此時孕婦的情緒不穩定,受到一些不良刺激和影響,很可能就是形成出生缺陷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孕婦的情緒好壞,同樣對胎兒有直接的影響。性情暴躁、急躁、情緒波動大、容易發怒、多愁善感、敏感多疑、心胸狹窄的孕婦,妊娠早期以及中期發生流產的,要比正常孕婦高出3~5倍。而且這些孕婦生的孩子比正常孕婦生的孩子體重明顯要輕,並且分娩時出現難產的情況也多於心理正常的產婦。

孕婦的情緒如何,不但關係到自身的健康,而且也關係到下一代的成長發育,的確是一個應該認真看待的大事。至於在懷孕期間如何保持健康、良好的情緒,需要注意的方麵很多。家庭要盡可能創造和諧、歡樂的生活氣氛,夫妻之間要多交流、多體貼,當發生不愉快事情的時候,要從積極的方麵開導孕婦,避免孕婦受到不良刺激。作為孕婦自己,同樣要正確對待生活中發生的許許多多的矛盾,對一些無足輕重的事情,不要過分認真和計較,尤其不應該多疑,盡量減少對家裏其他人的誤解。即使遇到什麼不順利的事情,也要大度一些,應該學會作一些自我安慰,使個人情緒經常處於穩定狀態。

衣食住行的禁忌

孕婦的衣食住行關係著胎兒的生長發育、健康生命,因此,孕婦應在衣食住行方麵有一些禁忌。如下:

(1)衣服和褲腰不宜緊,宜寬鬆,以免妨礙胎兒發育,並應經常換洗,保持清潔。不應束胸,不要穿高跟鞋。

(2)防止體重急劇增加。整個孕期的體重增加應為10~12公斤,妊娠中期及晚期每周增加不宜超過05公斤,肥胖孕婦更應注意控製體重,如果增長過多,可控製飲食及增加活動量。孕婦飲食中蔬菜及水果宜多些,尤其長纖維類,如芹菜、白菜等有助於防治便秘。蛋白質類如豆製品及瘦肉等也應多些,以增加營養,脂肪類宜少不宜多。孕期應加服鐵、鈣、葉酸及各種維生素,以防治貧血或缺鈣。近年研究認為,不必過度限製鹽,飲食不太鹹便可以。飲水量不限,少飲茶,酒、咖啡及吸煙。還要注意口腔衛生,否則易患齲齒。

(3)不要從事高空或深水作業。平時運動要量力而行,外出旅行一般無妨,但到懷孕末一個月,或過去有過流產或早產史的還是不要旅行為好。懷孕開始二、三個月以及末兩個月不要同房,以免導致流產、早產及產褥感染。末期可行淋浴,不要進行盆浴及陰道衝洗。

安排好睡眠

在妊娠早期,孕婦不但有嘔吐、無食欲等反應,多數孕婦還兼有嗜睡現象,直至妊娠3月時才減輕。孕4~6月是孕婦身體負擔較輕的階段,在這期間除了避免重體力勞動外,多數孕婦都可照常工作、學習和起居,睡眠時間則應適當延長,每晚保證八九個小時,中午加1小時午睡。到懷孕最後1個月,由於子宮明顯增大,活動不便,各器官負擔加重,為了避免出現高血壓、浮腫、腰腿痛等現象,睡眠和休息更是不可少。但臨近產期,有些孕婦容易精神緊張甚至引起失眠,有時不規律宮縮、胎動也會幹擾入睡,使得孕婦雖然有充分的時間卻得不到有效的睡眠。孕婦白天活動,晚間又欲睡不能,精神、體力消耗大,一旦臨產,會因疲乏而引起宮縮無力、產程延長等異常情況。

因此,有必要解除孕婦的心理負擔,增加她們成功分娩的信心。產假可由預產期前2周開始,孕婦充分休息,適當活動及睡眠,可以保證產時的體力。如晚間實在難以入睡,可間斷口服安定25~5毫克催眠,服藥時不要超過劑量,否則對胎兒有不良影響。

躺臥的姿勢

孕婦要掌握正確的躺臥姿勢,在妊娠早期,可以同懷孕以前一樣躺臥,但在中、晚應采取側臥式,最好是左側臥,避免仰臥,其道理在於:

(1)妊娠時子宮增大,胎盤血循環形成,使血容量增加。盆腔靜脈血通過下腔靜脈回到心髒的血量也相應增加。仰臥時,特別是在妊娠晚期,子宮很大,壓迫下腔靜脈,使血液回流不暢,回心血量減少,胎盤血流量也隨之減少,必然影響胎兒對氧和營養物質的需要。如果子宮壓迫腹主動脈,使子宮動脈壓力下降,也會影響胎盤血流量。

(2)仰臥時,下半身血液回流不通暢,造成下肢、直腸和外陰的靜脈壓力增高,容易發生下肢、外陰靜脈曲張、痔瘡和下肢水腫。

(3)仰臥時,子宮在骨盆入口處壓迫輸尿管,使腎盂被動擴張,尿液儲留,尿量減少的同時引起鈉瀦留,使水腫加重。有人測定仰臥時尿量僅為側臥的40%。

(4)側臥位可降低舒張壓,除了夜間側臥,白天左側臥位4小時,可預防、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5)妊娠子宮大部分向右旋轉。子宮血管也隨之扭曲。左側位可糾正子宮右旋,使血管複位,血流通暢。

注意仰臥綜合征

孕婦在妊娠晚期常願意仰臥,但長時間仰臥,很容易出現心慌、氣短、出汗、頭暈等症狀,如將仰臥位改為左側臥或半臥位,這些現象將會消失,這就是仰臥綜合征,也稱低血壓綜合征。這是由於孕婦在仰臥時,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及腹主動脈,下腔靜脈可完全被壓扁長達6~8厘米,血液隻能從較小的椎旁靜脈、無名靜脈回流。回流不暢,回心血量減少,心排出量也就隨之減少,於是血壓下降並出現上述一係列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