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懷孕九個月
一、妊娠的變化
母體的變化
妊娠九月時,孕婦子宮越發膨大,子宮底已開至28~30厘米,跟心窩很近,它會進一步壓迫心髒和胃,引起心跳、氣喘、或者感覺胃脹,沒有食欲,分泌物更加增多,尿次數也更加頻繁。
胎兒的發育
九個月的子宮內生活,胎兒已發育成一個體重可達2500克、身長可達48厘米的人了。全身開始長皮下脂肪,身體變成圓形的,皺紋也少了,皮膚呈有光澤的膚色。長滿全身的細毛(腐毛)開始逐漸消退,臉上和肚子上的細毛已經消失。指甲長得很快,直達指尖,但是不會超過指尖。男孩子的睾丸下降至陰囊中;女孩子大陰唇隆起,左右緊貼在一起。換一句話說,生殖器幾乎已完備。
此時,肺和胃腸也都很發達。已具備呼吸能力,嬰兒喝進羊水,能分泌少量的消化液。尿也排泄在羊水中。如果胎兒在此時期娩出,放在暖箱中存活性很大。二、孕婦的生活
九個月的保健
妊娠九月,是孕婦最感疲勞的時期,這段時期,孕婦要更加注意休息,不宜四處亂走,但也要適當做些運動。休息時,應采取左側臥位感覺舒服。同時還使自然右旋的子宮移正,增加子宮的血液循環,有利於胎兒發育。由於胃部受壓,一次吃不了太多的東西,可分幾次吃,每次少吃些。由於分泌物增多,外陰部容易汙染,因此每天要清洗,內褲要勤換,注意經常保持清潔。
產前檢查要堅持每兩周一次。除此之外,有腿腫、頭痛、惡心等症狀時,要盡早接受醫生的檢查。
圍生期的保健
妊娠28周到新生兒出生後7天,這段時期為圍生期。圍生期保健應從懷孕初即開始,甚至婚前保健都與圍產期有關。圍生期對母、兒的保健需做好以下內容:
加強孕期的監護
為了提高孕婦及圍生兒的健康,尤其是高危妊娠的預測及監護,除一般的診查手段外,還需采用妊娠圖(宮高、腹圍的測量,自我監護胎動、胎心)、B超、胎兒心率與子宮收縮的電子監護、羊水胎兒成熟度的測定、胎兒胎盤功能測定、胎兒血氣測定等。借助以上監測即可積極預防及治療妊娠的並發症,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貧血等,又可監測胎兒在子宮內的情況,如胎兒宮內窘迫、胎兒宮內生長遲緩等。必要時給予及時、恰當的處理。
加強分娩監護
分娩無論是對孕婦來說,還是對胎兒而言,都十分重要。因此要嚴密地監護產程,借助產程圖監測宮縮、宮口開大、先露部下降、胎兒、胎動情況。觀察產婦的血壓、脈搏、呼吸等,借助胎心、宮縮電子監護儀及時了解子宮收縮時胎心變化,以及早發現胎兒窘迫並妥善處理。
新生兒保健
新生兒出生7天內,尤其是生後第一天內的狀況與新生兒的存活與健康密切相關,所以新生兒保健很重要。保健的內容包括,保持呼吸道的通暢,新生兒複蘇(心、肺監護,正壓給氧等),新生兒護理、喂養及常見病的預防、診治等。
產褥期保健
此階段的保健工作主要是對孕婦而言,除要加強對孕婦的護理外,還應及時預防其他疾病的發生。
圍生期保健目的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圍生期保健的含義也在相應變化著。
(l)圍生醫學尚未誕生前,孕產期保健的目的是降低孕產婦和胎兒、新生兒的死亡率。保健工作的重點在於提高診斷及治療的質量。
(2)隨著圍生醫學的發展,一方麵要求降低母兒死亡率,另一方麵還要降低母、兒的患病率,預防疾病的發生。圍生保健的重點放在深入了解妊娠、胎兒、分娩的生理,進行孕、產期的監護,及早避免各種異常情況的發生。
(3)隨著圍生醫學的進一步發展變化,圍生保健的目的不僅僅限於做到以上兩點,而且要保護母兒使其在生理、心理上都屬正常。因此除降低母、兒的死亡、發病及殘疾外,重點在於以婦幼衛生為前提,全麵提高妊娠、分娩的質量,特別是提高圍生兒的質量。
建立圍產期保健手冊
圍生保健手冊是統一製定的記錄孕產婦原始資料的手冊,它的用途如下:
(l)做好早孕登記,使門診部門對孕婦情況有個了解,以便及早進行早孕衛生指導,篩查高危病例,為及時轉診、會診做依據。
(2)作為整個孕期情況的係統管理依據。
(3)做好住院接診及產後訪視以及產後健康檢查登記。
(4)做好原始資料的積累及有關孕產期係統保健質量的分析統計工作,使保健工作進行得更為有保障,質量更高。
圍產期心肌病的預防
圍生期心肌病俗稱產後心髒病。患病產婦一般無心髒病史,但在懷孕最後3個月到產後5個月期間,特別是在產後2~6周內,產婦感覺心慌、胸悶、氣急、咳嗽、浮腫、咯血、紫鉗。醫生檢查時發現患者有心髒擴大、心率快、心律失常等左心和右心衰竭的表現。
目前,致病因素還沒有一個固定的科學說法,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也有可能是營養不良、缺乏蛋白質和維生素所致。有人統計過圍生期心肌病孕、產婦並發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者,比正常孕婦高5倍。因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使全身小動脈痙攣,心髒本身的血液供應減少,心功能受到損害而發病。由此判斷本病是由不同因素所形成的。
第一次心力衰竭發作時對藥物治療反應較好,但反複發作可以使病情惡化,尤其再次懷孕時複發、死亡率較高。
如果產婦過去沒有心髒病,在妊娠後期或產後出現心慌、氣短、咳嗽等症狀時,要立刻到醫院診治。另外要加強營養,特別是蛋白質、維生素要充足;定期產前檢查,預防孕產期感染等對本病的預防很重要,因此產婦最好不要二度妊娠。
藥膳4則
棗仁粥
有養陰、補心、安神的功效,適用於心脾兩虛的心煩失眠等症。
酸棗仁60克,大米400克,將酸棗仁炒熟,放入鋁鍋內煎熬,取汁去渣備用。將大米淘洗幹淨,放入鍋內,再把酸棗仁汁倒入,將粥煮爛,每日3次,每次食粥1小碗。
銀耳羹
有養陰潤肺,益氣生津的功效,適用於肺陰虛咳嗽,咯血,陰虛型高血壓、失眠等症。
銀耳5克,雞蛋1個,冰糖60克,豬油適量,將銀耳用溫水發透,放砂鍋內燉爛。將冰糖放入另一鍋內,加水上火溶化,把雞蛋取蛋清兌入清水少許,攪勻後倒入糖水中,燒沸後,打去浮沫,倒入砂鍋內,起鍋時加入少許豬油。
蓮子粥
可健脾益氣,寧神益誌,治心脾氣虛,心神不寧。如心悸、怔忡、乏力、失眠、久瀉等。
蓮子30克去心,粳米100克,共煮,空腹食。
糯米麥粥
可治婦女心神不寧,夜睡不熟。
糯米性味甘淡、平,功能補中益氣,緩中而暖脾胃。小麥,性味甘,微寒。《本草再新》說它“養心,益腎,和血,健脾”。
每次要用糯米約50克,小麥米60克,煮成粥後加糖適量服用。三、早產的異常
早產的一般征象
早產的主要征象有:胎膜早破、羊水外流、陣陣腹痛、陰道少量流血等。痛覺敏感的孕婦在妊娠晚期時,往往會將子宮正常的收縮誤認為臨產宮縮,約有1/3的所謂先兆早產病例,並非為真正臨產,而係為假臨產。這是因為兩者的區別有時非常困難之故。如果宮縮每5~10分鍾內就有一次,每次持續30秒以上,同時伴有陰道血性分泌物排出,並在觀察過程中子宮頸口有進行性的擴張,且宮口已開大於2厘米者,應屬於臨產;如果子宮有規律性收縮,子宮頸口擴張至4厘米以上,或胎膜已破裂者,則早產之勢已成。
早產對嬰兒的危害
由早產分娩的胎兒稱之為早產兒。早產兒個子小,體重輕,體重小於2500克,身長小於45厘米,發育不成熟。
近年來,雖有一些胎齡不滿28周,體重低於1000克的胎兒娩出後經精心喂養存活下來,但早產兒的死亡率仍較高,占新生兒死亡率的75%,且多發生諸如肺透明膜病、顱內出血、低血糖、硬腫症、敗血症等,即使生存,也常有智力低下,視力、聽力障礙等後遺症。
避免早產是降低圍生兒死亡率、殘疾兒發生率的關鍵一步。
早產的預防措施
造成早產的原因至今尚不清楚,但下列情況往往易致早產。
1)一般情況:孕婦年齡過小(小於18歲),過大(大於40歲),體重過輕(小於45千克),身材過矮(小於150厘米);有吸煙、酗酒習慣者。
2)過去有流產、早產史者。
3)子宮畸形:如雙角子宮、雙子宮、子宮縱隔等。
4)孕婦現有急性感染或慢性疾病:如腎盂腎炎、闌尾炎、慢性腎炎、貧血、心髒病、原發性高血壓、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5)胎兒、胎盤因素:如雙胎、羊水過多、胎位不正、胎膜早破、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
6)醫原性因素:孕婦有內科、外科合並症或產科並發症,必須提前終止妊娠者。
7)產前3個月有房事活動者,亦容易發生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