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臨產與分娩
一、臨產的事項
臨產的征兆
臨產分娩前都有先兆。一般有以下幾點:
子宮底下降
一般初產婦在臨產前2周左右,開始感覺上腹部輕鬆,呼吸舒暢,食量增加,同時還會出現腰酸腿疼,伴有下墜感,尿頻、走路不便等臨產先兆。
子宮規律性收縮
臨產開始,子宮規律性收縮,最初5~6分鍾一次,以後間隔時間逐漸縮短,持續時間逐漸延長,宮縮強度逐漸增加。子宮有規律的收縮,是由於在大量雌激素的影響下,且抑製子宮收縮的孕激素不再分泌,子宮肌肉便一陣一陣地加緊收縮。這種有規律的子宮收縮,稱為陣縮,是分娩開始的標誌,通常稱為臨產。隨著子宮的收縮,子宮口逐漸擴張,孕婦有想解大便的感覺。
陰道有少量血性粘液流出
子宮收縮到一定程度,陰道會出現少量血性粘液,即“見紅”。它是由於子宮口開大,胎膜和子宮壁分離,使小血管破裂引起的。大多數初產婦在見紅24小時左右就會自然臨產。
陰道流出羊水
由於子宮強有力的收縮,子宮腔內的壓力逐漸增加,子宮口開大,胎頭下降,引起胎膜破裂,從孕婦陰道流出羊水,俗稱“破水”。這時胎兒很快就要出生了。
正式臨產的狀況
分娩的開始即為臨產。一般情況下,初產婦宮口開全分娩的時間為14~18小時,而經產婦隻用10小時便可完成此過程。臨產的主要標誌是子宮出現陣縮。所謂陣縮有以下特點。
(l)規律的子宮收縮。兩次子宮收縮間隔10分鍾左右,持續至少30秒並有一定的強度,子宮收縮時手壓腹部無凹陷。
(2)子宮收縮使子宮頸管消失,子宮頸口逐漸擴張開。隨子宮收縮的強度,胎兒頭也下降。
(3)子宮收縮有進展。在規律的子宮收縮開始後,子宮收縮間隔時間變短,持續時間延長,但在1分鍾內。
初產婦如出現上術症狀,須立即住院待產。
臨產的良好心理
產婦臨產前的心理
迫切心理
在妊娠晚期,尤其是臨產時,由於陣發性子宮收縮(腹部疼痛)以及周圍產婦的呻吟,可促使產婦產生盡早結束分娩的迫切心理。有的過期妊娠產婦,眼看別的產婦不到預產期就分娩了;有的產程稍長些,認為疼痛時間比其他產婦要長;有的產婦因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而別人是那麼順利,就會產生急躁情緒,希望及早剖宮產或以產鉗方式結束分娩,解除暫時的痛苦。對這些產婦,應向其說明手術利弊及手術後可能發生的並發症,不應將分娩方式寄托在手術上,而應靠自己的產力來自然分娩為宜。如不向產婦說明、解釋,使其克服急躁情緒,往往會變順產為難產,或有產後並發症。所以產婦臨產後,必須聽從醫務人員的指導及合理處理,使分娩順利度過。
外感心理
這是產婦對周圍環境的感受心理。氣候、環境、人員、聲音等都可影響孕婦的妊娠及分娩是否能順利進行。新鮮爽適的空氣,整潔雅靜的環境,能使孕婦心情舒暢,有利於妊娠。在臨產時放些輕音樂,或自己愛人在身旁作伴,可大大消除產婦顧慮,減輕痛苦,並可加速產程,減少難產率的發生。
恐懼心理
不少孕婦由於缺乏分娩的生理常識,對分娩有程度不同的恐懼心理。這種不良的心理狀態,不僅會影響孕婦臨產前的飲食和睡眠,而且還會妨礙全身的應激能力,使身體不能很快地進入待產的“最佳狀態”,因而影響正常分娩。其實隻要認真進行產前檢查,分娩的安全性幾乎接近百分之百。
憂愁心理
孕婦在生活、工作上遇到較大的困擾,或者發生了意外的不幸事件,都可使孕婦產前精神不振、憂愁、苦悶。這種消極的情緒可以影響順利分娩。
緊張心理
一般情況下,孕婦臨產前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緊張心理,此時她們非常希望能有來自親人尤其是丈夫的鼓勵和支持。所以,作為丈夫在妻子臨產前應該盡可能拿出較多的時間陪伴妻子,親自照顧她的飲食起居,使她感到你在和她一起迎接著考驗。這是丈夫對於妻子生產的最好幫助。
保持最佳心理狀態的方法
分娩是一種自然生理過程,多數產婦能夠順利完成,少數則發生難產。孕婦的心理狀態對產痛及產力影響極大。有的婦女在分娩時可以毫無痛苦,有的則痛苦非凡,臨產時轉輾不安,大吵大鬧。有的不願進食,以致精疲力竭,最後影響產力而使產程延長。這種個體差異和婦女妊娠過程中聽的到關於分娩的種種傳說而形成的一種觀念有關。
情緒是人體對各種自然和社會環境的刺激所做出的相應反應。以初產婦而言,妊娠、分娩、產褥是一種初次經曆,如果從確定早孕後即能定期接受產前谘詢門診有關孕期保健的指導,使情緒維持在正常的狀態,多數孕婦可以消除顧慮,順利地完成分娩。即或有妊娠並發症或難產預兆,如果醫師能熱情地關懷孕婦,坦率而中肯地告訴孕婦本人此次妊娠可能發生的最終結果(難產、施行剖宮產),由於事先有了思想準備,她們就能滿懷信心地期待未來的嬰兒降生。反之如果孕婦聽信有關分娩的種種恐怖言論,如產痛、手術產、產程延長、胎兒畸形等,加之孕期又不接受衛生保健指導,必然缺乏處理或擺脫恐怖情境或事物的力量。
此外孕婦在性格上的被動性、依賴性、憂鬱和缺乏信心狀態在妊娠晚期表現得更為突出,醫師和親屬在此關鍵時刻更應倍加關懷她們。孕婦必須盡早接受孕期保健教育,進行產前檢查,及時防治妊娠並發症,並學會自我訓練、自我控製。在農村,首先解決的問題是破除有關妊娠、分娩的各種迷信、恐怖甚至荒誕離奇的傳說以及各種不科學的處理方法加給孕婦心理上的壓力,這會造成孕婦忽視產前檢查胎位的重要性和積極防治妊娠並發症。
要想順利生出一個健康的小寶寶,在分娩前產婦一定要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要建立起信心,要知道,隻有經曆了分娩的痛苦,才能充分體會母親的偉大;並盡可能保持心情舒暢,放鬆自己。拋棄過多的顧慮,聽醫生和護士的話,這樣才能順利地成為一名母親。
臨產的物質準備
十月懷胎,就要分娩了,即將成爸爸、媽媽的年輕夫婦在激動之餘,可別忘了做好如下準備工作:
分娩時用品
(1)孕婦的病曆及有關產前檢查資料。
(2)寬大的,前開襟的棉質睡袍兩件。
(3)前開襟的內外衣各兩件。內衣應是棉質。
(4)寬大棉質的長褲三條。若是冬季,外褲以厚實的運動褲為好。
(5)棉質內褲四條。軟質拖鞋一雙。
(6)厚棉襪兩雙。分娩後產婦會感到冷。
(7)棉質毛巾一條,麵巾兩條。
(8)衛生紙及衛生巾若幹。
(9)帽子或頭巾任一種。
(10)盥洗用具一套及頭刷、梳子。
(11)熱水瓶及有關餐具。
(12)尿布若幹,到時新生兒要用。
(13)前麵能拉開的胸罩3個,便於喂奶。
(14)胸墊,把它塞進胸罩內以吸收滲漏出的乳汁。
(15)已消過毒的藥棉球或紗布塊若幹,用於分娩後陰道滲出物的吸擦。
(16)帶上一些書刊、雜誌,有時翻翻,對消除分娩時的緊張也是有益的。
媽媽的準備
在嬰兒出世之前,當媽媽的就應該為小寶寶的出生準備一些必要的物品。將要成為媽媽的孕婦應當做好如下工作:
將坐月子期間所穿用的內衣、外衣準備好,洗淨後放在一起,內衣選擇純棉製品,因純棉製品在吸汗方麵比化纖製品效果好得多,穿著也較為舒適。上衣要選擇易解易脫、方便哺乳的樣式。褲子可選購比較厚實的針織棉紡製品,如運動褲,既保暖又比較寬大,穿著舒適,同時穿脫方便。坐月子洗澡不便,應多準備幾套內衣以便換洗,還應準備幾副幹淨的月經帶,同時準備專用的洗臉和擦洗身子的毛巾,準備10包左右的衛生紙備用。
爸爸的準備
清掃布置房間
將為人父的丈夫在妻子即將分娩之際,一定有一種不可名狀的激動心情。在妻子產前丈夫應將房子收拾好,以便妻子愉快地度過產假期,使寶寶出生在一個幹淨、安全、舒適的環境裏。房間一旦確定,就要進行清掃和布置。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能粉刷一遍,如果不能粉刷,也一定要認真地將牆麵清掃一遍。同時不可忽視房間的采光和通風情況,還要檢查房間是否有鼠跡、蟑螂、螞蟻等,要采取措施消滅這些有害物並防止再度出現。
布置房間時應當將妻子和小寶寶安排在采光、通風條件好、安靜、幹燥的位置。如果房間少,不能專為妻子和寶寶安排一間的話,可用家具為妻子和寶寶隔開一個小空間,這樣可以減少外界幹擾。
拆洗被褥、衣服
妻子分娩前,行動已不方便了,當丈夫的應主動地將家中的被褥、床單、枕巾、枕頭拆洗幹淨,並在陽光下曝曬消毒,以便使妻子能夠順利地度過產假。妻子坐月子時所需穿的衣服,丈夫應在妻子分娩前清洗幹淨,曝曬之後放好備用。
購買物品、用具
備足煤、柴,至少應準備足夠兩個月的煤和柴,柴要劈好;如果家中燒罐裝液化氣,應事先再準備一罐,放置在安全、易取的地方;購置3至5公斤掛麵或龍須麵;購買一些小米、大米、紅棗、麵粉;購買2公斤紅糖,這是產婦的必需補養品;準備5公斤鮮雞蛋,1公斤食用油、適量的蝦皮、黃花、木耳、花生米、芝麻、黑米、海帶、核桃等能夠較長時間儲存的食品;還需購置洗滌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潔精、去汙粉等。
給嬰兒做準備
房間
新生兒房間最好有充足的陽光。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促進維生素D的形成,可預防小兒佝僂病。但不要使陽光直射新生兒的麵部。如果房間光線不充足,最好每天抱著小寶寶去曬曬太陽,當然也要避免陽光直射麵部。
床鋪
新生兒要和母親住同一個房間,但最好給他單獨準備一個小床鋪。床鋪的大小,以足夠供嬰兒睡到五、六歲為好。嬰兒睡單床可以減少感染,有利於正常生活規律和習慣的形成。床鋪四周欄杆的高度以嬰兒站起來不會掉落為尺度,不要有橫棱。欄杆與欄杆之間的距離要小,避免嬰兒的頭部擠出。欄杆起落要方便。用鉤子扣住的欄杆,要檢查掛鉤是否安全,如果孩子出生時來不及準備安全的嬰兒床輔,可以使用簡易的搖籃。
尿布
尿布是新生兒和嬰兒時期重要的用品之一,要用質地柔軟、吸水能力強的布做成。最好選用淡色的布來製作,以便觀察大小便的顏色。如果家中有舊床單或舊的棉布襯衣、褲,也可用來製作尿布,但必須認真洗淨,用開水燙後在陽光下曝曬以消毒。還應再製作一些棉尿墊,放在尿布和褥子之間,以減少褥子被大小便弄髒弄濕的次數和程度。棉尿墊的尺寸以30厘米長為宜,外用棉布做套,內用腈綸棉或滌綸棉做絮。準備六塊左右。
衣服
襯衣:新生兒的襯衣,一定要用柔軟、手感好、通氣性和保暖性好、易於吸水的棉製品做,顏色宜淺淡,這樣容易發現汙物。式樣可選用我國傳統的斜襟衣式。衣服要寬大些,便於穿脫。至少準備三件以上。
棉衣:可采用襯衣式樣。要用棉布製作裏子和麵子,用新棉花做絮,但不要太厚,以保證柔軟。
棉褲:可用與棉衣相同的材料製成。可製成平腳褲式,也可製作成棉褲與鞋連為一體的樣式。
鞋子:嬰兒出生後3個月內不用穿鞋。如果為了保護腳不受涼,可用毛線織成軟鞋,也可用棉線鉤成軟鞋,鞋的長度以八厘米左右為宜。
若在冬天分娩,還要給嬰兒準備一頂帽子,可用細毛線織成,帽子大小以蓋到臉部為宜。襪子和手套要用棉質或毛線織成,準備一兩雙即可。圍嘴用於接嬰兒流的口水,可圍在胸前,並用帶子固定在身後,最好多準備幾件。
洗澡用品、藥品
嬰兒需要經常洗澡,因此要準備必要的用具。嬰兒的洗澡用具一般包括澡盆、臉盆、腳盆、浴巾、毛巾、嬰兒皂、痱子粉、爽身粉。
嬰兒必備藥品有酒精、紫藥水、紅藥水、氯黴素眼藥水,繃帶、消毒棉簽、消毒紗布、燙傷藥膏等。
其他用品有溫度計、體溫表、熱水袋、便盆、手紙、廢紙、小竹刀等。
臨產前注意事項
清潔衛生
需換穿醫院的衣褲,以防交叉感染;需剃去陰毛,以保證會陰清潔;需灌腸,以刺激宮縮,加速產程進展,並避免分娩時糞便汙染而引起產後感染。
排尿
膀胱位於子宮前麵,如果膀胱膨脹可影響胎兒先露下降及子宮收縮。因此,在臨產後每隔2~3小時應解小便一次。
行動與休息
如果胎膜未破,宮縮不強,可起床活動;倘胎膜早破,必須絕對臥床休息,否則可能並發臍帶脫垂,危及胎兒生命;為了保存精力,在宮縮間隙,必須抓緊時間休息;宮縮時應保持安靜,切忌煩躁不安、呻吟喊叫,以免額外消耗精力。
臨產的五個禁忌
臨產分娩對一個孕婦來說,即重大又難忘,十個月以來的辛苦和企盼就要有個結果了。那麼,在這最後一搏的時刻,孕婦應該注意些什麼問題呢?一般說來,為了保證胎兒的順利產出,孕婦必須做到5忌:
忌怕
有不少女性由於對分娩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認識,所以對之有很強的恐懼感,分娩日期越近,恐懼感也就越強。其實,這種恐懼感是多餘的。現代醫學發展到了今天,分娩已經算不上是任何危險的事情了,即使是施行助產或剖腹產手術,成功率也幾乎是100%。所以,無端的恐懼隻會使自己背上沉重的負擔,給分娩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這點一定要切忌。
忌急
分娩是一個有其自身規律的事情,有時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誌為轉移的。有不少孕婦在分娩上屬於“急性子”,還未到預產期便開始焦慮不安,擔心孩子會出世,她們很早就來到醫院,向醫生不斷詢問,著急萬分,這同樣也是多餘的。要知道,胎兒在預產期提前10天或錯後10天出生,都屬於正常現象。孕婦再急,也毫無作用,所以要切忌急。
忌粗
也有部分孕婦在分娩期來臨時過於粗心,總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更有甚者,明明分娩在即,卻還是不加注意,乘船乘車,顛簸旅行。常常在途中半道,意外分娩,嚴重地威脅了母子的生命。這種態度必須禁忌。
忌累
孕婦產期來臨時,切忌做大幅度動作或長時間從事體力勞動,一定要吃好睡好,養精蓄銳,為分娩的順利進行做好充分準備。
忌憂
孕婦臨產分娩時的精神心理狀態是決定分娩是否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時千萬不要過於擔心。別去思考生活、工作上的困難和其他一切不愉快的事情,要保持心情的輕鬆愉快,全身心地迎接分娩。
臨產後要注意活動
有些孕婦,稍微有些腹部墜脹感就趕緊臥床,不敢有一絲亂動,這未免有些小題大作。其實,初產婦宮口開大4厘米以下,經產婦宮口開大2厘米左右,均可下地活動。適當的活動,能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消化,增進食量,為分娩宮縮提供能源,對產程的進展有積極意義。
還有些孕婦則認為“越活動生得越快”。於是,在臨產後就下地一直不停地走。最後,精疲力盡,腿累得又腫又硬。這種過激的做法也不可取。生孩子的快慢,絕不取決於走多少路。關鍵是迫使胎兒出來的宮縮力的強弱。過度地走動與勞累,耗盡能源,不但不能促進分娩,相反,由於精力耗竭,還可導致滯產。尤其在初產婦宮口開全,或經產婦宮口開大4厘米以上,仍在地下走動者,有將胎兒生出墜地摔傷,引起臍帶斷裂及子宮內翻意外的可能。
所以說,臨產前這兩種極端作法均是不可取的,要區別不同情況及產程進展階段,動靜結合,既要充分休息,又要適度活動。但當產婦有下述情況時應臥床:
合並風濕性心髒病、先天性心髒病、肺原性心髒病、高血壓性心髒病、心內膜炎及心力衰竭;
體溫超過38℃,風濕病活動期;
產前出血,陰道出血多於月經量;
血壓超過140/90毫米汞柱,或有頭痛、頭暈、眼花、胸悶、氣短等抽風(子癇)先兆症狀;
胎位不正,橫位、臀位,或頭位臨產後兒頭高浮;
重度浮腫、下肢靜脈炎;
早破水,以防站立時臍帶順羊水流出——臍帶脫垂;
胎兒宮內窘迫,胎心增快、減慢、變弱,或羊水內混有胎便。
產婦臥床要注意采取左側臥。若取仰臥位,則由於妊娠大子宮壓迫腹主動脈和下腔靜脈,回心血量減少,胎盤灌流血量降低,導致宮內胎兒缺血、缺氧。臨床觀察發現,產婦仰臥位時,血壓可有一定程度升高,臨產期間仰臥位,每次宮縮持續時間縮短,宮縮間歇期也縮短,因此,不利於宮口開大及宮縮期間的休息。而側臥位,則無仰臥位的弊端,且可糾正右旋的子宮,改善胎盤供血以及宮內胎兒供血、供氧。側臥位時,每次子宮收縮持續時間延長,這樣,對宮口的擴張有重要意義,宮縮間歇期的延長可使孕婦的體力及時得到恢複。
臨產時仍然要查肛
孕婦分娩時的“宮口”大小對胎兒能否順利娩出起著決定性作用。當骨產道狹窄,骨盆腔的容積不足以通過變形的胎頭時,即出現難產。為了了解產程進展中宮口開大的情況,估計骨盆大小,及時發現兒頭下降梗阻及宮口擴張停滯,確定有無陰道分娩的可能性,常需進行“肛門指診檢查”,簡稱“肛查”。
肛查時,檢查者應帶無菌手套,或手指帶指套,套外沾少許潤滑油(花生油或液體石蠟等),示指經肛門插入直腸內,隔直腸前壁這層薄組織觸摸宮口。被檢者可有些肛門憋脹感和輕微不適。
進行肛查時,產婦仰臥於待產床上,脫光下身,兩髓關節及膝關節屈曲,兩腿立於床麵,並盡量分開,露出陰部,臀部下方最好墊上衛生紙。受檢的孕婦應盡量放鬆,不要亂動和收縮肛門,當檢查者的手指通過肛門時,孕婦應輕輕地咳嗽一聲,使肛門括約肌鬆弛,減輕不適感。被檢查者若能很好地配合,肛查可在幾分鍾內完成,檢查的結果也比較清楚、準確。
查肛的間限由產程進展階段所決定。宮口開大2厘米以前,每3~4小時查一次;宮口開大4~9厘米時,l~2小時查一次,宮口開全(1厘米)後,05~l小時查一次。整個產程中累計肛查次數不得超過11次。因過多的肛查有可能將肛門的糞渣帶入產道,增加孕婦宮腔及胎兒感染的幾率,故不宜多做。二、產程與預產
怎樣才能做到順產
為達此目的,須做好以下幾項:
(1)做好孕期保健,注意適當的營養和體重的增加,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接受分娩教育,對於分娩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練習呼吸運動(腹式呼吸、胸式呼吸、短促呼吸),以備產時運用。
(2)足月臨產前(妊娠37~38周),醫生要對孕婦的整個妊娠情況進行一次鑒定,根據產道、產力、胎兒三方麵,初步預測分娩是否順利。如果產道、胎兒正常,臨產後宮縮也協調有力,大多可順利分娩。
(3)產程中的宮縮痛會影響產婦的情緒、飲食、大小便,甚至影響產程的進展。但是,有心理準備的產婦可做腹式呼吸以緩解疼痛,並配合醫生、助產士、護士,一般能夠順利度過產程。
(4)宮口開全進入第二產程,便進入分娩的關鍵時刻。此期不但宮縮的強度和頻率達到高峰,而且胎頭壓迫直腸,產婦又要頻頻向下迸氣、用力,這是一個強體力勞動的過程,很是辛苦。隻要運用好胸式呼吸、正確用力,就會事半功倍,使胎兒順利娩出。
(5)胎兒娩出後5~30分鍾,胎盤會自動剝離、娩出。分娩後產婦要留在產房觀察、休息2小時左右,在這期間,孕婦可進食些易消化的飲食,也可喝些紅糖水,同時要慢慢揉摸子宮處,促使子宮盡早收縮,減少出血。
科學接生的方法
科學接生法是按照分娩的規律采取科學的、針對性強的措施,使分娩順利進行,在遇到不能自然分娩時會果斷采取其他適宜的分娩方式,在分娩中完全實行無菌操作。實施方法如下。
第一產程
利用產程圖觀察產程,重點注意子宮收縮、胎心、子宮頸口擴張及先露下降情況;注意產婦的血壓、脈搏、體溫、進食情況;產婦宜食些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攝入足夠的液體,以保持體力、精力旺盛;產程中及時排空大小便,可促使胎先露下降及促進宮縮,有利於接生時的無菌環境,無大便者可於第一產程初期給予肥皂水灌腸;注意胎膜有無破裂,一旦破水,應立即聽胎心,並做肛查,以避免漏診臍帶脫垂;保持會陰清潔,破水達12小時以上者應服用消炎藥,以防感染;要抬高產婦臀部,以防臍帶脫垂;定期做肛查,了解產程進展情況,如肛查情況不清或發現異常,需在消毒情況下做陰道檢查;此外,臨產後應剃陰毛,進行外陰部清洗,有並發症者應給予相應的處理。
第二產程
重點注意母、兒情況,指導產婦用力,做好接生準備。當初產婦的陰道口可見胎兒部分撥露時,接生員應準備接生。接生者要帶帽子、口罩,在消毒下按照分娩機轉的步驟接生。要保護好產婦的會陰部,預防產後出血。當胎頭娩出時,先以吸痰器吸淨胎兒口、鼻中的粘液和羊水。胎兒哭聲宏亮,說明呼吸道通暢。斷臍後消毒、結紮臍帶;進行新生兒情況評定。阿氏評分:8~10分正常;4~7分輕度窒息;0~3分重度窒息。
第三產程
胎盤娩出,一般需5~10分鍾。等胎盤剝離後再牽引臍帶,協助胎盤娩出。必須仔細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整,以免造成產後出血。正常出血量應為100~200毫升,分娩後,產婦應留房觀察,無異常時再回房休息。
家庭接生的準備
這種分娩適用於農村和交通不便地區的正常分娩。家庭接生人員最好由醫院及診所醫務人員或助產員負責,並配備必要的接生器械和藥物。在接生時應嚴密觀察和正確處理產程,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但家庭接生限於人力、物力,故隻能負責正常的孕產婦,遇有困難和意外,要沉著、機智,取得家屬配合,迅速轉院處理。
臨產時的產家要選擇避風而光線較好的房間,並打掃清潔,備好清潔床單,鋪好塑料布,準備好產婦用的清潔褲子、月經帶、草紙及新生兒用物,如包布、包被、衣服、尿布等,燒好開水,洗淨麵盆,將接生包放在適當的位置,其餘的藥物用品等按順序放好。
對於產婦來說,要在預產期前幾天用肥皂、溫開水洗滌外陰部、大腿內側和下腹部,換上幹淨內褲。臨產時再繼續洗滌一次,以保持局部清潔。接生者在接生前用01%新潔爾滅溶液自內向外按序消毒外陰,注意消毒小陰唇及陰道口周圍時應換幹淨棉球。
在臨產三產程中,第一產程重點是對產婦分娩進展的觀察;第二產程重點在指導產婦合作及保護會陰,清潔胎兒口鼻腔分泌物及臍部的無菌處理;第三產程重點在嚴格掌握胎盤剝離征象及注意產後出血、預防感染。會陰破裂應及時縫合,產後觀察兩小時無異常方能離開。並注意在離開產家前應協助產婦小便,排空膀胱以減少因膀胱充盈而影響子宮收縮所引起的產後流血。
畫妊娠圖的作用
畫妊娠圖不僅可以了解孕婦在各個孕周的宮高、腹圍、體重的變化,還可分析胎兒宮內發育及孕婦體重增長、體液瀦留的情況。
妊娠圖樣式很多,主要項目以孕周為橫坐標,從20周起到40周,以宮底高度、體重、腹圍為縱坐標,先提供各孕周的正常標準曲線上限為第90百分位數,下限為第10百分位數,中間為第50百分位數,將測得各孕周的數值填在相當孕周的欄目中,按孕周進展連成曲線。在圖的下方可加設日期、胎位、胎心、先露是否固定、血壓、浮腫、尿蛋白、B超等項目,這樣就概括了產前檢查的內容,看起來簡明扼要。
妊娠圖上有三條曲線,其作用分別如下。
宮高增長曲線
孕婦排尿後仰臥,以皮尺從恥骨聯合上緣量到子宮底部的弧形長度為宮高。宮高和胎兒體重成正比,如連續3次門診檢查測量的宮高均低於下限,應按胎兒宮內發育遲緩處理。宮高增長少還可見於畸胎、羊水過少、橫位等。
腹圍增長曲線
皮尺繞臍水平一周為腹圍值。孕婦胖瘦不同,腹圍可相差很大,單項腹圍值意義不大,但如與宮高結合則有意義。如宮高增長快、腹圍增長慢,可排除雙胎;兩者均增長快,可見於雙胎、羊水過多;兩者均增長慢,90%為低體重兒。
體重增長曲線
孕末期每周體重增長應不超過05千克。如增長過慢可懷疑是宮內發育遲緩、過期妊娠,過快則說明孕婦體內液體過度瀦留,或有巨大兒的傾向。
畫產程圖及優點
產程圖就是將產程中各種主要因素的動態變化,科學地用圖形表現出來。
產程圖的兩條曲線分別代表子宮頸口擴張和胎頭下降的情況。
子宮頸擴張曲線
潛伏期
是指從臨產開始至宮頸口開大為3厘米所需的時間,一般為8小時,不超過16小時皆屬正常。
活躍期
從宮頸口開大3厘米至開全(10厘米)的時間。可分為三個階段:最初階段,為宮口開大由3厘米至4厘米;加速階段,為宮口開大由4厘米至9厘米;減緩階段,為宮口開大由9厘米至10厘米。活躍期平均為4小時,不超過8小時皆屬正常。
胎頭下降曲線
潛伏期
從臨產開始至宮口開大為4厘米,胎頭達坐骨棘水平。
加速期
從宮口擴張4厘米至9厘米之間,胎頭由坐骨棘水平至坐骨棘水平下2厘米。胎頭下降率為每小時033~110厘米。
急速下降期
指宮頸口擴張達減速階段時,胎頭下降加速,直至第二產程結束。胎頭下降率為每小時10~33厘米。
第二產程的時間大約為18~2小時。
為了提供判斷分娩異常的可能性,利用宮頸開大活躍期的平均值(4小時)為警戒線,而以宮頸開大活躍期的限值為處理線,兩線之間為警戒區。如果警戒區內產程仍無進展,即應處理或轉院,以防耽誤處理。醫護人員可以借助產程圖了解孕婦及胎兒情況,保證分娩的順利進行。
在臨床觀察過程中,有時正常產或難產的分界線不很明顯,容易延誤處理。因此,產科專家弗利德曼設立了產程圖。它有以下優點。
1)簡單易行;
2)科學地按時間描繪產程,使正常和異常的產程曲線分明可見;
3)有助於正確、及時地處理產程,使異常變為正常,或必要時手術分娩;
4)給基層醫療單位以明確的指標,及時轉院,以免耽誤處理;
5)提高分娩效果;
6)減少母嬰發病率、死亡率;
7)提高圍生醫學和優生學的質量。
分娩前要學會吃食
妊娠期間,孕婦要攝取足夠的營養,以滿足母、子二人生理需要。
一個健康人,若幾天不吃不喝,輕者脫水、代謝紊亂,還會發生酸中毒……時間久了會出現許多並發症,甚至造成死亡。臨產後,若產婦進食不佳,則“供不應求”的後果更為嚴重。除了母子衰竭外,由於缺乏分娩的能源,子宮收縮無力,可致滯產,產程延長,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甚至分娩過程中死亡——死產,即使經產鉗、胎頭吸引或剖宮產等手術助產,母親也可能因極度的衰竭,產後子宮無法收縮,發生致命的產後大出血。因此,臨產時產婦吃飽喝足,對母子雙方的健康及分娩能否順利進展,意義重大。
臨產時吃什麼飲食最好?這是每位產婦及其親人所關心的事情。此期,由於陣陣發作的宮縮痛,常使孕婦胃口不佳。產婦應學會宮縮間歇期進食的“靈活戰術”。飲食以富於糖分、蛋白質、維生素,易消化的為好。根據產婦自己的愛好,可選擇蛋糕、麵湯、稀飯、肉粥、藕粉、點心、牛奶、果汁、西瓜、桔子、蘋果、香蕉、巧克力糖等多樣飲食。每日進食4~5次,少吃多餐。機體需要的水分可由果汁、水果、糖水及白開水補充。注意既不可過於饑渴,也不能暴飲暴食。
有些不懂營養學的婦女認為“生孩子時吃雞蛋長勁”,於是便一頓猛吃上十幾個,甚至幾十個煮雞蛋。這種吃法極不科學,是不會得到滿意效果的。孰不知人體吸收營養並非是無限製的。當過多攝入時,則“超額”部分經腸道及泌尿道排出。多吃浪費是小事,由於胃腸道的負擔加重,還可引起“停食”,消化不良,腹脹、嘔吐,甚至更為嚴重的結局。產婦每頓飯吃l~2個雞蛋已經足夠,可再配些其它營養補品。
臨產期間,由於宮縮的幹擾及睡眠不足,產婦胃腸道分泌消化液的能力降低,蠕動功能也減弱,吃進的食物從胃排到腸裏的時間(胃排空時間)也由平時的4小時增加至6小時左右,極易存食。所以,不應吃不容易消化的油炸或肥肉類油性大的食物。
臨產後,若產婦惡心、嘔吐、進食過少時,應及時報告醫生。主管醫師將根據具體情況給產婦輸注葡萄糖、生理鹽水及其它必需的滋補藥物,以補充營養,供應分娩所需的能源。產婦能進食者,最好從飲食中攝取必需的營養,而不要靠注射葡萄糖來獲取,因為葡萄糖輸液有引起機體過敏反應的可能。
臨產期須立即上醫院的情況
孕婦情況複雜,雖然定期去醫院作檢查,但對高危孕婦而言,仍不可保萬無一失,一旦有了緊急情況需立即去醫院就診,這些情況一般包括:
(1)進行家庭自我監護的孕婦,發現胎動特別頻繁、劇烈,或胎動減少、減弱、消失時,這往往是胎兒宮內缺氧的表現。聽胎心如持續或多次超過160次/分,或低於120次/分均是胎兒缺氧的表現。
(2)並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孕婦頭痛加重,並有眼花、胸悶、惡心等症狀,可能並發了子癇;如有腹痛、陰道出血,可能是胎盤早期剝離的表現。
(3)陰道出血較多,伴有或不伴有子宮收縮,要考慮胎盤位置異常的可能。
(4)陰道流水,呈持續性,量或多或少是破膜的表現。在臀位或頭位胎頭未入骨盆,臍帶可沿胎先露空隙下滑到宮口或脫出到陰道,引起胎兒急性缺氧,遇到這種情況應使孕婦立即平臥,不要行走,並立即將其送往醫院。對於少量陰道流水也要確定是否破膜,以免破膜時間過長引起產道感染。
(5)孕期不足37周,但有陣陣子宮收縮,而且收縮間隔時間越來越短或力度越來越大時,要想到早產的可能,需立即入院檢查。
孕婦何時入院分娩
初產婦的子宮頸比經產婦的子宮頸要緊得多,宮口擴張也相對慢些,臨產階段從10分鍾間隔的規律性宮縮到宮口開全,大約需十幾小時。因此,一般在正式臨產後入院為宜。距離醫院近者,可在10分鍾出現兩次宮縮,每次宮縮持續30秒以上時入院;距離醫院遠的,可在10分鍾出現1次宮縮時準備入院。
正常足月經產婦由於宮頸較鬆弛,容易擴張,從規律宮縮到宮口開全需8小時左右。因此,可在有臨產先兆時或規律性宮縮不太頻繁時入院待產。
對於既往有妊娠並發症和異常分娩史,如難產史、先兆早產、中重度妊高征等,應急診入院或按醫生要求擇期入院。
雙胎妊娠應於預產期前2周入院。過期妊娠應在核對預產期後,於過預產期10天左右入院引產;妊娠合並糖尿病、慢性高血壓或慢性腎炎者,可在預產期前10天入院待產。
胎頭入盆的意義
兒頭的雙頂徑達到骨盆入口以下,稱之為胎頭入盆。胎頭入盆說明胎頭與骨盆相稱,有陰道分娩的可能,而且已經完成分娩機轉的第一步。初產婦一般在預產期前1個月(妊娠36周)胎頭入盆,凡妊娠36周胎頭尚未入盆的,就叫作“初產頭浮”。
大約10%妊娠婦女會發生“初產頭浮”,而這其中1/3是頭盆不稱所致。如羊水過多、腹壁鬆弛、前置胎盤、臍帶過短、雙子宮、子宮肌瘤等;還有相當一部分初產頭浮找不到明顯的原因。臨產後由於子宮收縮推動胎頭入盆,其中小部分可發生胎位不正,胎頭浮發生胎膜早破時,有臍帶脫垂的可能。所以初產婦在妊娠末1個月胎頭尚未入盆時,應引起重視,有條件者可於預產期前1周入院待產,醫護人員應查找原因,酌情處理;在試產中嚴密觀察,直至胎頭入盆;如經試產胎頭仍未入盆,應改變分娩方式。
經產婦胎頭浮,多由於腹壁較鬆弛,以致臨產前胎頭未入骨盆。
孕婦晚期減輕腹部負擔方法
孕婦晚期,由於子宮的進一步增大,致腹部向前凸出厲害,孕婦須用力弓背來保持平衡,這樣孕婦的負擔就相當大了。沉重的子宮還使孕婦感覺下墜不適,遇到這種情況時可以用腹帶托子宮來減輕腹部負擔。
腹帶能完全包住臉部,牢牢支持腹壁,托起子宮,減輕不適感覺。使用時不要係得過緊或過鬆,仰臥時係上更容易適合體形。
孕婦晚期陰道出血主要原因
這裏的妊娠晚期特指妊娠28周後,此時陰道出血多是前置胎盤或胎盤早期剝離所致。
妊娠晚期,無原因、無腹痛、反複發生的陰道出血是前置胎盤的主要特征。
在正常情況下,胎兒娩出後胎盤才能從宮壁剝離而排出,在胎兒娩出前胎盤已發生了剝離,這種情況就叫做胎盤早剝。胎盤早剝有腹痛,以及因剝離部位不同而表現出陰道出血或不伴有陰道出血。若胎盤先從邊緣剝離,血液沿胎膜與子宮壁之間經陰道流出,叫顯性出血(流出的血肉眼能看到);如果胎盤從中央剝離,胎盤周邊宮壁附著,此時出血在胎盤與宮壁之間,肉眼看不到的陰道出血,叫隱性出血(因為血未從陰道流出)。如果繼續出血,胎盤後與宮壁間血腫逐漸增大,胎盤剝離麵越來越大,血液將胎盤邊緣、胎膜宮壁分開,血從陰道流出,稱混合型出血。所以,胎盤早剝嚴重時,常出現惡心、嘔吐、冷汗、麵色蒼白、脈細、血壓下降、子宮增大、胎位胎心不清,情形很是危害。
除了前置胎盤和胎盤早期剝離致陰道流血外,還有一些宮頸病變,如子宮頸癌、宮頸息肉、糜爛都可致妊娠晚期陰道流血。
發生妊娠晚期陰道出血後,需立即去醫院作檢查、治療,必要時手術搶救,以免造成嚴重後果。三、分娩的異常
胎盤早剝的情況
正常情況下,胎盤是在分娩後從子宮壁上剝離的。當正常位置的胎盤於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稱為正常位置的胎盤早期剝離,簡稱胎盤早期剝離或胎盤早剝。
胎盤早剝的症狀表現是腹痛和陰道出血,剝離的大小與出血不一定成正比,剝離麵在胎盤邊緣,血可以流出陰道;剝離麵未達邊緣,則可形成胎盤後血腫。胎盤早剝多有妊娠高血壓病史或外傷、外倒轉史,腹部劇痛;由於子宮內出血,子宮可比妊娠月份大,胎兒雖可能成活,但不一定聽到胎心,胎位不清。出血多時可伴有失血的症狀,甚至失血性休克。
臨床觀察發現,胎盤早剝與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慢性高血壓和慢性腎炎有一定關係。因為全身小血管痙攣或硬化,引起遠端毛細血管缺血、壞死,以及破裂、出血,形成血腫,使胎盤與子宮壁分離。此外,外傷、腹部受撞擊、外倒轉術,臍帶過短或臍帶繞頸使臍帶相應過短,以及子宮內壓驟然下降,如羊水過多、破水,大量羊水短時間內流出,都可致胎盤與子宮壁分離。
無論是對孕婦來說,還是對胎兒來說,胎盤早剝都不是一種好現象。為防止胎盤早剝的發生,孕婦應做好產前檢查,及時發現並治療合並症。此外孕婦在妊娠期要注意安全,避免腹部受撞擊。對於羊水過多者或人工破水時,醫護人員要做到操作時細致、認真、動作舒緩,避免腹壓驟降發生。
胎盤早剝的處理
由於胎盤早剝可致妊娠中晚期的孕婦陰道流血,並伴有腹痛,因此,處在妊娠中晚期的孕婦如出現上述症狀,須立即去醫院作診查。孕婦不要精神過度緊張,盡可能臥床或減少活動。對於陰道出血量多伴休克者,應首先搶救休克,快速輸血輸液,同時要及時終止妊娠。
終止妊娠的方法包括陰道分娩和剖宮產。陰道分娩多用於產婦一般情況好,宮口已開大,估計胎兒短時間能娩出者;對於嚴重的胎盤早剝,病人一般情況差,估計短時間不能自行陰道分娩者,應立即行剖宮產;如果曾估計可陰道分娩,但在產程中孕婦情況不斷惡化,也應立即剖宮結束分娩。
胎盤早剝患者產後或手術後易發生大出血,應密切觀察病人並做好一切應急準備。
胎盤對母親和胎兒的影響
如果胎盤早剝麵積不超過1/3,臨床一般可無症狀,胎兒存活率亦高,但若在臍帶的根部或附著的附近,便影響或阻斷了血液供應,在產程中可突然聽不到胎心音。
早剝麵積超過1/2,胎兒多因缺氧發生嚴重宮內窘迫而死亡。剝離的胎盤及胎兒不能及時娩出,胎盤附著處的血竇出血,同時子宮又不能有效收縮,可致產婦大出血,嚴重時可出現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而危及孕婦生命。所以,早期發現、診治胎盤剝離時保護母、嬰生命健康非常重要。
防治胎膜的早破
在產程開始之前,胎膜破裂,羊水流出,稱之為胎膜早破。多見於經產婦、高齡初產婦、臀位、橫位等胎位異常,以及頭盆比例不稱、先露不能很好的銜接、前羊膜囊所承受的壓力不均,而導致胎膜早破。經產婦則多因子宮內口鬆馳、宮頸裂傷、宮頸炎使炎症上延至胎膜,而致胎膜早破。同時孕婦的全身情況如營養不良、缺乏維生素C、胎膜發生退行性病變失去彈性而發生胎膜早破。如遇孕婦腹壓突然增加,如咳嗽、負重等亦可誘發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對母體和胎兒都會帶來十分嚴重的危害。
首先,是給孕婦的精神帶來很大的壓力,因來到預產期,孕婦及家人都會被突然發生的情況搞得措手不及。
其次,是感染,這是對產婦最大的危害。胎膜一旦破裂,子宮頸管開放,堿性的羊水流出後,破壞了陰道的正常酸度,降低了其自然防病能力。胎膜破得越早感染的可能性越大,同時還會增加產後出血、產褥感染和羊水栓塞等現象。
第三,胎膜早破對胎兒的威協也是很大的,尤其是胎位不正的臀先露、足先露或頭先露但未完全進入盆腔出口的胎兒。並且還可引起早產、胎兒宮內感染和宮內窒息等。引起胎膜早破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有妊娠後期進行陰道檢查、引產、性交等。感染,可由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引起,致使胎膜的堅韌性下降,脆性增加而發生破裂。此外,子宮頸內口機能不全、胎位異常等,也是發生胎膜早破的原因。
出現了胎膜早破,應立即住院,並絕對臥床,並積極配合醫生做好檢查,如自己的情況、胎兒的情況和子宮的情況。先露未銜接者應抬高臀部,禁止灌腸,保持外陰清潔,勤聽胎兒心音。一般12~24小時內無需作其他特殊處理,超過24小時,需滴催產素引產,並抗炎治療。對距預產期尚早的未成熟胎兒,可用抗菌素及鎮靜劑,予以安胎治療。
預防胎膜早破的方法是:在懷孕前就應注意預防陰道及子宮頸的炎性病變;多胎妊娠或羊水過多的孕婦,要做個合適的腹兜使子宮上托,輔以臥床休息,以減輕重力對子宮頸內口的作用,同時注意不提重物和防止便秘,以免腹壓增加;對胎位不正者,可請醫生進行外倒轉術,及時矯正胎位;妊娠後期性交,是引起胎膜早破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個人或家庭中發生過胎膜早破、早產、自然流產史者,做過人工流產手術、胎位異常、羊水過多、多胎妊娠等孕婦,在懷孕後期,應絕對禁止性交,以免發生意外。同時,孕婦要注意營養,適當增加豆類、動物肝腎、貝類及富含銅、維生素C、E的食物,以增強胎膜的彈性,有利於預防胎膜的早破。
胎膜早破期待療法
胎膜早期期待療法是指妊娠不足月而發生胎膜破裂時,為了提高新生兒的成活率,在保證胎兒安全的前提下,延遲胎兒分娩的療法。一般妊娠28~32周者,應力爭保胎治療,以維持妊娠到33周或以後而分娩;妊娠33~35周者,尤其在妊娠33~34周患者,則應在保持外陰清潔情況下等待48~72小時,如無感染征象可期待至35周,經過以上措施,胎兒的死亡率會大幅度降低。
期待療法的具體措施是:患者應臥床,抬高臀部,保持外陰清潔,采取保胎措施。如胎膜破口不大、位置較高,胎膜尚有可能愈合,可直等到足月時分娩;如破口較大、位置低,往往能引起宮縮而發生早產,所以可先用子宮鬆弛劑、鎮靜劑和預防感染藥物,再用地塞米鬆等加速胎兒肺成熟,使胎兒的呼吸功能進一步加強,提高嬰兒成活率。
防治早破水的措施
妊娠期間陰道流水極有可能是某種病變的反應,所以要引起高度重視。流水的量少、時間短,陰道有中等量或大量液體外流,需要去醫院檢查,此時孕婦應保持臀高臥位,以免臍帶脫垂,並保持會陰部清潔。
凡足月妊娠在臨產前持續或陣發大量陰道流水,要用試紙診斷法診斷,如試紙變暗綠色,則可確診為早破水,需要入院處理。如果破水12小時尚未自然臨產者,應行引產,同時給予抗感染藥,以預防感染。產程中要注意觀察先露部分是否已定,有無胎兒缺氧或感染可能,如發現臍帶脫垂、胎兒宮內窘迫,需緊急做剖宮產,結束分娩。
妊娠尚未足月即發生破水時,可采用期待療法,但要注意加強監護措施,即保證安全有效地保胎護孕。
早破水的診斷
羊水是通過胎膜起到保護胎兒作用的,也正是有了胎膜,胎兒才能在子宮內舒展自如,免受擠壓;以及保持宮內恒溫、避免早產等功能。
胎膜由羊膜和絨毛膜組成,前者在內,後者在外。胎膜隨妊娠的進展而擴大,一直維持到分娩時子宮頸口開大。由於宮口開大處的胎膜承受不了較大的壓力而破裂,胎膜破裂後羊水從陰道流出,產婦常以為是小便濕了內褲。
羊水是無色透明的液體,內有白色小塊的胎脂和胎毛。由於破膜的部位和大小不同,陰道流出的羊水量也不同,高位破膜水量少,低位破膜水量多。有時絨毛膜破而羊膜仍存,也會流出少量的水,經臥床休息,破裂的絨毛膜可修複。
當胎膜破裂難以鑒別時,可將化學試紙放入陰道,堿性的羊水可使橘黃色的試紙變成深綠色;顯微鏡下可看見羊水內的小脂肪塊和胎毛;肛門指診覺胎膜由鼓脹而變癟,胎頭也隨之下降。
診斷胎膜破裂,可使醫生及早改變產程處理方法,以避免感染和出現臍帶脫垂等並發症。
有些病例引起早破水的原因尚不明,但一般認為與以下情況有關。
(1)宮頸口鬆弛、胎膜發育不良易感染,如羊膜、絨毛膜炎等,可發生胎膜早破。
(2)胎位不正、骨盆狹窄、頭盆不稱、羊膜腔內壓力不均或羊水過多、多胎妊娠等,均可使羊膜腔內壓力過高而發生胎膜早破。
(3)性生活可引起絨毛、羊膜感染,特別是精液內的前列腺素可誘發子宮收縮,從而使羊膜腔內壓力改變而造成早破水。
(4)另外,諸如劇烈的咳嗽、重體力勞動、突然大笑、大怒等,使腹壓突然急劇增加,亦可造成胎膜破裂。
胎兒要靠胎膜來保護,若胎膜早破,胎兒將失去保護,而使羊水外流,致子宮變小,刺激子宮產生收縮;如果破水時妊娠尚不足月,就會發生早產。早產兒體重輕,各器官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成活率低,對胎兒很不利。
在未臨產時破水,就失去了前胎膜對胎兒的保護作用。如果妊娠已足月,胎先露已定,破水24小時內臨產,多不影響產程進展;如胎先露部未定,臍帶可隨羊水流出而脫垂,引起胎兒宮內窘迫;羊水流出過多,子宮緊貼胎兒可引起不協調宮縮,從而影響產程進展和胎盤血循環,引起滯產和胎兒缺氧;胎膜破裂的時間越長,宮內感染機會增高,胎兒吸入感染的羊水可引起肺炎,產婦也容易發生產時感染或產褥感染。
足月胎兒未入盆
在妊娠最後一個月,初孕婦的胎兒頭部應進入孕婦骨盆銜接固定而不浮動。但有少數初孕婦至妊娠足月時,胎頭仍未進入骨盆而浮動於恥骨聯合之上,造成頭浮。原因有下列三種:
(1)部分孕婦是由於胎頭與骨盆不相稱,即由於孕婦骨盆入口狹窄,致使正常大小的胎頭不能進入骨盆。
(2)胎兒過大或有胎位異常、前置胎盤;
(3)羊水過多、胎兒畸形(如腦積水)。
檢查為頭浮的孕婦應首先了解骨盆及胎兒情況是否正常,臨產時由於宮縮擠壓胎頭逐漸變形而入盆,多數可自陰道順利分娩。若檢查為頭浮是難以糾正的病理因素,應提前住院,並做好手術產準備,孕晚期仍頭浮的孕婦要注意由於胎頭未入,使胎頭與骨盆之間存在空隙,如果發生胎膜早破,極易出現臍帶脫垂,使胎兒發生意外。因此孕婦一旦發現陰道有水流出應臥床,抬高臀部,立即送往醫院。
產前大出血的原因
產前出血是特指在妊娠晚期的陰道出血,具體來說是在妊娠20周後。產前出血是產科嚴重並發症之一,占產婦死亡率的第三位。
造成產前出血的原因有哪些呢?
造成產前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前置胎盤與胎盤早剝,占妊娠後期出血病例的1/3。
前置胎盤
胎盤的正常附著處在子宮體的後壁、前壁或側壁。胎盤附著於子宮下段或覆蓋在子宮頸內口處,叫做前置胎盤。妊娠晚期或臨產後,子宮下段逐漸伸展,子宮口擴張,而附著於子宮下段或子宮頸內口的胎盤不能相應地伸展,導致前置部分的胎盤自其附著處剝離,使血竇破裂而引起出血。胎盤的位置越低,出血的時間就越早。反複無痛性出血是前置胎盤的主要症狀。
胎盤早期剝離
妊娠20周後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自子宮壁剝離,稱為正常位置的胎盤早期剝離。胎盤早剝是妊娠晚期一種嚴重並發症。有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和慢性高血壓的孕婦易並發此症。由於胎盤底蛻膜螺旋小動脈痙攣或硬化,引起遠端毛細血管缺血壞死,以致破裂出血,血液流到底蛻膜層形成血腫,進而引起胎盤與子宮壁剝離。此外,由於腹部受撞擊或摔倒等外傷;或孕期合房擠壓腹部;或用洗衣板洗衣頂碰腹部等,均可引起胎盤附著部位的血管破裂,發生胎盤早剝。
子宮破裂
子宮破裂可發生於妊娠期和分娩期。梗阻產引起的子宮破裂發生在分娩期:既往曾行剖宮產術或子宮肌瘤剔除術,子宮上有瘢痕者,妊娠期間瘢痕可發生自發破裂。無論是何種原因引起的子宮破裂,均有陰道流血症狀。
早產
妊娠28~37周期間,出現腹墜、少量陰道流出(少於月經量)係早產症兆。若保胎治療無效,宮縮增強,宮口逐漸開大,則早產不可避免。
胎盤邊緣血管竇破裂
陰道出血多發生在臨產之後。胎盤往往種植較低,由於子宮收縮,宮頸擴張,使位於下緣的血竇被牽拉破裂出血。分娩後檢查胎盤,可發現與血塊連接的胎盤邊緣血管竇。
輪廓胎盤
胎盤周圍有一圈白色“邊”稱為輪廓胎盤,也屬於胎盤邊緣血管竇出血,便出血量較少,可發生早產。
帆狀胎盤
臍帶坐落於胎膜者,叫做帆狀胎盤。臍帶血管分支在羊膜與絨毛膜之間進入胎盤,胎膜內血管在宮口處,稱做“血管前置”。破膜傷及此血管時,可發生無痛性陰道流血(胎血),產婦無失血表現,但胎兒的胎心不規則(減弱或消失)。陰道流出的血液塗片,經檢查可發現胎兒有核紅細胞。
另外,造成產前出血的還有重度宮頸糜爛、宮頸息肉、宮頸粘膜下肌瘤、宮頸癌、陰道癌及陰道靜脈曲張破裂等。做陰道窺器檢查便能確診是哪種因素所致。
陣縮指的是什麼
臨產時正常的宮縮即是陣縮,陣縮是臨產的主要標誌。它具有以下特點:
節律性
臨產時兩次宮縮間隔5~6分鍾,宮縮持續約30秒後逐漸減弱直至消失,間歇時子宮肌肉鬆弛。隨產程的進展,宮縮持續時間漸長,但不超過1分鍾,間歇時間可縮短至1~2分鍾,宮縮強度逐漸增加。
對稱性、極性
正常宮縮由兩側子宮角開始,先向子宮底中部集中,再向子宮下段擴散,收縮力以子宮底部為最強,是子宮下段的2倍。
子宮縮複作用
每當宮縮時子宮的肌纖維變短而寬,間歇期肌肉鬆弛,又變長,但不能完全恢複至收縮前的長度而略短,即縮複作用。隨產程進展,子宮上段越發變短而下段被拉長、變薄,子宮頸口開大,子宮容積越來越小,致先露部不斷下降,這一變化一直到胎兒娩出才算結束。
不協調宮縮指的什麼
不協調宮縮分不協調宮縮乏力和不協調性子宮收縮過強兩種情況。
不協調宮縮乏力
不協調宮縮乏力是指宮縮的極性倒置,宮縮不是由雙宮角對稱的開始及傳導,而是興奮點可能各自在某一處或多處呈不協調節律,宮底部宮縮不強而中段及下段強。宮縮間歇時子宮不全放鬆,這樣不能使宮頸口擴張和胎先露下降,而產生滯產、胎兒宮內窘迫,手術創傷的機會也增加,產婦可因滯產引起局部組織(子宮、膀胱、尿道)壓迫性壞死。
不協調性子宮收縮過強
此種情況是指子宮某部分肌肉呈痙攣性、不協調收縮,形成環狀狹窄,將胎兒身體的某部卡緊,使胎兒不能下降,宮頸口也不能開大及縮小,使產程停滯,若解決不力則會產生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甚至死亡的悲劇。
出現宮縮乏力的原因
宮縮乏力有兩類:一類是協調性乏力;另一類是不協調性乏力。下麵是影響宮縮乏力的常見因素。
頭盆不稱、胎位不正
多因骨盆小、胎兒大或胎位不正,使胎兒先露部不能與子宮下段貼緊產生強有力的宮縮。
精神緊張
產婦高度緊張,使大腦皮質處於抑製狀態,從而使宮縮乏力。
子宮因素
子宮發育畸形(雙子宮等)、子宮過度擴張(雙胎、羊水過多等),都易使宮縮乏力。
其他
服用鎮靜劑,內分泌不協調,臨產時產婦睡眠不佳、進食差,第一產程過早用力等,都可影響宮縮力。
預防宮縮乏力的措施
宮縮力受多種因素影響,但隻要把下列幾項內容做好了,宮縮乏力現象就不會出現。
(1)做好孕期保健。根據產前檢查與鑒定,可以初步安排糾正。
(2)正確分娩態度。了解分娩過程,克服恐懼心理,精神不緊張,大腦才能正確支配子宮收縮。
(3)產程中要安排好日常生活。臨產後仍要按時吃飯、喝水、大小便和睡眠。宮縮時體力消耗大,應及時補充能量,隻有這樣做才能勝任分娩這一重體力勞動。
(4)產程中產婦要與醫護人員密切配合,按照醫護人員的要求去做是有益無害的。醫護人員要嚴密觀察、正確處理產程,每一步驟和操作都要仔細、認真無誤,務必做到萬無一失。
子宮收縮過程的影響
相對而言,宮縮過強不如宮縮乏力發生率高,它同樣也有兩類。
協調性子宮收縮過強
是指單純子宮收縮過強(宮腔內壓力大於63kPa),其他特性都正常(節律性、對稱性等)。如頭盆相稱,子宮頸口可迅速開大,胎兒可在短期內分娩。總產程少於3小時稱為急產,經產婦易發生此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