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花樣遊泳訓練(2 / 3)

徒手滑行打腿練習,蹬邊滑行後低頭憋氣,雙臂前伸並攏,頭要夾在兩臂之間,做鞭狀打水動作向前遊進。打腿時,要控製上肢,不要隨著打腿左右擺動,打腿幅度要小,頻率要快並打出水花。

練習方法:兩臂和肩前伸,身體放鬆,平直漂浮於水麵,頭要低。當身體漂浮穩定後,閉一口氣,做打水動作,能打多遠就打多遠。打水結束後,可配合水中站立起立呼吸。

遊泳間歇訓練

遊泳間歇訓練方法是指在一組固定距離的反複遊進中,在一次練習之後,按照規定的間歇時間進行休息,在體能還沒有完全恢複的情況下就開始下一次練習的方法,例如:10個100米,間歇10秒;5個200米,間歇15秒;20個50米,間歇20秒。

水上間歇訓練對人體的心肺機能、能量代謝機能、骨骼肌的抗疲勞能力都有良好的作用。在間歇期間,一係列生理機能都能積極活躍起來,尤其是血液循環和呼吸係統,心率雖有下降,但每搏輸出量達到最大值,所以間歇訓練是提高心血管係統機能的好方法。

間歇訓練的特點是運動與休息交替進行,在規定的時間進行休息,練習的距離比較短,強度較高。

間歇訓練與持續訓練相比,在相同的時間內承受了更大的負荷,由於每次練習之後有短時間的恢複,在遊進的距離相同的條件下可以同時發展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間歇訓練有以下幾種常用的安排方法:

1有氧慢速間歇訓練:

(1)有氧慢速間歇訓練:采用較慢的速度,間歇時間短於練習所用的時間,心率恢複不多就開始下一次的練習,以糖元的有氧氧化供能為主,主要用於提高心血管係統的機能,鍛煉有氧耐力。

(2)訓練方法:以1000米的蛙泳為例,采用20個50米來完成,要求每個50米用45秒完成,間歇10秒,每次練習後的心率恢複到約140次/每分鍾左右。

2快速間歇訓練:

(1)快速間歇訓練:是有氧和無氧混合供能的訓練,遊進的距離比較短,練習的速度比較快,間歇時間比較長,心率恢複得比較充分,主要鍛煉速度耐力。

(2)訓練方法:同上為例,1000米蛙泳,采用20個50米來完成,要求每個50米用40秒完成,間歇40秒,使每次練習後的心率恢複到約120次/每分鍾左右。

3完成一定範圍內的間歇訓練:

完成一定範圍內的間歇訓練是指規定總時間(包括遊進時間和間歇時間),而間歇時間不固定,強度高速度快時,間歇時間就長;強度低速度慢時,間歇時間就短。

訓練方法:20個50米的自由泳,每個50米用1分20秒包幹。

4變換間歇時間的訓練:變換間歇時間的訓練方法是每次練習的距離不變,強度不變,但間歇時間逐次縮短或逐次延長。

訓練方法:10個100米自由泳,要求每個100米1分20秒完成,第一個間歇1分鍾,以後每次間歇時間縮短5秒。

5變換距離的間歇訓練:變換距離的間歇訓練是指每次練習的間歇時間不變,但距離發生變化,距離變換有三種形式可參考:

上梯形,距離由短變長,如50米-100米-150米-200米。

下梯形,距離由長變短,如200米-150米-100米-50米。

梯形,距離由短變長,再由長變短,如50米-100米-150米-200米-150米-100米-50米。

以上幾種間歇訓練方法,需要根據自身遊泳水平,靈活的定出遊進時間和間歇時間。

遊泳訓練之水上持續訓練法

遊泳訓練是充分挖掘運動潛能、提高遊泳技術的重要手段,遊泳訓練可分為體能訓練、技術訓練、戰術訓練、心理訓練、智能訓練、恢複訓練等。掌握遊泳訓練的一些基本理論和方法,對於遊泳愛好者提高遊泳技術、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具有積極的意義,在這裏先介紹水上持續訓練的基本方法。

水上持續訓練方法

持續訓練方法是指距離較長,強度不太大,不間斷連續進行遊泳活動的練習方法。

具體訓練方法:連續遊800米、1000米、1500米、2000米、3000米或更長的距離,可以勻速進行,也可以變換速度進行。

水上持續訓練法的好處

持續訓練的好處是可以有效地發展心血管係統和呼吸係統的機能,使心腔容積增大,每搏輸出量增加,提高呼吸肌的耐力,提高體內氧的利用率。持續訓練屬於有氧代謝的訓練,由於運動時間長,消耗的糖元多,經過訓練後的超量恢複,可以有效地增加肌肉中的糖元儲備,提高氧化酶的活性,所以這種訓練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有氧代謝供能的能力。

注意事項

一次連續練習的量會比較大,應該放慢遊進速度,持續訓練應注意循序漸進,逐漸增加練習的距離。

遊泳肺活量及簡單測量方法

肺活量是指一次盡力吸氣後,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氣量,在一定意義上可反映呼吸機能的潛在能力。成年男子肺活量約為3500毫升,女子約為2500毫升。健康狀況愈好的人肺活量愈大。

遊泳是增強肺活量的最好運動之一,同時肺活量的提高,也有利於遊泳呼吸換氣。

肺活量簡單測量方法:

材料:容量為4升的瓶子(農夫山泉之類的礦泉水瓶子),膠皮管,臉盆。

步驟:

1給礦泉水瓶子標刻度。

2將膠皮管一頭插入瓶中。

3在瓶中裝滿水,倒扣在水槽中。

4吸足一口氣,然後通過導管把氣呼出。

由此可以簡單測量出肺活量是多少,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遊泳鍛煉,可以檢驗肺活量是否有提高。

關於全浸式遊泳的介紹

遊泳是一種必要的生活技能,但是傳統的教學和訓練方法卻使得遊泳學習變得難於掌握。全浸式遊泳由此應運而生。

什麼是全浸式遊泳?

全浸式遊泳準確來說是一種易於掌握的遊泳訓練方法。全浸式遊泳訓練方法是拉夫林·特裏在TI工作室的研究成果,這種訓練方法跟我們傳統的訓練不一樣,對於初學者或者業餘愛好者來說比較合適,這種訓練更重於遊泳者對水下的每個動作的感覺,它不建立在體能和速度的基礎上,而在於培養遊泳者對水的感受。這種訓練方法比常規訓練更能讓學習者快速學會遊泳,是任何人都能輕鬆掌握,並能迅速達到預期效果的技術。

全浸式遊泳的目的

通過改進遊泳的教學和練習方法使更多的人學會遊泳。同時使遊泳練習更有趣,簡單,有效:

1長遊不累;

2劃水平滑有效從而遊得更快;

3在任何水域中都能從容自信地遊泳;

4享受你遊的每一下。

全浸式遊泳的分類

根據這種訓練方法可以分作全浸式自由泳,全浸式蛙泳,全浸式蝶泳。

全浸式遊泳的理念

全浸式遊泳:遊泳改變生活。

1轉變你的技術:傳統的遊泳教學強調劃、踢等動作,但是全浸式教會你像魚兒在水中一樣不費力氣優雅的遊泳。全浸式遊泳強調耐性,從最簡單的技巧開始,一步一步提高。

2轉變你的體驗:遊泳的目標是怎樣遊的更快。全浸式遊泳能讓學習者迅速掌握遊的更好,更省力的方法和技巧。

3轉變你自己:全浸式遊泳,在所有遊泳改進計劃中,更多的是一種訓練方法,像瑜伽或太極一樣更注重精神集中練習。練習過全浸式遊泳的人認為全浸式遊泳練習有利於身心,加強自我意識和自控能力,強健身體,愉悅精神。

陸上呼吸訓練

初學遊泳者常常提出關於水下呼吸的問題。在陸地上我們可以很自然地呼吸,在水中會受到水的壓力,而且吸氣時不小心容易把水吸入體內而嗆水,嗆水後大多數初學者容易產生恐慌,呼吸的問題解決不好,整個遊泳姿勢都會變形。一個有經驗的教練在教授初學遊泳者時,最先練習的一定是怎樣在水裏解決呼吸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