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花樣遊泳訓練(3 / 3)

首先在陸地上練習深呼吸。深呼吸的作用之一在於使呼吸頻率減少,特別是應用在自由泳和蝶泳中,呼吸頻率的減少意味著更加有效的節約換氣時間。在短距離的比賽中,運動員一般可以做到25米-50米不換氣。其二,深呼吸可以增加體內氧氣循環,使呼吸更為經濟有效。在長距離項目上,有規律的深呼吸,不僅可以節約時間,控製整個比賽節奏,而且可以減少運動員的體能消耗。

遊泳時的正確呼吸方法是在水中用嘴呼氣,將氣吐盡,然後再將頭抬出水麵用嘴和鼻子同時吸氣。據此,陸地上的配合練習可以這麼做:打一盆水,把整個臉部浸入水中,然後在水中練習用嘴吐氣,感覺像魚在水裏吐泡泡一樣,將氣吐盡後,抬頭吸一口氣,再浸入水中。重複練習,並保持一定的節奏感。

初學者不要急著下水學動作,首先應該在陸地上了解和練習好呼吸的方法。陸地上的練習是為了配合水上的動作,當在陸地上把所有動作都熟練掌握後,進入遊泳池內也就可以潛意識的做好動作了。

定期遊泳有助於緩解失眠

隨著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來自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使很多人患上“失眠”這一常見的都市病,而做定期遊泳運動就是緩解失眠的一種有效方法,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哪些因素會引起失眠。

哪些因素會導致失眠

1日常生活方麵的因素,如晚上進食太晚、飛行時差、饑餓、酒精、咖啡因、刺激性藥物(包括尼古丁)等。

2環境方麵的因素,如噪音(如伴侶的鼻鼾聲)、不舒適的床或睡房等。

3身體因素,如睡眠窒息症、哮喘、耳鳴、疼痛、前列腺疾病、消化不良等。

4心理因素,感到壓力、悲傷等。

5精神因素,抑鬱、焦慮、狂躁等。

6藥物因素,如某些哮喘藥片以及治療鼻塞眩暈和抑鬱症的藥物。

失眠問題是我們不能忽視的,統計研究指出,失眠者患上癌症、心髒病或中風而死亡的平均機率較高,所以我們應該對此引起重視,而做定期遊泳運動就是緩解失眠的一種有效方法。

遊泳對失眠的緩解作用

遊泳借助冷水對人體的神經係統有良好的放鬆作用,而水流的特性對身體的平衡提出了特殊而微妙的要求,在遊進的過程中體會“水感”,是放鬆身心,鬆解壓力,釋放疲憊的絕好方法。

下午遊泳對睡眠幫助最大,3點以後運動,到晚上9點身體和大腦就開始進入較為疲勞的狀態,更容易入睡。而上午運動的人,大約在中午感到疲勞,到晚上反而不容易睡著了。晚上9點後更不適合再進行遊泳運動了,因為會讓大腦過於興奮而推遲入睡時間。

還可以輔助其它方法來緩解失眠狀況

1減少飲用咖啡、茶或可樂等飲料,尤其臨近午夜時。

2控製酒量,酒會令人昏昏欲睡,但短時間內便會醒來。

3戒煙,吸煙會令睡覺時出現呼吸困難。

4嚐試每天在同一時間睡覺和起床。

5熱水洗澡,喝奶類飲品或聽輕柔音樂。

6避免進食過量,尤其在睡前數小時。

7若不能入睡,可起床在柔和光線下看書,直至感到有睡意,不應看電視或躺在床上計算錯失了多少睡眠時間。

遊泳運動當中的互救

在遊泳運動當中,每個遊泳者都有可能遇到有人溺水的危險事故發生。

如果您在遊泳運動中,聽見有人高呼“救命哪!”,“有人落水啦”,或看見有人在水中拚命掙紮求救,且身體逐漸下沉及有人在水底長時間沒有反應時,這是您就需要及時救生。

1選擇入水點:當我們發現溺者時,首先不要驚慌,應保持沉著冷靜,快速觀察,判斷選擇入水點。入水點的選擇一是要距離溺者最近,二是要照顧到便於營救。

2入水方法:

(1)頭先入水法:當入水點距溺者距離較遠時,宜采用頭先入水的方法,動作同一般跳水技術。其特點是入水角度要小些(15°左右),以爭取時間,快速出水,接近溺者進行拖救。

(2)腳先入水的方法:當距溺者較近時,宜采用腳先入水的方法。

a跨步法:同跨步跳。起跳後,兩腿前後分開,兩臂側舉,當腳觸及水麵後,快速並攏。入水後,兩手用力向下壓水,以阻止身體在水中下潛過深,然後改變身體姿勢,使之進入遊泳狀態,此法適用於較近的距離。

b打樁式:兩手胸交叉,其中一手按住口鼻,跳起後,兩腿伸直並攏,身體呈直線。當水沒過腰部時屈體,兩手壓水,以阻止身體在水中下潛過深,然後,快速改變身體姿勢,進入遊進狀態。此法適用於稍遠距離。

3遊近溺者:如果救生者選擇的入水點距離溺者較遠,或在遊近溺者時,宜采用蛙泳或抬頭式自由泳。因為這兩種泳姿都有利於觀察到溺者在水中的情況和位置變化,以便救生員及時改變遊進路線和救生方案。當遊至距溺者1——15米時,若發現溺者麵對自己,為了避免被溺者抓住或抱住,救生員應立即下潛至溺者腹部以下,用雙手扭轉溺者的髖部,使之轉體180°背對自己,然後出水實施拖運。若在拖運之前被溺者抓住,則應實施第一節當中所講的自救解脫技術,以擺脫溺者,然後再對溺者進行拖運。

4拖運技術:當順利接近溺者或救生者經解脫使溺者背向自己後,救生員即對溺者進行拖運。拖運是一項較難的技術,除掌握技術外還應有較強的身體素質。

(1)用反蛙泳技術進行拖運:

①兩手扶住溺者下顎,用反蛙泳腿作為前進的動力。注意:用反蛙泳腿時,膝關節不可屈伸過大,身體盡量放平。

②兩手扶住溺者腋下,用反蛙泳腿作為前進的動力。注意:用反蛙泳進行拖運時,身體緊靠溺者,平躺在水麵上;蹬腿時,收小腿,膝關節不要彎曲過大。

(2)用側泳技術進行拖運:

①側臥水中,一手托住溺者的枕骨部(後腦),一手劃水,兩腿作蹬剪腿動作為前進動力。

②側臥水中,一手從溺者腋下伸直其胸部外側,並用手扶住軀體,另一手劃水,兩腿作蹬剪動作為前進動力。

5救生者幫助溺者上岸技術:此法一般運用在遊泳池或自然水域中上船的地方比較多。因為溺者處於昏迷狀態,為了保護溺者不再受到傷害,所以上岸技術也比較重要。

通常上岸的做法是:當救生者拖帶溺者遊近岸邊時,應使用腋下拖運法。靠岸時,救生者左手應先抓住岸邊,右手從溺者的腋下穿插迅速抓住溺者的右手,把溺者的右手搭放在岸上,用右手按住,左手把溺者的另一隻手快速的重疊搭放在右手之上,這是抽出右手把溺者兩隻手同時重疊按住,騰出左手按住岸邊,兩手同時用力上撐上岸。撐上岸後,右手抓住溺者的右手腕,左手抓住溺者的左手腕,翻轉溺者身體180°,使其背向救生者,然後用力上提溺者,使溺者坐在池邊;救生者用右腿抵住溺者腰背部,然後,用手托住溺者的頸部及枕骨,將溺者緩緩放倒在地上。救生上岸一定要注意保護好溺者頸椎,避免溺者第二次溺水。把溺者救上岸後,可根據具體情況實施心肺複蘇和人工呼吸來救援溺者了。

小腿抽筋急救法

小腿抽筋也叫“腓腸肌痙攣”,主要是指腳心和腿肚抽筋。發作時不僅疼痛難忍,而且還不能活動,常在遊泳時發生。如不及時搶救,常常會溺水而死。

急救措施

1在遊泳時發生小腿抽筋時,一定不要慌張,先深吸一口氣,把頭潛入水中,然後像海蜇一樣,使背部浮在水麵,兩手抓住腳尖,用力向自身方向拉。一次不行的話,可反複幾次,肌肉就會慢慢鬆馳而恢複原狀。

2在日常生活中,小腿抽筋的病症也時常發生,此時,可迅速地掐壓手上合穀穴(即手臂虎口、第一掌骨與二掌骨中間陷處)和上嘴唇的人中穴(即上嘴唇正中近上方處)。掐壓20-30秒鍾之後,疼痛即會緩解,肌肉會鬆馳,其有效率可達90%。如果再配合用熱手巾按揉,用手按摩,效果會更好。

3小腿抽筋是在突然進行劇烈運動或腳部受冷時,由於肌肉供血不足引起的。遊泳前睡眠不足或未進早餐,可能成為誘因,因此要注意充分休息和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