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補督國王聽托裏補講完後,很想看一看這種銅質膽瓶,就問大臣們在哪裏可以找到這種瓶子,托裏補聽到國王的想法,就討好地說:
“國王陛下,我知道在哪裏可以找到這種瓶子,就在您弟弟埃及國王小奧補督的國內有一個叫額爾彼的地方,你可以通知他,讓他命令那裏的長官沐薩去為你打撈。”
托裏補的建議被國王所采納,他命令托裏補去他弟弟那裏,說明來由,然後為他尋找這種瓶子。
大臣托裏補領命,準備出發。
眼下,國王奧補督親自寫了兩封信,一封是給他弟弟的,另一封是給額爾彼長官沐薩的。國王把信交給托裏補,然後又給他一麵小白旗,並告訴他這個小白旗是自己權利的像征,無論他走到哪裏,隻要人們一見到它,就會竭盡全力幫助他的。在托裏補出發前,國王向他保證會善待他的家人的。托裏補謝過國王後,就帶著國王為他精選出的軍隊以及生活必需品出發了,前往額爾彼為國王尋找銅質膽瓶。
一路上,托裏補帶領軍隊馬不停蹄地迅速前進。不久,終於到達了埃及,國王的弟弟小奧補督親自出城去迎接他們。當他知道托裏補的來意後,就立刻送他們前往額爾彼。
托裏補一行人來到額爾彼,受到了熱情的款待。然後,托裏補把國王奧補督的親筆信交給了這裏的長官沐薩。沐薩打開信,才知道奧補督國王是讓他親自領人去找銅質膽瓶,沐薩不敢違抗王令。然後他召集群臣商討如何尋找銅質膽瓶。這時有一個官員告訴沐薩,說有一個閱曆豐富的奧補頓老人有可能知道銅瓶的下落。
於是,奧補頓老人被請到了眾人麵前。這個老人的確十分蒼老,他的眉毛和胡子已經全白了,他臉上的皺紋告訴人們他經曆了許多事。沐薩向他講了國王的命令,並且說:
“為了盡快完成國王的命令。我們商議了很久,最後才得知您是位資曆很深的老人,所以把您請來,希望您能夠幫我們找到銅質膽瓶。”
老人聽完沐薩的話,麵帶難色地說:
“大人,我雖然知道那個地方,但那裏離額爾彼有幾個月的路程,耗費大量的人力物資倒是小事,但最最重要的是那裏荒無人煙,經常有野獸出沒,稍有疏乎,就會送掉性命,更何況大人要親自前往。還有一點就是,額爾彼不可一日無主,大人走後,萬一有人來襲,城中百姓又去投靠誰呢?所以,大人,還是請你好好考慮一番,切不可因小失大呀。”
沐薩為老人能有這樣的胸懷感到心慰,但是國王已經告訴自己把職位讓給兒子哈倫,他別無選擇,隻有遵命行事,老人見沐薩早有準備,也就放心地去準備行囊了。
臨行前,沐薩將文武官員和士兵都集合在一起,宣讀了國王的親筆信,並當即傳來他的兒子,宣布哈倫代理執政,因為哈倫是一個年輕有為、深得人心的青年,所以人們高興地接受了命令。
萬事俱備,沐薩決定由奧補頓老人在前麵引路,他帶領人馬及托裏補緊隨其後,浩浩蕩蕩地出發了。在他們前往目的地的路上,奧補頓老人向沐薩講述了他的經曆。老人說:
“那是個美麗的地方,很多年以來,那裏隻迎接過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
聽了老人的話,沐薩不禁在心裏祈禱,希望仁慈的主保佑自己順利找到國王要找的銅質膽瓶。
沐薩帶領一行人馬不停蹄地前進,盼望能夠盡早到達那裏。這天,他們來到了一座氣勢非凡的宮殿門前,經過奧補頓的介紹,他們才知道,原來這座宮殿是古時候遺留下來的,殿裏有很多石碑,上麵都刻有一些非常富有哲理的詩歌。於是,他們走進門去,通過長長的長廊和交錯的台階,他們看到了由金屬鑄建的房屋,十分光亮、輝煌。在門口,他們果然看到了一塊石碑,上麵有用希臘文撰寫的碑文。在這裏奧補頓充當了翻譯。
隻見他大步走上前,朗誦起石碑上的詩歌,詩歌的大意是:
有一位英勇、賢明的帝王,他的功績為後人所傳頌。但是好人不長命,突然的災難,使他遠離這美好的一切及親人。他隻有走向死亡。盡管他生前是那麼的威武,不可一世,但最終也隻有黃土埋身。
這首詩歌喻意深刻,它提示出一個人生的哲理,那就是,無論是誰,無論他生前是善是惡,那麼他也終有一死,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隻有主才是長生不老的。
奧補頓朗誦完詩歌,他回過頭來看沐薩,沐薩正緊鎖眉頭若有所思。沐薩聽了詩歌裏說的曆代帝王將相的可悲下場,悲痛至及,不覺昏死過去,當他醒來時,仍舊虛歎不已。
然後,他們繼續朝前走,看到許多精美別致的繪畫和雕塑在牆壁上,他們在欣賞之餘讚不絕口,不知不覺又來到了一道門口,在這裏也立著一塊石碑,也是用希臘文刻著的詩歌。
這首詩歌的大意是:
生活在遠古時代的帝王將相和宮娥嬪妃們都已消失,他們沒有給後人留下任何痕跡。然後,他們的後代們,追尋著他們的足跡,出生入死,奮鬥了一生,就在他們該享受的時候,死神卻無情地奪走了他們的生命。即使他們生前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還有無數的奴仆供他們使喚。但是他們也逃脫不了死神的追逐,盡管他們戀戀不舍,但最終還是要以土埋身,就像人們經過了長途跋涉後,已經疲憊不堪,微風吹來,人們便昏昏睡去,永遠不會醒來。
這首詩歌中所描寫的情景更加淒涼悲哀,也更能警示人。沐薩聽罷,更加悲痛、傷感。想到人終不免一死,不禁又淚流滿麵。他們繼續前行,隻見前麵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幢圓頂的建築,看上去非常莊嚴,在這裏,有的隻是滿室的灰塵和蜘蛛網,一片寂靜。再也找不到威風凜凜的人物和歡歌笑語的氣氛;在圓頂建築的周圍,是有四百座墳墓的墓地,每座墳墓前都有一塊石碑,上麵都刻有碑文。眾人看了這些碑文,不禁都感慨不已。其中有一塊墓碑上的碑文的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我曾經是一個叱吒風雲的帝王,我用我的英勇和殘暴到處征戰。用綾羅綢緞裹身,住在富麗堂皇的宮殿裏,所有人見到我都要卑躬屈膝;我曾坐在寶座上發號施令,回到寢宮又享有世間美女;我曾經威振四方,鄰國都來討好我,因而我非常驕傲、目中無人。人人都知道物極必反這個道理,主主宰著萬物,主厭煩了我的無知、自大和傲慢,所以奪走了我的一切。從此,我以青山為家,與荒草為伴。所以,我奉勸世界上的人們,千萬不要執迷不悟,否則,早晚有一天,你會遭天遣的,死神會無情地將你帶走。
沐薩看完這首詩詞,心想:“如果讓那些平時欺行霸世的人來這裏看看,也許他們就會收斂很多,從此踏踏實實地做人了。這是一個多麼好的學堂啊。”眾人看後又向前行,他們來到了一處有八道檀木大門的地方。隻見每道門上都釘著用黃金製成的釘子,上麵還鑲有各種名貴的珠寶玉石。在第一道門上,也寫著一首詩句,詩句的大意是:
我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我的財富幾世也用不完。這些財富都是用我的血汗換來的,盡管是這樣,我還是不能長生不老,我最終還是難免一死,黃土埋身。雖然我死的葬禮非常隆重,墓碑也修得比別人高,碑文也比別人好,但是時間久了,終會成為荒塚。我也同樣擁有最龐大的部隊,最健壯的士兵,他們都對我言出即從,為我拋頭顱灑熱血。但是終究救不了我的命,他們隻能為我立碑表示哀悼。直至現在,我才清醒,金錢和權力並不重要,最重要的還是德行和禮義。暴力和自私隻能加速滅亡。總有一天,主會斥責你的,清算你的罪惡。所以,我警告到這來的人們,請吸取我的教訓,施仁政者才能得天下,這是永世不變的真理。
沐薩聽完,早已感慨不已。心想,這一定是一位顯赫的帝王所寫,想想他的命運不也同百姓一樣嗎?正想著,他們已經踏進門去。進得門來,他們看到的是一座十分高大的長形墳墓,前麵還立著一塊大墓碑,上麵寫著“可盛大帝之墓”幾個大字,旁邊還有一篇很長的碑文。沐薩知道這位帝王曾經顯赫一世。他的父親是尚多德,他的碑文是這樣寫的:
我以我的人格和尊嚴作為保證,警告所有到此遊玩的人們,請你們吸取我的教訓,嚴於律己。世上所有的事都沒有你所想象的那麼簡單,這裏到處都是陰謀和虛偽,稍一疏忽,你就會掉入陷阱,而做出對主不尊的事情,所有的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就連你自己也是主賜給你的。一旦你違背了主,他就會懲罰你,甚至帶走你的生命。主是世界的主宰,隻有主才是永生的。
我生前是一位擁有廣闊的疆域、赫赫有名的帝王。我擁有無數的騾馬和雄偉的宮殿,我的財富多得數不清,我擁有舉世無雙的金銀珠寶;我擁有最強大的軍隊和最強健的士兵,他們為我南征北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我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個個嫵媚動人。在這裏,我應有盡有,可以呼風喚雨,所有的人都對我言出即從,不敢有一絲差錯。我的壽命達到了一千歲,我享盡了人間的榮華富貴。
然而,就在我洋洋得意、得意忘行之時,可怕的死神忽然降臨。我就是有百萬雄師、無數的財富和妻妾,縱有無比的雄威也抵擋不住死神的步伐。最終我也隻能雙目一閉,撒手西歸。所以,我以我自身的經曆,告誡世人,爭強好勝、欺行霸世都是徒勞的,你不會換得一天的生命,俗話說:“閻王讓你三更死,不得留人到五更”。所以,我奉勸世人,還是以我為戒,平平淡淡才是真。
這篇碑文寫得喻意最深,感人肺腑。眾人聽了,都不禁警醒,反思自己的過去。沐薩一行人就這樣在感歎中遊覽了宮殿的各個地方;並且將這裏的事跡全部記錄下來,以備回去供人們觀閱。最後,他們發現在宮殿正中擺著一張十分精美的古製餐桌,上麵還寫著“此桌曾供數以千計的帝王用餐”幾個大字。可惜的是,這些帝王早已化為泥土,消失了,在此處見物思人,怎麼能不讓人悲傷呢?
遊完宮殿,沐薩一行人離開宮殿繼續趕路。臨行前,沐薩命令手下人不得冒犯宮殿的絲毫物品。
沐薩一行人繼續前行。由於奧補頓對路況很熟,所以大家行進得很快。三天後,他們到達了一個高原。放眼望去,四麵都是一望無際的雲路,很難分辯,在不遠處,矗立著一個身穿鎧甲、手持長矛的騎士。沐薩走上前去,正想問路,才發現原來它是銅鑄的。盡管年代久遠,但仍然金光閃爍。在騎士手持的長矛尖上,刻有這樣一行字:“若你想去銅城,請捏一下我的手掌,在它旋轉停止後,所指的方向,就是你要去的方向。”
沐薩按字行事,果然騎士的身體飛速地旋轉了起來,數圈之後才停止。於是沐薩一行人按騎士手指的方向行進,真的看到一條大道通向遠方。這令沐薩十分驚奇,真想不到前人能夠設計出如此精巧的事物,令人歎為觀止。
沐薩一行人感慨之餘,又繼續前行。他們風餐露宿,晝夜不停。一天,一行人正忙著向前趕路,忽見路邊立著一根黑色的石柱子,一個怪人正在柱子下麵,隻見他的上身長著兩隻大鵬一樣的翅膀,還有四隻手臂,其中有兩隻像人手,另外兩隻似獸臂。
他的頭發像馬鬃一樣;他的臉上有三隻眼睛,眉毛下的兩隻像燒紅的木炭,額上的一隻卻像豹子的眼睛,火花直冒。更令人驚奇的是,他的身子大部分都埋在地下。沐薩一行人被他的怪樣嚇得個個麵如土色,還有一些人被嚇得抱頭鼠竄,如喪家之犬。沐薩鎮定自己的情緒,向奧補頓尋問此人的來曆。
但是奧補頓雖然閱曆豐富卻也不知此人的來曆,隻好無奈地搖搖頭。
沐薩請奧補頓前去詢問怪人,但是奧補頓因十分畏懼,不敢前往。於是沐薩就給他打氣,告訴他怪人不會傷害他的,因為他的下半身都埋在地下,是動不了的。
在沐薩的鼓舞下,奧補頓終於鼓起勇氣,壯著膽子來到怪人的麵前,在幾步遠處問道:
“你究竟是什麼人,為什麼變成了這個樣子,你犯了什麼罪被埋在這裏?”
怪人告訴奧補頓,他原是一個邪神,名叫多錫叔,因為違反了天條,被所羅門帝王抓住埋在這裏,已很久了。
“那麼你到底觸犯了什麼天條呢?”然後,邪神多錫叔就把自己的經曆詳細地講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