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1 / 3)

第八篇

滿庭芳

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人靜烏鳶自樂①,小橋外,新綠濺濺。憑闌久,黃蘆苦竹,疑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②,飄流瀚海③,來寄修椽④。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枕簟,容我醉時眠。

【注釋】①烏鳶(yuān):烏鴉,老鷹。②社燕:燕子春社時飛來,秋社時歸去,故稱。③瀚海:沙漠。這裏泛指遙遠、荒僻的地方。④修椽(chuán):長的椽子。

【譯文】暖風吹得鶯雛羽翼強健,夏雨潤得梅子果肉鮮圓,正午茂密的綠樹灑下圓形的陰涼籠罩地麵。地勢低窪靠近山,衣服潮濕總費爐火烘幹。人家寂靜烏鴉無驚無憂自樂翩翩,小橋外邊,新漲的綠水湍流激濺。久久憑靠欄杆,遍地黃蘆苦竹,競仿佛我自己像遭貶的白居易泛舟九江邊。年複一年。猶如春來秋去的社燕,飄飛流浪在大漠荒原,來寄居在長長的屋簷。且不去想那身外的功名業績,還是怡心暢神,常坐酒樽前。我這疲倦、憔悴的江南遊子,再不忍聽激越、繁複的管弦。就在歌宴邊,先安放一套席枕,讓我酒醉時隨意安眠。

【賞析】宋哲宗元祐八年,周邦彥任溧水(今屬江蘇省)令,多年來輾轉於州縣小官,很不得誌。這首詞就反映了他對這種官宦生活的厭倦和流放式生活的不滿。上片寫江南初春景色。首三句美如花鳥屏幅,但在“老”、“肥”中卻見春光已去的悵惘。次二句卻有不滿情意,“費”字包含了對環境許多厭惡。“人靜”三句又見詩情畫意,令人賞心悅目。可最後的場景卻是白居易式的遭遇,深含許多哀怨。下片感歎身世,抒發長年漂泊的苦悶心境。先以社燕自況,一是年年漂泊無定,二是還得寄居簷下“為五鬥米折腰,拳拳事鄉裏小人”。作為文人,也隻有借酒消愁以求解脫。可一近歌酒,心便又煩躁,不能忍受,於是又想“長醉不願醒”。這樣起起伏伏的情景變化,貫串全詞,反映了作者無法排遣的苦悶。以回腸九折的敘寫,訴說心中的不平。正如鄭廷焯所評:“說得雖哀怨,卻不激烈。沉鬱頓挫中,別繞蘊藉。”這就是本詞藝術價值所在。

過秦樓

水浴清蟾①,葉喧涼吹,巷陌馬聲初斷。閑依露井,笑撲流螢,惹破畫羅輕扇。人靜夜久憑闌,愁不歸眠,立殘更箭②。歎年華一瞬,人今千裏,夢沉書遠。空見說鬢怯瓊梳,容消金鏡,漸懶趁時勻染。梅風地溽③,虹雨苔滋,一架舞紅都變。誰信無聊為伊,才減江淹,情傷荀倩。但明河影下,還看稀星數點。

【注釋】①清蟾:明月。傳說月中有蟾蜍,故以蟾為月亮的代稱。②更箭:古代以銅壺盛水,壺中立箭以計時刻、定更次。③溽(rù):濕潤。

【譯文】倒映的明月沐浴在水麵,涼風習習樹葉颯颯地喧響,街巷裏車馬嘈雜聲已斷。閑來我倚著露井的圍欄,看著她嘻笑撲打流螢點點,碰破了輕羅彩畫的小扇。夜深人靜我久久地憑靠欄杆,愁思滿懷不想回屋寢眠,一直立到漏盡更殘。可歎人生年華苦短猶如一瞬間,而今人隔千裏,魂夢深沉音書遙遠。陡然地聽人傳言她相思懨懨,害怕玉梳將鬢發攏得稀散,對銅鏡怕看見消瘦了玉顏,漸漸地懶得趕著時新打扮。黃梅季節的風吹得遍地潮濕,夏日的陣雨滋潤苔蘚,滿架翩翩起舞的紅花都已凋殘。誰能信我情思無聊,全是為她才思消減,像荀奉倩為佳人傷情痛憾。隻有銀河雲影之下,還能辨認幾顆稀疏的星光點點閃閃。

【賞析】就內容看,本詞也是寫離別之情的,但藝術手法獨特。它用一幅幅畫麵更迭的方法,來表達思念情深的。上片開頭三句,寫秋夜的寧靜,是故事背景,次三句,寫我欣賞她撲流螢的活潑可愛。接下來是第三幅畫麵,我憑欄不眠,原來伊人已遠。第四幅畫是“吹”,似麵部特寫,我無法見她的愁苦在眉間結集。下片首三句是想像中的虛景,她容貌憔悴、神情黯然,獨在閨房煩惱。第六幅畫麵是開頭的院落,隻是景色俱非,曾惹破她手中團扇的花架,已是落紅遍地,一片淒涼。第七個畫麵又回到我的身上,是第三個畫麵的重複,但情已從不眠到無聊,到才減,以至情傷。最後一個畫麵是月下凝望銀河(該設身牛郎星吧)。這樣,如現代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跳躍往複地展開場景,以思念為線索,八組鏡頭聯成嚴密的整體,難怪有人讚本詞說:“篇法之妙,不可思議。”

花犯

粉牆低,梅花照眼,依然舊風味。露痕輕綴,疑淨洗鉛華,無限佳麗。去年勝賞曾孤倚,冰盤同燕喜①。更可惜,雪中高樹,香篝熏素被②。今年對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飛墜。相將見,翠丸薦酒③,人正在,空江煙浪裏。但夢想,一枝瀟灑,黃昏斜照水。

【注釋】①冰盤句:指以青梅佐酒。冰盤,指玉盤。燕喜:宴飲喜悅。燕,同“宴”。②香篝:焚香的熏籠。③翠丸:即梅子。也作脆丸、翠圓。薦酒:佐酒。

【譯文】粉白的矮牆邊,清豔的梅花映照人眼,舊時的風味依然。露水的痕跡輕輕綴上花瓣,好像美人洗淨脂粉風華淡雅,顯現出無限美麗的容顏。去年遊賞梅花的勝景,我曾獨自徒倚冰盤似的月亮映著梅花同宴歡欣。更可愛憐那蒙蓋著白雪的高高的梅樹,像一床白被將熏香籠覆幔。今年品賞梅花最是行色匆匆,相逢時隻覺梅花似含恨怨,依依眷戀憔悴愁顏。久久地沉吟佇望,青苔上,花瓣兒旋舞著飛落地麵。不久將會看見,青翠的梅子獻上酒宴;我卻正在乘船,駛過煙波浩闊的江天。隻能靠夢中幻想,一隻瀟灑脫俗的梅花,在黃昏裏斜映著水麵。

【賞析】《花犯》也是周邦彥自度曲。“犯”是詞的“犯調”,把不同的空調聲律合成一曲,使音樂更為豐富。寫這首詞時,他正離任他往。客居孤寂,唯有梅花作伴,如今離她而去,也應依依不舍;而自己宦海沉落,漂泊無定。於是移情入梅,抒發落寞情懷。也有孤芳自賞的慰藉。

本詞結構上也頗有特色,時空跨度大,情景跳躍,雲斷山連,渾然無跡。開端先寫眼前的梅。從“依舊”中可知曾有過賞梅。眼前的梅是無限美麗的,這是一層。接著以“去年”引出回憶,可惜沒有伴侶。誠然,所見仍是令人愛憐的。這樣,上片寫了兩年賞梅的情景。下片後,又轉入今年的情事中來。“匆匆”是暗示自己行將離去。然後以擬人手法,寫梅與人兩情依依。真比以梅為妻的林和靖更林和靖了,接下去幹脆轉筆直寫對梅的惜別,梅人兩憔悴,最後寫將來,想像中梅,能與自己形影相隨,情和景同樣的蒼涼。與以上實寫相映,搖曳生姿,回味無窮。

對宿煙收,春禽靜,飛雨時鳴高屋。牆頭青玉旆①,洗鉛霜都盡,嫩梢相觸。潤逼琴弦,寒侵枕障,蟲網吹粘簾竹。郵亭無人處②,聽簷聲不斷,困眠初熟。奈愁極頻驚,夢輕難記,自憐幽獨。行人歸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車轂③。怎奈向、蘭成憔悴④,衛玠清羸,等閑時、易傷心目。未怪平陽客,雙淚落,笛中哀曲。況蕭索、青蕪國,紅糝鋪地⑤,門外荊桃如菽⑥。夜遊共誰秉燭?

【注釋】①旆(pèi):古代旗幟末端形似燕尾的垂飾。這裏指代旗。②郵亭:古代供送公文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館舍。③流潦(lǎo):雨後地麵的積水。車轂(gǔ):借代車輪。轂,車輪中心的圓木,周圍與車輻的一端相接,中有圓孔,用以插軸。④蘭成:庾信小字蘭成,初仕梁,使西魏,值梁滅,羈留長安,後仕周,不得南歸,常思故國,作《哀江南賦》、《愁賦》。⑤紅糝(sǎn):指落花,糝,本指米粒。⑥荊桃:櫻桃的別名。

【譯文】夜色將近拂曉天,沉沉夜幕漸漸散去,如同雲煙。天地間寂靜,聽不到鳥聲喧喧,隻有陣陣急雨,在屋頂上響成一片。新生的嫩竹探出牆頭,青碧的顏色如玉製的流蘇一般。皮上的粉霜已被衝洗淨盡,柔嫩的竹梢在風雨中搖曳,相互碰撞摩纏。雨氣潮濕,鬆了琴弦。寒氣陣陣,侵入枕頭幃幛之間。風吹著落滿塵灰的蛛網,一絲絲粘上竹簾。在寂寥的旅館,聽著房簷的水滴聲連綿不斷,昏昏沉沉,我獨自困倦小眠。怎奈心中太苦悶焦煩,夢境連連被雨聲驚斷,夢境又是那麼恍惚輕淺,醒後難以記住星星點點,幽獨的我隻有自傷自憐。我這遠方的遊子,歸心似箭,最擔心的是滿路泥潦把車輪粘連,使我無法把故鄉返還。怎奈我現在的情景,就像當年滯留北朝的庾信,苦苦地思念故園;就像瘦弱的衛玠,多愁多病而易傷心肝。困頓清閑,更容易憂愁傷感。難怪客居平陽的馬融,聽見笛聲中的憂怨,就悲傷得泣涕漣漣。更何況在這長滿青苔的客館,蕭條冷落,已被凋殘的點點紅花鋪滿。門外的櫻桃已經結成豆粒大的果實,卻沒有人與我共同秉燭賞玩。

【賞析】本詞也有題作“春雨”的。作者緊緊圍繞春雨這一中心物,從雨聲、雨色、雨思、雨愁各方麵曲折鋪敘,且讓雨不斷地變換場景和形態;先在屋頂發響,再在牆頭著色,再去逼、侵、吹,進入屋內;又忽而進郵亭簷下;忽而又在地上成流潦;隨之又勾起遊子心事,最後又去打落紅花,催熟櫻桃。令人目不暇接。

上片描寫暮春晨雨的景象和孤寂無聊心神不寧的情狀。開頭六句有急雨的剛烈,又有春雨的柔和。“潤逼”三句寫春雨的惱人細膩動人。雨越近人,越是多愁,雨意入屋,至郵亭,導致了“自憐幽獨”的結果。下片寫欲歸不能愁悶。當雨中感受幽獨急欲回家時,偏又道路積水。在無可奈何之中,作者著重寫雨中的愁思,一連用了三個曆史人物的典故,類比自己的思歸傷情。進而又想像庭院蕭瑟,春意將近的景像,烘托羈旅的愁苦。最後一句陡然發問,是絕望中自求解脫。有家難歸,人生短暫,何不及時行樂。但是漂泊幽獨,無人與共,欲遊也不得,豈非逼人潦倒。全詞寓情於景,以古比今,反複渲染,結成愁腸九折。詠春雨意境新穎,不愧為大家手筆。

解語花

上元

風消絳蠟,露浥紅蓮①,花市光相射。桂華流瓦②,纖雲散、耿耿素娥欲下③。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④。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⑤,嬉笑遊冶。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年光是也,惟隻見、舊情衰謝。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

【注釋】①絳(jiàng)蠟:紅燭。浥(yì):沾濕。紅蓮,指荷花燈。②桂華:月光。傳說月中有桂樹,故有以桂代月。③耿耿:光明貌。素娥:月中嫦娥。④香麝(shè):即麝香。麝似鹿而小,雄性臍部有香腺,可作香料。⑤放夜:開放夜禁。千門:指皇宮深沉,千門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