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盍誌學

盍誌學,《錄鬼簿》列於“前輩已死名公”,稱其為“學士”。今人以為即盍西村,盱眙(今屬江蘇)人。生卒年、事跡不詳。現存小令十七首,套數一篇。風格清新自然,《太和正音譜》稱其“如清風爽籟”。

〔越調·小桃紅〕

江岸水燈①

萬家燈火鬧春橋,十裏光相照。

舞鳳翔鸞勢絕妙②。

可憐宵③,波間湧出蓬萊島④。

香煙亂飄,笙歌喧鬧,飛上玉樓腰⑤。

【注解】

①此言為詠“臨川八景”的第三首,寫元宵燈會情景。

②舞鳳翔鸞:指紮成鳳凰和鸞鳥形狀的花燈,姿態生動,盤旋飛舞。

③可憐宵:美好的夜晚。可憐,可愛。

④“波間”句:指江岸燈月交輝,倒影映入波心,仿佛出現了蓬萊仙島。蓬萊,傳說中海上的仙山。

⑤王樓:傳說天上仙人的居所。腰:中部。這句是說笙歌喧鬧聲傳到半天之高。

【譯文】

萬家燈火使春橋分外熱鬧,十裏江岸璀璨的燈光相互映照,鳳形的燈籠飛舞,鸞形的燈籠騰躍,氣勢非凡絕妙。多麼可愛的元宵夜,波濤間奔湧出蓬萊仙島。燈火的光輝和焰火紛亂飄飛,笙歌喧嘩吵鬧,一起飄向雲空,飛上華麗的高樓。

〔越調·小桃紅〕

客船夜期①

綠雲冉冉鎖清灣,香徹東西岸②。

官課今年九分辦③。

廝追攀④,渡頭買得新魚雁。

杯盤不幹,歡欣無限,忘了大家難⑤。

【注解】

①一作“客船晚煙”,為詠“臨川八景”的第五首。

②“綠雲”兩句:是說一片碧綠的菱荷布滿了江灣,清香四溢,傳遍兩岸。綠雲:形容菱荷之類水生植物的綠葉。冉冉:迷漫的樣子。

③官課:指應上繳官府的租稅。九分辦:指絕大部分已完成。

④廝追攀:相互邀約。廝,互相。

⑤“忘了”句:是說大家都難忘這個快樂的夜晚。

【譯文】

如雲團一般的煙霧冉冉升起,籠罩了清淨的江灣,花草的香氣溢滿東西兩岸。官家的租稅隻按九成征辦。在這好時節正好去遊玩,乘船到那渡口,你追我趕,然後把魚蝦野味準備好,做一桌豐盛的野餐,杯盤擺得滿滿的,盡情歡樂,忘記各自的艱難事。

〔越調·小桃紅〕

雜詠①

杏花開後不曾晴。敗盡遊人興。

紅雪飛來滿芳徑②。

問春鶯,春鶯無語風方定。

小蠻有情③,夜涼人靜,唱徹醉翁亭④。

【注解】

①《雜詠》共八首,這是第三首。

②紅雪:指紛紛謝落的紅色花瓣。

③小蠻: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侍女,善歌舞。這裏借指歌姬。

④醉翁亭:宋歐陽修謫守滁州時,曾遊宴於琅琊山,山有亭,僧人智仙所建,歐陽修名之為醉翁亭,自號醉翁,並作《醉翁亭記》。太常博士沈遵為作琴曲《醉翁吟》(又名《醉翁操》)。這裏說“唱徹醉翁亭”,是指歌姬有情,善解人意,能為主人的詩酒風流助興。

【譯文】

杏花開的時候正趕上雨季,不曾有過晴天,敗盡了人的雅興。紅色花瓣像雪花一樣飛落,鋪落了山野芳徑。不由得問春天的黃鶯,黃鶯默默不出聲,暮春的晚風剛剛安定。是誰家的歌女這般有情,夜涼人靜的時候,唱起的歌聲響徹了醉翁亭。

〔小桃紅〕

雜詠

綠楊堤畔蓼花洲①,可愛溪山秀,煙水茫茫晚涼後。捕魚舟,衝開萬頃玻璃皺②。亂雲不收,殘霞妝就,一片洞庭秋③。

【注解】

①洲:水中的陸地。

②玻璃皺:比喻水浪。

③秋:指秋色。

【譯文】

江堤上栽著綠楊柳,小洲上蓼花飄飛,一派可愛的秀美山溪景致。今晚涼意襲來,江上煙水茫茫,隻見捕魚的輕舟淩波而出,衝開萬頃的水麵,漾起不絕的波紋。夕陽中,亂雲未收,殘霞似錦,妝點洞庭秋色,一片茫茫,無際無涯,與洞庭湖波相映,真是美麗的秋色呀!

〔小桃紅〕

東城早春

暮雲樓閣畫橋東,漸覺花心動,蘭麝①香中看鸞鳳。笑融融②,半醒不醉相陪奉。佳賓興濃,主人情重,合和③小桃紅。

【注解】

①蘭麝:蘭麝的香氣。此處泛指高雅芬芳的香氣。蘭,香草。麝,那香獐,分泌的麝香可作藥材或香料。

②融融:和樂的樣子。

③合和:一起唱。和,跟著唱。

【譯文】

設宴在畫橋東麵暮雲之下的樓閣之中,漸漸覺得出花蕾中花心在萌動,在芬芳的香氣裏看那滿座賢才有如鸞鳳。大家笑逐顏開,歡樂和暢,半醒不醉地相互陪奉。高雅的賓客興致正濃,主人的情意更重。大家一起歡唱“小桃紅”。

關漢卿

關漢卿,晚號已齋叟,大都(今北京市)人,一說祁州(今河北安國縣)人。約生於十三世紀前期,卒於元滅南宋之後。《錄鬼簿》說他做過太醫院尹。作雜劇六十餘種,大都散佚,現存十八種,以《竇娥冤》最為著名。與馬致遠、白樸、鄭光祖合稱“元曲四大家”。他接近下層人民,在作品中反映出封建殘暴統治下人民遭受的痛苦和願望,尤其是塑造了各種被壓迫婦女的典型形象,同情她們的命運,歌頌她們的聰明才智和鬥爭精神。他精通音律,曾親自參加舞台演出。曲詞質樸而精練,戲劇性強,在當時享有盛名。所作散曲,氣調清新剛勁,壯浪縱恣,獨具一格。現存小令十餘首,套數十多篇。

〔雙調·沉醉東風〕

伴夜月銀箏鳳閑①,暖東風繡被常慳②。

信沉了魚,書絕了雁③,

盼雕鞍萬水千山④。

本利對相思若不還,

則告與那能索債愁眉淚眼⑤。

【注解】

①銀箏鳳閑:讓箏簫閑著。謂無心彈箏吹簫。鳳,鳳簫。

②繡被常慳:錦繡的被鋪卻很少用它。指無心酣睡。慳(qiān),少。

③“信沉”二句:是說情人一去無消息。魚、雁,指代書信。

④雕鞍:裝飾華美的馬鞍。指代遠行在外的情人。

⑤“本利”二句:意謂相思有如放債,到約定的日期連本帶利一並計算,如果不還賬,就隻有讓憂愁和眼淚來討債了。索債,討還相思債。

【譯文】

伴著夜月獨坐,讓銀箏閑著,無心彈奏樂曲,東風暖融融的,鄉被很少用了。好久沒有書信來了,盼著你跨過萬水千山來到我身邊。連本帶利這一對相思債如果不還,就隻有讓衰愁和眼淚來討還了。

〔雙調·碧玉簫〕

盼斷歸期,劃損短金篦①。

一搦腰圍,寬褪素羅衣②。

知他是甚病疾?好教人沒理會③。

揀口兒食,陡恁的無滋味④!

醫,越恁的難調理⑤。

【注解】

①“劃損”句:閨中少婦用篦梳在牆上劃線來計算丈夫的歸期,而丈夫遲遲不歸,以致把金屬的篦梳也磨損了。蓖(bì),梳頭用具。

②“一搦”二句:形容少婦因相思而憔悴瘦損。一搦(nuò):一握。寬褪(tuì):指衣帶寬鬆,反襯身體消瘦。《古詩十九首》之一:“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③沒理會:不明白。

④陡:突然。恁的:如此,這樣。

⑤越:越發,更加。

【譯文】

一天天地盼,也不見你回來,劃線的金篦梳也磨短了。腰已經瘦成一握,素羅衣變得寬鬆了。不知道他得了什麼病?讓人想不明白。挑著東西吃,怎麼突然那麼沒滋味呀!這病呀,特別難治吧。

〔正宮·白鶴子〕

鳥啼花影裏,人立粉牆頭。春意兩相牽,秋水雙波溜①。

香焚金鴨鼎②,閑傍小紅樓。月在柳梢頭,人約黃昏後③。

【注解】

①秋水雙波溜:形容雙眼像含著一汪秋水似的流動,顧盼。

②金鴨鼎:鎏金的鴨形香爐。

③“月在”兩句:這是襲用歐陽修《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詞句。歐詞這兩句描寫的是初春元宵之夜青年男女偷偷約會的情景。

【譯文】

鳥兒在花影裏啼叫,少年站在牆頭觀看。姑娘和他情意相連,清澈的眼波溜溜地轉,金鴨鼎裏焚上了香,姑娘悠閑地倚在小樓旁。月兒掛在柳樹枝頭,二人約會在黃昏之後。

〔南呂·四塊玉〕

閑適①

舊酒沒,新醅潑②,老瓦盆邊笑嗬嗬③。

共山僧野叟閑吟和。

他出一對雞,我出一個鵝,閑快活。

南畝耕④,東山臥⑤,世態人情經曆多。

閑將往事思量過。

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甚麼!

【注解】

①題共四首,所選為第二首、第四首。

②新醅(pèi):新酒。醅,沒有過濾的酒。潑:傾倒。這裏指斟酒。

③老瓦盆:粗陋的盛酒器。杜甫《少年行》:“莫笑回家老瓦盆,自從盛酒長兒孫。”

④南商:指農田。語本《詩經·小雅·大田》:“叔載南畝,播厥百穀。”這裏暗用諸葛亮躬耕南陽事。

⑤東山臥:指隱居。東晉謝安曾隱居東山(在今浙江上虞西南)。

【譯文】

老酒喝光了,新酒也拿出來喝了,老瓦盆邊幾個良朋好友圍坐一團,喜笑顏開,意氣揚揚,和山野中的和尚、田叟一起飲酒賦詩,吟詠唱和。今天他拿來一對雞,我帶來一頭鵝,大家在這裏自在消受一番,好不快活。

在南邊地裏耕種,在東邊山上仰臥。經曆的世態人情那麼多,閑暇時把往事一點點再想一遍。聰明的是他,愚蠢的是我,有什麼可爭的呢!

〔南呂·四塊玉〕

別情

自送別,心難舍,一點相思幾時絕?

憑欄袖拂楊花雪①。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注解】

①楊花雪:形容柳絮飄飛如雪。宋蘇軾《少年遊》詞:“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譯文】

自從把你送走,心中總是難離難舍,一縷相思的情意在心中縈繞不絕。憑倚欄杆眺望,衣袖輕指著銀雪般的柳絮,看橫斜的小溪空自東流,重重的山巒把小路遮沒,心上的人真的去也!

〔雙調·大德歌〕

子規啼②,不如歸。道是春歸人未歸。幾日添憔悴,虛飄飄柳絮飛。一春魚雁無消息③,則見雙燕鬥銜泥④。

俏冤家,在天涯⑤。偏那裏綠楊堪係馬⑥。困坐南窗下,數對清風想念他⑦。蛾眉淡了教誰畫⑧,瘦岩岩羞帶石榴花⑨。

風飄飄,雨瀟瀟,便做陳摶睡不著⑩。懊惱傷懷抱,撲簌簌淚點拋。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淅零零細雨打芭蕉。

雪紛華,舞梨花。再不見煙村四五家,密灑堪圖畫。看疏林噪晚鴉,黃蘆掩映清江下,斜纜著釣魚艖。

【注解】

①雙調:宮調名。大德歌:是這個調子的曲牌。

②子規:即杜鵑。據說它的叫聲有些像“不如歸去”,不如歸去”。晁補之《滿江紅·寄內》:“歸去來,莫教子規啼,芳菲歇。”

③魚雁:書信的合稱。《漢書·蘇武傳》:“教使者謂單於,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係帛書。”秦觀《鷓鴣天》:“一春魚鳥無消息,千裏關山勞夢魂。”

④則見:隻見。鬥銜泥:爭著銜泥營造巢穴。化用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誰家新燕啄春泥”詩意,喻相思相愛。

⑤天涯:指極遠的地方。《古詩十九首》:“相去萬餘裏,各在天一涯。”

⑥“偏那”句,偏偏隻有那裏留得住。張耒《風流子》:“遇有係馬,垂楊影下。”

⑦數對:屢次對著,頻頻地對著。

⑧蛾眉:指女子彎彎的長眉毛。

⑨瘦岩岩:瘦削的樣子。石榴花:泛指紅色的花。蘇軾《賀新郎》:“石榴半吐紅巾蹙”,則借作石榴花了。

⑩陳摶高臥:陳摶(tuán):五代末、北宋初的著名道士。字圖南,自號扶搖子,曾修道於華山,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每睡常百多天才起來。

撲簌簌:流淚的樣子。

秋蟬、寒蛩(qiónɡ):秋天裏容易喚起人們愁思的兩種昆蟲,詩人們往往用它們來形容和點染離人的秋思。蟬,又名知了。寒蛩:即蟋蟀。

“淅零零”句:形容下著蒙蒙的細雨。細雨打芭蕉,取李煜《長相思》:“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的語意。

雪紛華,舞梨花:形容雪花像梨花一樣的潔白。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煙村:煙霧籠罩著的村莊。

堪圖畫:值得描繪。圖畫,這裏是動詞。《漢書·蘇武傳》:“圖畫其人於麒麟閣。”

掩映:半藏地露,或隱或現。

“斜纜”句:斜係著一條小小的釣魚船。纜,本是係船的索子,這裏作動詞用。

【賞析】

曲子以“歸”為詩眼。首句“子規啼”,因其聲若“不如歸去”,能發閨婦懷遠之情。二、三句妙用三個“歸”字,貼切、自然流暢,強烈地傳達出思念的情感。在飄飄柳絮襯托之下,“添”字尤見精神,準確地把握了因“思”而起的恍惚神態。末句寫眼前景,以雙燕銜泥營巢繼續映襯和強化濃鬱的思念和獨寂之情。

該曲大膽潑辣地寫相思之情。一個“俏”字傳神至極,把愛與恨交織在一起,表麵上埋怨“綠楊”,骨子裏卻怨恨愛人不知早歸,不珍惜愛情。“困坐”兩句詞淺意深,清風和美,情思更濃。末兩句用典,將躁動不安的苦思托現出來,曲貴新奇。然而,這支曲子蘊藉含蓄,辭盡意未休,具有詞的風格。

起著三句寫風、寫雨、寫長夜不眠,由景入情,直入懷抱。“飄飄”、“瀟瀟”雙聲疊韻,音響悠長,倍增空寂之情。四、五句寫女主人公愁苦情狀。在準確地捕捉這一典型細節以後留下空間,讓讀者想象補充,其閨房幽情在充實中越發空靈。最後兩句繼續寫景,景語皆情語,蟬噪蛩鳴,雨打芭蕉,進一步凸現女主人公愁苦的心境。如果說在《春》、《夏》兩支小令裏,尚局限於由於憂思而形容憔悴、瘦骨嶙峋的話,那麼在《秋》這支小令裏,她的憂思就勢如潮湧,終於衝決感情的堤壩,傷心的淚水滾滾而下了。不言而喻,“撲簌簌淚點拋”,就是對這位女主人公的悲涼心境的具體展現。小令以大自然的秋聲寫人物心靈的感受,聲情並茂,直率中見委婉,委婉中情更真。

該曲用“雪紛紛,掩重門”表示冬天的季節,以梅妃的故事作比,表明思婦由於懷念遠方丈夫而變得削瘦,失去了往昔的風韻。重點句則是最後的“好一個憔悴的憑欄人”。在大雪紛飛,家家緊閉重門這樣嚴寒的日子裏,冒雪憑欄遙望遠方歸人。在漫天風雪中,惟有她依欄遠望、凝思,表達思念之情深沉的嚴冬都封殺不了。

〔雙調·沉醉東風〕

送別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時間月缺花飛②。手執著餞行杯,眼閣著別離淚③。剛道得聲保重將息④,痛煞煞教人舍不得⑤,好去者前程萬裏⑥。

憂則憂鸞孤鳳單⑦,愁則愁月缺花殘,為則為俏冤家⑧,害則害誰曾慣⑨,瘦則瘦不似今番,恨則恨孤幃繡衾寒⑩,怕則怕黃昏到晚。

【注解】

①雙調:宮調名,沉醉東風是這個調子的曲牌。

②霎時間:一會兒。黃庭堅《兩同心》:“霎時間,雨散雲歸,無處追雪。”花飛:花飄,花落。晁補之《行香子·梅》:“向未開時,愁花放,恐花飛。”

③閣著:噙著,含著。閣,同“擱”。

④將息:調養、休息的意思。李清照《聲聲慢》:“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⑤痛煞煞:表示痛苦的樣子,亦作“痛設設”。

⑥好去者:安慰行者的套語,猶言“好走著”。馬致遠《要孩兒·借馬》套:“道一聲好去,早兩淚雙垂。”

⑦“憂則”句:擔憂的是夫妻分離。則、猶,現代漢語中的“隻”。元曲中的“隻”多作“則”。鸞鳳,舊時用來比喻夫婦。盧緒《催妝》詩:“今日幸為秦晉會,早教鸞鳳下妝樓。”

⑧俏冤家:對所愛人的親昵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