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2 / 3)

①蟾宮曲:曲牌名。

②擬醉翁亭記:《醉翁亭記》,是北宋詞人歐陽修的一篇著名散文。作者在此仿而成為一支小令。

③環滁:環繞滁州(今安徽境內),指滁州周圍。

④危亭:高聳的亭子。

⑤僧仙:指僧智仙。

⑥締構:修建。

⑦酣:欽酒盡興。

⑧鍾:通“盅”,酒杯。

【譯文】

滁州四周,叢山環繞,景致秀麗,風光旖旎,兩峰之間,有一眼名泉,泉水甘甜,潺潺而流。名泉之上,有一座聳立的樓亭,它是由好事者僧智仙建構而成。觀賞四景,早晚各異,美不勝收,清爽宜人,在此宴飲,舞文弄墨,吟詩唱歌,其中樂趣和個中滋味,無以倫比。飲酒千杯,酣暢痛快,醉能同其樂,醒可著詩文,這就是太守歐陽修。

趙孟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鬆雪,鬆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

〔仙呂·後庭花〕

清溪一葉舟,芙蓉兩岸秋。采菱誰家女,歌聲起暮鷗。亂雲愁,滿頭風雨,戴荷葉歸去休。

【注解】

①後庭花:曲牌名。

②芙蓉:荷花另稱。

③暮鷗:向暮棲息的白鷗。

④休:語氣助詞。

【譯文】

一灣清澈透亮的溪水,蕩出一葉小舟,時值秋季,河塘兩岸,荷花盛開。誰家的采菱女兒,唱起一曲悠揚的清歌,歌聲驚起了向暮棲息的白鷗。霎時間;亂雲密布,風雨撲麵而來,采菱女采摘荷葉,戴在頭上,打槳歸去了。

鄧玉賓

鄧玉賓,生卒、字裏不詳。元·鍾嗣成《錄鬼簿》稱其為“前輩名公樂章傳於世者”,主要活動或為元世祖至元末(一二九四)--元文宗天曆(一三三O)之間。曾官至同知,後“急流中棄官修道”(鄧玉賓〔中呂·粉蝶兒〕),遠俗離塵,獨善苟全,於林泉丘壑間,修心養性,學道求仙。元代諸多文人詞家始於仕而終於道,信道慕仙,是為時尚,鄧玉賓亦然。自謂“不如將萬古煙霞赴一簪,俯仰無慚”。(鄧玉賓〔南昌·一枝花套〕)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其詞“如幽穀芳蘭”。其曲格調清麗雅致,耐人咀嚼。

〔正宮·叨叨令〕①

道情②

白雲深處青山下,茅庵草舍無冬夏,閑來幾句漁樵③話,困來一枕葫蘆架。你省的也麼哥④,你省的也麼哥,煞強如風波⑤千丈⑥擔驚怕。

【注解】

①叨叨令:曲牌名。

②道情:是散曲的一種體式。

③漁樵:漁民和樵夫。

④你省的也麼哥:這兩句是說,你知道,巴,你能領會這種生活的好處和樂趣嗎?省,省悟;也麼哥,語尾助詞。

⑤風波:指政治風波、宦海波濤。

⑥千丈:形容狂濤巨浪,萬分險惡。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