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2 / 3)

[金殿喜重重(南)]淒愴,望美人兮天一方。謾想⑤象賦《高唐》⑥。夢到他行⑦,身到他行,甫能得一霎成雙,是誰將好夢都驚破,被西風吹起啼螿⑧。惱劉郎,害潘郎⑨,折倒⑩盡舊日豪放。

[貨郎兒(北)]想著和他相偎廝俯視,知他是千場萬場。我怎比司空見慣當尋常?才離了一時半刻,恰便似三暑十霜。

[醉太平(北)]恨程途渺茫,更風波零瀼。我這裏千回百轉自徬徨。撇不下多情數樁。半真半假喬模樣,宜嗔宜喜嬌情況,知疼知熱俏心腸。但提來暗傷。

[賺南]終日懸望,恰原來搗虛撇抗。誤我一向,到此才知言是謊。把當初花前宴樂,星前誓約,真個崔張不讓。命該周彡喪,險些病染膏肓,此言非妄。

[怕春歸北]白發陡然千丈,非關明鏡無情,緣愁似個長。相別時多,相見時難,天公自主張。若能夠相見,我和他對著燈兒深講。

[春歸犯南]自想,但隻愁年華老,容顏改,添惆悵。驀然平地,反生波浪。最莫把青春棄擲,他時難算風流帳,怎辜負銀屏繡褥朱幌。才色相當,兩情契合非強,怎割舍眉南麵北成撇漾。

[尾聲南]動止幸然俱無恙,畫堂內別是風光,散卻離憂重歡暢。

【注解】

①南北合套:曲有南之分。南曲用五音階,用韻以南方(主要為江浙一帶)語音為標準,有平上去八四聲,宋元南戲和明清傳奇都以南曲為主。北曲用七音階,無入聲,用韻以元代周德清忡原音韻》為準。元雜劇主要用北曲。南曲曲牌不用。元散曲一般指北曲,也有作南曲的。但無論是單獨的南肉還是南北合會,在元代都還很少見,隻有到了明代,才蔚為大觀。範居中這個南北合套曲是較早的南北合套之一。

②暫爾參商:即暫時分別。參商。天上星宿名,兩星東西相對,此出彼沒,互不相見。

③悒怏:憂悶不快,悶悶不樂。

④拔金釵,劃損在雕閘上:拔下金釵,在雕闌(有雕飾的欄杆)上刻劃計算日期。

⑤謾:空泛,隨意。

⑥賦《高唐》:宋玉在《高唐賦》裏寫楚懷王和神女歡會,這裏借指主人公與思念的情人在夢中歡會。

⑦行:處;他行,他處,他那裏。

⑧螿:寒蟬。上句問:“是誰將好夢都驚破(醒)?”這句回答;“是因為西風吹得寒蟬鳴叫”。

⑨“惱劉郎”二句:劉郎本指東漢劉晨。傳說他與阮肇二人入天台山采藥,誤入仙境,偶遇仙女,留宿。潘郎:本指晉潘嶽。據說他容貌很美,在路上行走,婦女們都向他拋水果。但這裏都隻是借用來寫主人公因夢被驚醒,感到相思之情難以排遣的煩惱。

⑩折倒:摧殘。

寒瀼:零落,淪落。

喬模樣:喬,宋元時口語,本指裝模作樣,這裏轉而指可愛的樣子。

搗虛撇抗:即批亢搗虛,乘虛而入的意思,語出《史記·孫武列傳》:“批亢搗虛,形格勢禁。”

把:這裏是“把似”,即譬如的意思。

崔張:指《西廂記》裏的崔鶯鶯和張生(君瑞)。16這裏幾句是借用李白《秋浦歌》“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詩意。

強:勉強。

撇漾:拋撇、扔棄、離異等意,也寫作“撇樣”。

【譯文】

[金殿喜重重(南)]時值秋天,屋外正風雨交加,可自己卻孤身一人流落他鄉,孤枕無眠,愁緒萬千,夜裏聽到南歸大雁的叫聲,又勾起了思鄉之情。頓覺風雨淒涼,孤獨悲哀,節序已過了重陽,正是深秋。盼望歸期卻又欲歸不能,身不由己啊!與她像參、高兩星一樣的分離,是屬蒼天有意安排,一時又難以改變。日日夜夜思念著故鄉,這樣的心情,總是如此鬱悶不樂。

[賽鴻秋(北)]想著那遠在家鄉的情人更加憂鬱:她滿懷的憂愁都積聚在眉峰而愁容不展;麵對紅葉,相思的粉淚悄悄地滴落;拔下金釵在鬧幹上刻劃計日;用琴聲寄托愁悶與哀怨。她無事不思量,一心牽掛在我身上。可她是否知道我又懶於讀書、無心飲酒,也正在苦苦地思念著她呢?

[金殿喜重重(南)]淒涼悲愴,遙望美人卻天各一方。隨意地想像著,真的就像宋玉在《高唐賦》裏所寫的楚懷王與神女的歡會那樣,在夢中為雲為雨,一霎成雙。是誰將好夢驚醒?都是因為被西風吹得寒蟬的啼叫之聲。使人無比煩惱和痛苦,相思之情難以排遣,似乎往日的豪放性格又被摧殘得消磨盡淨了。

[貨郎兒(北)]想著和他相偎相傍的歡愛,在往日的許多年中不知重複了多少次,為何現在還如此向往地這般強烈?剛剛才離開了一時半刻,。卻感覺好像相隔已有三年十載似的。

[醉太平(北)]隻恨那前程渺茫,而又路途充滿艱險。我在這裏千四百轉,困難重重,彷徨不定,實在丟不下、擺不脫那樁樁多情:她半真半假、裝模作樣,忽兒嗔怒、忽兒欣喜,撒嬌作態,但總是知疼知熱,百般溫存,一片好心腸。可想到這些,更加使人黯然傷神了。

[賺(南)]終日急切盼望,兩地相思,很有可能會被某種情感乘虛而入,誤我一往情深。到如今才知道說的全是謊言。就譬如當初的崔鶯鶯和張君瑞,雖然花前宴樂,星前誓約,可最後還不是崔、張互不相讓,關係弄僵,弄得張君瑞命該凋喪,險些病入膏盲,這話並非誇張妄說。

[怕春歸(北)]突然白發千丈,情緣愁緒猛增,相別時多,相見更難,身不由己,天意所安。若能同她有相見之日,我要和她對著燈兒深深地講述。

[春歸犯(南)]自己思來想去,又愁那時光易逝,容顏已改,增添了許多惆悵。這一段分離猶如平地突生波浪。最不該把那青春虛度,任何時候都難把那欠下的“風流賬”清還了。又怎能辜負了那華美的銀屏、繡褥和朱幌以及那相配的郎才女貌的情篤意深呢?並非勉強,一切都是美滿幸福,而當前卻像一個人的眉在南、麵在北似的活活生分。

[尾聲(南)]那人容顏依舊,一舉一動都安然無恙,畫堂內另有一番風光,雙雙團聚,離憂消散,重又歡暢。索羅禦史生卒年及生平事跡不詳,蒙白族人。散曲作吊僅存套數1套。

孛羅禦史

孛羅禦史,蒙古族,先為山北遼陽等路蒙古軍萬戶。延?三年(一三一六)   為周王和世?束(即後來的元明宗)常侍。天曆二年(一三二九)和世?束稱帝   於和寧之北,封孛羅為禦史大夫,授開府儀同三司典四番宿衛。不久和世?至大   都暴卒,孛羅被迫辭官。其曲作《辭官》就是他親身經曆的寫照。後因鎖住一案   牽連被誅。事見《元史》卷三十四《文宗本紀》。

〔南呂·一枝花〕

辭官

[一枝花]懶簪獬豸冠,不入麒麟畫①。旋栽陶令菊,學種邵平瓜②。覷不的鬧穰穰蟻陣蜂衙③,賣了青驄馬,換耕牛度歲華。利名場再不行踏,風波海其實怕他④。

[梁州]盡燕雀喧簷聒耳⑤,任豺狼當道磨牙⑥。無官守無言責相牽掛⑦。春風桃李,夏月桑麻,秋天禾黍,冬月梅茶。四時景物清佳,一門和氣歡洽。歎子牙渭水垂釣⑧,勝潘嶽河陽種花⑨,笑張騫河漢乘槎⑩。這家,那家,黃雞白酒安排下,撒會頑放會耍。拚著老瓦盆邊醉後扶,一任他風落了烏紗。

[牧羊關]王大戶相邀請,趙鄉司扶下馬,則聽得撲冬冬社鼓頻撾。有幾個不求仕的官員,更有那東莊裏措大,他每都拍手歌豐稔,俺再不想巡案去奸猾。禦史台開除我,堯民圖添上咱。

[賀新郎]奴耕婢織足生涯,隨分村疃人情,賽強如憲台風化。趁一溪流水浮鷗鴨,小橋掩映蒹葭。蘆花千頃雪,紅樹一川霞,長江落日牛羊下。山中閑宰相,林外野人家。

[隔尾]誦詩書稚子無閑暇,奉甘旨萱堂到白發,伴轆轤村翁說一會挺膊子話。閑時節笑咱,醉時節睡咱,今日裏無是無非快活煞!

【注解】

①“懶簮”句:即不願再做官。獬豸冠:獬豸,為神羊,能辨別曲直和邪佞,故獬豸冠為古代禦史戴的法冠,相傳是仿奇獸獬豸頭形狀的皮冠,戴此冠者即可正直無私。麒麟畫:指麒麟閣上功臣畫像。漢宣帝曾將功臣像繪於麒麟閣上。

②“旋栽”句:意為辭官歸隱。陶令菊:陶淵明辭去彭澤令後,在家宅周圍種滿菊花。邵平瓜:秦東陵候邵平,於秦亡後隱居長安城東,種瓜自給。

③蟻陣蜂衙:指官場的明爭暗鬥。與馬致遠《秋思》:“密匝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之意相同。

④風波海:指官場爭鬥如風波不止的苦海。

⑤“盡燕雀”句:任憑燕雀在房簷下唧喳亂叫。燕雀:喻小人、庸人,語出《史記·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聒耳:嘈雜刺耳。

⑥“任豺狼”句:哪管豺狼張牙舞爪,喻凶殘的權貴。

⑦“無官守”句:即無職無責,無官一身輕之意。

⑧子牙渭水垂釣:丟子牙年八十在渭水釣魚,得遇周文王,後助武王伐紂興周。

⑨潘嶽河陽種花:西晉文學家潘嶽曾任河陽(今河南孟縣)縣令,遍種桃花。

⑩張騫河漢乘搓:傳說漢代張騫,曾乘木槎直達天河。河漢:天河。木搓:木筏。

撒會頑:放肆、恣意玩樂。

拚(pan):舍棄不顧。

鄉司:村長一類職務。

措大:當時對讀書人的一種稱呼,有輕慢之意。

豐稔:豐收。莊稼成熟為穩。

禦史台開除我,堯民圖添上咱:禦史台,指官衙;堯民圖,據《帝王世紀》載,堯帝時天下太平,老百姓安居樂業。後人據此給成圖畫,表現隱居躬耕的思想。

隨分村疃人情:隨分,隨便;村疃,村莊。這句是入鄉隨俗的意思。

憲台風化:指官場風氣。憲台,即禦史台。

“奉甘旨”句:以美味奉養雙親到老。登堂:本意指母親居室,後代指母親。

轆轤村翁:在井邊汲水的村翁。轆轤:汲水器。挺膊子話:椎心置腹的話,直率坦白的話。

笑咱:笑啊。咱:語助詞,無義。

【譯文】

[一枝花]懶戴法冠,不願畫像於麒麟閣,辭官歸隱。準備學習晉人陶淵明辭官後種竹賞菊,效法秦末東陵侯邵平種瓜。看不慣那官場如螞蟻和蜜蜂傾巢出動所排列成的行列陣勢,互相爭鬥,賣掉了青聰好馬,換來耕牛以安度歲月。再也不踏進那功名利祿的場所,也確實畏懼那充滿漩渦的鬥爭官場。

[梁州]任憑那小人們如燕雀在房簷下哪喳亂叫,搬弄是非。休管那執政者如豺狼當道、橫行險惡,無官職和責任再來牽掛纏繞。春季桃李、夏日桑麻、秋天禾黍、冬日梅茶,四時景物清新秀麗,一家和氣歡喜融洽。西周時薑子牙垂釣渭水,等待遇知文王;晉人潘嶽任河陽縣令時在全縣這種桃花,傳為佳話;西漢時張騫通西域有功,傳說他競乘木筏到了天河。回想起這些,都可歎可笑。不管這家,還是那家,黃雞白酒隨意安排。醉後恣意玩樂、放浪形骸,即使醉倒在老瓦盆或被風吹帽落也不計較。

[牧羊關]大戶王家邀約我,鄉司老趙扶我下馬,隻聽得社鼓吟吟敲個不停,有幾個不求仕的鄉裏頭麵人物,他們都在拍手歌唱,慶祝豐收,一片歡樂氣氛。誰還再想著要去巡查案子,剔除奸猾呢?禦史台把我開除了,而現在也能同鄉紳們同慶豐收,伊然成了古時的堯民。

[賀新郎]男耕女織,自食其力,滿足生活。入鄉隨俗也給某家送上一份薄禮。這些傳統的淳樸民風,竟勝似那任究台時所推行的教化。一條溪水之上,鷗鴨相戲,小橋掩映著似雪的蘆花,紅樹如霞光布滿山川,長江落日下,牛羊成群。家就在這如畫般的江村秋景之中。真是山中宰相,閑適悠哉,家居叢林山野之中!

[隔尾]吟詩讀書,教育子女,沒有空閑,用美味甘食奉養雙親到白頭,同井邊的村翁說說推心置腹的貼心話。有閑時說說笑笑,醉酒時安然入睡,如今無是無非,多麼快活呢!

睢景臣

睢景臣(約一二七五~約一三二○)。天一閣本《錄鬼簿》雲:景臣名舜臣,後字嘉賢。後字景賢,又字嘉賓。江蘇揚州人,後來移居杭州。元代鍾嗣成在《錄鬼簿》中,將其名列在“方今已亡名公才人,餘相知者”之列。還“為之作傳”。其《傳》雲:“大德七年(一三○三),公自維揚來杭州,餘與之識。”又說其“自幼讀書,以水沃麵,雙眸紅赤。不能遠視”。然而,“心性聰明,酷愛音律”。由此可以看出一些睢景臣的個性和愛好。聯係鍾嗣成的吊詞“半生才”來看,睢景臣大約隻活了五十歲左右,可見應是中年夭亡。與鍾嗣成也基本是年輩相當,睢景臣可能稍長。

〔般涉調·哨遍〕①

高祖還鄉②

[哨遍]社長排門告示③,但有的差使無推故④,這差使不尋俗⑤。一壁廂納草也根⑥,一邊又要差夫,索應付⑦。又是言車駕,都說是鑾輿,今日還鄉故⑧。王鄉老執定瓦台盤⑨,趙忙郎抱著酒胡蘆⑩。新刷來的頭巾,恰糨來的綢衫,暢好是妝麼大戶。

[耍孩兒]瞎王留引定火喬男女,胡踢蹬吹笛擂鼓。見一彪人馬到莊門,匹頭裏幾麵旗舒。一麵旗白胡闌套住個迎霜兔,一麵旗紅曲連打著個畢月烏。一麵旗雞學舞,一麵旗狗生雙翅,一麵旗蛇纏葫蘆。

[五煞]紅漆了叉,銀錚了斧,甜瓜苦瓜黃金鍍,明晃晃馬鐙槍尖上挑,白雪雪鵝毛扇上鋪。這些個喬人物,拿著些不曾見的器仗,穿著些大作怪的衣服。

[四煞]轅條上都是馬,套頂上不見驢,黃羅傘柄天生曲,車前八個天曹判,車後若幹遞送夫。更幾個多嬌女,一般穿著,一樣妝梳。

[三煞]那大漢下的車,眾人施禮數,那大漢覷得人如無物。眾鄉老展腳舒腰拜,那大漢挪身著手扶。猛可裏抬頭覷,覷多時認得,險氣破我胸脯。

[二煞]你身須姓劉,三你妻須姓呂,把你兩家兒根腳從頭數:你本身做亭長耽幾杯酒,你丈人教村學讀幾卷書。曾在俺莊東住,也曾與我喂牛切草,拽壩扶鋤。

[一煞]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麥無重數。換田契強秤了麻三稈,還酒債偷量了豆幾斛,有甚糊突處。明標著冊曆,見放著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