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這是一首反對唐朝黷武戰爭的詩。
唐朝戰爭十分頻繁,抽丁拉夫、生離死別的情形是極為普遍的現象。杜甫此詩,選擇了一個行役之人即將告別家人的場麵來展開。
車聲轔轔,馬鳴蕭蕭,行役的人即將要遠行了,父母別子,妻子別夫,“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這一幕是多麼淒慘啊!因為,今日一別,不知何日才能相見,不知能不能再相見了啊!有的人十五歲被抽丁到黃河以北防守,四十歲時還在前線屯田。去時是一個少年,回來時連頭都白了。邊境上戰爭頻繁,士兵流血成海,多少年輕的生命就這樣不在了,但皇帝用武力拓展疆土之心仍然不死,不知道又要葬送多少生命!壯年男丁盡赴前線打仗,後方的土地無人耕種,即使有體健的婦女勉力操持,莊稼仍然長得雜亂不堪、行列不整,饒是這樣,還要交租稅。這租稅何從而出呢?但是,這些農民又有什麼辦法逃避抽丁和租稅呢?“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是這些行役者的父母和妻子無可奈何的、含著血淚的喟歎:“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則是詩人對朝廷窮兵黷武的憤怒控訴!
麗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浄葉垂鬢髻。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世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禦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譯詩】三月三,春光明媚天氣晴,曲江水邊麗人多,結伴去踏青。瞧她們,姿態美豔意高雅,端莊又嫻靜。肌膚白皙且細膩,身材亭亭玉立。
綾羅繡衣上,金線孔雀銀麒麟,暮春煙景中,光彩熠熠更鮮亮。頭上何飾物?翡翠頭花垂鬢角。背後什麼樣?鑲珠後襟正合體。麗人中,後妃的親戚最顯耀,虢國秦國兩夫人,天子賜封號。翠玉鍋煮紫色駝峰肉,水晶盤盛雪白鮮美魚。纖纖手舉象牙筷,久久不動盤中菜。山珍海味早厭膩,禦廚細切精製枉空忙。太監騎飛馬,輕車熟路穩又快,不把灰塵揚。皇家廚房製八珍,絡繹不絕送進來。
簫聲和鼓樂,纏綿又美妙,令鬼傷感神動搖,賓客隨從車馬多,要道阻塞路不通。最後騎馬來者,大模大樣,趾高氣揚。直到堂前才下馬,腳踏錦毯入廳堂。楊花紛紛如飛雪,落入水中蓋浮萍。青鳥銜紅巾,匆匆來去忙,暗替情人傳消息。他權大勢又威,氣焰炙手灼人,無人能相比。切莫走近大丞相,當心惹他發脾氣。
【鑒賞】詩的主旨是對楊貴妃兄弟姐妹們氣焰的鞭笞。本詩通篇隻是寫“麗人”們的生活情形,卻正如前人所說的,達到了“無一刺譏語,描摹處語語刺譏;無一慨歎聲,點逗處聲聲慨歎”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