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此詩是王昌齡貶為江寧(今南京)丞時所作。王昌齡對任江寧丞是怏怏不快的,這種情緒在本詩中也曲折含蓄地反映了出來。
詩的第一、二句就渲染了一種逼人的冷落氣氛:在一個寒雨之夜,詩人陪著客人進入吳地,次日清晨客去之後,詩人眼前,隻有一片楚山孤影而已。“寒”字、“孤”字,透出詩人在坎坷仕途中抑鬱難平的悲苦心情。三、四兩句從“送客”宕開,將陸機《漢高祖功臣頌》中“心若懷冰”、用冰來比擬心的純潔,鮑照在《白頭吟》中“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用玉壺冰來比擬清白的意思概括成簡練生動的“一片冰心在玉壺”以此照示遠方朋友——詩人是有冰清玉潔的品格和操守的。表達了自己不同流俗的抗爭精神。
涼州曲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譯詩】葡萄酒,夜光杯,英雄的豪氣,征人的痛飲,琵琶聲響,催促,馬背上的刀槍,不要見笑,我們醉臥沙場,古來征戰,有幾人,能夠回還?
【賞析】此詩以豪放的情調描寫軍中生活,並曲折地表達出反對皇帝開邊的意思。
一句“古來征戰幾人回”,透出了厭倦戰爭的想法來:戰爭是殘酷的,土地是用累累白骨換來的。但既然戰爭如此殘酷,為什麼還要“開邊未已”、不停地打仗呢?
此詩以筵席之盛美、飲器之精美,反襯出厭戰的心情。但從全詩的情調來看,還是昂揚而不流於傷感。
閨怨
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譯詩】深閨中的少婦,不知什麼是愁,春日融融,濃妝的她,登上了翠樓,看見條條大路楊柳飄拂,卻突然愁上心頭,悔恨讓丈夫從軍遠行,辜負了大好時光,留下她一人空空。
【鑒賞】唐代寫閨怨的詩很多,大都寫丈夫被迫從軍的普通婦女的痛苦。這首詩寫的是一個貴婦,因為她所追求的是更大的榮華富貴,生活也非常安逸,所以原來並不知愁。及至看到陌頭的柳色青蔥,盎然春意,才意識到自己精神生活的空虛,覺得再打扮也沒有意思,隻剩下自己孤零零地沒有一點快樂了。
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譯詩】友人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他要去東方的揚州遠遊,陽光明媚的三月,百花繁茂,順著長江的流水,他的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中,隻看見,長江在天邊奔流。
【賞析】此詩是送孟浩然遊吳越時所作。
詩的第一句點明送別之地:老朋友要離開黃鶴樓了。第二句點明孟浩然漫遊的時間和地方:在這繁花似錦、煙水迷離的陽春三月,孟浩然要沿長江東下去揚州漫遊。這兩句,用了兩個地名,但絲毫不見累贅,“西辭”、“下”二詞點清了詩題。詩的第三、四句寫李白送別孟浩然的心情:煙波浩渺的長江上,孟浩然的片帆孤影漸漸遠去,在碧空裏消失;隻看到長江在天邊奔流——這兩句是李白送別孟浩然時眼前所見的實景,更是李白的惜別之情——這種惜別之情,就像長江之水,滾滾不盡。
這是一幅色彩明麗、意境開闊高遠、氣韻生動高古的送別圖。
下江陵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譯詩】黎明,為我送行,彩雲,籠罩著白帝城,一葉輕快的小舟,會把我帶到千裏外的江陵。兩岸的猿猴不停啼叫,小舟載著我的歡快,穿過了重重高山、重重險峻。
【鑒賞】歡快、輕鬆、舒暢,讀來令人無不感到愉悅而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