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七言絕句2(3 / 3)

宮詞

玉樓天半起笙歌,風送宮嬪笑語和。月殿影開聞夜漏,水精簾卷近秋河。

【譯詩】玉樓笙歌,聲聲透入雲霄,清風微微,傳送宮女的歡笑。月光映著殿堂,靜靜的夜,更漏鏗鏘悠長,寂寞的她,卷起簾幕,把茫茫的天河,凝望。

【賞析】這也是一首宮怨詩,通過對比見出了未得寵的宮女的相思和怨恨。

一麵是受寵幸的宮女的歡笑聲:玉樓的笙歌響入雲霄,風送嬪妃的歡聲笑語。一麵是未得寵的宮女的孤寂愁悶:月光下,殿門半開,周圍一片靜寂,隻有夜漏緩緩的滴水聲;這位孤單的宮女,高高地卷起水晶簾,獨自靜靜地望著耿耿銀河。

這首詩也是不言怨,而怨情顯露於言外——這位宮女深夜不眠。靜聽那邊君王與嬪妃的調笑聲,能不起怨恨麼?一鬧一靜、一榮一枯的對比,自然而然地見出了受冷落的宮女的怨悵。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峰①前沙似雪,受降城②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③,一夜征人盡望鄉。

【注解】①回樂烽:唐代有回樂縣,靈州治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回樂烽即當地烽火台。 ②受降城:回樂縣的別稱。③蘆管:笛子。

【譯詩】沙白似雪,白了回樂峰,月色如霜,茫茫受降城,是何處響起蘆笛聲,喚起征人的悲傷,整夜把家鄉盼望。

【賞析】本詩前兩句寫景,烘托出荒涼的邊塞景象。在這樣的背景下,傳來悲涼的蘆笛聲,怎能不揪起久戍征人的思鄉之情。

本詩真切地再現了征人淒楚痛苦之情,感人至深。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①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注釋】①王謝:指王景、謝安二家豪門大族。

【譯詩】哪裏去尋覓,朱雀橋的繁華,橋邊已長滿雜草野花,哪裏去探望,烏衣巷的堂皇,夕陽映照著失望淒涼,昔日的顯赫與輝煌早已逝去,富貴豪門堂前的燕子,如今飛進了平常百姓人家。

【賞析】這首詩與其說是詩人抒發對世代興亡人事盛衰的感慨,不如說是詩人對社會變遷人生變化的理智思考。六朝的繁華會消逝,顯赫的王謝大族會衰落,富貴榮華不能常住,這是自然的規律,是曆史的無情,感傷、感情用事都無濟於事。

宮詞

白居易

淚盡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

【譯詩】淚水濕透了手帕,好夢已經逝去,前殿歡快的歌舞聲,刺激深夜的淒楚。容顏還未衰老,恩愛早已斷絕,她斜倚在熏籠旁,一直呆坐到天明。

【賞析】唐人寫宮怨一類的詞,常用對比手法,一邊是歌舞、熱鬧、歡快,一邊是冷落、孤寂、自傷。兩相比較,怨恨這一主題就凸現出來。本詩直抒胸臆,有強烈的感染力量。

贈內人①

張祜

禁門②宮樹月痕過,媚眼惟看宿鷺窠。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③救飛蛾。

【注釋】①內人:大內(皇宮)中人。指宮女。②禁門:宮門。 ③紅焰:指燈芯。

【譯詩】深沉的夜,月影慢慢移過宮樹,宮苑中,她脈脈含情的眼睛,癡望著,棲息的白鷺;一盞孤燈,引誘,飛蛾撲火,她,輕輕,拔下玉簪,輕輕,剔開燈焰,讓飛蛾,輕快地,飛走。

【賞析】這一首也是宮怨詩。詩中通過宮人帶著羨慕的眼光注視白鷺和拔出玉簪救飛蛾兩個形象化的動作,表現了她的無聊情緒。而無聊的原因,則是冷落。本詩含蓄,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