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七言絕句4
韓偓(844-923),字致堯,小字冬郎,自號玉山樵人,京北萬年(今陝西西安市)人。十歲能詩,曾被姨夫李商隱譽為“雛鳳清於老鳳聲”(《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皆驚》)。龍紀元年(889)中進士,曆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後升任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屢次推辭相位。後朱溫專權,恨韓偓不附己,貶為濮州司馬,再貶為榮懿尉,又遷鄧州司馬。後召為學士,韓偓不敢入朝,舉家南依閩王王審知而卒。詩工於七言近體,詩風柔婉綺麗。
已涼
碧闌幹外繡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①。八尺龍須②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注釋】①猩色:紅色。折枝,花賁畫方法之一,隻畫連枝折下部分。②龍須:草名。這裏指草席。
【譯詩】翠綠的欄杆外繡簾低垂,猩紅的屏風上畫著花卉草木。八尺的龍須席上鋪著錦繡被褥,天氣已經涼了但還沒到寒冷的時候。
【賞析】此詩似是寫一位詩人傾心愛慕的美人的。
詩中描繪了一處華麗而精致的內室:翠綠如玉的欄杆外,繡花的簾幕低垂著;猩紅色的屏風上,畫著折下的花枝;華貴的織錦被褥上攤著八尺寬的龍須草席——此時正是秋天,天未嚴寒,但已有涼意。
詩中隻是鋪敘了這內室的陳設,而不見人物,但我們可以推測到這是一位美人的居室。詩人對這些陳設描寫細致,可以看出他對她是很傾心的。詩的最後一句餘味悠長,是寫景,也似在寫詩人的情思。
金陵圖
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①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台城②柳,依舊煙籠十裏堤。
【注釋】①六朝:指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②台城:在南京玄武湖邊,亦稱禁城。
【譯詩】淫雨霏霏灑落在江中,兩岸綿延著平齊的芳草。六朝的繁華早已逝去,隻有鳥雀在空自鳴啼;台城的楊柳最是無情,任憑古今興衰人事窮通,依舊,年年吐綠,籠罩著十裏長堤。
【賞析】此詩是憑吊六朝古都南京的名詩。
六朝在南京建都,當時的南京允稱東南第一州,為天下最繁盛之處。然而,曆史的長河大浪淘沙,到了韋莊生活的時代,已是一片衰敗景象:濛濛細雨灑落在江上,江邊芳草茂盛;六朝的繁華如同夢幻,一去不返,隻有鳥兒還在空白啼鳴。最無情的是台城的楊柳,六朝時很繁茂,現在還很繁茂。
“無情”一句,表麵上是責怪楊柳,其實楊柳何知?它不受詩人責怪。詩人要感歎的卻是:為什麼六朝的繁盛會如夢幻一樣一去不複返呢?韋莊生當唐末亂世,他的憑吊六朝興亡,實際上也是在悲歎唐朝的衰微。
陳陶生卒年不詳,字嵩伯,祖籍嶺南(今廣東廣西一帶)。精究天文曆象,考進士未中,遂漫遊江南,後隱居於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山,終生未仕。工於樂府,其詩多為旅途題詠、求道學仙之詞。《隴西行》一詩為傳世名篇。
隴西行①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②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注釋】①隴西行:《樂府》舊題。②無定河:黃河支流,在陝西北部。
【譯詩】人人宣誓要掃蕩匈奴,個個奮不顧身奮勇當先,五千名驃悍的將士,全部戰死在邊地沙場。可憐嗬,無定河邊,盡是堆堆征人的白骨;可憐嗬,遠方的妻子,遠在夢中呼喚他們,盼望與他們相會。
【賞析】這是一首感情極其沉痛的詩。
詩的上半首寫守邊的將士們英勇衛國:他們立誓要掃蕩匈奴,一個個奮不顧身;五千名身著貂錦的精兵良將,全部犧牲在敵陣之中。這兩句,除了寫出將士的英勇外,也寫出了戰爭的極其殘酷。
詩的下半首陡然一轉:可憐征人的枯骨堆積在無定河邊,而他們的妻子卻全不知曉,她們還在夢中與他們相見!前後兩部分的陡然逆轉,尤其是詩的末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把作者厭戰的情緒明明白白地表現了出來。
張泌生卒年不詳,字子澄,淮南(今江蘇揚州)人。南唐後主時中進士,授句容縣尉。後擢為監察禦史,遷考功員外郎、內史舍人。後隨李煜降宋,入史館。詩長於七言,多為傷春、思鄉之作。
寄人
別夢依依到謝家①,小廊回合②曲闌斜。③多情隻是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④
【注釋】①謝家:此指夢中人的所居之處。唐人常用謝娘、蕭娘稱所愛之人。②回合:回環、回繞。③“小廊”句:指夢中所見景物。④“多情”兩句:指夢後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