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廖誤部1(2 / 3)

不識貨

有徽人開典而不識貨者,一人以單皮鼓一麵來當。喝雲:“皮鑼一麵,當銀五分。”有以笙來當者,雲:“斑竹酒壺一把,當銀三分。”有當笛者,雲:“絲緝火筒一根,當銀一分。”後有持了馬片來當者,喝雲:“虎狸斑汗巾一條。當銀一分。”小郎曰:“這物要他何用?”答雲:“若還不贖,留他抹抹嘴也好。”

【譯文】有個安徽人開當鋪,但不識貨。有個人拿一麵單皮鼓來當,老板喝道:“皮器一麵,當銀五分。”又有一個拿笙來當,老板喊道:“斑竹酒壺一把,當銀三分。”有個人拿笛子來當,老板喊:“絲緝火筒一根,當銀一分。”後來一個人拿了一條合房用的手巾來當,老板喊道:“虎狸斑汗巾一條,當銀一分。”小夥計說:“這東西要他幹什麼?”老板回答道:“如不贖回,留下它抹抹嘴也好。”

外太公

有教小兒,以“大”字者,次日寫“太”字問之。兒仍曰:“大字。”因教之曰:“中多一點,乃太公的太字也。”明日寫“犬”字問之,兒曰:“太公的太字。”師曰:“今番點在外,如何還是太字?”兒即應曰:“這樣說,便是外太公了。”

【譯文】老師教學生認字,先教“大”字,第二天寫一個“太”字相問,學生仍念“大”字。接著老師教學生說:“大字裏邊多一點,是太公的‘太’字。”又過了一天,老師寫“犬”字相問,學生說:“太公的‘太’字。”老師說:“現在點在外,怎麼還是‘太’字?”學生接口說:“這樣說,便是外太公了。”

床榻

有賣床榻者一日夫出,命婦守店。一人來買床,價少,銀水又低,爭值良久,勉強售之。次日,複來買榻,婦曰:“這人不知好歹,昨日床上討盡我的便宜,今日榻上又想要討我的便宜了。”

【譯文】有戶人家賣床、榻(狹長而較矮的床)。有一天,丈夫外出,讓妻子看守店鋪。一人來買床,出價很少,討價很久,店婦勉強賣給了他。第二天,那人又來買榻。店婦說:“這人實在不知好歹,昨天在床上討盡我的便宜,今日在榻上又想討我的便宜了!”

房事

一丈母命婿以房典銀,既成交而房價未足,因作書促之雲:“家嶽母房事懸望至緊,刻不可緩,早晚望公垂慈一處,以濟其急。至感至感!”

【譯文】有位嶽母讓女婿用房子典銀,已經成交,但錢未給足,於是嶽母寫信一封催促說:“嶽母我房事盼望極緊,刻不容緩,從早到晚盼你到我這裏來,以解其急,深表感謝!”

賣糞

一家有糞一窖,招人貨賣,索錢一千,買者還五百。主人怒曰:“有如此賤糞,難道是狗撒的?”鄉人曰:“又不曾吃了你的,何須這等發急。”

【譯文】有戶人家存了窖糞,準備出賣,要價一千。一個農夫還價五百,主人大怒,說:“有這樣的賤糞嗎?難道是狗屙的?”農夫說:“又不曾吃了你的,何必這樣著急。”

出醜

有屠牛者,過宰豬者之家,其子欲諱宰豬二字,回雲:“家尊出亥去了。”屠牛者歸,對子述之,稱讚不已,子亦領悟。次日屠豬者至,其子亦回雲:“家父往外出醜去了。”問:“幾時歸?”答曰:“出盡醜自然回來了。”

【譯文】宰牛人經過一宰豬人家,問主人在家嗎?其兒子想要避諱宰豬二字,便回答說:“父親出亥(殺豬)去了。”宰牛人回到家裏,對兒子講述宰豬人兒子所說的話,稱讚不已。兒子領悟,第二天宰豬人來了,其兒子也回答說:“家父往外出醜(殺牛)去了。”宰豬人問:“什麼時候回來?”兒子回答說:“出盡醜自然就回來了。”

整嫂裙

一嫂前行,而裙夾於臀縫內者,叔從後拽整之。嫂顧見,疑其調戲也,遂大怒。叔躬身曰:“嫂嫂請息怒,待愚叔依舊與你塞進去,你再夾緊何如?”

【譯文】嫂子走在前麵,裙子夾在屁股溝裏,小叔子從後把裙子拽出來。嫂子回頭一看,以為是小叔子調戲她,十分惱怒。小叔子躬身說:“嫂嫂請息怒,待我仍照舊給你塞進去,你再夾緊怎麼樣。”

戲嫂臂

兄患病獻神,嫂收祭物,叔將嫂臂暗捏一把。嫂怒雲:“看你肥肉吃得幾塊?”兄在床上聽見,叫聲:“兄弟沒正經,你嫂嫂要留來結識人頭的,大家省口出客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