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點燈的美食家——螢火蟲(1 / 2)

在晴朗的仲夏之夜,除了滿天閃爍的星鬥之外,還有什麼能比那些飄忽不定的螢火蟲更吸引人的呢?這些可以發光的小家夥,在樹林裏、草叢間飛舞著,身後點起一盞小燈,發著神秘的螢光,不知道是為了讓自己在夜裏多些愉悅,還是為了給夜晚活動的生靈們照亮。而我們在夜色裏看到它們,一定覺得它們是仙子下凡,內心想象著它們長得如何可愛和動人吧。

但當你真的捉到幾隻螢火蟲,在充足的光線下觀察它們,就會發現其實它們遠沒有晚上那麼神秘,長相也極為普通。它們和其他甲蟲一樣長著結實的外殼,顏色灰褐,胸部是粉紅色的,尾部就是發光器了。成年螢火蟲擁有兩個發光器:一個是身體倒數第二節、第三節上的兩條寬帶子,另一個是最後一節上的兩個小點。成年後的雌蟲不能享受在草叢裏飛舞的樂趣,但是它的發光器十分齊備,其中那兩條寬帶子格外明亮,微微泛藍的白光從背部透出來,整個身體都浸在迷人的燈影裏。而雄蟲就比較寒酸了,隻有尾部的兩個小點可以發光。

螢火蟲的尾部同時也是呼吸器官,發光器就是受呼吸器官支配的。呼吸器官裏排布了粗細不一的氣管,而在這些氣管的外麵,還附著著一些可氧化的物質。當螢火蟲呼吸時,空氣通過氣管流入身體,這些物質就會因為有空氣通過而發生氧化,發出光來。空氣流動得快,光就強,流動得慢,光就弱。顯然,螢火蟲可以通過對氣管的調節控製發光的強弱,但有什麼可以阻止它發光呢?我懷著極大的興趣進行了實驗。

首先,我在放雌蟲的籠子邊上放了一槍,聲音震耳欲聾,但螢火蟲卻渾然不知,光也一點沒有減弱的樣子。而當我噴一些水霧在它們上麵的時候,隻有一部分螢火蟲的光線出現短暫的減弱,很快就恢複了正常。於是我又吸了一口煙,把濃濃的煙霧噴在籠子裏,這個時候螢火蟲的光線減弱了,有的甚至還熄滅了。但這種狀態持續時間很短,螢火蟲很快就從驚慌中恢複了平靜,繼續發出光來。最後我幹脆捉起一隻螢火蟲,從不同的角度輕輕捏它,我發現隻要不是太使勁,它就會完全不理我,繼續優雅地發光。

我實在想不出別的辦法了,就嚐試著從螢火蟲身上剝離了一部分帶著氧化物質的表皮,發現它即使離開了生命體還在發光,隻不過沒有在螢火蟲身上那麼亮。要是把它放進充滿氧氣的水中,它仍能持續發出明亮的光。但是把水煮開後,裏麵的氧急劇減少,光就會慢慢熄滅。這充分證明了螢火蟲的尾部發光確實是通過氧化作用產生的。

螢火蟲的一生都在發光,它們的卵發光,幼蟲也發光,那光芒淡白柔和,就好像它們把皎潔的月光收集起來慢慢享用似的。可是它們為什麼要發光呢,難道正如傳說中是為了給其他生物提供免費的照明嗎?當然不是,它們這樣一點點的光線,除非貼在書頁上才勉強可以照亮鄰近的字母,更不要提給別人當路燈了。就算能把一群螢火蟲收集起來,它們的光也隻是模模糊糊地混在一起,連彼此的輪廓都照不清楚。

我曾經把二十幾隻螢火蟲罩在一叢露天的百裏香上,籠子裏出現了濃濃淡淡的銀白色光斑,可是百裏香看上去依舊朦朧不清。

對螢火蟲短暫的生命來說,還有什麼事情能比尋找配偶更重要呢?雌蟲的燈光顯然是用來召喚伴侶的。雌蟲擔負著繁衍後代的責任,而在黑暗裏活動,點亮自己,就可以吸引異性靠近。當天色黑下來時,雌蟲爬上顯眼的細枝,尾部向各個方向抖動,這樣一來,雄蟲不論是從哪裏飛來,都能看到這盞不滅的小燈。

螢火蟲發光是眾所周知的,但它的另一個本領卻不是那麼出名,那就是它奇特的捕食本領,簡直可以和人類的外科手術一比高下。

別看螢火蟲身體很小,但它卻是十足的食肉昆蟲。螢火蟲最喜歡吃的食物就是蝸牛,蝸牛雖然身體柔軟、爬行緩慢,但是遇到危險時,身體可以迅速鑽進自己隨身攜帶的“房子”裏。螢火蟲既然能捕獵蝸牛,就說明它們具有獨門絕技,肯定不是等閑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