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序幕(2 / 3)

“今天,有一個叫做哥倫布的熱那亞人向我提出了西進計劃,他說向西航行所需要消耗的時間來得更短一些,在東回計劃沒有太顯著效果的情況下,我們是否應該嚐試改用哥倫布的計劃呢?”

“尊敬的國王陛下,這件事情萬萬不可,這個哥倫布我聽人說過,他是一個典型的吹牛大王,還有人說他精神有毛病,他的話萬萬不可以相信呀!”

“一個瘋子所說的話又怎麼能夠當真呢?假如真的按他說的派船出海,豈不是有損我們葡萄牙的榮譽?”

“但是,他的計劃確實很周詳、牢靠。這不是一個隻會吹牛皮的人所能做到的。況且,他的航海經驗也很豐富,從前也做過法國的船長。”國王為哥倫布辯解。

“那麼,國王陛下,假使這項航海計劃成功,哥倫布有什麼要求?”一名貴族問道。

“哥倫布希望我能夠任命他為貴族,賜以盾形徽章,並且封他為印度副王,將該地全部收益的1/10歸他所有,而且在他死後,其地位要由他的兒子來承襲。”

“太狂妄了!”

“太貪心了!”

“這個家夥是一個癡心妄想想要借機發財的投機者,我們不能答應他。”

貴族和大臣們紛紛反對,那些船長們也不願意看見哥倫布一個人搶占這樣的功勞,於是所有參與會議的人就想出了一個陰謀。

幾個船長被派到哥倫布的身邊,故意去和哥倫布接近,表示對他的構想非常感興趣,願意竭盡全力協助他去實現這項計劃。

哥倫布對此毫無察覺,還把他們看做是知己,大家聚在一起,經常研究航海的各項細節,計算所需的費用、人員、物資等。就這樣,這些心懷不軌的人,把哥倫布探險一事的詳細情形摸得一清二楚。

貴族們每天都和國王探討著關於西進計劃的可行性,而哥倫布也天天在等待著國家能夠拿出資金來支持他的探險。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就在哥倫布等待的這段時間裏麵,由貴族和船長們所組成的探險隊竟然從北賈島秘密出發了。

他們的如意算盤打得響亮,此行順利的話,那麼開辟新航線的功勞,可就屬於他們了,到時候就沒有哥倫布什麼事情了。

上帝是公平的,這種耍小聰明和陰謀詭計的奸險行為,上帝是不會讓它成功的。

這支船隊出發後不久,就在海上遭遇到一場暴風雨的襲擊,風帆被吹裂,桅杆折斷,船隻幾乎全部沉沒。船上這批人的經驗和能力都不足,眼看前麵是一望無際的浩瀚汪洋,還不知有多少的驚險和困難在等著他們呢!

這一趟的探險到底有多少成功的把握,他們誰都沒有信心,拋妻棄子去冒險,到底所為何來?

這一次的風暴已經夠讓人喪膽了,他們實在不想再盲目地往前闖,於是掉轉頭來,狼狽地跑了回來。這些人回來之後,為了隱瞞自己的無能,就在貴族麵前不斷說哥倫布的壞話,說他的計劃是如何的荒謬。貴族們又到國王的麵前進讒言誣陷哥倫布。

當事情的真相傳到哥倫布的耳中時,他是多麼的憤怒,對於這些貴族的小人行為,他感到異常的惡心,對他們也就瞧不上了。

正當哥倫布備嚐失意的痛苦滋味時,他的妻子莫妮茲因病去世了!哥倫布幾乎完全失去了精神支柱。

“在葡萄牙再待下去也沒有意思了,我不如到西班牙去碰碰運氣。”哥倫布心中這樣想到。逃難到西班牙

“隻要有雄心,沒有什麼事情是幹不成的。”

哥倫布心中這樣對自己說道,因為葡萄牙國王的拒絕,所以哥倫布決定前往葡萄牙的敵對國家西班牙。

1484年的晚秋,哥倫布帶著3歲的兒子迪亞戈偷偷地溜出裏斯本。

約翰二世為了防止哥倫布投靠別國去實現他的計劃,因此特意派人監視著他。約翰二世接到監視人的報告,得知哥倫布已經逃往國外時,心想:“他這個人果然是一心一意要實現印度航道探險的計劃。也許我早該采取斷然的措施,準許撥款援助他才對。”

然而,這位年輕的國王卻萬萬沒有想到,由於他們拒絕了哥倫布的計劃,葡萄牙將要失去多大的利益!事實上,葡萄牙國王是眼睜睜地看著這隻已經煮熟了的肥鴨飛走了。

10月份,哥倫布一路坎坷地從葡萄牙越過國境逃出,出現在了西班牙南部地中海沿岸一個叫做巴洛斯的荒廢港口。

哥倫布帶著年幼的兒子迪亞戈步履蹣跚地走到巴洛斯的市鎮。他們父子倆已經好幾天沒有吃過一點東西了。

“爸爸,我餓。”兒子迪亞戈坐在哥倫布的肩膀上,一雙小手緊緊地抱住爸爸的腦袋。

“哦,是嗎?”哥倫布把迪亞戈放到地上,彎下腰指著前邊說道:“看到沒有,那裏就是拉比多修道院,到了那裏,我去向修道士們要一點麵包和水給你。”

哥倫布父子匆匆從葡萄牙逃難而出,身無分文,衣衫襤褸形同乞丐,好不容易才看到這麼一座修道院,他心想,今天應該能夠吃頓飽飯了。

父子倆搖搖晃晃地來到修道院門口,哥倫布敲響了門,說道:“有沒有人,求求你們發發慈悲,給我的孩子一點麵包和水吧!”

修道院裏麵有一些善良的人,一個老頭看見這對可憐的父子,心中生出了憐憫之意,他馬上回去拿出了幾塊麵包和水遞給他們父子。

“你也吃一點吧,你的精神狀態看起來也不太好。”

“好的,謝謝您!”

哥倫布看見迪亞戈拿起麵包就是一頓狼吞虎咽,連忙用眼神製止他說:“迪亞戈,忘記我怎麼教導你的了嗎?在吃東西以前要向耶穌基督和聖母瑪利亞表示感謝,做祈禱呀!”

巴洛斯的這座修道院有一位屬於佛蘭西斯可派教會的貝雷士神父。這位神父可不簡單,他知識淵博,交際廣闊,還做過當時西班牙女王的懺悔神父呢!

這個時候貝雷士神父剛好從裏麵出來,聽見哥倫布對孩子說的一番話,心中對這個中年人立即有了好感。深具教養而善於觀人的貝雷士與哥倫布交談了幾句話,就看出他不是一個平凡的人物。

貝雷士神父以慈祥、同情的眼光打量著這一對落難的父子,大人儀表堂堂,談吐不凡,想必是一個有身份的人,可是怎麼會落到如此地步?

哥倫布父子兩人狼吞虎咽地飽餐了一頓以後,精神恢複了不少。

貝雷士神父以一種極為懇切、和藹的語氣問道:“請恕我冒昧,不知道你們是從哪裏來?”

哥倫布用一點點略帶熱那亞口音的語調回答說:“哎,到處流浪,漂泊到這個地方。”

“聽你的口音,好像不是西班牙人,你是從外國來的吧?”

“是的,我出生在意大利,後來移居到葡萄牙。我的名字是克裏斯托弗·哥倫布,是虔誠的基督徒,一向從事於航海事業。我在這方麵下過很大的工夫,我確信從大西洋一直往西航行,就可以到達東方。”

“我曾經詳列計劃,請求葡萄牙政府的支援,不曾想這個計劃非但沒能夠得到批準,反而受到一些自命為高貴人士的陰險小人的欺騙。我失意之餘,妻子又恰好在此時去世,心灰意冷之下憤然離開了葡萄牙,帶著幼小的孩子一路逃難……”

哥倫布喝了一口水,繼續說下去:“我也曾經帶著孩子回到熱那亞故鄉,侍奉了老父一段時期,心裏總想著這個大願望的實現,於是,我向熱那亞政府尋求援助,但是沒能引起他們的重視。”

“後來,我又離開了熱那亞,前往威尼斯共和國,結果那個地方正在內戰,人心惶惶,政府根本抽不出時間和精力來完成這項大事業,我的願望還不能夠實現。”

“我的這個計劃,耗資龐大,所需要的船隊和輜重也超乎想象,如果不能得到國王的支持的話,沒有國家的力量的協助,根本不可能完成,雖然因為這件事情我處處碰壁,弄得傾家蕩產,但是我仍未灰心。”

“現在,我一麵派自己的弟弟前往英國,向英王亨利六世請求援助;另一麵我也自己帶著孩子,來到貴國……”

“那你的意思是?”

“哎,一言難盡,我本意是想要尋求貴國的援助,恰好我亡妻的妹妹和妹夫住在威尼巴,我想把這孩子暫時寄養在他們那裏,以便全力去為探險航海的事奔走,卻沒有想到淪為乞丐,好不容易才來到這個地方。”

哥倫布的精神很差,衣衫襤褸,身體消瘦,但是他一雙眼睛卻炯炯有神,這個一直受到打擊的人,並不為命運所屈服,他依舊堅持自己的信念,向西!向西!一路向西!

得到真心的幫助

拉比多修道院的院長貝雷士神父耐心而仔細地聽完哥倫布的敘述,他萬萬沒有想到今天竟然會遇上這樣一個擁有遠大理想和抱負的人,他心中已經暗自下定了決心。

貝雷士神父心想,眼前的這位中年人,雖然潦倒不堪,風塵滿麵,但從他優雅的談吐和高貴的儀態來看,這確實是一位擁有著淵博學識和豐富經驗的航海家。

如此一位有理想、有抱負,而且意誌堅強的男子漢,說什麼自己也應該幫助他才是。

但是貝雷士神父不是衝動的人,他還要小小地考驗哥倫布一番,他和顏悅色地說道:“你也確實是辛苦了,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一直不懈追求,但是錢財乃是身外之物,這些黃金和香料與天主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麼呢?”

“《聖經》告訴我們,人類不僅僅是為了麵包而生存,真正的基督徒,不應該一味地追求地上的財富,而要把財富積聚在天國。耶穌也曾經說過,富人要進天國,比駱駝穿過針孔還要難。我剛才看你也信奉基督,我想這麼淺顯的道理,你應該懂得吧!”

“是的,這個道理我懂。但是我堅定地要進行這項大航海計劃,是因為我有著更遠大的理想和希望。”

“我認為,整個世界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世界都是神所創造的,地球上的人類,都是兄弟姐妹,都應該並肩攜手,和睦相處,互助互愛,大家情同手足,過著無憂無慮的歡快日子。”

“但是在我們世界的東方,還有一些尚未開化的土著民族或者一些不信基督的異教徒,這是為神所不能容忍的,我唯一的願望就是傳播耶穌基督的福音,拯救他們的靈魂,讓他們都能獲得正確的信仰。”

“為了達成這一心願,縱然就是犧牲我的生命,我也在所不惜。前往大西洋的西方困難重重,但是我卻一直不曾放棄。”

“有人諷刺我,有人貶低我,有人罵我是瘋子,有人嘲笑我是想發橫財的投機分子,但是對於這些冷言冷語我都不在乎,我一直堅持我心中的信念,哪怕是為此弄得一貧如洗,形同乞丐,但我仍然要奮鬥,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而且,即便是我得到了黃金、香料和珠寶,那也絕對不是隻圖個人的榮華和享受。最近,我常常聽到一些消息說回教徒在聖地耶路撒冷破壞耶穌的墓地,殘殺基督教徒,這真是令人恐懼。”

“我想,假如我們擁有了這些黃金和珠寶的話,就能夠有效地團結基督信徒,保護主耶穌的墳墓,援助我們的兄弟姐妹。”

“我相信天主耶穌基督,一定會助我完成這一理想和心願的。我完全相信是主耶穌選定了我,給了我勇氣,讓我去實現這個偉大的航海計劃。”

“我是被主選定的人,對於這一點,我一直深信不疑。哪怕我淪為乞丐,哪怕我受盡嘲諷和欺淩,但是這些都不能動搖我的信念。為什麼呢?因為主耶穌在上天看著我,他在指引著我,他告訴我必須這麼做!”

哥倫布這一番話說得鏗鏘有力,熱情洋溢,激情無限,他那消瘦的身形與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產生了極具反差的效果,貝雷士神父被他感動了。

德高望重的貝雷士神父學識淵博,他本身也精通地理學和航海學,知道哥倫布並不是癡人說夢,他的計劃有著很大的可行性。

貝雷士神父緊握著哥倫布的手說:“哥倫布先生,你的意思我已經了解了,我深為感動。這樣吧,你們父子倆先在本院住下來,這件事情牽涉廣大,著急不得,讓我慢慢來想辦法。”

一直被人當做瘋子和投機者的哥倫布終於遇到了一個真心幫助他的有力人士,這使他興奮不已。

在貝雷士神父的安排之下,哥倫布的大航海計劃終於在巴洛斯的上層社會中流傳了開來,一些有涵養有學識的學者們紛紛來到修道院拜訪哥倫布。

經過一番討論,所有有頭有臉的人物都相信了哥倫布的理論,他們相信,在海的西邊,一定存在著陸地。

最讓哥倫布感到振奮的是他得到了當地著名的航海家魯濱孫兄弟的大力支持,他們兄弟倆不但是有名的航海家,更是小鎮上數一數二的大財主,有他們的支持,哥倫布就算得到了一個強有力的後台支援。

“哥倫布先生,你的這項計劃很好,我很讚成,我們無論如何要搶先開辟印度航道,好讓那些葡萄牙人吹胡子幹瞪眼。我們兄弟願意為你提供航程所需要的探險費用和人員,你出航前千萬別忘帶上我們。”

貝雷士神父對此也是異常高興,他決定向西班牙宮廷推薦哥倫布的航海計劃和理論,為此,他專門寫了一封懇切的介紹信給他的好友費爾南度·德·塔拉裴拉,一位在宮廷擁有顯赫權勢的神父。

為了讓哥倫布能夠心無旁騖地進行自己的遊說活動,貝雷士神父讓他的幼子迪亞戈留在拉比多修道院,由他負責培養教育。

而魯濱孫兄弟也十分慷慨地送給哥倫布一筆不菲的旅費,好讓他在宮廷活動。

1486年春天,哥倫布準備充足,帶著貝雷士神父的介紹信和魯濱孫兄弟贈送的財帛,懷著遠大的理想前往西班牙宮廷。

西班牙的希望

當時西班牙由亞拉岡和卡斯提爾兩個王國所組成。

1479年,亞拉岡國王斐迪南和卡斯提爾女王伊莎貝拉結婚,兩個王國合並成一個王國,但是各自管理內政。

當時西班牙一直處在戰爭之中,在伊比利亞半島的西邊,他們與葡萄牙進行了長達4年的戰爭。在非洲,他們與信奉伊斯蘭教的摩爾人征戰連年,戰事繁忙,打得不可開交。

哥倫布來到宮廷之後才知道國王和女王都不在宮中,他們正在格拉那達督戰,沒有時間趕回宮廷。

“國家正在打仗,哥倫布先生,請你少安毋躁,等國王和女王陛下回來就好了。”貝雷士神父的好友阿隆索說道。

“我知道,這樣一項偉大的航海計劃如果那麼簡單就容易實現的話,那麼人類也早就西進了,我會耐心等待的。”

哥倫布暫時在阿隆索的家中住了下來。就在阿隆索的家中,哥倫布有幸結識了一位名叫蓓雅崔克施·恩莉凱絲的貴族婦女。

心地善良的恩莉凱絲總是說些體貼的話來安慰、鼓勵哥倫布,兩人的關係漸漸地親密,最後在熱戀中結婚。

“國王和女王正在格拉那達督戰,不如先去說服一兩位公爵,也許能夠讓這件事情變得順利一些。”哥倫布心中這樣想到,他決定去拜訪梅迪納·西多尼亞公爵。

梅迪納·西多尼亞公爵出身於西班牙最顯赫的首富古斯曼家族,他是整個西班牙最富裕的人,擁有富庶的安達盧西亞地區。他的富裕程度甚至讓國王和女王都感到嫉妒。

“印度?”西多尼亞公爵胖乎乎的身軀扭動了一下,不愛活動的他已經在椅子上舒舒服服地足足躺了兩個多鍾頭,這個時候終於費力地抬抬手指,說道:“我不管什麼印度,我的印度就在這裏,看,就在這個西班牙最富庶的安達盧西亞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