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序幕(3 / 3)

哥倫布知道,眼前這個胖墩墩的公爵的財富是整個西班牙首屈一指的,如果能夠得到他的支持,那麼航海的經費將不再是問題。

“尊敬的公爵閣下,印度是一個十分廣闊的大陸,那裏有著數之不盡的島嶼,到處都是黃金、珠寶和香料……”

哥倫布知道要想打動這個公爵,就隻有描繪出一片藍圖。果然,西多尼亞公爵貪婪的目光投了過來。哥倫布明顯地感受到其中的熾熱,於是他說得更有條理,更加煽情,也更富有詩意了,好像隻要幾艘船,就能夠將這些財富盡數納入囊中一般。

西多尼亞公爵心動了,他毫不猶豫地說道:“我馬上讓人造船,你要多大的船隻我就給你造多大的船隻,去吧,哥倫布,去給我帶大量的黃金和香料回來。”

哥倫布大喜過望,沒有想到事情竟然會這麼順利,說服了這個西班牙最富有的大公爵就讓他的事業成功了一半。

但是哥倫布顯然高興得太早了,就在這個時候國王一紙調令把西多尼亞公爵從他的“印度”土地上調走了。國王和女王也眼紅西多尼亞公爵的財富,況且當時西班牙正在打仗,國庫空虛,可是西班牙最富有的地區卻被這樣一個公爵霸占著,妨礙他們支配那裏的財富,這種情況怎麼可以發生?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因為西班牙政治鬥爭的影響,波及了哥倫布的大航海計劃,哥倫布隻有求助於另一位塞利公爵。

塞利公爵是一個十分謹慎地人,他在聽取了哥倫布的計劃之後,十分感興趣地說道:“好極了,哥倫布先生,你的計劃非常有條理,假如這個計劃成功的話,你我都將載入史冊,對於西班牙來說,這也是一件有益的事情,我將盡我全部的力量來幫助你,你願意先留在我這裏嗎?”

“我願意,公爵閣下,我為您的英明讚歎,感謝您的支持。”哥倫布似乎又一次看到了大航海開始的希望。

塞利公爵是一個言而有信的人,他當即拿出了150萬馬拉維迪給哥倫布,請他親自監督3艘船的製造,並且為他準備了一年的食物,以及配備海員和發給海員們的傭金。

船造好了,塞利公爵以及其少見的態度說道:“把船開進聖瑪利亞港,準備出發,這一次,咱們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哥倫布在塞利公爵的支持下日夜監造大船,眼看就要實現自己的願望,哥倫布心中的激動可想而知。

兩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但是建成的大船卻沒能如期遠航,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塞利公爵是一個謹慎的人,就在他準備出航的時候,他忽然想起一個十分致命的問題。

塞利公爵隻是一名公爵,除了國王,誰也沒有權力授予哥倫布“海上將軍”這樣的職銜。他也沒有權力授予哥倫布西班牙貴族身份,並且為他配上金馬刺。

此外,最為重要的一個因素是當時西班牙正在集權,貴族們的領地正在一塊塊被王室收歸國有,國王和女王都不願意看到也不會容忍有臣民私自去發現或者占有新領地。

“這件事情,我還是寫信給國王和女王陛下稟明一下吧!”

好事多磨,哥倫布也就隻有耐下心靜靜地等待,至少在西班牙,塞利公爵是絕對支持他大航海計劃,並且準備好了一切。現在,就隻是需要國王的批示了。

國王的虛榮心

1485年冬天,兩位陛下終於接到了塞利公爵的信,信中說有一個叫做哥倫布的熱那亞人有一個偉大的航海計劃,他將為西班牙國王增添土地,為兩位陛下增添榮譽,他從葡萄牙來,還準備去法蘭克。

當時,西班牙正在和法蘭克交惡,法蘭克是西班牙的敵人。伊莎貝拉女王看完信後說道:“領地、榮譽、財富,這些東西都不能送給披著狼皮的法蘭克人!”

伊莎貝拉女王下令讓哥倫布到科爾多瓦來,她要親自見一見哥倫布,聽一聽他的想法。

1486年年初,哥倫布懷著激動與崇敬的心情,終於第一次見到了西班牙的主宰——伊莎貝拉女王和斐迪南國王。

“計劃確實設想得很周到,如果能夠成功,不僅可以向東方傳播基督福音,而且可以透過與亞洲方麵的貿易而獲得巨大的利益。不過,這件事情也不能由我一個人來作決定。”斐迪南國王說道。

隔了幾天,國王再度把哥倫布召去,請他列席會議,對學者、教士和貴族們提出報告。哥倫布取出了隨身帶來的海圖,以穩健有力的語調作了詳細的說明。

席中,思想比較迂腐、頑固的教士們紛紛提出:“如果說地球是圓的,那麼,地球背麵的海水豈不是會全部流掉了嗎?”

“住在地球背麵的人,到底要怎樣行走呢?”

哥倫布在一一答複了各人的問題之後,以充滿自信的口吻說:“我的計劃實現以後,一切都可以明白了。”

哥倫布的西進計劃早已經打動了國王和女王的心,但是擺在他們麵前卻有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那就是一下子要拿出這麼多的金錢來籌備這個計劃,以當時西班牙的財政,不免有些捉襟見肘。

伊莎貝拉女王悄悄把身子靠近了丈夫斐迪南,悄聲說道:“不如把這件事情交給塞利公爵去辦,反正他早已經準備好了3艘大帆船,並且做好了一切準備。”

“那怎麼行?堂堂西班牙王室的事情,怎麼能夠交給一個臣民去辦?”斐迪南國王顯然不同意,“王室的麵子,該往哪裏擱,這件事情我不同意。”

斐迪南國王下令說:“航路的發現固然重要,但是把伊斯蘭教徒趕出西班牙,使戰爭早日了結卻是當務之急。這事留待以後再辦,也不會太晚。記住,對哥倫布要每月發給足夠他生活的費用,讓他在西班牙能夠安心住下去。”

斐迪南國王作了如此的交代後,就再次回到戰場上去了。

哥倫布又陷入了失望的深淵。

“我相信國王總有一天會批準的,我們必須堅定地等待這一天。”

在妻子恩莉凱絲的鼓勵下,哥倫布把最後的希望寄托在渺茫的將來。1488年,恩莉凱絲生下了一個可愛的男孩,哥倫布為他取名為斐爾南。

哥倫布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連年的戰爭,不斷的災難,拖拉疲軟的辦事效率,陰險小人的百般阻撓,竟然讓他的航海計劃一再擱淺。

這一擱淺,就是7年。7年啊,2500多個日日夜夜,哥倫布是怎麼度過的呢?

“來到西班牙已經有7年了,出海的希望還是遙遙無期!據說,格拉那達的都城、阿爾漢勃拉的守軍摩爾人部隊,至今仍然頑強抵抗,西班牙軍隊無法越雷池一步。”

1489年,哥倫布回到了巴洛斯,明明40歲還不到的他,可是頭發卻已經灰白了。

“我不能再這樣等待下去了。也許等到戰爭結束時,我已經衰老,那個時候就再沒有體力出海遠航了!”

哥倫布心中越想越不安,隻得再去找貝雷士神父商量。

哥倫布感歎地說:“神父,感謝你這些年的照顧,我已經打算離開西班牙,照這樣無限期地等下去,隻能讓光陰虛度,毫無意義!”

貝雷士神父說道:“哥倫布,不要著急,你既然已經等待了7年,又何必在意這點日子呢?更何況國王和女王都是支持你的,隻是現在忙於戰事暫時擱淺了。你離開西班牙之後想去哪裏呢?”

“我想前往法國。以前我曾在法國艦隊待過,和法國海軍也算是熟悉,我打算去那裏試試看。”

“你的心情我很了解,不過依我看,就算你去了法國,從說服國王到出海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這樣吧,我再給女王寫一封信,等女王回信再說,你看怎麼樣?”

“好吧!”

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哥倫布也沒有什麼好辦法,隻好再一次聽從貝雷士神父的建議。

貝雷士神父給伊莎貝拉女王寫了一封很長的信,信中以一種十萬火急的語氣說道:“如果不趕快想辦法,哥倫布勢必負氣投靠法國,而那個時候我國就隻能眼睜睜地喪失即將發現的大量領土和黃金……”

伊莎貝拉女王收到信之後,知道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而這個時候格拉那達的戰爭也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眼看就要勝利。

於是,伊莎貝拉女王給貝雷士神父回了一封信,讓他穩住哥倫布,並且說即將回宮,第一時間處理這件事情。

獲得女王的支持

1492年1月2日,在阿爾漢勃拉城頭迎風招展的摩爾軍旗幟被換上了西班牙的國旗。這場戰爭,終於以西班牙獲得勝利而結束。

摩爾人的波亞已迪王,跪在西班牙國王麵前獻出了自己的佩刀和城門的鑰匙。

哥倫布的計劃終於被西班牙女王提上了議程。伊莎貝拉女王才智出眾、英明有為,而且極富同情心,也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她的能力不在斐迪南國王之下。

哥倫布欣喜不已,心想:“夙願得償的日子終於來臨了!”

伊莎貝拉女王首先向哥倫布說:“哥倫布先生,我等待今天這個日子已經很久了。在摩爾戰爭獲得勝利的現在,西班牙還必須再打贏另外一場戰爭。那就是與葡萄牙之間的打開印度航道之戰。”

哥倫布麵對著女王和滿座的貴族,滔滔不絕地說道:“我想在進入今天的會議之前,先說說我們的鄰國葡萄牙在航海上所取得成就,3年前的8月份,葡萄牙國王約翰二世所派出的巴爾卓美奧·狄雅士艦隊在第二年繞過了非洲大陸最南端的海角,發現了印度航道的入口。約翰國王為了企求印度航道能由此而開辟,就把這個海角命名為‘好望角’。”

“哥倫布先生,這件事情我們已經知道了。”

哥倫布繼續滔滔不絕地說下去:“按照這樣的勢頭發展下去,預料葡萄牙在最近數年內,就可能發現印度航道而取得不少的領土。但是,他們走的是遠程,我卻知道一條捷徑,我有十分的信心和把握可以搶在葡萄牙之前,開辟一條通往印度的航道。”

“我將按照上帝的指引,給西班牙王國增加大片的領地和無上的榮光!”哥倫布激昂的聲音,回蕩在王宮金碧輝煌的大殿裏。

伊莎貝拉女王聽得入了迷,她心裏暗想:“講得真是太好了,真沒有想到一拖就是7年的航海計劃,哥倫布先生竟然還是一如當初的雄心勃勃,看來上帝真的是把這一神聖的使命交給他來完成了。”

伊莎貝拉女王說道:“哥倫布先生,假使這件事情成功的話,那麼你希望獲得什麼呢?”

哥倫布還是照以前向葡萄牙國王說過的一樣,提出相同的要求。

如果這個航海計劃成功了,他將獲得貴族稱號,得到盾形徽章,授予他“海軍上將”、“總督”等頭銜,以及他所發現海島和大陸的副王頭銜。這些封號、頭銜由他的子孫世代沿襲。

此外,對於哥倫布所發現的黃金、香料和珠寶等財產,他要求得到其中總收益的1/10。

“哥倫布先生,你的要求未免太過分了吧!”伊莎貝拉女王幾乎忍不住要拂袖而去。

“陛下難道也覺得這個要求很過分嗎?可是陛下,您要知道亞洲的財富確是龐大無比的,我的意思是,要把這些財富的9/10奉獻給陛下。西班牙必然會成為全世界最富裕、領土最廣大的國家。而我為陛下開疆拓土,卻隻是得到其中的一小部分,這要求其實微不足道呀!”哥倫布仍然據理力爭。

“我不能把你的要求照單全收,你能不能考慮稍作讓步呢?”

“鑒於我們西航計劃的重要性,因此,對於我提出的任何條件,我都不想讓步。”

“不,這不可能,我絕對無法接受,我想貴族們也不會答應的。如果熱那亞出身的閣下成了西班牙首屈一指的大貴族,大家都下不了台吧,”女王顯然氣壞了,他對哥倫布擺擺手說道,“哥倫布,你該告退了。”

“告退就告退,有什麼了不得的。和葡萄牙的約翰二世一樣,都是說話不算數,我又不是隻能依靠西班牙。”

哥倫布也沒有絲毫的猶豫,立即轉身,大步向宮外走去。

7年等待,一錘定音,心痛欲絕呀!

帶上心愛的海圖和資料,哥倫布誰也沒有理會,駕著毛驢,匆匆離開了首都。他對西班牙已經絕望,決定前往法國,尋求法國的幫助。

“什麼,哥倫布走了?”

在西班牙宮廷中的阿隆索聞訊大驚失色,連忙趕到阿爾漢勃拉晉謁女王。

阿隆索來到女王伊莎貝拉麵前。他把手放在胸前,向女王鞠了一躬,說道:“女王陛下,聽說哥倫布要離開西班牙前往法國?”

“是的。隨便他到哪裏去,我不相信有人會支持他那荒唐的計劃。”女王輕蔑地笑了。

“陛下!”阿隆索恭恭敬敬地說,“我以為,哥倫布還是留在西班牙為好。”

“為什麼?”女王問道。

阿隆索向前跨進一步,說道:“他橫渡大西洋到亞洲去的計劃並不是不可以考慮的。”

“這是一件毫無意義的賭博,我不願把國庫的錢白白地丟在大海裏。”女王說。

“這確實是一場冒險,但是也不是絕對的無利可圖。萬一哥倫布真的成功了,那我們和東方的貿易就會成倍地增加,印度的珠寶、香料,中國的絲綢、瓷器就會源源不斷地從新開辟的航線運回來。”

阿隆索越說越興奮:“我們和東方的貿易就不用再走那倒黴的陸路了。說不定,他還會有什麼新的發現,給我們帶來黃金、白銀和新的海外市場……”

女王說:“可是哥倫布的要求實在太過分了啊!”

“女王陛下也這樣想嗎?不,一點都不過分。試想,我們從他所發現的土地上,所能得到的利益有多大!西班牙有了這些土地,既可以傳播我們的信仰,又可以成為一個大國。如此衡量一下,他的要求其實一點也不為過!”

阿隆索接著又說:“至於航海所需要的費用,如與戰爭的消耗相比,簡直是微不足道的。我們隻不過提供他幾艘船而已,所花實在有限,而這筆小小的費用卻可以為西班牙打開無限的疆界,帶來無上的光榮!”

“陛下,如果哥倫布真的成功了,賞他一個海軍上將的空頭封號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如果不成功,對於王室來說也沒有太大的損失,但是如果為了這樣一個空頭封號,就把這樣一件好事讓給我們的敵人,豈不是笑話嗎?”

女王沉吟了半晌,然後說:“阿隆索,這件事都怪我。現在,我已經拿定主意了,我馬上派人把哥倫布請回來就是。”

“先前因為我沒有想通,心存疑慮,再加上戰事雖已結束,但是國庫空虛,一時也拿不出錢來,所以國王才猶豫不決。”

“如今,我就是把自己的珠寶全部拿出來,也要支持這個計劃。”

“英明的陛下!我遵照您的旨意去做。”

阿隆索又把手放在胸前,向女王深深地一鞠躬,便退了出去。

當哥倫布走到距離聖塔菲10餘英裏的艾爾比拉山腳下的比諾斯橋橋頭時,突然間有一個人騎著馬從後麵疾馳而來。那人奔到了哥倫布身邊,立刻縱身下馬。

“哥倫布先生,請等一等,女王有令,請你馬上返回王宮。”

真是天無絕人之路,就在哥倫布即將離開西班牙的時候,西班牙女王選擇了他,於是,一場震古爍今的大航海,終於緩緩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