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大家都勸阻,華老祥這才把拳頭放了下來,怒氣衝衝地說:“快說,什麼重要的事,要是不重要,小心你的腿!”
“今天廟會上的那個‘菩薩’是人裝扮的,他和那幾個小和尚是一夥的,他們合起夥來騙大家的錢。”
“你這小子,竟敢說‘菩薩’是假的,我看你這腦袋也不想要了啊!”華老祥的怒氣更大了。
華羅庚的母親連忙跑到“菩薩”麵前,懺悔道:“罪過罪過,請您原諒羅羅吧,孩子小不懂事,您要是怪就怪我吧……”
“爸!媽!我說的是真的,是我親眼看見他們在一起分錢呢,還罵大家笨,連‘菩薩’這種謊話都信。你們要是不信,我帶你們去看看。”
這時,那個鄰居插嘴了:“華大哥,我覺得羅羅說的也不能全不信。今天的事情我也看見了,我也覺得有點蹊蹺,要不,咱們找幾個人去看看?”
“爸,您就信我一次吧,我說的真的,是真的,你到那裏一看就全明白了。”
華老祥沉思了片刻,最後終於點點頭:“那好吧,咱們去看一看。”
說完,他又瞪了一眼華羅庚:“你要是敢說謊,你看我回來怎麼收拾你!”
一行人在華羅庚的帶領下,很快地來到了那間小茅屋,那個“菩薩”和幾個小和尚正在那裏“吃慶功宴”呢,被大家抓了個正著……
這個貪玩的羅羅,一下子成了金壇縣的小英雄,大家都教育自己的孩子說:“看人家華老祥家的羅羅,多勇敢,多機智,要不是他,我們的血汗錢就讓那幾個騙子都給騙走了。你們可要多向他學學啊!”
有淘氣的孩子反問道:“前一陣子,您不是和我說,千萬不要向羅羅學,他成天就知道玩,長大了肯定沒出息嗎?”
被問的家長,臉刷地紅了。
知道這段對話的華羅庚的臉也紅了,他收起了自己那顆好奇的心,把精力投入到了學習當中。可是由於基礎太差,耽誤的時間太長,華羅庚雖然全力以赴地追趕,但最後也才勉強將小學讀完。
這時候,華蓮青已經不再讀書了,一來女孩子在那個時代不興念太多的書,“女子無才便是德”;二來家裏的經濟情況也不允許。可華羅庚就不一樣了,他是家中的獨子,是華家的希望,望子成龍的華老祥,把13歲的華羅庚送進了剛成立的金壇縣立初級中學讀書。
華羅庚默默地對自己說:“看我的吧,這次我一定做個好學生!”對數學有了興趣
金壇唯一的一所中學——金壇縣立初級中學,創辦於1922年,即華羅庚入學的那一年,它的創辦人韓大受是一位最受金壇人尊敬和愛戴的老一輩教育家之一。
韓大受自幼聰穎過人,勤奮好學,學識淵博。他不僅有豐富的農學、醫學知識,並懂四國文字;對曆史學、教育學也有很深的造詣。
他思想進步,品德高尚,熱心教育。辛亥革命爆發,他剛從南京兩江師範學堂畢業回來,即被家鄉父老公推為起義大會的主席,宣告金壇脫離清朝政府獨立。
在20世紀20年代初,軍閥不斷混戰。韓大受高瞻遠矚,變賣了自己的全部田產,創辦了金壇縣立初級中學,使許許多多家境貧困的家鄉子弟得以受到中等教育。
韓大受先生以校為家,愛生如子,治學嚴謹,工作一絲不苟。他經常以古代的民族英雄、先賢先哲和近現代中國反抗外來侵略的誌士仁人的事跡,向學生施以愛國主義教育,並以此教導他的學生如何做人治學。
韓大受先生很關懷華羅庚的成長,得知他家中困難,就不要他交學費。有這麼好的校長,華羅庚再也沒有理由不好好學習了。
華羅庚是幸運的,不僅遇見了一個愛生如子的韓校長,而且遇見了一位教學工作十分認真的好老師——李月波。
李月波老師是江蘇揚州人,畢業於蘇州工專,在金壇縣立初級中學創辦之初,他即來校執教,講授全校數理化課程。
李月波老師為人敦厚,作風正派,熱愛教育,對教學工作十分認真。他精通教材,講課深入淺出,聯係實際,生動形象,幽默風趣。
他在講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時,就舉過這樣一個例子:“如果站在一定距離的地方,拿塊餅招狗來吃,狗總是一直地奔過來,絕不會彎彎曲曲地跑過來,可見連狗也懂得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這個道理。哪位不信,不妨回家買一塊餅試試。”
同學們聽了,無不笑出聲來。
李月波老師批改作業和輔導學生一絲不苟。他循循善誘,從不厭煩、責怪學生,發現學生在學習上有什麼優點,總能及時給予鼓勵,同時也不放過每一個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缺點。
在他的引導下,幾乎所有的學生對數理化課程都感興趣,絕大部分學生都學得好或比較好。李月波老師成了最受學生愛戴的一位名教師。
當時的金壇縣立初級中學,以學生知識質量高,特別以數理化成績好而聞名遐邇,這與李月波老師的教學是分不開的。
華羅庚一考進該校,就由這位好老師教了他數學課。在李月波老師的精心教導下,華羅庚逐漸愛上了數學。
當然了,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開始華羅庚也走過一段彎路。由於他的底子打得不牢固,加上平時散漫慣了,所以在學習上雖然比在小學時認真多了,但是並不穩定,一段時間成績好,一段時間成績又下來了。
看到這種情況,李月波老師非常著急,於是就找他個別交談,幫助他找原因。誰知他老毛病又犯了,課餘時間常偷著去看社戲,因而影響了學習。
李月波老師要他接受教訓,端正學習態度,並請韓大受校長也幫著教育。聽了這兩位自己最尊敬的人的教誨,華羅庚真的改掉了自己貪玩的毛病,從此開始發奮攻讀,成績節節上升。
李月波老師在批改作業時,總感到華羅庚的字寫得太潦草,作業本上的改動太多,但又發現他的塗改處常有新意。於是,一方麵肯定華羅庚愛動腦筋、精益求精的優點,另一方麵要他注意改正作業本不整潔、字跡潦草的缺點。
經過一段時期的努力,華羅庚的作業本整潔多了,字也寫得工整了些,但還是不能盡如人意。
轉眼,一個學年結束了。待到新的學期開始的時候,華羅庚高興地來到學校,坐在那裏等著上數學課,等著李月波老師的到來,一個暑假的時間沒見到李老師了,華羅庚的心裏甚是想念。
上課的鈴聲響了,走進教室的人,不是他朝思暮想的李月波老師,而是換成了一位叫做王維克的教師。
華羅庚的心裏有些失落,上課時總是走神,聽著王老師的課,想著李老師的,還時不時地做下對比,總是覺得現在這個老師講得不如以前的好。
他最喜歡的這堂數學課,在這來回的比較中結束了。華羅庚失去了以前那種活力,呆呆地坐在座位上,滿腦子都是李月波老師。
“華羅庚同學!”
聽見有人在叫自己,華羅庚這才從沉思中回過神來,他抬頭一看,原來是韓大受校長,他急忙站起身:“校長好,您叫我?”
韓校長微微點點頭:“羅庚,跟我到外邊走走,我有些話想和你說說。”
華羅庚順從地跟在韓校長的後麵,走出了教室。
“羅庚,你是不是有些不高興啊?”韓校長親切地問。
“校長,李老師呢,李老師怎麼不教我們數學了啊?”
“我就知道你是因為這個。李老師工作上有些調動,這個學期的課程改由王老師擔任。李老師臨走的時候,特地囑咐我,說你比較戀舊,恐怕一時難以接受王老師,讓我給你做做工作。看來李老師對你還是蠻了解嘛。”
華羅庚的臉紅了,他不好意思地說:“我真的覺得李老師非常好,這個新來的王老師不如他。”
“你對這個王老師了解嗎?告訴我實話,這堂數學課你好好聽了沒有?”
華羅庚慚愧地搖搖頭。
“羅庚你千萬不要先入為主,李老師課講得很好,這個大家都承認,可這個王老師,講得也非常好,隻不過你還不了解。這個王老師早年曾經進入南京河海工程學校就讀,後來,到了上海進入大同大學,學習數理。畢業以後,又轉入複旦大學專攻法語。你想想就憑他上的那幾所學校,他也一定錯不了啊。”
華羅庚“嘿嘿”地笑了兩聲,心中的那個大疙瘩就此解開了。
再上數學課的時候,華羅庚的注意力重新集中了上來,他發覺王維克老師的課,雖然和李月波老師的風格不一樣,但同樣都是那麼通俗易懂,讓人百聽不厭。
漸漸地他又重新愛上了數學,鑽研上了數學。
顯露非凡的才華
在華羅庚竭力選擇老師的時候,王維克老師也在研究著這個班的每一位學生。
時間久了,王維克老師發現班上那個叫華羅庚的學生與眾不同。
這名學生雖然字寫得比較潦草,交上來的作業本也經常是塗塗改改的,但是仔細看你會發現,每次華羅庚所塗改的都是一種新的解題方法。而到最後經他反複塗改的答案,往往是最簡單明了的確定答案。這引起了王老師的極大興趣。
有一次,王維克老師為了征求對華羅庚的看法還與同校另一位教員進行了一番爭論呢!
那位老師慨歎道:
“當今之世,國難重重,民生困苦。有錢人家的子弟、有才華的學生都轉到大城市去了,我們在這兒不過是混個飯吃,還想個什麼獐貓鹿兔呀!就這麼個雜草叢生的校園,你還能指望栽培出什麼玉樹瓊花來嗎?”
王維克說:“誰說這裏沒有人才?我看華羅庚這學生就是一個!”
“華羅庚?你說的就是那個字寫得像鱉爬似的華羅庚?”
那位教員顯出很不屑一顧的樣子,繼續說道:
“他也能算得上一個人才嗎?”
接著,他又搖搖頭,說道:
“說老實話,也就老兄還有那個耐心批改他的作業!要換上我,我不退給他去重做,就算是對他客氣的了!”
“你以為那些把ABCD寫得工工整整的就是個人才嗎?”
王維克用眼睛很輕蔑地掃了他的同事一眼,“你應該知道,那種敷衍迎合老師的工整,不過是臨字帖!華羅庚這學生,他的那兩筆字雖然無成書法家之望,作業本上確實也塗改很多,可他的思維清晰敏捷,解題的方法更是獨特別致。”
王維克愈說愈激動。最後,他以這樣一段話表明了他的慧眼獨具和見解超群:
“你要知道,金子在被淘金工淘出之前,它與泥沙並沒有什麼兩樣!玉樹瓊花,難道隻有高貴人家的花園裏才有嗎?自古‘茅屋出公卿’,請你不要小看了這位華羅庚!”
王維克不僅獨具慧眼地發現了華羅庚的數學天才,而且盡心盡力地栽培他。
王維克的知識極其淵博,他不僅在數理、天文等自然科學上很有造詣,而且他的中國文學基礎非常好。
他懂得英、法、意等三國語言,其中對法語更是精通。意大利的著名詩人但丁的名作《神曲》,就是他首先翻譯成中文介紹到中國來的。
華羅庚那時候最愛去的地方就是王維克老師的家,他差不多每隔兩三天就要到王老師那裏一次。
每次他去老師家裏的時候,書包裏總是滿滿地裝有算術演算本,或是向王老師討教問題,或是向他借書看。
在王老師家裏,有一個大大的書櫥,裏麵都是王老師的最愛。
王維克愛書如命,書是輕易不外借的,但是每次華羅庚來,他都不會吝嗇,反而會介紹一些他覺得比較適合華羅庚的書給他看。
有一回,華羅庚踏進王老師的家門,將書包一放就奔向了老師家的書櫥。他一連翻看了好幾本書,拿出來又塞進去。
王維克一眼瞥見了,過一會兒後,他就借題發揮對華羅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