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除非人類能夠將愛心延伸到所有的動物上,否則人類將永遠無法找到和平。——諾貝爾諾貝爾附錄經典故事
人小誌氣大
諾貝爾從小體弱多病,但意誌堅強,不甘落後。他的父親喜歡化學實驗,常常講科學家的故事給諾貝爾聽,鼓勵他長大做一個有用的人。
有一次,小諾貝爾看見父親在研製炸藥。父親的錘子落在鐵砧上,受捶的硝化甘油立即發生爆炸。
小諾貝爾被爆炸這個奇妙的現象迷住了,他睜大圓溜溜的眼睛問:“爸爸,炸藥傷人,是可怕的東西,你為什麼要製造它呢?”
爸爸回答說:“炸藥可以開礦、築路,許多地方都需要它呢!”
諾貝爾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說:“那等我長大以後也要做炸藥。”
在青年時期,諾貝爾以工程師的身份,到歐美各國考察了4年,深入了解了各國工業發展的情況。
當時,許多國家工業迫切要求發展采礦業,大力加快采掘速度,但現在的炸藥不能適應這種需要,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諾貝爾了解了這個情況後,決定改進炸藥生產,研製出新的炸藥來。
經過多次試驗,諾貝爾終於研製出了安全炸藥。
在失敗麵前不灰心
1864年的一段時間,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附近的馬拉湖上,有一隻船一直停在那兒。
附近的居民對這艘船充滿了恐懼,誰也不敢靠近它,因為“炸藥大王”諾貝爾在船上進行製造炸藥的實驗。
為什麼在船上做實驗呢?
原來,從事炸藥的研究是一項十分危險的工作,諾貝爾在實驗室試製炸藥時,有一次發生了大爆炸,當場炸死了5個人,其中包括諾貝爾的弟弟。
這個禍事發生後,周圍居民十分恐慌,強烈反對諾貝爾在那裏製造炸藥。
諾貝爾沒有被這次爆炸嚇倒,他把設備轉移到附近的馬拉湖,在船上繼續他的實驗。
後來幾經波折,諾貝爾在一個叫溫特維根的地方找到一處新廠址,並且著手建設,在那裏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硝化甘油工廠。
在諾貝爾研究的道路上真是困難重重,多災多難。
諾貝爾製造的硝化甘油經常發生爆炸:
美國的一列火車給炸成了一堆廢鐵;
德國的一家工廠全部成了一片廢墟;
一艘海輪船沉人亡。
諾貝爾沒有灰心,不解決硝化甘油的不穩定問題,他絕不罷休。經過多次反複試驗,他終於製成了矽藻土安全炸藥。
為了解除人們的顧慮,挽回已經造成的不良影響,諾貝爾親自到各地組織表演和講解,用事實證明猛炸藥的爆破威力和安全性能。
終於,這種新型炸藥又一次被利用到了開礦和築路上。
後來,就是這類炸藥炸穿了阿爾卑斯山,提前好幾年打通了長達145公裏的隧道,節約開鑿費用500多萬元。
諾貝爾由此名揚天下,瑞典政府收回了當初的禁令,由驅逐變為歡迎。
英國、法國、德國為他簽發了發明專利證。諾貝爾的公司終於又柳暗花明。
多次實驗終於成功
諾貝爾和父親、弟弟一起發明了“諾貝爾爆炸油”,他們帶著這種樣品,打算到歐洲繼續研究。可人們都認為“危險”,沒有人願意出資合作。
後來,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路易·波拿巴出錢辦了一個實驗所,諾貝爾父子才得到新的實驗機會。
就在矽藻甘油炸藥試爆的最後一次,諾貝爾親自點燃導火劑,仔細觀察各種變化,當炸藥爆炸聲巨響之後,大家驚吼:諾貝爾完了!
可是,諾貝爾卻頑強地從彌漫的煙霧中爬起來,滿身鮮血淋淋,他忘掉了疼痛,振臂高呼:“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終於,在1876年的秋天,諾貝爾成功地研製了矽藻土炸藥。之後,諾貝爾又經過13年的研究,終於在1880年又發明了無煙炸藥,即三硝基甲苯。
他對工業、交通運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多才多藝
諾貝爾自幼喜愛文學,平時工作再忙碌,他也要偷閑閱讀小說和作詩。他喜歡易卜生的戲劇,他和法國大文豪雨果的交情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