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禦醫長孫程杏元卷入誌願軍假藥案被槍斃 (11)
幾隻麻雀在枝頭聒噪,像是在爭論一件事,吵得很凶。這更使韓玉蔦感到心煩,幾次想站起身大喊一聲把麻雀全都趕跑,但又終於沒有那樣做——麻雀也是生靈,也是這片杏林的居民,那麼也就是一家人,或者起碼是近鄰。所以,它們願意吵就吵吧,這是它們的權利,自己不該欺負它們。
忽然,韓玉蔦發現眼前紅光一閃,有輕輕的腳步聲作響,便睜開眼看,隻見一隻紅毛狐狸,口裏銜著一個信封,正抬頭看著她。她驀然認出這是閭陽山上苦杏道人的那隻火狐,心頭一震,小心翼翼地問那狐狸:“是來給我家送信的嗎?”那狐狸似乎聽懂了她的話,將口中所銜信封輕輕吐在她的腳下,然後,用哀戚的目光定定地盯住她。韓玉蔦急忙撿起信封,取出信來,信上隻有五個大字:你師父圓寂。下麵沒有落款。韓玉蔦大叫一聲,趕緊向院裏跑去。何若菡聽到喊聲睜開眼睛,呆呆地望著韓玉蔦的背影兒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
二
程少伯趕到純陽觀時,苦杏道人已被換好壽衣,靜靜地躺在禪堂裏等候人們來瞻仰遺容。
老人家神態極安詳,像是正在一個美麗的夢境中漫步,嘴角掛著淡淡的微笑。這完全不是一位一百一十四歲老人的遺容,沒有縱橫交錯的皺紋,也沒有變形變樣浮腫,除了沒有了血色的紅潤,這張臉依然像生前一般生動。
特別是那記載著一個多世紀曆史風雲的滿頭白發,越發白得莊嚴、白得聖潔——像他一生做人的情操。程少伯頭一次看到師父躺下來的形象,以往每次見他總是在打坐,現在他終於打坐完畢,可以舒舒服服地休息了。
望著這位長眠了的恩師,程少伯眼前仿佛又浮現出許多他生前傳道、授業、解惑的情景。同時,產生出一種幻覺:鶴發童顏的老人家從遙遠的上世紀大步走來,在自己身邊停了停,留下個微笑,又大步向下世紀走去。程少伯急忙呼喚他,請求與他同行,他並不理睬,程少伯便去追他,然而,他轉眼就無影無蹤了……
程少伯便覺悲從中來,撲在恩師身上失聲慟哭。
智遠長老告訴程少伯,連日來,苦杏道人自知陽壽將盡,便不吃、不喝,每日揮毫不止,將近年來參禪所悟道理及自測子午流注數據一一錄於紙上,讓他轉交給他。說著,將厚厚一摞文稿交與了程少伯。程少伯止住慟哭,接過文稿,翻開最上麵一頁,是一首歌訣:
道之歌
太極生陰陽,陰陽競輝煌。互根又互動,循環守衡忙。吸引生和諧,有序萬年長。排斥生裂變,無序動蕩狂。中和共消長,增損同存亡。萬物三為律,法則不更張。
凡事欲求善,平衡陰和陽。平衡陰和陽,中和是良方。中和即中庸,“三”字玄機藏。
宇宙天、地、人,人來主滄桑。
國家皇、官、民,官代民與皇。天上日、星、月,星融日月光。地上湖、江、海,江做紐帶長。草藥根、莖、葉,雞蛋皮、白、黃,算盤珠、杆、框,房架檁、柱、梁,卦象三爻起,變化無窮疆。
最穩三足鼎,最利三棱槍。三三等於九,數中稱大王。萬物由三生,吉祥與禍殃。凡事能三思,永不悔斷腸。“三”字能練達,大道無彷徨。“三”字能悟透,巧作好文章。
142
“三”字玄機通,人生三味詳。
程少伯看罷,頓覺醍醐灌頂,禪心大開。
如果說,前次拜讀智遠長老的百字真言,第一次弄清宇宙本源和陰陽之道的關係,使他豁然開朗,頓開茅塞,但在內容涵義上也隻是比老子的玄學明晰、周延、準確、到位,並無如此震撼。現在,師父將智遠長老論述過的觀點做了進一步闡述之外,又將老子“三生萬物”四字中的深奧內涵作了精辟的詮釋,把“三”字所蘊含的事物玄機充分強調出來,這就比較徹底地闡明了道學的要義,使程少伯終於第一次透徹地明了了“三”字在做人、做事方麵的重要指導作用,第一次在認識論與方法論方麵獲得如此透徹的感悟,所以,他驀然產生幻覺,仿佛一朵金光四射的蓮花,驟然在心中綻開,將他眼前的重重迷霧統統吹散、吹散……
程少伯再往下翻時,心中不禁又是一震——一行醒目的標題映進他的眼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