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輯 多種多樣的生物(1 / 3)

據科學研究估計,當前世界上的生物物種大概有150萬種之多。多種多樣的生物是整個生態係統的重要成員,也是我們在這個美麗而孤獨的星球上生存的夥伴,更是地球賜予人類的寶貴資源和財富。它們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藥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業原料。但是,隨著環境的汙染與破壞,比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壞、濫捕亂獵、濫采亂伐等,目前世界上的生物物種正在以每小時一種的速度消失。物種一旦消失,就永不再生。因此,保護環境,珍惜資源已經成了全人類的共識。

恐龍到哪裏去了

【爺爺講故事】

皮皮可喜歡看科幻影片了,這一天他央求著爺爺領他去看電影,爺爺非常疼愛皮皮,對於他的央求很快就答應了。爺爺迅速查閱了一下當天的電影海報,影院恰好要準備放映《侏羅紀公園》。

"皮皮,我們今天去看恐龍的片子好不好?。"

聽到要看恐龍的片子,皮皮高興地一邊拍著小手一邊跳了起來,喊道:"太好了,爺爺要帶我看大恐龍嘍!"

在電影院裏,皮皮看著屏幕上各種各樣的恐龍,覺得它們雖然樣子有些古怪,但非常可愛。

"爺爺,什麼時候您帶我去看看真的恐龍好嗎?"

"乖孩子,爺爺沒辦法帶你去看真的恐龍了,因為恐龍早就滅絕了,這些都是人們編出來的,現在世界上已經沒有恐龍了。"

"那世界上有過恐龍嗎?"皮皮有些失望。

"地球上之前有過恐龍,在2億4千萬年前,地球上有各種各樣的恐龍呢。"

"爺爺,那您快給我講講恐龍的故事吧。"

"好。現在很多科學家發現,原始的鳥類化石與恐龍化石很相似,甚至有的恐龍身上還長著羽毛,科學家們就推斷有一部分鳥類後來進化成了恐龍。後來,地球上的環境變暖,各種各樣的爬行動物出現了,恐龍也是出現了很多種類。有大個子的恐龍,它們的體重比十幾頭大象還重,有的卻是比較小,與我們見到的雞差不多大。有專門吃植物的,一天能吃上好幾棵大樹,也有吃肉的,很多大恐龍見了這些吃肉的恐龍就逃跑。"

皮皮本來以為恐龍很好玩,可是被爺爺一說,嚇得出了一身冷汗。

"爺爺,那為什麼恐龍後來消失了呢?"

"恐龍的消失原因非常複雜,科學家們對此也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不過,有的科學家說在大約6500萬年前,曾經有一顆巨大的隕石撞擊了地球,這顆隕石直徑達10公裏,因為猛烈的撞擊地球,地球上被大量的粉塵籠罩了好幾個月,你想想這些東西遮蔽了陽光,地球上的恐龍就遭到了滅絕性的打擊,從此消失啦。

也有人說在古時候,地球上發生了大規模的地殼變動,地球上的高山紛紛隆起,許多在水邊生活的恐龍的生活也受到了危險,那裏的植物漸漸改變了,有些吃植物的恐龍已經沒有吃的了,其他吃草的動物也紛紛遷徙,吃肉的恐龍也沒有吃的,最後它們就逐漸滅絕啦。

也有人認為,恐龍的滅亡是因為火山大規模爆發,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噴發出來,地球上突然變暖了,各種動植物突然死亡。如此一來,地球的保護層臭氧層被破壞了,有害的紫外線直接照到地球的表麵上,恐龍自然受不了這種打擊,因此就被殺死啦。"

"那我們一定要保護地球的綠色環境,再也不能讓地球再變暖啦。否則,別的動物就有危險了。"

爺爺看著他,微笑著點了點頭。

【知識加油站】

第一個發現恐龍化石的人

在英國南部的蘇塞克斯郡有一個叫做劉易斯的小地方。180年前,這裏曾經住著一位名叫曼特爾的鄉村醫生。這位曼特爾先生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心,特別喜愛收集和研究化石。行醫治病之餘,他常常帶著妻子一起爬山涉水去尋找和采集化石,足跡踏遍了周圍有岩層出露的溝溝坎坎。

1822年3月的一天,曼特爾先生照常出門去給病人看病。夫人在家等了很久,眼見著天黑了也不見丈夫回來,心裏非常惦念。後來,她就帶了一件衣服出門去迎接。她走在一條正修建的公路上,忽然,公路邊上新裸露出來的岩層裏一些亮晶晶的東西引起了她的注意。"這是什麼東西呢?"她走上前去仔細觀看,是一些樣子奇特的動物牙齒化石。可她從來沒有見到過這麼大的牙齒。發現的興奮使得她忘記了給丈夫送衣服,而是小心翼翼地把這些化石從岩層中取出來帶回了家裏。

曼特爾先生回到了家中時,夫人把那些化石給他看,他也非常吃驚--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這麼奇特的牙齒。為了弄清這些化石到底屬於什麼動物,他把這些化石帶給了法國博物學家居維葉進行鑒定。居維葉也從來沒有見過這類化石,他認為牙齒是犀牛的,它們的年代都不會太古老。曼特爾先生認為居維葉的結論太草率了。他決定繼續考證。

兩年後的一天,他偶然結識了一位在倫敦皇家學院博物館工作的博物學家,此人當時正在研究一種生活在中美洲的現代蜥蜴--鬣蜥。於是,曼特爾先生就帶著那些化石向他請教,博物學家把它們和鬣蜥的牙齒一對比,結果發現兩者非常地相似,認為這些化石屬於一種與鬣蜥同類、但是已經絕滅了的古代爬行動物,並把它命名為"鬣蜥的牙齒",中文名稱則被譯成為禽龍。這樣,禽龍就成了科學史上最早記載的恐龍,曼特爾和他的妻子也就成了第一個發現恐龍化石的人了。

【生活連連看】

保護動物

由於人類的破壞,環境的汙染與棲息地的喪失等因素,地球上瀕臨滅絕生物的比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在工業社會以前,鳥類平均每三百年滅絕一種,獸類平均每8000年滅絕一種。但是自從工業社會以來,地球物種滅絕的速度已經超出自然滅絕率的1000倍。現在,全世界1/8的植物,1/4的哺乳動物,1/9的鳥類,1/5的爬行動物,1/4兩棲動物,1/3魚類,都瀕臨滅絕。保護動物成為人類迫在眉睫的大事。

【課本鏈接】

《小學語文o人民教育出版社版2003年版》二年級下,第31課《恐龍的滅絕》

植物家族的"活化石"

【爺爺講故事】

爺爺給皮皮買了好多精美的植物畫冊,皮皮特別喜歡這些畫冊,一有空就看。

一天,皮皮看畫冊時被上麵一株株高大挺直的樹木吸引住了,這些樹木不僅枝葉顯得特別茂密,還銀光閃閃的,特別好看。皮皮拿著畫冊問爺爺:"爺爺,這是什麼樹啊?"

"這是銀杉,它可是世界上的稀有植物,被稱為活化石呢!"

"活化石?"

爺爺抬起頭望向遠方,好像是在回想一個很悠久的故事。"這件事情還要從好幾百萬年前說起呢。"

"快點兒給我講講吧。"

"距今兩三千萬年前,地球上北半球的亞歐大陸上很多地方都有銀杉,可是距今200~300萬年前的時候,地球上覆蓋了大量冰川,冰川席卷了整個歐洲和北美。歐亞大陸雖然也遭受了這場冰川的襲擊,隻不過不太嚴重。在這場冰川浩劫中,很多生物都滅絕了。隻有少數植物在冰川侵襲不太嚴重的地方幸存了下來,銀杉就是其中之一。因此一直保存到現在。"

"爺爺,這些植物是怎麼被發現的呀?"皮皮腦袋中的問題像魚嘴裏的泡泡一樣,一串串往外冒。

"這裏麵還有一個故事呢。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國家的植物學家們就陸續到一些森林裏考察,他們就是要普查一下我國現存的植物。在1955年的時候,有一位植物學家鍾濟新帶領著調查隊在我國的廣西考察,結果發現了一棵珍奇的樹,後來經過鑒定,這竟然是地球上早已經滅絕的銀杉!這個消息一經傳出,震驚了全世界呢!"

"那都哪裏有銀杉樹呢?"

"這些銀杉主要分布在我們國家的湖北、湖南、貴州、四川、桂林等地方,全部加起來也就有一千多棵。我國已經把這些樹木列為珍稀物種了,並且其他這樣的植物也被列為保護對象啦。"

"爺爺,活化石隻有銀杉一種嗎?"

"除了銀杉之外,我國還有好幾種被譽為植物活化石的植物,如被譽為植物界大熊貓的金茶花,中國鴿子樹的珙桐花,還有美麗的水杉,高大的望天樹,禿衫,銀杏。"

皮皮聽著聽著,心已經飛到銀衫林裏去了。

【知識加油站】

銀杏

銀杏樹又名白果樹、鴨腳樹或公孫樹。遠在二億七千多萬年前,銀杏的祖先就開始出現了,和當時遍布世界的蕨類植物相比,它還是高等植物。到了一億七千多萬年前,銀杏已和當時稱霸世界的恐龍一樣遍布世界各地,後來,絕大部分銀杏像恐龍一樣滅絕了,隻在我國部分地區保存下來一點點,流傳到現在,成為稀世之寶。

銀杏樹分雌雄,雄的銀杏樹,隻長雄性的花,雌的銀杏樹,隻長雌性的花,受精後才會結出圓圓的果實,一般稱為白果。銀杏樹的葉子就像一把把小扇子,很容易辨認。銀杏的生長較慢,壽命極長,從栽種到結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後才能大量結果,壽命達到千餘歲,是樹中的老壽星。

【生活連連看】

保護野生動植物

森林和草原是野生動物,特別是獸類、鳥類、爬行類以及昆蟲最主要的棲息地之一。人類為發展經濟砍伐森林、圍湖圍海造田、過度放牧等,直接造成了野生動物棲息地喪失,間接導致了野生動物的瀕危。

野生生物是人類繁衍和發展最基本的物質基礎,是地球上最寶貴的財富。同時,每個物種都是生態係統中的重要一員,通過食物鏈的關係,物種之間起到互相依存、互相牽製的作用。一旦食物鏈的某一環節出現問題,整個生態係統的平衡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所以,保護野生動植物,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義務和責任。

【課本鏈接】

《小學語文o語文出版社版2003年版》二年級上,第33課《活化石》

種子和生命

【爺爺講故事】

皮皮特別喜歡吃黃豆芽,爺爺打算自己生黃豆芽給皮皮做菜吃。

皮皮聽說爺爺要生豆芽,非常好奇,他很想親眼看看黃豆芽是怎麼生出來的。

爺爺拿出了一碗大豆,然後放在水裏泡了。

皮皮很納悶,就問:"爺爺,這些幹巴巴的豆子能生成豆芽嗎?"

爺爺笑著說:"能,不要看這些豆子現在覺察不出生命力來,等到明天你再來看,會大吃一驚的。"

"那會出現什麼樣子呢?"皮皮迫不及待地想知道。

"明天一大早你就會看見了。"爺爺故弄玄虛。

第二天天還沒有亮,皮皮就跑到爺爺那裏看那些豆子。哎呀,昨天還是些幹巴巴的豆子,一個晚上就都變得胖乎乎的了,種臍旁邊還冒出了大約一毫米長,細細的、白白的嫩芽兒。

"爺爺,大豆為什麼會發芽呢?"

"這些大豆也是大豆的種子,種子都是有生命的。

你來看,它像人一樣,有自己的組織結構,由皮、胚、胚乳或者是皮、胚、子葉組成。"爺爺邊說邊掰開一顆正在發芽的黃豆給皮皮看,"那兩片豆瓣就是子葉,裏麵正在發芽的根連著的就是胚啦。胚一開始要從子葉裏麵吸收養分成長。"

"那幹豆種為什麼不會發芽呢?"

"種子要發芽要有充足的水分、養分,還要有適宜的溫度。"

"哦。"

"那種子不會死嗎?"

"也會,不過種子的生命力很強,有些種子能活上千年呢。"

小種子太厲害了!

【知識加油站】

什麼是人造種子

農業生產都要在作物成熱時選擇優良的果實作為種子。這種傳統的選種方式有兩個弊端。一是在幾代選擇後,種子性能會發生退化;二是數量不足。現在,科學家已經找到一種人工合成種子的方法,一旦實踐成功,可望解決上述矛盾。世界上第一批人造種子已由法國農業專家研製出來,其中有小麥、水稻、苜蓿、胡蘿卜和山茶等。這些人造種子和天然種子不同。天然種子形狀各異,如大豆種子是圓形的,小麥種子是紡錘形的,而人造種子都是球體膠囊,形狀像蛙卵。不過,把它們播種到地裏,都可以生根、發芽,生長成正常的作物。

現在,防治農作物的病蟲害,主要靠使用大量的農藥,雖然有一定效果,但也造成了環境汙染。人造種子經過處理,可以消除種子上的病毒和細菌,還可以直接在培養箱中做專門的預防接種處理,這就從根本上提高了作物的防病、抗病能力。

人造種子還可製成具有不同功能的作物的品種。如現在的小麥,做麵條、製麵包都是同一種。將來生產的小麥就有不同的使用目的,有的專做麵條,有的用於製麵包,還有的供牲口用,等等。每種用途都是根據小麥的不同特性,如蛋白質的含量、含糖量和各種維生素的含量而定的。

【生活連連看】

什麼是體育比賽中的"種子"選手

在體育比賽項目中,由於參加比賽的人數較多,經常采用淘汰製的方法,以縮短比賽時間。在采用這種比賽方法時,為了使水平較高的選手不致在初賽時就相遇而被淘汰,在分組時就把他們分布在不同的組裏,這些選手被稱為"種子選手"。種子選手是根據上屆比賽成績與這屆比賽之間各選手的表現來確定的。在以隊為單位的比賽中,也可用上述方法來確定"種子"隊。

【課本鏈接】

《小學語文o語文出版社版2003年版》二年級上,第15課《植物媽媽有辦法》

《小學科學》三年級下,第3課,《植物的一生》--《果實和種子》

葉子為什麼大多數是綠色的

【爺爺講故事】

春暖花開,皮皮與爺爺來到公園裏賞花,皮皮看見了五顏六色的花爭奇鬥豔,紅的、紫的、綠的、白的……皮皮非常高興,不停地指點著讓爺爺看這邊,看那邊。

在回去的路上,突然一個念頭閃過皮皮腦海:我看見了各種顏色的花,為什麼就沒有看見各種顏色的葉子呢?

皮皮百思不得其解……

爺爺發現皮皮半天沒吱聲兒,就問:"皮皮,你又在想什麼呢?"

"爺爺,我們今天在公園裏看了一整天,看見花五顏六色的,為什麼就沒有看見五顏六色的葉子呢?"皮皮撓了撓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