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超脫凡俗,永生不死,修道之士還必須跨越三重關隘,首先是煉空,將外化的真元之軀由虛轉實,演化出真正的空間來。到此階段,修道之士的身軀自成一國,煉空階段的高階修士,真元之軀內化的空間方圓有數千萬裏遼闊,甚至如另一方獨立的宇宙,其中星辰無數,同樣有城邦國度,文明興衰,其中人物雖是修士一縷意念所化,卻猶如現實中一般。
一旦煉空修士的內化空間演化完滿,真元之軀濃鬱的真元氣息便會引來宇宙天劫,扛過一次天劫,修道之士的真元之軀便堅固一分,天賦神通也能提升一線修煉的品階。然而,修道之士若要真正拋卻肉身,成為太古元靈一般永生不死的存在,還需跨越最後的關口,這便是道身九轉的最後一關——元神。元神一關,仙凡之別,能成者若天上驚鴻,自古以來寥寥無幾。元神偏偏又最是玄妙,隻可自悟,不能言傳,完全沒有修行的法門,以至不知多少驚才豔豔的修士不能跨越這道關口,最後壽元耗盡,不得不飲恨而亡。
與道身修行相配合,人族先祖亦對道心的淬煉劃分出四個層次,便是所謂道心四境:定識、億識、虛識、圓識。道心四境,俱是突破道身九轉關隘的關鍵所在。譬如不能斬滅雜念,成就定識,便不能牽引真元氣機,修成識海中的道心種子;不能分化出億萬念頭,控製元絲,便不能化形真元之軀。至於虛識和圓識,涉及操縱虛空和天地中最神秘的玄奧,很難描述,冰雪道人自己也不過堪堪窺得其中堂奧,隻能略略帶過。
冰雪老人作《寒冰雪魄真解》時,並未想到秦焰這般一無所知的徒弟,隻是將寒冰雪魄道法的淵源敘述詳盡,便於門下弟子們能夠在入門時便丘壑在胸,心中藏有一條堂皇的通天之路,道心便不至於走上迷失。冰雪老人的一番苦心對其餘修行寒冰雪魄道的弟子可能效果甚微,於秦焰而言不啻久旱甘霖,恰好彌補了沒有良師的短處。
經此《寒冰雪魄真解》前篇的講解,秦焰眼界大開,這少年本就極能吃苦,兼具心智堅定,本是修道的良材美玉,之前拜求名師不得的苦痛便一掃而光,反正拜師也為修行仙道,如今道法在手,秦焰就不信自己如此頹廢,練不出一身通天徹地的本領來。秦焰也知,要練就道身九轉,成為永生不死的元神之身,機會微乎其微,然而這少年自有一股百折不饒的意誌,回想起在陵江之上操舟販魚,遙望天際時的遐想,秦焰便覺得人生百年,與其這般忍受生活,安於現狀,漸漸磨滅了心中念想,轉眼百年便化作一抔黃土,到不如在修行路上拚搏一場,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掙得一分機會,能夠突破天地法則的束縛,過上真正自由自在的生活。
秦焰想到這一層,便將《寒冰雪魄真解》伐身一層的修煉法門仔細誦讀,銘記於心,也不再去看後續修煉之法,將帛書收入懷中。
伐身這一層修煉,功用在調節氣理,呼吸之間,將天地之間的清靈之氣從塵世濁氣中分離,進入肌體與全身氣血交融,循環往複,蕩滌全身經絡血脈,修煉日深,全身氣質就愈發暗合自然本真。所以伐身修煉的法門,類似凡俗門派吐納之法,宗旨是用合乎天道自然的法門則淬煉肉身,呼吸之間與天地交感。隻不過凡俗修煉之法不能分離清濁之氣,縱有絕大毅力,也隻能延長肌體壽命,修煉出幾分凡俗之人覺得的“仙氣”來,而道家的伐身之術修煉到極致,往往會激發若幹潛在的能力,等若凡俗人所謂的特異功能。
《寒冰雪魄真解》記載的伐身法門名為“滌天雪骨訣”,盡管天下伐身法門眾多,幾乎每門修道之法都有記敘,這滌天雪骨訣也算一門頗為高妙的伐身之法。道門九派的伐身之術,不過三年就能將門下弟子的身軀滌蕩幹淨,激發出身體中三五門潛在的能力來,而一般散修的伐身之術則可能耗時超過十年之久,從修道之初便落於人後。這些差異,固然有修行之人本身資質的原因,伐身之術的重要性同樣不可置疑。這滌天雪骨訣的伐身法門,便是這樣一門足以比肩道門九派伐身之術的一等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