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3 / 3)

這個大學生在信中說,這株三葉草是他小時候采來的,那時他聽母親說,安徒生正在遭受很多苦難,他很為安徒生難過。

他想怎樣才能幫助他,使他獲得好運氣呢?他聽人家說4片葉子的三葉草可以給人帶來幸福。於是,他來到了他家附近的田野裏,那兒有很多三葉草,不過他找了好長時間,見到的全是三片葉子的三葉草,但他不死心,最後終於找到了一株4片葉子的三葉草。於是,他小心翼翼地把這株4片葉子的三葉草采回來。

“媽媽,請你把這4片葉子的三葉草直接寄給漢斯·克裏斯蒂安·安徒生,”這個孩子對母親說,“它會給他帶來好運,使他幸福。”

這位母親答應了,把這株三葉草夾在了她的一本聖詩裏。但她一時忘了寄出去。好多年以後,這位母親去世了。這個孩子長大了,考上了大學。

有一天,他要找幾樣紀念品,他知道母親常在聖詩裏夾些紀念品的,他翻開那本聖詩,突然發現了母親忘在那裏的那株4片葉子的三葉草!

“我剛才又一次讀您的童話《冰姑娘》,”這位年輕的大學生在即將結束這封信時說,“就像我兒童時代讀您的童話那樣高興。您現在成了大作家,不需要這使人獲得好運氣的三葉草了,但我仍然把它寄給您,這裏有著一個熱愛您和您的童話的孩子的一片心意。”

1845年10月,安徒生第三次去德國時,他見到了為他童話作畫的奧托·斯佩克特。

一天晚上,斯佩克特陪安徒生上劇院看戲。離演出還有將近一刻鍾,斯佩克特領他走到一幢精致的房子前。

“我們必須首先到這家去看一看,親愛的朋友”,斯佩克特說,“這家人是我的好朋友,也是你童話的朋友,孩子們見到你一定會很高興的。”

“可是歌劇呢?”安徒生說,“就要開演了。”

“隻待兩分鍾!”斯佩克特說著,就領安徒生進了屋子。一進屋他就嚷開了:“孩子們,你們看我把誰領來了,他就是安徒生!”一群孩子立刻跑過來,把他們兩人圍在中心。

“給我們講個故事吧!安徒生!”孩子們高興地嚷著說。

安徒生講了一個故事,然後他們兩人匆匆趕到劇院去。“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拜訪。”

安徒生興奮地說:“是的,一次精彩的拜訪,一次完全超出一般方式的閃電式拜訪。”

斯佩克特說:“隻要想一想孩子們景仰的安徒生,他突然出現在他們中間,親自講了一個故事,又匆匆地離去,消失了!多有趣啊!對孩子們說來這本身就像一個童話,他們會一輩子牢牢記住的!”

有一次,安徒生在德國奧登堡拜訪了他的老朋友導演高爾和詩人莫森,看了德國優秀劇作之一《智者內森》的精彩演出。莫森有點像大仲馬,生就一副非洲人的容貌,一雙棕色的眼睛炯炯有神,身體雖然不好,但精神十分飽滿。

在這位詩人家裏,安徒生給莫森的小兒子和另外幾個小朋友朗誦了他的四五篇童話,其中有《堅定的錫兵》。莫森的小兒子聽得特別誠摯、激動。聽完童話後,他問爸爸:“安徒生在家裏也是這樣給他的孩子朗誦童話嗎?”

“不,”莫森先生回答兒子說,“安徒生是一個單身漢,他幾乎沒有自己的家。”

“那麼,他不是很寂寞嗎,爸爸?”

“是的,我想是寂寞的。”莫森說。

第二天,安徒生要離開他的朋友家向朋友告別時,孩子的母親說,他們的小兒子歡迎安徒生再來,小家夥還說,也許要很久才能再見到他,說話間,小家夥“哇”的一聲哭了。

那天晚上,安徒生在劇院看戲,莫森也去了。他還帶了一個穿土耳其軍裝的錫兵,親手交給了安徒生。

“我的小埃裏克有兩個錫兵,”莫森說,“其中一個他讓我作為禮物轉給你。他說,帶著它,你在旅途中就不會感到寂寞了。小家夥挺害羞的,不好意思直接送給你。”

“你的小兒子隻有兩個錫兵呀!”安徒生接受這孩子的禮物時非常激動,“其中一個就給了我!請轉告他,我非常感謝他。我會一輩子保存和愛護這個禮物,隨身帶著這個小錫兵。我一看到它,就會想起小埃裏克的盛情。”

安徒生的確這樣做了。這個錫兵一直忠實地陪伴著他,它是一個淘氣的家夥。安徒生在旅途中拿出這個小家夥給許許多多人看過。這小家夥跟安徒生一起遊曆了好多好多的地方。

安徒生不迷信,但他時來運轉之後,年輕的朋友們都覺得他到哪兒都能帶來好運氣,他也拿這話跟朋友們開玩笑。安徒生到哪兒都會產生一種和諧、愉快的氣氛。

一年春天,安徒生收到一位朋友從鄉下寫來的一封長信。邀請他到他們那裏去待一些時間。

“我的幾個孩子那麼久沒見到你了,”寫信的人說,“這些日子,他們的心情特別不好。他們焦急地等著鸛鳥到這兒來,已經等了幾個禮拜了。我也希望它快來,但有什麼辦法呢?你快來吧!也許你能幫幫我們。”

“我的確能幫你們的忙,”安徒生回信說,他很了解鸛鳥的習性,知道這種候鳥飛回來的日子應該到了,“我就到你們那兒去,請告訴孩子們,鸛鳥也跟著我回來的。請等著瞧吧!”

安徒生到他們那兒之後,沒幾個小時,就有幾隻美麗的鸛鳥飛到他朋友的屋頂上來了,找了個地方,認認真真地築起巢來。

“我說得對吧!”安徒生在孩子們中間是那麼高興,他用非常認真的口吻說,“我最喜歡鸛鳥了,他們也喜歡我,聽我的話,現在,聽我給你們講鸛鳥的故事吧!”

於是,安徒生生動地給他們講起有關鸛鳥的童話來。他邊講,邊拿出剪刀和紙片,把鸛鳥的形象剪下來,他的剪紙也跟童話一樣傳神和有趣。

在哥本哈根,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認識安徒生。他隻要步行或坐馬車走在街上,他就像國王那樣引人注目。站在遠處的孩子會說:“看,那是安徒生!”在跟前的勇敢一點的孩子還上前去跟他打招呼握手。

有一天,安徒生從一個女人身邊走過去,這女人抱著兩個孩子,其中一個紅紅臉膛的藍眼睛孩子,突然從母親抱著他的手上掙脫下來,直接跑到安徒生跟前。

“您好!”他邊喊,邊伸出小手,緊緊握住安徒生的手。

孩子的母親立刻叫住孩子,說他冒犯一個陌生人,太沒有禮貌了。

“他不是陌生人,媽媽,”孩子說,“他是我們的朋友安徒生。我們孩子們都認識他。”

安徒生彎下腰,跟孩子說話,並向孩子的母親解釋說,這孩子非常乖,不僅沒有冒犯他,而且叫他感到非常的榮幸和自豪。和格林兄弟的友誼

安徒生成長於一個巨人的時代。在他多次出國旅行中,拜訪過海涅、雨果、巴爾紮克、大仲馬、小仲馬、狄更斯、門德爾鬆以及格林兄弟等文學藝術大師,並與其中幾位成為摯友。

安徒生和德國著名童話作家格林兄弟的相識,也有一段有意思的經曆,安徒生經常講給自己的朋友們聽。

那是安徒生在1833年第二次去德國的事了,當時安徒生在德國並不是特別出名,而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話》卻已經俘獲了世界上很多小朋友的心。

那時,安徒生已經讀過格林兄弟的作品,覺得他們的童話很有趣,想要與他們交流交流。可是,因為安徒生沒有帶介紹信,他以為,格林兄弟應該聽說過自己的,抱著這樣的想法,安徒生去了格林家。

格林家的管家為他開了門,管家說:“先生,請問您找誰?”

安徒生回答:“請問格林兄弟住在這裏嗎?”

“是的!”

“那麼,麻煩您幫我通報一下好嗎?”

管家說:“可是,在家的這位是雅各布·格林,請問您是找他嗎?”

安徒生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找哪位格林,就問:“嗯,那位寫作最多的先生是他嗎?”

“是的!”管家把安徒生帶到了客廳。

雅各布·格林是格林兄弟中的哥哥,他長著一雙深沉的藍眼睛,一頭灰白的頭發。他機警而沉著地看著安徒生,不明白這個人為什麼要見自己。

安徒生不安地說:“請原諒我的冒昧,我沒有帶介紹信,但我想,您應該是聽說過我的。”

格林先生問:“哦,說說吧,你叫什麼?從哪裏來?”

“我是漢斯·克裏斯蒂安·安徒生,從丹麥來。”

“安徒生?”格林默默地念著名字,想了想說:“安徒生?噢,我們以前見過麵嗎?我怎麼一點印象也沒有呢?您是做什麼的呢?”

“我寫詩,也寫劇本,小說,還寫童話。”安徒生說著介紹了一些自己的幾篇作品。

格林聽完,依然很茫然,他無奈地向安徒生搖搖頭說:“這樣吧!你再想想你的近期作品。”

“最近,丹麥剛出版了一部奉獻給您的各民族的《童話集》,其中有一篇是我寫的。”安徒生想了想回答。

“民族《童話集》?安徒生?真的嗎?讓我想想。”

格林想了一會兒,仍然難為情地說:“不好意思,你說的《童話集》,我還沒有來得及讀呢,不過還是很高興認識你,但願下一次我們能夠成為朋友。”

格林和安徒生握握手,結束了這次談話。

安徒生感到失落極了,於是匆匆地離開了。

可是不久以後,雅各布·格林就專程去哥本哈根拜訪了安徒生。

那天,格林先生剛下了馬車就風塵仆仆地趕到安徒生那裏,一見到安徒生就親熱地抓住他的手,並急忙解釋上次的誤會:“安徒生先生,請你原諒,上次沒有想起你是因為我當時正在收集一些傳記的材料,所以……為了表示我的誠意,我這次一到哥本哈根就來看望你了,你可一定要原諒我哦!”

安徒生真是太高興了,他激動地握住格林的手說:“哪裏的話,上次是因為我太冒昧了!”

誤會解除了,兩人正想談一談有關童話的問題時,仆人跑進來告訴安徒生,馬車已經備好了,原來,這一天是安徒生想要到鄉下旅行的日子。

安徒生隻好戀戀不舍地和格林握手道別,出了門,上了馬車。

安徒生在馬車上看著格林逐漸變小的身影,在心裏默默地說:“大家都是寫童話的同行,這次見麵就這樣分開,真是遺憾,下次去柏林的時候,我一定要再次去拜訪。”

這個願望在安徒生第三次去柏林的時候總算實現了。

這天晚上,安徒生正在一位伯爵家朗誦他的一篇童話故事的草稿,在場的人士中,有一位留著卷短發的聽眾聽得格外認真。

聽完安徒生的朗誦,這位先生走到對安徒生身邊,說:“您好!安徒生先生,您的童話很有特色,當我聽完你講的童話之後,我有一種看到萬裏無雲的夜空一樣的感覺。不但草木禽獸,就連那玩具箱裏的木偶,也都活生生地活在每一個聽故事的人的心中。”

安徒生樂滋滋地聽著評價,心想:“這位懂我童話的人到底是誰呢?”

那位聽眾接著說:“我們兄弟的童話本來是獲得了很多小朋友的喜歡的,可是,安徒生先生呢?他獲得的不僅是小朋友的喜歡,還包括很多大人。我們兄弟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這位安徒生先生的作品會得到那麼多人的喜愛呢?今天聽他朗誦的草稿,都這麼有特色,我覺得,這真是一種天生的本領。安徒生先生的童話,是上帝專門為他恩賜的。”

聽到這樣的話,安徒生實在感動,便問:“先生,請問您是?”

那人笑著回答:“我是雅各布·格林的弟弟威廉·格林!”

威廉·格林高興地對握住安徒生的手說:“如果上次你去我家時,是我見到你的話,我一定能夠認出你,當時我是剛剛拜讀了你的作品的。”

安徒生說:“謝謝您,其實我並沒有在意這件事。”

威廉·格林誠懇地說:“希望我們能成為好朋友!”

“當然,我也是這樣想的。”

他們的雙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於是,在這一次的柏林之旅中,安徒生幾乎天天都去格林家探討童話,他覺得,格林兄弟對人熱情、親切,也很有才華,能夠贏得這兩位傑出人物的友情,安徒生感到快樂極了。

此後,他們三人成了肝膽相照的好朋友,大家經常書信聯絡討論種種有關童話的問題。

於是,在孩子們的童話世界裏,有了三位優秀作家的聯合,孩子們得到了更多美好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