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後也和藹可親地對安徒生表示好感。王後還邀請他到波茲坦宮赴宴。赴宴時,安徒生被指定與國王、王後同席,王後說那正好是愛倫士雷革朗誦他的悲劇《黛娜》所坐的席位。安徒生朗誦了《樅樹》、《醜小鴨》、《陀螺與球》以及《牧豬人》。
國王津津有味地傾聽著,並不時地饒有風趣地對主題發表他個人的意見。
國王說,他認為丹麥的自然風光非常美麗,他還觀看了霍爾伯格的一出喜劇的演出,說那戲演得十分精彩。
在安徒生離開柏林的前夕,普魯士國王弗雷德裏克·威廉授予他三級紅鷹勳章,這是外國君主授予他的第一枚勳章。
“我坦白地承認,我感到榮幸得無以複加。”安徒生後來在自傳中寫道,“我深知它裏麵飽含著高貴、開明的國王對我的感情,這使我心中充滿了感激。恰好是在1月6日,我的恩人柯林的生日那天,我接受了這個榮譽的標誌。如今這個日子對我具有雙重喜慶的意義。願上帝賜福給這位高貴的想使我快樂的授予者吧!”
此後不久,丹麥國王克裏斯蒂安八世授予他以丹涅勃隆格騎士勳章。接著,瑞典和挪威國王奧斯卡一世,授予安徒生以北極星勳章。
1866年墨西哥皇帝授予安徒生以聖母瑪利亞及瓜德羅普勳章。創作反映現實的新童話
1857年,安徒生出版了長篇小說《活下去還是不活》。“種種矛盾折磨著我們,我們看到生活資料的分配如此不公平,我們目睹天才遭到毀滅,凶殘、愚昧和惡習取得勝利!”小說女主人公愛絲傑這樣說道。
種種社會矛盾得不到解決,這使得安徒生感到十分苦悶。安徒生讓男主人公尼裏斯·勃留德去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勃留德拋棄他父親——一個牧師向他灌輸的宗教信仰,像他心目中的英雄浮士德那樣進行痛苦的人生探索。
他堅決主張,不要埋怨過去沒有出現奇跡,可是要期待將來出現奇跡,科學之神一定會建立一座新的阿拉丁的宮殿。但他在當時還預見不到,社會發展的合乎科學的奇跡是什麼。
在小說的末尾,安徒生想象出一種革新的、溫柔的基督教,把奇跡的出現寄托在他設想的天國裏。但是,一涉及嚴酷的現實生活,這種天國的幸福卻成了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
安徒生於1859年出版《新的童話》第三集,其中有一篇《沙丘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雨爾根。
安徒生曾與愛倫士雷革的一次談話中說過:“有多少人注定在暗無天日的貧困和痛苦中度過他們的一生!他們怎麼可以不相信,會有好的生活在天國等著他們呢?”能夠到天國去倒也不失為一種獎賞。但天國隻是受苦受難者的一種精神寄托而已。
《沙丘的故事》中的雨爾根真的到天國去了嗎?作品流露出深深的懷疑。“連著不滅的靈魂的那根線現在斷了:這個陰暗的教堂裏現在隻有一具死屍,風暴在它的周圍呼嘯,用散沙把它掩住。”故事明明告訴我們,雨爾根並沒有到天國去。
1859年,哥本哈根成立了以文化啟蒙為宗旨的“工人協會”。在愚昧的工人和下層人民中進行文化啟蒙才是重要的。在作家中,安徒生第一個表示願意為這一協會效力。
安徒生在一個大廳裏,向工人和手藝人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聽眾擠滿了大廳,聚精會神地聽這位出身於他們這個階層的著名作家講文化啟蒙活動,感到十分親切。
安徒生的話是那麼清晰、深沉、充滿活力。他還給他們朗誦了他的幾篇童話,語調雖然質樸,但極富感情色彩,激起工人和手藝人的共鳴。即使多次聽過或看過這些童話的人,經他在這種場合中一朗誦,也有新鮮感覺和體會。
安徒生不僅在歐洲有著巨大的影響,他的作品在美國也擁有大量的讀者。他經常接到美國的羨慕者與崇拜者的來信,他們邀請他到美國去訪問,表示要給他以空前盛大的歡迎。他過去去過的國家,離丹麥都不怎麼遠。到英國去要渡海,但也隻是穿過一條海峽而已。但去美國,要橫渡大西洋。
安徒生給一位美國朋友寫信說:橫在他們之間的大洋太大了,坐最快的輪船從英格蘭到紐約,最少要走兩個禮拜,就是說,要在海上顛簸兩個星期,而他又有暈船的毛病。因此,盡管他十分愛海洋,也隻能望洋興歎了。
安徒生的最好的朋友之一的伍爾芙,就是在1858年的一次輪船失事中葬身海洋的。他很懷念這位朋友,他不敢冒險橫渡大西洋。
1860年,安徒生再次去德國和羅馬旅行。次年,他出版了《新故事集》第五集和第六集。第五集中有《老頭子做事總不會錯》、《新世界的女神》等五篇童話故事;第六集中有《冰姑娘》、《蝴蝶》等四篇童話故事。
在《新世界的女神》中,安徒生寄希望於未來的人們,希望他們理智地、公平地安排人世間的生活。他希望在機器的隆隆聲中,在火車的汽笛聲中,在人的理智所控製的自然力中,將會誕生一位新世紀的美麗女神。
1861年,安徒生到日內瓦、裏昂、羅馬旅行。次年發表了童話《古教堂的鍾聲》,並到西班牙旅行。
1863年,安徒生由西班牙到巴黎旅行,之後創作了遊記《在西班牙》。
1864年是丹麥人民災難深重的一年。丹麥政府對什列斯維希和霍爾斯坦兩個公國采取的沙文主義政策,被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所利用。普魯士軍隊向丹麥進攻,占領了兩個公國。兩個公國鬧獨立,結果引狼入室。普魯士占領它們之後,把它們變成了普魯士的兩個省,對它們的限製比丹麥憲法更嚴了。
安徒生的心情十分沉重,他腦海裏浮現出戰爭中的種種慘象,很長時間無心寫作。
戰爭的烏雲過去,和平終於來臨。但安徒生感到一種莫名的疲勞。死神帶走了他多少親愛的朋友啊!文質彬彬的凱莉·愛達、伊艾達,那麼了解他的奧斯特德,那麼愛他的老人家柯林,他們都與世長辭了。他自己也感到老之將至,感到死神總在窺視他。
但是,安徒生沒有退卻。生活在於鬥爭,要用創造性勞動和衰老鬥,和死神鬥。安徒生又有了創作的激情,童話故事又在叩他的門了。這一年,他發表了劇本《彼非凡人》和兩篇童話《茶壺》和《民歌的鳥兒》。
安徒生還是要去旅行。旅行中總要遇到一些好的、有趣的事情,激起旺盛的創作欲望。盡管許多老朋友去世了,但他們的兒孫又成長起來了,黑眼睛的約妮、小約納斯·柯林又成了他的知心小朋友。他還有許多少年朋友,他們聚精會神地、興致勃勃地聽他講童話故事,講往事。生活仍然是那麼美好!
旅行是一種多麼好的生活啊!1865年,安徒生再次到瑞典旅遊,回來後,在聖誕節出版了《新故事集》第七集,其中有《一塊銀毫》、《在小寶寶的房間裏》等7篇童話。
1866年,安徒生到荷蘭、巴黎、裏斯本等地旅遊,這一年的聖誕節出版了《新的故事》第八集,其中有《姑媽》、《癩蛤蟆》等6篇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