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祖父和外祖母,以及小外孫高爾基住在頂樓上,外祖父在樓上留了一間大房供自住並兼作接待客人的房子,其餘的房間全都租了出去。
在家學習識字
小高爾基6歲的時候,外祖父開始教他識字。
這天晚上,外祖父不知從什麼地方找來一本薄薄的小書,一邊用書在他的頭上啪啪地敲著,一邊興奮地對他說:“喂!搗蛋鬼,來,過來,你快點過來。你這個高顴骨的調皮鬼,快坐下。你瞧這個字,這第一個字母念‘阿茲’,第二個字母念‘布基’,第三個念‘韋季’,知道了嗎?”
小高爾基跟著外祖父念道:“阿茲,布基,韋季。”
外祖父抓起小外孫的手說:“嗯!看這裏,你要用手指指著念,不然,你能分得清嗎?”
於是,小高爾基就一個字母一個字母指著,念道:“阿茲,布基,韋季。”
看到小外孫這樣認真,外祖父很高興,他自言自語地說:“他那死去的舅媽娜塔莉婭總說這小家夥記性不好,這話可不對。你瞧,他的記性可比我當年好多了。”
在俄國,學習都要從學習字母的讀音開始,而學會了字母的讀音並不意味著就會拚單詞。
高爾基的外祖父當時還沒能掌握拚音學習法。拚音學習法是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在1864年才發明的。由於當時俄國還正在進行農奴製改革,一切都還很落後,文化工作更是滯後,所以像高爾基外祖父那樣居於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很難接觸到先進的文化信息,更不要說去學習和掌握了。
很多年以後,長大後的高爾基終於接觸到了拚音法,想想自己當時學習的困難勁兒,他不禁感歎道:“無論在哪些方麵,科學總是在減輕人們的勞動,節省人們的精力,使人們不至於無謂地浪費。”
小高爾基用了3天的時間記住了所有的字母,接著就開始學習單詞。但學習俄文單詞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為了讀出“窗戶”這麼個單詞,按照當時的讀法就得念出一長串毫無意義的音名。
多音節的單詞就更麻煩了。那些毫無意義的音節所造成的混亂,讓小小年紀的高爾基立即對學習產生了厭倦的情緒。此時,他的反應慢了,思路也跟不上了,理解力甚至變得非常遲鈍。他不知所雲地瞎念了一通之後,便不禁哈哈大笑了起來。外祖父見他那個樣子,就氣急敗壞地用樹枝打他的屁股。
這種滑稽而痛苦的學習持續了大約一個月左右,當外祖父要他朗讀用教會斯拉夫文書寫的《聖詩集》時,簡直就無法忍受了。外祖父分不清斯拉夫文體和民間文體每個字母之間的異同點,他雖然能讀,卻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讀。
由於外祖父無法解釋清楚兩種文體之間的關係,小高爾基就更糊塗了。每當他念錯的時候,性情急躁的外祖父就過來扯他的耳朵,並罵道:“啊,你到底有沒有在聽,有沒有在聽我說?”
這種痛苦的學習持續了大約4個月,年幼的高爾基終於學會了俄國“民間字母”和“教會斯拉夫字母”兩種相近的讀法,搞清楚了兩種讀法的異同點。但由於他總是不斷地挨揍,對讀書和書籍產生了一種很強的抵觸情緒。
不過,由於高爾基認字認得很快,外祖父對他越來越喜歡,後來也很少打他了。所以,年幼的高爾基有時又覺得讀書是一件挺不錯的事情。
後來,高爾基的母親回來了。過了不久,母親開始積極地教高爾基世俗的識字課本。因為高爾基開始學的是斯拉夫的教會文,所以不認識“世俗體”的文字。她買了幾本書,從其中的一本《國語》小學教科書裏教高爾基識字。
高爾基費了幾天工夫,就學會了讀世俗體文學的本領。可是,母親馬上讓他學背詩,這使高爾基又煩惱起來。
不久,母親開始讓高爾基背更多的詩,高爾基不堪重負,記憶力越來越壞。他常常想把那些詩行另換一個說法,使它變樣,並配上其他字眼,這個願望越來越強烈。
一次,母親讓高爾基背這樣一首詩:
道路啊!平直寬廣,
上帝的曠野上,你自由翱翔。
不用開辟,無須整飭,
馬蹄踩在你柔和的軀體上,塵土飛揚。
高爾基總是把“曠野”念成“普通”,把“開辟”念成“砍平”,把“馬蹄”念成“馬帝”。
母親一次一次地在旁邊提醒他說:“喂!你動腦子想一想,為什麼要念成‘普通’?你這個小東西,你應當念作‘曠野’,記住了嗎?”
雖然小高爾基知道該怎麼念,可是從他嘴裏發出的詞語卻總是會走了樣。於是,在同這種書麵詩歌作品的“鬥爭”中,產生了高爾基最早的口頭創作。
小高爾基漸漸發現,母親待在外祖父家越來越愁眉不展,她用陌生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人和事。高爾基看到而且感受到母親在外祖父家生活是多麼地難,這讓高爾基很難受。
有一天晚上,喝過茶後,高爾基和外祖父坐在廚房念詩,忽然雅科夫舅舅闖了進來,說米哈伊洛舅舅在他家喝醉了,打碎了碗碟和窗戶,把一塊染好的毛料撕得一塊一塊的,現在他正往這邊來,要殺死外祖父。
米哈伊洛舅舅由於看見父親將染坊交給了弟弟而沒有分給自己,心裏很不高興,所以經常來田野街的房子找茬。有很多次,他都被外祖父請來的打手們拖出門外。
此後,米哈伊洛舅舅幾乎每天都到外祖父家搗亂。對於兒子的行為,外祖父本想請警察將米哈伊洛抓起來,可外祖母卻總是心痛地認為,那是自己的孩子。
每當這個時候,外祖父就罵著自己的老婆說:“瞧瞧吧!瞧瞧吧!這幫畜生都是被你慣壞的。”
外祖父在田野街那所房子裏住了不到一年的光景,人們都知道了他的家庭矛盾。幾乎每星期都有一群小孩跑到大門口,他們滿街歡呼著:“快來看啊!卡希林家又打架了,卡希林家又打架了!”
這種情形持續了一段時間,外祖父把田野街的那所房子賣掉了。這時的高爾基漸漸從外祖母嘴裏得知,原來米哈伊洛舅舅天天來鬧,有一部分原因是想來謀得他母親應得的那份嫁妝的。高爾基這會兒才明白,外祖父雖然很凶,但對自己的女兒卻還是很慈愛的。
外祖父把賣房子得到的錢一部分為高爾基的母親準備嫁妝,一部分又在纜索街重新買了一幢房子。
纜索街上沒有鋪石子,長著雜草,但很清潔、安靜,它穿過兩排漆成各種顏色的小屋,一直通到田野。
高爾基覺得,這所新房比從前那所更漂亮,更令人喜歡。它的正麵的牆塗著深紅色油漆,讓人有一種溫暖而寧靜的感覺;三個窗戶上都裝著淺藍色的護欄板,閣樓上的窗戶裝的是篩狀護欄板,它們在明亮的陽光下顯得非常耀眼;靠左邊的房頂遮掩著榆樹和菩提樹的濃蔭,十分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