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爾基劈柴的時候,他就躲在柴棚裏看書;當晚上別人都睡著了的時候,他就偷偷起床到長明燈下看書。
有時,當高爾基讀到一本有意思的書,或者想快點讀完它,就會去偷著點燃主人的蠟燭看。
但繪圖師的母親是個守財奴,她把家裏的蠟燭頭子數得一清二楚,並量好長度,一旦發現短少,她就揪住高爾基痛打一頓。高爾基沒辦法,隻好用銅鍋映著月光來看書。
後來,繪圖師的母親發現了高爾基的藏書地點,她不由分說就把高爾基借來的書扔進了火堆。
高爾基為此傷心不已,但這更增強了他讀書的強烈渴望。他總是想辦法看書,但他總是被繪圖師的母親發現,她無情地搶走他書,並統統毀掉。
不久,高爾基的另一個麻煩就來了,因為被主人母親撕掉的書全都是他從商店借來的,意味著他將要賠償這些書的錢。
高爾基欠下店主47個戈比,這筆錢對高爾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高爾基每個月的傭金都被主人交給了他的外祖父,他自己本來就沒有錢。
沒有辦法的高爾基想到了偷。
每天早上,高爾基都會給男主人洗衣服,他的褲子口袋裏常常會掉出一些錢。有一次,高爾基在主人的口袋裏發現了一個20戈比的銀幣,當他把錢交給主人的時候,主人連連誇獎他,並笑眯眯地對自己的老婆說:“我就知道彼什科夫是最誠實的孩子。”
現在,當高爾基想去偷主人的錢時,他想到了自己的心靈是多麼的肮髒,想起外祖母對他說的不能做小偷的事,他覺得很為難。
高爾基的異常引起了男主人繪圖師的注意,他趁別人沒有看見的時候,悄悄問高爾基:“喂,彼什科夫,你怎麼這麼反常啊?!是不是想家啦?”
高爾基坦白地把自己的心事全對繪圖師說了,繪圖師聽後,皺了皺眉頭說:“你瞧,這些小書把你給弄成什麼樣子啦!讀書肯定是要給你帶來麻煩的。”說完,他送給高爾基50戈比,並嚴厲地囑咐著說:“你可要小心,千萬別說出來給我妻子和母親聽見,否則的話,又要鬧得不可開交了。”
接著,繪圖師又親切地笑著說:“你這小夥子真倔強,拿你有什麼辦法呀!可是以後不要再看書。從明年開始起,我會買上一份好報紙,你就有可看的了。”
新年過後,繪圖師真的訂了一份《莫斯科報》,此後,高爾基就又多了一個給主人一家讀報的任務。
不過,這份報紙上的文章實在是太少了,根本就不夠高爾基看。後來,他又經曆了一件不愉快的事。
那是一個星期天,主人一家去做早彌撒,高爾基在廚房裏燒上茶炊,就去收拾房間。主人家的孩子溜進廚房擰下了茶炊上的水龍頭,水流光後,茶炊內膛裏的木炭開始燒幹鍋。
高爾基在房間裏聞到一股難聞的氣味,當他跑到廚房的時候,他看到茶炊已經被燒壞了。恰好在這個時候主人一家又回來了。
主人的母親看到被燒壞的茶炊,不由分說拿起一塊鬆木劈柴,對準高爾基的脊背就是一頓毒打。
這天傍晚,高爾基的後背就像枕頭一樣地鼓了起來,原來,他的皮膚裏紮進了許許多多鬆木上的長木刺。
第二天中午,主人不得不把高爾基送進了醫院。
一個瘦高的醫師檢查完高爾基的傷口,從高爾基的背上夾出42根木刺,醫師非常氣憤地對高爾基說:“他們這樣毒打人,你可以寫狀子報官。”
高爾基回到了主人家,他並沒有去告官,主人一家對高爾基頗為滿意。他們以後對他空閑的時候看書,也不再幹擾了。
當高爾基傷好後,他又到裁縫妻子那裏去借書。像大仲馬、彭桑·杜·特裏爾、蒙台潘·沙科涅、加博裏奧、埃馬爾、巴戈貝的書,他一本接一本地讀。
很快,他就弄懂一個道理,在這種寫得津津有味、變化多端、錯綜複雜的書中,雖然國家和城市各不相同,發生的事件各種各樣,但講的都是:好人走惡運,受惡人欺淩,惡人常比善人走運、聰明;可是等到後來,總有一個難以捉摸的東西,戰勝了惡人,善人一定得到最後的勝利。
而那些談及“愛情”的文章,大多令人生厭,男男女女用老得掉牙的套話談情說愛。這非但不讓人覺得好看,反而讓他覺得沒意思。
高爾基一本接一本地讀下去,漸漸地明白了俄羅斯生活與其他國家生活的不同之處。他內心隱隱約約的憤恨情緒漸漸被激發出來,他開始懷疑那些翻卷著書角、汙穢不堪的黃色書頁裏所述內容的真實性。
一次,當他讀著法國作家龔古爾的長篇小說《桑加諾兄弟》,沉浸在賣藝弟兄的悲慘故事中時,他的兩隻手發抖了。當他讀到那個不幸的、斷了腿的藝人爬上閣樓,而他的弟弟正在那裏悄悄地練他們所鍾愛的技藝的時候,他放聲大哭了。
這以後沒多久,他又從裁縫妻子那裏借來了英國作家格林伍德的《一個小流浪兒的真實故事》。
高爾基一開始就對這書的書名產生了興趣,當他打開第一頁,他立刻就在心中喚起了狂喜的微笑,並一直含著這樣的微笑把全書念完,有些地方還念了兩三遍。
看完了這部書,高爾基才知道,原來在外國還有很多貧窮的小孩,他們的生活甚至遠遠不如自己呢!
格林伍德的這部書使高爾基獲得了無窮的力量。很快,他又借到了法國另一作家巴爾紮克的《歐也妮·葛朗台》。
書中的葛朗台老頭使高爾基自然地聯想到了他的外祖父。雖然高爾基熟悉自己的外祖父那麼久了,但他對老人的認識和了解卻沒有在他讀完《歐也妮·葛朗台》之後所認識和了解的那樣深刻。書中歐也妮的父親葛朗台老頭子也是一個吝嗇、刻薄的人,但是比高爾基的外祖父更愚蠢,也沒有外祖父有趣。
經過這樣的比較,高爾基終於發現了自己外祖父的可愛一麵,不由得有些想念自己雖吝嗇但善良的外祖父來。
在龔古爾、格林伍德、巴爾紮克等人的小說裏是沒有善人,也沒有惡人,而有的隻是一些最最生動的普通人,是精力充沛得令人驚奇的人。他們是不容懷疑的,他們所說的和所做的,都是照原樣說和做的,而不可能是別的樣子。高爾基覺得這些故事才是真實的故事,是真正的好書,他對它們愛不釋手。
高爾基一直在裁縫妻子那裏借了幾乎一年的書來看。第二年春天,裁縫師傅的妻子突然不知去向了。過了幾天,她的丈夫也走了。
高爾基心裏充滿憂傷,他多麼想能夠再見到裁縫師傅嬌小的妻子,向她說幾句感激的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