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她關心克利斯朵夫,她以為他深愛著高蘭德,她因為他的痛苦而痛苦。有天早上,克利斯朵夫被高蘭德搞得格外氣惱,把葛拉齊亞僅有的一點兒小本領都嚇丟了。她手足無措,他就怒氣衝衝地責備她,用力搖著她的小手,更把她駭昏了。他又生了氣,發過一通火後,就走出了屋子。可憐的葛拉齊亞眼淚都要流盡了,那些責備的話固然使她傷心,但更讓她傷心的卻是因為她不能使克利斯朵夫高興。
後來,克利斯朵夫很少去史丹芬家,這就讓葛拉齊亞更痛苦了。她想回家去,又不敢說出來,她按期給爸爸寫信,卻不敢向他說:“啊!爸爸,接我回去吧!”?
老爸爸雖然心裏極願意,卻也不能接她回去。有次他很小心地探了探史丹芬太太的口風,史丹芬太太立刻回答:“葛拉齊亞在巴黎非常好,並且在巴黎,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
後來,終於有一天,這個小心靈再也受不了異鄉的苦楚,必須回家了。?
在克利斯朵夫的音樂會之後,那天她同史丹芬一家都在場,親眼見到那些人當眾侮辱一個音樂家,她傷心欲絕。回到姑母家,還要聽高蘭德、呂西安等人對克利斯朵夫的刻薄的議論。她躲在房裏,趴在床上痛哭了一晚上,她自言自語好像同克利斯朵夫在說話,恨不得將生命獻出,如果這能給他帶來快樂。從此,她在巴黎再也待不下去了,她寫信給爸爸,懇求他向姑母說情。?
父親馬上趕來,雖然抗拒史丹芬太太的意誌對他倆都非一件易事。可是這次,他們還是抗住了。?
葛拉齊亞回到寧靜的家園,快樂地跟她喜愛的大自然和生靈重新團聚,然而她的心中卻多了一層北國帶來的哀傷,像霧一樣,籠罩於心頭。躺在草地上聽著蛙聲或蟬鳴,坐在鋼琴前麵,她幾小時地想著自己中意的朋友,她和他幾小時地交談著,相信有朝一日,他會推門走進來看她。她寫了一封不署名的信,遲疑很久才投進了信箱,信中她告訴他:你不是孤獨的,不要灰心,遙遠的地方有人在想念你,愛你,每天在上帝麵前為你祈禱。但這封可憐的信,卻糊裏糊塗丟失了,他始終沒收到。?
隨後,這個遠方的小姑娘仍然過著單純而寧靜的生活,可是克利斯朵夫卻像火焰一樣在她心靈深處發著光和熱。?
克利斯朵夫對這股天真純潔的感情一無所知。他也不知道在他當眾受辱的音樂會中,有一個人將來會成為他的朋友,成為他的愛人,與他攜手前進,並肩奮鬥。?
他雖孤獨,但意誌卻一點兒也不消沉。他再也沒有以前在德國時的苦悶。他現在更加堅強了,也不再對巴黎抱有幻想,哪裏的人都是一樣的,應該忍受,不能固執己見。像貝多芬所說:“要是我們把自己在無謂的爭鬥中耗費了,還有什麼可以用來做高尚的事業?”他對自己,對自己曾竭力批判的祖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現在的他,每感到巴黎的氣氛壓迫得他不願忍受時,就想著回到自己的祖國,回到那些體現國魂的詩人與音樂家中去,他打開他們的書,整個屋子都會明亮許多。在那裏,他感受到了被他遺棄的同胞們的親切的微笑。?
他曾經對他們多麼地無情無義!他為什麼就不能早些發現他們的樸實慈愛呢?他對自己曾講過的一些話羞愧難當。那時他隻看見他們的缺點流於形式而繁瑣的禮節,感傷的理想主義,小小的謊言,這些小小的缺點同他們高尚的德性相比,真是太微不足道了!他搞不清楚他當初怎麼對他們的弱點會那樣苛刻呢?此刻他反而因此覺得他們更動人,更富人情味了。在這種情形之下,現在最吸引他的人便是以前被他苛刻批判的人。對於舒伯特和巴赫,他什麼苛薄的話都說過,如今他倒覺得他們非常親近。那些偉大的心靈,受過他的指責與嘲笑的,對他這個流亡異國的人,笑容可掬地說著:?
“朋友,我們支持你。勇敢些罷!我們也曾受過非人的苦難!……可是最終我們還是達到了目的……”?
於是他聽見了約翰?賽巴斯蒂安?巴赫的心靈像海洋般奔騰,多少城市被守夜人叫醒了,居民歡欣鼓舞地迎著神明走去,他的矯健的步子把世界都震撼了。在法國,音樂是用過濾器將水一滴一滴地注進細小瓶口的水瓶裏,這些喝慣了無味的純水的人,一看到大海般洶湧的德國音樂,就會不習慣地吹毛求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