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智慧養生,為你打開健康之門(上)(1 / 3)

圓滿的人生,由健康開始;健康的身心,由養生開始!

健康是金,長壽是福!養生有一條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怕死者陽氣不足,陽氣不足,死神就會找到你。這就是道家所講的,修煉人要有英雄的氣質。然而順應自然則是養生的最高境界。凝神定氣、物我兩忘才是養生的真諦。

1.養生治病,哪種鮮花適合你

生活中到處都可見到美麗的鮮花,據科研機構測定,鮮花含有22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及豐富的蛋白質、澱粉、脂肪,並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及鐵、鎂、鉀、鋅等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藥用和保健功能,可增強體質、延年益壽。如菊花能安腸胃、利血氣;金銀花清熱解毒、涼血止痢;茉莉花長發養肌;梨花清熱化痰;梔子花清肺涼血;玫瑰花活血理氣,駐人容顏;芍藥花能行血中氣;月季花能消腫療瘡。生活中的鮮花種類有很多,我們可以在深入了解之後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鮮花,讓鮮花真正地裝點我們的人生。

食用花卉是一種自古就有的養生方法。對現在的人來說雖然鮮花更大意義在於以禮相送,但我們不妨效仿古人用鮮花來養生治病。

◆自製鮮花護膚品◆

一個女人隻要過了25歲,就會時不時地覺得自己不再年輕,皮膚問題成了她們最大的困擾。在用了大量的化妝品仍不見效的情況下,不妨試試自製鮮花護膚品,可根據自己皮膚的需要來製作。

玫瑰洗麵奶

清早,摘取一朵欲開的玫瑰,整朵浸入香醋中,放在陰涼的地方1個星期後,然後兌入適量的冷開水就可製成洗麵奶,早晚都可用它洗麵。這種自製的玫瑰洗麵奶,可徹底去除麵皰、粉刺,可使肌膚變得光滑柔嫩。

菊花麵膜

菊花的用法有兩種,一可將菊花製成花粥內服;二可搗爛與蛋清拌勻敷麵,能美白肌膚,去除皺紋。經測定,菊花內含有豐富的香精油、菊色素,這兩種物質均可有效抑製皮膚黑色素的產生,柔化表皮細胞,讓皮膚看起來更加細膩。

桃花護膚液

大家一定都聽說過“人麵桃花”這樣的說法,那麼用桃花養顏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桃花是最好的養顏妙品,內含豐富的山奈酚和香豆精。將新開的花朵浸入白醋中或低度純糧酒內,靜置,液色微紅後即成。洗臉後,取少許甘油與之相揉擦臉。用之洗麵亦可,內服尤佳,可延緩衰老,真正達到人麵桃花的效果。

李花麵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從漢代時李花就與桃花齊名。李花花色潔白秀麗,味苦氣香,將其搗爛與少許蜂蜜調勻後敷麵,可使肌膚細膩白晳。《普濟方》曰:“李子花與梨花、櫻桃花、蜀黍花、紅白蓮花等研細為末,用於洗臉,百日可光潔如玉。”

茉莉花斂膚水

取未全開的花朵浸入冷開水中,密封靜置數日後,兌入少許醫用酒精即成。洗臉後拍在臉上,可收縮毛孔,清爽肌膚。

百合美白液

將百合花瓣裝入瓶內,注入醫用酒精後密封。1個月後,以2倍的冷開水稀釋,對皮膚有美白作用,尤其對油性皮膚效果更佳。

◆鮮花食譜◆

金庸筆下最美麗的女主角非香香公主莫屬,這位香香公主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吃花瓣。因為花瓣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吃花瓣隻是食用花卉的一小部分,花卉的莖、葉、杆、根都可成為養生食材。下麵就介紹幾種鮮花食譜,讓大家越吃越健康。

茉莉花食譜

茉莉花最大的功效是舒肝明目,清涼解毒。明《飲饌服食箋》記載:“茉莉花嫩葉采摘洗淨,同豆腐熬食,絕品”。茉莉花最常見的烹飪方法是製成茉莉花糖飲:茉莉花5克,白砂糖適量。將茉莉花、白砂糖加水1500毫升煎好,去渣飲用。此飲甘甜芬芳,具有疏肝理氣,止痢解毒的功效,適用於胸脅疼痛、下痢腹痛、瘡瘍腫毒病症。

玫瑰食譜

玫瑰花瓣單吃起來微微的甜又帶少許苦味。玫瑰花用糖漬就是著名的玫瑰糖糕,用它可做各種甜食餡的配料,其味香甜可口。紅玫瑰花可與雞腿菇、鮮筍、喇叭菇等一起燉湯,是冬季的滋補佳品;另外,將玫瑰和粳米一起熬製成玫瑰粥,可養顏。

杜鵑花食譜

花色潔白、花冠大而肉質的大白花杜鵑,煮湯或與蠶豆、鹹肉、火腿等煮食或炒食,是白族用以待客、娶喪筵席的材料。杜鵑花含有氨基酸和維生素,有潤肺清喉、益氣寧神、調和經血、強健大腦的功效。

桃花食譜

桃花是一種天然的潤膚品。《太清方》中寫道:“三月三日采桃花,酒浸服之,除百病,好顏色。”陽春三月桃花盛開,此時采摘下桃花瓣陰幹,放入粥內,常服可添嬌色。

南瓜花食譜

南瓜花在鄉土菜中十分常見,花朵碩大,漂洗切碎後,拌在麵粉之中,煎成餅食用,或者煮粥。有些人可能覺得南瓜花素炒不夠好吃,加一點皮蛋、枸杞子、高湯,煮開做成湯就會鮮得多了。

桂花食譜

《本草綱目》中記載,桂花“能養精神、和顏色,久服輕身不老,麵生光華”。桂花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香料,桂花糖漬香甜可口,有讓人愉悅的氣味。可以用桂花做桂花湯圓、桂花月餅、桂花鴨、桂花幹貝等。

牡丹花食譜

牡丹花的食用從宋代就開始了。到了明清時人們已有了較為完滿的原料配方和製作方法。《養小錄》記載:“牡丹花瓣、湯焯可,蜜浸可,肉汁燴亦可。”其實,無論滑炒、勾芡、還是清燉,牡丹花那濃鬱的香氣終不改變。在菜譜中,有牡丹銀耳湯、牡丹花溜片、牡丹花裏脊絲、牡丹花瓣酒等。

2.疾病要“三分治七分養”

現代人患病多與生活方式有關,於是很多人為了使病情好轉,在配合治療的同時加強保養,也就是俗話所說的:三分治七分養。三分治七分養是一種重要的養生之道,“治”跟“養”並不矛盾,隻有兩者完美地結合,才會使身體更加健康。

三分治七分養,通常七分養建立在三分治的基礎上。從心情狀態、運動方式、進食情況等方麵進行“養”。

◆最忌頭疼治頭,腳疼治腳◆

現代人大多都有這樣一個觀點,那就是如果自己生病了,醫生隻要對症下藥即可,但這個道理並不能讓注重養生的健康專家們所接受。健康專家認為,治療疾病的本質是非常重要的原則,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比如說,皮膚病的本質問題是肝的問題。隻要調理好肝髒,皮膚問題自然會解決。但是如果一看到臉上起了痘痘,就使用去痘的藥,而沒有徹底解決肝的問題,那麼臉上的痘痘永遠都不會下去,還有可能會引發其他的皮膚問題。

目前各種疾病層出不窮,人們的生活好了,死亡率卻更高了,然而天價的醫藥費也讓越來越多的人無法承受,其實有病不單單隻靠治就行了,更多的還要靠養。總之,無論從哪方麵來說,三分治七分養的健康理念值得每個人深入了解。專家表示,人一旦患了疾病,應該從病源入手,除了進行合理化的治療外,更要依靠科學健康的養生方法,這就是治病要三分治七分養的理念,在治療慢性病方麵運用最多。

治病與養生的關係,就像在戰場殺敵一樣,裝備的一多半投入都是用於防護;又像蓋房子打地基一樣,建築的最堅固材料大多都用於地基;還像磨刀不誤砍柴工一樣,砍柴的一半功夫是用於磨刀。如果反其道行之,那麼打仗就要失敗,建築就要倒塌,砍柴就要費力。治病就是消滅敵人,養生就是保護自己;如果不保護自己,那麼如何消滅敵人?因此養生作為健康的基礎是十分重要的。養生不僅是健康人預防疾病的方法,也是沒有使用養生而生病之人的基礎治療方法。

◆七分養,保健康◆

既然養生這麼重要,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養生呢?

一養:心態。心態平靜,即像水一樣清潔、幹淨、平靜。每天想象自己的身體像平靜的湖水一樣清潔、透明。腦子不要被七情六欲占滿,心態保持平和。珍饈美味,吃兩盤就飽;衣裝百件,穿兩件就暖;廣廈千間,隻能睡一屋一床。所以隻要少欲無為,就能保持良好心態。

二養:形態。不要猶病自憐。不要讓人覺得你總是病歪歪或者精神不振的樣子;也不要裝病讓別人照顧你。穿著要整齊清潔,給人以健康的形象。經常要注意放鬆自己的五官和手腳。人在心情緊張的時候,五官和手腳就會不知不覺地用力,人在煩惱的時候身體也會變得沉重,所以要學會放鬆。有些人經常歎氣,據最新科學測定,人歎一口氣,身體的免疫力立刻會降低一半。因此,有時我們要保持一種阿Q精神,一種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養:水分。保持充足的水分。每天起床喝兩杯水,一杯大約150毫升,要慢慢地喝。古代老法師可以把一杯水分成三百口來喝,這就是定功,沒有定力是做不到的。晚上睡覺前也要慢慢喝一杯水。一天的其他時間要隔一段補充一口水,一天加起來的水量有2升就合乎標準。不要把茶、湯、牛奶等當水,這些是飲料,不是水!也不要喝純淨水和蒸餾水,要喝礦泉水。如何判斷體內是否缺水,看我們排出的尿液,很清說明水量就夠了;尿很黃,就表示體內血液黏稠,水分不足。

四養:食物。以可維持體內充足營養為標準。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一樣都不能少。合理搭配營養,才能越吃越健康。不要忌食,有的人認為吃肉不好,就一點肉都不吃。肥肉可補充脂肪,瘦肉可補充蛋白質,這兩樣一樣都不能少。食物有酸堿之分,要根據體質選擇。人一天要進餐三次,也算是人生一件比較重要的大事,養病時更應該注意這一點。

五養:生活方式。很多疾病都是因為平常的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如頸椎病、文明病。一個錯誤的生活方式的養成也許隻需要10天,但要改正它卻需要10年,所以在平常的一點一滴都要注意。

六養:睡眠。每個星期至少有四天晚上11點前要睡覺,子時不睡覺,肝膽兩條經絡得不到休息,補充睡眠十多個小時都不能夠補回來,且越睡越累。

七養:運動鍛煉。把“生命在於運動”改一改,變成“生命在於相對運動”,心要靜,身要動。心不要亂想,身體不要久坐、久睡。運動以身體微微出汗為度;走路的時候不要急匆匆,老是低著頭看地下,要挺起胸抬起頭來平視前方,身體放鬆,按一定的節奏行走。

3.養生,別再懶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也明白養生的重要性,也知道如何養生,但就是一推明天,二推後天,遲遲不行動。養生是自己對自己健康負責的一種表現,是一種健康投資,越早進行,收益越高。所以,養生別再懶。

養生是人們對健康的一種需要,如果不懂得養生,健康就沒有保障。

◆談養生◆

“養生”一詞,最早記載於先秦、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靈樞·本神》:“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由此可見,養生是我們的先祖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認真總結生命經驗的結果。

養生的目的是保護生命、延年益壽。我國中醫學十分重視預防保健,稱為養生,通過精神調養、食療藥膳、養生功法等整體綜合措施,達到增強體質、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長生命的目的。在養生學中強調“治未病”,防重於治,提出了“天人相應”的整體觀理論。

世界上每一種生物都有其相應的正常壽命,蜉蝣之短、靈龜之長,物種使然。人類正常壽命有多長,說法不一。當今世界上人口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尚不能超過80歲,可見養生的確是全人類麵臨的一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