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冷水洗臉,溫水刷牙
刷牙洗臉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衛生習慣,但有一部分人在保證健康的最基本階段就犯了錯誤。無論刷牙還是洗臉,有的都用冷水,有的都用熱水,事實上這是非常不科學的。“冷水洗臉,溫水刷牙”,才是人們真正的養生、保健之道。
科學洗漱有利養生,關注細節,健康從“冷水洗臉,溫水刷牙”做起。
◆冷水洗臉,美容保健◆
洗臉,是日常護膚最基本的一項,而冷水洗臉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尤其在寒冷的冬天,對身體健康極為有利。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早晨起床或午休之後,用冷水浸過的毛巾濕潤臉部,頓時就有一種頭清眼明的感覺,精神也為之振奮。在用冷水洗臉的過程中,冷水的刺激既可改善麵部的血液循環,又可改善皮膚組織的營養結構,增強皮膚的彈性,消除或減輕麵部皺紋。可見,冷水洗臉不僅利於衛生,也利於美容。
此外,堅持用冷水洗臉還可以興奮神經,使人精神煥發,更好地開始一天的工作和學習。在冬季用冷水洗臉,可以增強耐寒力,避免麵部和手的凍傷,更重要的是可減少患傷風感冒、呼吸係統疾病的機會。尤其對於那些易患氣管炎、扁桃腺炎及傷風感冒的人有更大的好處。所以以前習慣於用熱水洗臉的人,可改用冷水洗臉,這樣也許可以使你更年輕健美。
冷水洗臉的保健作用就在於:鍛煉人的耐寒能力,預防感冒、鼻炎,對神經衰弱的神經性頭痛患者也有益處。當然,洗臉用的冷水溫度也不能過低,以10℃左右為宜。
◆溫水刷牙,健牙固齒◆
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潔的主要方法,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不懂得刷牙的“學問”。堅持溫水刷牙就是刷牙環節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溫水是口腔的保護劑。口腔專家表明,人的牙齒正常的新陳代謝溫度在35~36.5℃,如果經常給牙齒以驟冷驟熱的刺激,則可能導致牙齦出血、牙齦痙攣或其他牙病的發生。如果長期用涼水刷牙,就會出現“人未老,牙已老”的結局。日本的一項調查表明,牙齒的壽命平均比人的壽命短10年以上,根源便出在“涼水刷牙”這一群體習慣上。
實踐也證明,35℃左右的溫水是一種良性的口腔保護劑,用這樣的水漱口,既利牙齒,也利咽喉和舌頭,還利於清除口腔裏的細菌和食物殘渣,會使人產生一種清爽、舒服的口感。並且,溫水含漱,會使齒縫內的細菌和食物殘渣得以清除,達到護牙潔齒、減少疾病的目的。
11.健康從捍“胃”開始
胃在人體內擔任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的重任,對人體的生命和健康至關重要,故言“人以胃氣為本”。胃氣不足,則會導致疾病的發生與發展變化。而如今,由於人們長期食用高鹽、煙熏和鹽漬等食物,過度酗酒、吸煙,導致大部分人的胃都處於亞健康狀態。
胃病是一種慢性病,治病需要靠“養”。健康的心態、良好的生活習慣,配合科學的治療才是治療胃病的關鍵。
◆良好習慣護“胃”保駕◆
不要空腹喝牛奶
很多人有睡前喝牛奶的習慣,其實這是不科學的。牛奶中的蛋白、脂肪和糖分等會引起胃酸分泌,如果長期在夜間空腹狀態下飲用,不但對胃起不到保護作用,反而有可能對胃造成損傷,並加重反流症狀。所以,不要在夜間空腹喝牛奶或果汁之類的飲料。
不要飲食無規律
很多人都是如此:遇到好吃的、合口味的就猛吃一頓;心情不好、不合口味時就餓一頓,這樣很容易造成胃的蠕動功能紊亂,進而使胃壁內的神經叢功能亢進,促進胃液的分泌,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胃炎或胃潰瘍。因此,想要保護你的胃,飲食一定要適時適量,不要暴飲暴食。
少吃醃製食品和夜宵
如今,社會上出現了大量的胃癌患者,胃癌對人體的危害極大。據有關資料顯示:長期高鹽飲食、食用醃製食物都會增加胃癌發生的危險性。而半夜吃夜宵也不是好習慣,臨睡前吃東西會導致胃酸分泌,而且容易引起熱量囤積。無論對胃、對人體都是有害無益的。
保持精神愉快
其實,胃的健康與否與精神因素也有很大的關係。過度的精神刺激,如長期緊張、恐懼、悲傷、憂鬱等都會引起大腦皮層的功能失調,促進迷走神經功能紊亂,導致胃壁血管痙攣性收縮,進而誘發胃炎、胃潰瘍。因此,平時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愉快的精神、開朗的性格,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
◆胃病“三分治七分養”◆
胃病是一種很常見的病,但話說:“胃病三分治療七分養”,所以治療胃病的良方就是靠“養”。那麼,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才具有養胃、護胃的功能呢?
◎南瓜:南瓜性溫,味甘,它所含果膠有很好的吸附性,能粘結和消除體內細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質,從而起到解毒作用。還可以保護胃腸道黏膜,免受粗糙食品刺激,從而促進潰瘍麵愈合,是胃病患者的首選。南瓜還有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的功能。此外,它還可以消除致癌物質,有防癌功效,並有助於肝、腎功能的恢複,促進肝、腎細胞的再生能力。
◎薑:根莖肉質,肥厚,扁平,有芳香和辛辣味,能促進血液流通,緩解天氣寒冷造成的胃痛。生薑在中藥中用於治療惡心、嘔吐,對胃病患者很有益處。但是對於胃潰瘍、胃食管逆流患者不益,此類患者應該少用。
◎白菜:白菜性味甘溫無毒,並且四時常青,營養豐富,口感脆嫩,清爽適口,有和胃潤腸、清肺止咳等功效。它所含纖維素豐富,可有效促進腸胃的蠕動,潤腸通便,可減少痔瘡和結腸癌的發病率。有助於脾胃虛寒、脾胃陽虛引起的慢性胃炎、潰瘍病患者的恢複。
◎山藥:滋養強壯,助消化,益腎氣,有強筋健脾等滋補功效。黏稠質地也有保護胃壁功效,還能促進食欲。對於因胃部長期不適而引起的食欲不振患者可多吃。
◎木瓜:木瓜不但香氣濃鬱、甜美可口,它所含營養也非常豐富,被稱為抗病保健佳果。木瓜所特有的木瓜酵素有助於分解並加速蛋白質吸收,能清心潤肺還可以幫助消化、治胃病。但是木瓜偏寒,所以不易空腹食用。
12.腳氣防治小偏方
腳氣俗稱“足癬”,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真菌感染性皮膚病,由一種生長在皮膚上的真菌所引起,它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最容易繁殖。雖然溫和的氣候可能助長細菌,但流汗後的鞋襪通常是原凶。一旦感染了腳氣,你至少需要1個月的時間來治療它。更嚴重的是它會複發,除非你杜絕它們的來源。腳氣不會自動消失,若不加以治療,可能使皮膚開裂,導致更嚴重的細菌感染。
成人中有70%~80%的人患有腳氣,隻是輕重不同而已。患有腳氣的人比較難治愈,且經常複發,夏季和冬季是腳氣的常發季節。
◆腳氣輕鬆預防◆
飲食衛生
容易患腳氣的人在飲食方麵也應稍加注意,應攝取大量的生鮮蔬果、烘魚及烘雞肉,少吃油炸、油膩類食物。同時要注意腳部衛生,將生蒜切成小片,放入鞋內穿幾天,蒜內殺菌成分將被皮膚吸收。穿棉製的吸汗襪,每日更換襪子,盡量別讓鞋子裏潮濕。
正確穿鞋
鞋是雙腳健康的根本,透氣性好、吸汗才不至於為真菌營造一個溫暖、潮濕的生存環境。不要連續兩天都穿同一雙鞋,每雙鞋穿過後,至少需24小時,才能徹底風幹。鞋子應該經常曬曬太陽,如果你的腳很容易流汗,有條件的話就一天換兩次鞋。
勿赤腳在公共場所
在有些公共場所,例如洗浴中心、更衣室、健身房等,許多人赤腳走動,雖然舒服但最好還是穿上拖鞋,以降低真菌感染的機會。如果你的抵抗力比較差,那麼不論到任何潮濕的場所,你都有可能被感染,因此更要格外注意。
◆治腳氣小偏方大功效◆
◎煮黃豆水可治腳氣。用150克黃豆打碎煮水,水約1千克,用小火約煮20分鍾,待水溫能洗腳時用來泡腳,可多泡會兒。治腳氣病效果極佳,腳不脫皮,而且皮膚滋潤。一般連洗三四天即可見效。
◎陳醋泡腳治腳氣。每晚睡前,取花椒10克、綠茶10克、陳醋50毫升,加水2500毫升煮開,不燙後浸泡雙腳,每次浸泡半小時,然後用幹淨毛巾擦幹雙腳。堅持每晚泡腳1次,1周後腳氣便會減輕。
◎花椒鹽水治腳氣。放花椒10克、鹽20克加入水中稍煮,待溫度不致燙腳了,即可泡洗,每晚泡洗20分鍾,連續泡洗1周即可痊愈。用過的花椒鹽水,第二天經加溫,可連續使用。已潰瘍感染者慎用。
◎韭菜能治腳氣。鮮韭菜250克洗淨,切成碎末放在盆內,衝入開水。等水冷卻到能下腳時,泡腳半小時,水量應沒過腳麵,可同時用腳揉搓。1個星期後再洗一次,效果很好。
◎嫩柳葉治腳氣。一把嫩柳葉加水煎熬,而後洗腳,堅持幾天就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僅是腳趾縫潰爛,可將嫩柳葉搓成小丸狀,晚上夾入趾縫(可穿上襪子),第二天即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