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三折肱名醫愈烈女 一帆風俠士送嬌娃(1 / 3)

且說妙悟,當下把婉貞夤夜投奔,感冒得病半月不愈的話,說了一遍。學農道:“老佛忒煞膽大,倘使他是個人家逃出來的婢妾,你也收留下來,不怕累了自己麼?”妙悟道:“四大皆空,何處是累?”學農道:“慈悲心動,怕不能空。”妙悟道:“此女雖無來處,卻有去處,也不必累我。”遂把婉貞所述之遭際,及寄信回家,囑人來接的話,一一述知。學農道:“原來是一位奇節女子,可敬,可敬!我便醫他。”妙悟便叫翠姑,先到禪室裏去,知照了婉貞,然後親引學農到裏麵去。婉貞已是勉強坐起,用夾被圍住了下身。翠姑端過一張矮腳幾,放在榻上。學農診過了脈,定了方子,便和妙悟同出佛堂外麵,好讓婉貞方便睡下。學農道:“他這個症,有伏暑在裏麵。起先隻管吃些午時茶,所受風寒都祛去了,隻是不能清那點暑熱。我這方子,吃兩劑下去便好的。”妙悟道:“居士名手,自然能祛除百病。隻是他的心病難除。

”學農道:“說到心病,便是神仙也難醫治,莫說是我。”妙悟道:“我料他此時心病隻有兩條,若能先治好了一條,他的病也就易好了。居士住在城裏,相識人多,或者可以同他設法。”學農道:“奇了。這女子的心病,怎麼叫我到城裏去醫起來。”妙悟道:“他此刻兩條心病,一是思夫,一是思父。思夫這條,我們是難設法的,至於他思父一條,似還可以盡點力。”學農道:“怎麼盡力呢?”妙悟道:“他曾經寫了一封信回去,已經半個多月,沒有回信。他自寫了這封信之後,便病倒了,不能執筆。老衲是僅識得經卷幾個字,寫是寫不來的。居士若能代他寫一封信,寫得上緊點,叫他家裏趕快打發人來接他,等他家人到了,我包管他的病就好了八九。”學農道:“這個容易。老佛去問了他家的住址,我便代他寫封信。”妙悟道:“他寫信時,那收信地方,我看見過的。一時忘了,待我再問他來。

”說罷走到裏麵,問明白了,出來對學農道:“寫省城、大新街、聚珍珠寶店、陳六皆、轉交朱小翁便是。”學農聽了大驚,頓然省悟,道:“他莫非是陳耕伯的聘寶麼?”妙悟道:“居士何由得知?”學農道:“這個陳六皆,是我的老朋友,他所開的聚珍珠寶店,早已閉歇了,此刻帶了貨底到梧州去賣。前一向路過這裏,還在我家耽擱了幾天,動身還不多時。他告訴我,一個侄兒,別字耕伯,才定了親,便不知去向,後來那所定的侄媳,也被人拐去了,聽說賣在梧州,是這個女子自己告了官司,虧蒼梧縣李大老爺,交代同鄉人帶他回去,到了肇慶峽,沉了船,撈救不著,生死未知,還托我打聽呢。”妙悟道:“善哉,善哉。這是佛法因緣,得遇居士。他雖未曾對我說出陳耕伯名字,然而所有情節,一一符合,準定是他,居士便行個方便如何?”學農道:“請老佛去問明白了他,倘然是這個人,我便親自走一遭,送他回去。”妙悟合掌道:“善哉,善哉。待老衲問去。”

說罷走到禪室,看見婉貞躺著,因問道:“請問女菩薩,那聚珍店的陳六皆,是女菩薩甚麼人?”婉貞道:“是表叔。”妙悟道:“是老親,不是新親?”婉貞道:“是老親。”妙悟道:“那陳六皆有一位令侄陳耕伯,女菩薩可與他認得。”婉貞聽說,不覺一骨碌爬起來坐著,一麵說道:“敢是來了。

”既而回心一想,不禁漲的兩頰緋紅,慢騰騰的說道:“老師傅問他怎的?”妙悟見此情形心中已了然明白,因說道:“方才來看病的黃居士,是陳六皆的朋友,老衲和他說起女菩薩前次寄信的事,他說聚珍已經閉歇了,六皆前一向路過此地,還在黃居士家住了幾天,此時往梧州去了,須知這半個多月,沒有回信的原故,是那封信無處可投了。”婉貞道:“不知我六皆表叔,到梧州有甚麼事?”妙悟道:“聽說是販賣底貨。此刻黃居士叫我傳言與女菩薩,安心調理,病好了,他親自送你回去呢。”婉貞大喜道:“這真是我的重生父母,令人感激不盡的了。”妙悟便出來對學農說知,又述了婉貞感激的話。學農道:“這等奇節女子,我便把他作菩薩供養,朝夕禮拜,還不能表我欽佩之意,何必他說感激呢。老佛勸他安心調養罷。得他好了,他要幾時走,我就幾時送他去。這個藥方,我帶了進城,撮了藥,叫人送來罷。雖說不甚遠,也有四五裏路,省得老翠姑又拄了拐杖,走一次了。”妙悟道:“如此一發成全了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