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三折肱名醫愈烈女 一帆風俠士送嬌娃(3 / 3)

慢慢的天色大亮,太陽出來了。黃學農早已親身來到,並帶了書僮,捧了一個攢盒來。妙悟到佛堂裏相見,寒暄已畢,學農道:“我素知老佛廚下,鍋灶都不許動葷腥的。朱小姐久病初痊,胃口不好,必要有點精致肉食,方可吃得粥飯,所以特備了一個攢盒送來,順便看看他的病,改個藥方。”妙悟道:“一發都煩居士費心了。”說著便叫翠姑端了進去,告訴婉貞。婉貞看時,是一個海南紅木攢盒。揭開一看,裏麵七個精致瓷碟,盛著一樣是臘鴨肫,切成薄片;一樣是去了皮撕細的臘鴨腿;一樣是火腿;一樣是肉鬆;還有那蝦米、魷魚絲、鹵肫肝等,共是七樣。說道:“怎麼好,多謝黃先生的。”說時妙悟已引了學農進來。婉貞道:“蒙先生賜藥,頓起沉屙,已感謝不盡,怎麼又蒙賜饌,實不敢當。”學農道:“小姐久病初痊,必要有點可口之物,方能下飯,偶備幾式粗肴,何足言謝。”妙悟接著道:“難得居士想得到。知道老衲廚下不進葷腥,所以特備了這個攢盒來,給女菩薩下飯。

”婉貞道:“這個我一發不敢受了。老師傅寶刹,向來戒斷葷品,怎好為我破了這例。”妙悟道:“不妨,不妨。這攢盒是黃居士送來之物,女菩薩又是客,與我小庵無礙的。”學農道:“還是先診小姐的脈罷。早好一天,好早走一天,省得在這裏思親念切。但不知服藥之後,覺得怎樣?”婉貞道:“多謝賜方賜藥,服後頓愈八九。先生真是神醫。”說話時,翠姑已擺好了兩本書,作為手枕。婉貞移步到桌邊,伸手診脈。學農診過之後,又定了個方,仍舊帶在身邊,說進城去撮了送來。婉貞道:“承先生如此厚賜,愧無以為報。”學農未及回答,妙悟道:“這是居士與人方便,何必言謝。”學農道:“老佛說的是佛法,我行的是儒素。聖人秉筆作春秋,是教後人以彰善罰惡。我敬佩朱小姐的奇節,不過借此聊表敬意罷了。”婉貞道:“先生這等說,越要令人慚愧了。這是時運不濟,偶遭磨難,何足算節。”學農道:“小姐不必過謙,好好的將息幾天,我再送小姐回去罷。”說罷起身辭去。

從此婉貞一天好似一天,學農也天天到庵中來看了一次,七八天後,精神一切,都已複舊。學農自從醫治婉貞之後,回家不免說起,等到婉貞病愈,學農的夫人便帶了媳婦女兒等輩,到貞德庵禮佛,順便看看婉貞,一個個都嘖嘖稱讚他賢德。黃夫人知道他能寫字,早預備了一張扇麵,來時便請婉貞寫。婉貞受了學農大恩,無可推辭,隻得寫了。黃夫人回去,未免誇示於親戚朋友,便有許多女眷,聞得此事,都來瞻仰這奇節佳人,一時鬧得貞德庵前,車馬盈門。妙悟雖是清靜慣了的人,向來厭見生客,這回卻十分高興。他以為婉貞受了三番死難,苦守貞節,也應該令人瞻仰瞻仰他的豐采,以為一眾女子的矜式。所以凡有人來,他都殷勤招接,鬧得翠姑燒茶送水,有時還要辦兩樣齋,更是十分忙碌。然而凡所來之人,必定燒香,捐助香錢之外,總賞他幾文,他也樂得積攢起來,以為將來棺材老本,所以也十分高興,生怕婉貞走了,沒了生意。那所來之人,一個個都要求婉貞寫字,又都送與潤筆。婉貞雖然不受,妙悟卻在旁都代他收了。如此一耽擱,又是半個月。婉貞急了,屢次央求黃學農送他回去,學農答應了。

是日,叫備了船隻,帶了一名女仆王媽,來到貞德庵中,叫了一乘轎子,接婉貞下船。妙悟送到門口,方才遞過一包銀子,道:“這是女菩薩半月以來潤筆所入的,敬以奉還。”婉貞那裏肯收,隻說拜煩老師傅,代我買香來敬了佛罷。妙悟也不肯收,將來交與學農,學農收了。婉貞方才拜別妙悟。大家都有點依依不舍之意,依戀了一回,方才上轎,來到碼頭下船。學農叫王媽在裏艙伺候婉貞,自己住了外艙。這回卻是一帆順風,直到崗邊,方才停泊。但覺得:

兩岸兒童閑笑語,居然入耳是鄉音。

未知婉貞歸家之後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