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爭韓政清日交兵 策軍情袁氏返國(2 / 2)

那葉誌超是個圖功怕罪的人,眼見眾寡已是不敵,槍械又不若他人之精,料然抵敵不住,惟有虛報了幾回勝仗,再不敢戀戰,直望風而走。不分晝夜沒命的奔逃,沿途並不敢有一刻駐紮,直走到鳳凰城方行歇馬。時提督宋慶,正駐守鳳凰城,見了葉誌超,大驚道:“我隻道你在牙山打仗,方才報了得勝,為何便到此地?”葉誌超好半晌方神色稍定,然後答道:“日兵好不厲害!斷不能與他對敵的。倘要戀戰,不過在送了軍人性命。”宋慶厲聲道:“你可知道牙山到這裏有多少路程?你報了勝仗,又至今有幾多天?這會便到此地,想你路上不曾歇過馬,莫不是你跑路總不見勞乏的?”葉誌超惟有麵紅不語。

宋慶道:“你既然敵日人不過,就不該亂報勝仗,致貪功誤事。”葉誌超總沒一句話答。

時聽得日兵聲勢日大,左保貴已在平壤戰歿了,衛汝貴又不敢與日人對敵。所以陸路各軍,眼見是不濟。那時日人又從水路進攻,先把旅順攻破了。原來龔道照璵駐守旅順,從前所有修炮台、置大炮,統通是中飽入自己私囊,置了些沒用的東西,就花開了數目,盡私肥了數十萬金。當日人未攻旅順之時,李鴻章料得日人必來攻擊旅順,就自己親往巡視炮台。看見一些東西皆不足應敵,真是無名火起三千丈,乘著怒氣,舉起一隻右手,向龔照璵背項,給了一巴掌。龔照璵也不敢做聲,所以世人說“一巴掌就賺得數十萬”,就是這個原故。

話休煩絮。且說是時日人既破了旅順,又在黃海戰過一次,隻有一個致遠船管駕的鄧世昌,拚命與日人一搏,雖然壞了日人一二號戰艦,致遠亦沉,鄧世昌已殉難而死。餘外如濟遠管駕方伯謙,更不消提,隻聞了炮聲,就將船駛回退走。日人艦隊就長驅直進,盡力攻打劉公島。時海軍提督丁汝昌料知不敵,隻得豎起白旗投降。所以當時北洋艦隊,除了沉沒的,已盡數讓歸日人了。那時無可奈何,惟有向日本求和,整整賠了二萬萬兩,割了台灣一省,方才了事。這都是人人知得的,也不勞細表。

單表袁世凱在朝鮮,自從清、日兩國開了仗,已把日本軍情,凡自己探得的,已統通電知李相。不想張佩綸於袁世凱發來的電報,盡行塗改了,然後呈送李相閱看,所以手相就深恨袁世凱,謂他報告不實,大誤軍情;又因袁世凱是自己所用的,卻不曾奏參,即先發一道電文,責備袁世凱,都是責他不能探悉軍情,妄報之意。袁世凱得了李相那道電文,心中大不滿意,因為自己已是盡情報告,他竟反責下來。究竟什麼原故?想了想,料知是電局的人作弊。惟隻道是朝鮮電局,或有袒日黨人在其中,把自己電文竄改去了,殊不料倒是張佩綸作弄。若僅打電回複李相,恐電文又不難被人塗改,這樣,自己若不能親自見李相麵陳,斷斷難達得自己衷曲。這時便立要回返天津去。

但當時正在兩國交兵,自己是個駐韓辦事人員,一定被日兵搜截,如何去得?惟事情重大,又不容不去。左思右想,要尋個回國的法子。便與署內幕員商議,惟有改裝微行之一法。

次日便剃去兩撇胡子,扮作一個尋常的人,帶了些少行李,離了朝鮮。沿途卻有日兵盤詰,但都當他是個商人,卻不好留難。經了幾次險阻,才脫出了,附搭了一隻商船,直望天津而去。時己國又無商船來往,日船又不便附搭,隻搭了一隻外國商船,連船票也不曾寫定,就跑到船上,見著一間房子就端進去。時日人恐怕泄漏自己軍情,泊船處本來搜得十分嚴密,還虧袁世凱扮成一個尋常商人,不曾被他窺出破綻。惟心上仍自打戰。直待船已開行,方敢跑出船房一步。直望天津而來,正是:

河橋馬渡人先去,函穀雞鳴客已逃。

要知袁世凱回國如何情形,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