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慶生辰蘭弟拜蘭兄 籌借款國民責國賊 (2)(2 / 2)

恰到了次日,朝上適召見軍機,太後沒一句話說,即把江春霖一摺,給袁世凱看。袁世凱當時未敢奏辯,太後亦溫語說道:“你們位高權重,休要令人借口才好。”袁世凱聽了,隻碰頭而出,額上已流著一把汗。即回至掛甲屯胡同宅子,左思右想,覺今天召見時,太後麵色實在不同,料為江春霖所參之故。想:“那江禦史,一來求升不得,二來又受鐵良運動所致,若不懲責他,恐他此後膽子更大,要天天窺伺自己,如何是好?”想到這裏,一團怒火自從頂門飛出。時正在庭前往來碟躞,一時不覺,竟失了足,在階下撲了一跤,大叫一聲“哀唷!”

右足已覺有些瘀痛。急喚了人來,把他扶起。這時已驚動家人,張皇起來,又不知受傷輕重,且他已做到這個地位,正是人貴則身貴,即使小小痛癢,家人且不免小題大作。況他無心一跌,傷勢自然不輕。家人急的尋醫合藥,好幾時,方略略減了些痛。

袁世凱一麵具折告了操。時袁世凱的妻妾,以他無故被跌,正不知他因思想過步,無心失足,反迷信起來,疑家內有些鬼祟,都道這宅於不好住,便遷到錫拉胡同宅裏。

自袁世凱既已告假,在家無事,每天仍有至交的朋友到來談話,有問疾的,有專要與他談天,解他寂寥的,也不必細表。

那一夜,已有二更天氣,忽門子呈上一個片子,說稱這人因有事,是要求大人賞臉傳見的。袁世凱看那片子,是“汪大燮”

三個字。袁世凱知他是外部待郎,與己同僚,且屬心腹,今乘夜到來,必有事故,立即傳請進來。門子去後,不多時,已見汪大燮‘來到廳子裏。時袁世凱腳患已經略痊,汪大燮仍不免問句安好。然後分賓主坐下。

袁世凱道:足下深夜到來,必有賜教。”汪大燮道:現在蘇杭甬路事,前經讓由英人興築,已立了草合同,也曾經盛杏蓀請英人廢約,奈英人不允,還照會前來,請修改正約,此是大人知道的。惟蘇杭人苦苦不允,紛紛打電到來力爭。你道怎麼樣辦法才好?”袁世凱道:“辦外交的很有點難處,論起這草約,本有廢棄的道理,況外人又遷延日久,還不興工,似無怪國民不肯承認。但國家裏頭,勢力現在微弱,若外人不再來索取權利,已是萬幸了,還那裏好把已經讓出的爭回?兄弟隻怕失了外人之心,便是此事不生出意外,怕仍要惜點事,決裂起來,就不是耍的。據小弟愚見,總要想個兩麵俱圓之法,可令國民滿意,不致令外人動氣,使彼此仍敦睦誼,免因此事失了感情,是最好的。”

汪大燮聽了道:“大人的話很是,但此兩麵俱圓之法卻是不易。稍有一點吃虧,便貽國民口實,小弟實不敢自主。不知大人幾時銷假到部辦事呢?”袁世凱道:“現在腳疾已好些,待假滿必銷假了。此事盡有日子辦理,不知足下深夜到來,究是何意?”汪大燮道:“隻為英使明天到部商議,故先來向大人請教。本欲向大人籌個辦法。今大人既日間銷假,小弟便不多言,當回複英使,待大人假滿時再商罷。”袁世凱道:“如老兄有高見,也不妨直說。”汪大燮道:“不如免使英人修築,改為與英人惜款自辦。這樣,也算廢了草約,又算是自辦,可免得國民借口,且與英人借款,又不致令英人過不去。此即是大人說的兩麵俱圓之法,大人以為何如?”袁世凱聽了,點點頭,隨道:“待弟假滿後再商罷。”汪大燮說兩聲“是,是”

即辭去了。正是:

欲向洋商籌路款,頓教民庶起風潮。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