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5 (1)(1 / 2)

第三章5 (1)

星期四到了,她起床以後,悄悄地穿好衣服,怕驚醒夏爾,因為他會責怪她準備出門的時間實在太早了。接著,她在房間裏走來走去,又站到了窗前,向廣場望。曙光在菜市場的柱子間穿來穿去,藥劑師的房子護窗板都關著。招牌上的大寫字母可以隱約看出來了。掛鍾走到七點一刻,她來到金獅客店,阿爾特米絲打著嗬欠來給她開門,又為夫人把埋在灰裏的木炭挖出來。愛瑪一個人待在廚房裏,不時地走出去一下。伊維爾慢慢騰騰地套著車,同時聽勒弗朗索瓦大媽說話。她從一個小窗口伸出戴著棉布睡帽的腦袋關照他買些什麼東西,一再交代,換了是別人,準會給弄得糊裏糊塗了。愛瑪的高幫皮鞋底不停地跺著院子裏的石頭鋪的地。他吃好了早點,披上粗羊毛大衣,點燃煙頭,握住鞭子,終於悠然自得地坐到他的位子上。

“燕子”小跑著出發了,開始四分之三法裏,一路上不時停下來,讓乘客上車,他們都站在路邊、院子的柵欄門前等車來。那些前一天約好留座位的人卻讓車子等他們。有的甚至還躺在家裏床上。伊維爾又是叫,又是喊,還要罵幾聲,接著他走下他的位子,使勁去敲他們家的門。風從車上有襲縫的氣窗吹進來。但是,四條長凳最後都坐滿了,車子向前行駛,一棵棵蘋果樹依次地向後退去,大路夾在兩條積滿黃水的長溝中間,不斷地伸向天邊,越來越窄。愛瑪對這條路從頭到尾都十分熟悉。她知道走過牧場就有一根柱子,然後是一棵榆樹,一座穀倉,或者養路工的一個窩棚,有時候,為了想使自己能看到意外的景物,她甚至有意閉上一會兒眼睛再睜開。可是她雖然不看卻仍舊清楚地知道前麵還有多遠的路。最後,一些磚房越來越近了,車輪在路上滾過,發出隆隆的響聲。“燕子”在兩邊的一家家園子當中穿過去,從柵欄望進去,能看見一些雕像,一個葡萄棚(這裏特指諾曼底地區花園裏的葡萄棚,築在較高的土地上。),修剪過的紫杉,一架秋千。然後,轉眼間城市出現了。它從高處向下降,像圓形劇場(指古羅馬的露天圓形劇場。)一樣,整個籠罩在霧裏,在橋的那一邊,毫無規則地向四麵展開去。再過去是曠野,單調地起伏,逐漸升高,一直升到遠處,和蒼白色的天空的模糊的下層連接。這樣,從高處向下望,整個景色似乎一動也不動,像一幅圖畫。拋了錨的船隻擠在一個角落裏。河流沿著綠色的小山腳下彎曲地流過去。幾個狹長的小島,在水上宛如一條條固定不動的黑色的大魚。工廠的煙囪冒出大團大團棕色的煙,被風一吹都飄散了。鑄造廠發出的轟隆轟隆聲,還有直立在霧中的教堂的清脆的鍾聲,不時傳過來。大街兩旁的樹,葉子都落光了,在房屋和房屋當中,好像紫色的荊棘。因為積著雨水而閃閃發亮的屋頂,隨著地區高低不一,亮光有強有弱。有時吹來一陣風把雲吹向聖卡特琳山坡,那些雲如同空中的波濤,靜靜地撞到峭壁上碎成了浪花。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散發出某種令她頭暈目眩的氣息。

她的心也因此大大地膨脹起來,仿佛這裏的十二萬顆心像她猜想的那樣在急速地跳動,並且同時送來愛情的暖氣。麵對著遼闊的空間,她的愛情更加強烈了,充滿了正在升高的含混的嗡嗡的嘈雜聲。她把這樣的嘈雜聲再向外傾倒,傾倒在廣場上,散步的場所上,街道上。這座古老的諾曼底城市,在她眼前展開,就像一座無比巨大的京城,就像她正在走進去的巴比倫(巴比倫,指古代巴比倫王國的京城。)。她兩手扶住氣窗,俯身向外探望,同時吸著車外的微風。三匹馬奔跑著。泥漿裏的石頭咯咯地響,公共馬車搖搖晃晃。伊維爾遠遠地就吆喝路上的那些小推車當心。那些在紀堯姆樹林裏過夜的有錢人坐著他們家用的馬車安安穩穩地走下山坡。車子在城門口停下來,愛瑪解開穿的木底皮鞋的扣子,脫下手套,披好披肩,“燕子”再向前走了二十來步,她下了車。城市蘇醒了。戴著希臘便帽的商店夥計在擦鋪麵的櫥窗。將籃子靠著腰拿著的女人在街的轉角處不時地發出一聲響亮的叫聲。她兩眼朝地,緊挨著牆走,在放下的麵紗下麵,高興得不斷地微笑著。

因為怕被別人看見,她通常不抄最近的路走。她走進一些陰暗的小街小巷。她渾身是汗,走到國民街下麵一段的街口,那裏的噴水池旁邊。這個地區是劇院、小咖啡館和妓女集中的地方。不時地有一輛大車,裝著晃來晃去的布景,在她身旁經過。係著圍裙的夥計把沙子撒在綠色小灌木中間的石板地上。在這裏能聞到苦艾酒、雪茄和牡蠣的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