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那隻老鼠說:“我感覺到下麵的老鼠抖動了一下,於是我也抖動了一下。”
而最下麵的老鼠說:“我隱約聽見有貓的叫聲,所以抖動了一下。”
原來如此——誰都沒有責任。
企業中經常會遇到類似的情境。
某家公司的內部會議上我們就可以聽到類似的推諉。營銷部經理說:“最近銷售不理想,我們得負一定的責任。但主要原因在於對手推出的新產品比我們的產品先進。”
研發經理“認真”總結道:“最近推出新產品少是由於研發預算少,大家都知道杯水車薪的預算還被財務部門削減了。”
財務經理馬上接著解釋:“公司成本在上升,我們能節約就節約。” 這時,采購經理跳起來說:“采購成本上升了10%,是由於俄羅斯一個生產鉻的礦山爆炸了,導致不鏽鋼價格急速攀升。”
於是,大家異口同聲說:“原來如此!”言外之意便是:大家都沒有責任。
最後,人力資源經理終於發言:“這樣說來,我隻好去考核俄羅斯的礦山了?”
這樣的情景經常在不同的企業中上演著——當工作出現困難時,各部門不尋找自身的問題,而是指責相關部門沒有配合好自己的工作。相互推諉、扯皮,責任能推就推,事情能躲就躲,最後,問題隻有不了了之。
互相推諉、扯皮不僅嚴重影響我們的工作績效,同時還會給企業的發展造成巨大的損失。
a公司是重慶一家中等規模的食品公司。由於廠房地勢較低,每年都要經曆一至兩次的抗洪搶險。有一年夏天,老板出差到海南去了。出差之前,他叮囑幾位主要負責人:“時刻注意天氣預報。”
有一天晚上,遠在海南的老板給幾位負責人打電話,因為他看到天氣預報說有雨,擔心廠房被淹。當時,廠房所在地已經下雨了,可能由於天氣原因,老板一連打了幾個電話,都打不通,最後打到了人力資源部經理的家裏,讓他立即到公司查看一下。
“嗯,我馬上處理,請放心!”接完電話,人力資源部經理並沒有到公司去,他心裏想:這事是安全部的事情,不該我這個人力資源部經理去處理,何況我的家離公司還有好長一段路,去一趟也費事。於是,他給安全部經理打了一個電話,提醒他去公司看一下。
安全部經理接到電話後十分不悅,認為人力資源部經理無權管理安全部內部的事情。於是,他也沒有去公司,他心想:“反正有安全科長在,不用管它了。”
安全科長沒有接到電話,但他知道下雨了,並且清楚下雨意味著什麼,但他心裏想有好幾個保安在廠裏,用不著他操心。當時,他正在陪朋友打麻將,為了避免“幹擾”,他甚至把手機也關了。
隻有幾個保安留在廠裏。但是,用於防洪抽水的幾台抽水機沒有柴油了,他們打電話給安全科長,科長的電話關機,他們就沒有再打,也沒有采取其他措施,早早地睡覺去了。值班的那一位睡在值班室裏,睡得最沉,他以為雨不會下得太大。
到淩晨兩點左右,雨突然大起來,值班保安被雷聲驚醒時,水已經漫到床邊!他立即給消防隊打電話。
消防隊雖然來得很及時,但由於通知太晚,三個車間全部被淹,數十噸成品、半成品和原輔材料泡在水中,直接經濟損失達數百萬元!
事後,追究責任時,每一個人都說自己沒有責任。
人力資源部經理說:“這不是我的責任,而且我是通知了安全部經理的。”
安全部經理說:“這是安全科長的責任。”
安全科長說:“保安不該睡覺。”
保安說:“本來可以不發生這樣的險情,但抽水機沒有柴油了,是行政部的責任,他們沒有及時買回柴油來。”
行政部經理說:“這個月費用預算超支了,我沒辦法。應該追究財務部的責任,他們把預算定得太死。”
財務部經理說:“控製開支是我們的職責,我們何罪之有?”
老板聽了,火冒三丈:“你們每個人都沒有責任,那就是老天爺的責任了!我並不是要你們賠償損失,我要的是你們的責任感和工作態度,要的是你們對這件事情的反思,要的是不再發生同樣的事故,可你們卻隻會推卸責任!”
a公司這樣的事例確實令人痛心、發人深省。如果公司每個人都能夠主動地承擔責任,不把責任推給別人,公司就不會有這麼大的損失。企業是每個人的,責任不分你我,在責任麵前,每個人都應該多一些擔當,少一些推諉,這樣企業才能實現永續發展。
閱讀思考:
1. 讀了a公司的故事,你有何感想?
2. 在你的公司中,存在互相推諉責任的現象嗎?要如何才能杜絕這種現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