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決定一個人職場成敗的不是他做了什麼大事,而取決於他有沒有把小事做好。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細微之處沒有盡心盡力地處理好,工作整體就會受到影響。在每個環節上差一點,最終結果往往是差一截。
閱讀思考:
1. 你認為榮華雞敗給肯德基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2. 結合你的實際工作談談細節與成敗之間的關係。
沒有責任心,小事也不容易做好
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值得我們認真負責地去做。實現自身價值、獲取事業成功的機會,通常就隱藏在小事中。
你正在做什麼樣的工作,將來能做什麼樣的工作,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對許多小事的認識。有的人認為隻有大事情、大錯誤才能引起注意,這就是典型的缺乏責任心的表現。缺乏發現小事的責任心,正是他們做不好許多小事的原因。
小事因為“小”,所以易於被忽視,還因為它的變化不明顯,一開始往往沒有驚天動地之舉。這是因為任何事物都有質和量兩種形態。小的變化屬於量變,量變到一定程度便能引起質變。所以,有責任心的人,並不一味輕視“小”,他們能在“小”中看到“大”,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非常重視“小”。
在某公司,一天有名員工大聲說道:“公司冰箱壞了,帶午飯的人先看看自己午飯有沒有壞再去熱。”
十幾天後,有客戶來訪,秘書小劉準備拿出飲料來招待客戶,冰箱一開,就聞到一股臭味。於是叫了聲:“是誰放的東西沒有清掉?冰箱臭死了!”於是,冰箱成了擺設,沒有人去碰。
半個月後,公司新聘進一名員工。一次他不經意地打開冰箱後,冰箱裏惡臭難聞!於是他動手把冰箱裏裏外外清理了一遍。又想這冰箱看起來很新,怎麼是壞的呢?於是他仔細查找,發現原來是門後麵冰箱的電源插頭鬆了,按按插頭冰箱便正常工作了。
小事做不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容易推托小事。
老板出差前告訴大家把業務資料清一清,然後就走了。這是一件很簡單的工作,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好這件事,但“每個人”都想“某個人”一定會去做的,結局是“沒有人”去做這件事。
我們來看看一個相反的例子。
小李是剛進入公司不久的職員,一天他發現公司的客戶資料非常亂,於是每天下班後都去整理。有時候老板也加班,但他經常找不到各種資料,老是忙得焦頭爛額。自從小李開始整理資料以後,老板隻要找資料就會叫小李。
小李看到了機會,於是每天其他員工下班後,他都堅持在公司整理一些資料。漸漸地,老板養成了有事找小李的習慣。偶爾,老板也會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給小李去辦,每次小李都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一年後,小李已經成為公司的業務骨幹,晉升速度之快讓許多同事眼紅。有人問他為什麼能如此之快地得到晉升。小李笑著說:“沒什麼,隻是一些工作中的小事罷了。”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沒有責任心,小事也不容易做好。我們想像小李一樣在職場中順利晉升,就必須加強自己的責任心,主動去做好工作中的小事。
閱讀思考:
1. 工作中有沒有小事和大事之分?
2. 工作中不注意小事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以結果為導向,完善每一個細節
以良好的結果為導向,著力完善每一個細節,是我們邁向卓越的保證,也是贏得他人信任的一大途徑。
生活其實是由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構成的,可我們總是傾心於遠大的理想和宏偉的目標,總覺得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不過是秋天飄落的一片片樹葉,沒有聲響。我們總是忽略了不該忽略的小事情、小細節,從而在接踵而至的小事麵前窮於準備,忙於應付。良好的結果,由一個個不可忽略的細節累積起來,在細微之處下足工夫,才能取得巨大的結果。
以良好的結果為導向,著力完善每一個細節,是我們邁向卓越的保證,也是贏得他人信任的一大途徑。
2003年夏天,一位從東北來京出差的顧客,上衣的一顆紐扣脫落了,到“天橋”來買一顆一毛錢的紐扣。正值傍晚時分,百貨櫃台前,顧客雲集,業務繁忙。可售貨員照樣熱情地接待這位隻買一毛錢東西的顧客,先是精心替他挑了一顆一毛錢的紐扣,然後又拿出針線,替他把紐扣縫好,說了聲“歡迎您下次再來”,這才去接待別的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