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效益至上,成為企業最受歡迎的人(2)(1 / 3)

用最少的成本創造最高的效益

身處微利時代,除了賺錢的思路、觀念需要及時進行調整、轉變、更新外,更重要的是用節約的方法來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當今社會,節約才是贏利的關鍵。

當今世界變得越來越小,經濟全球化的進程越來越快,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競爭對手紛至遝來,擁擠在一個狹窄的市場空間裏,分食一塊奶酪,以至於市場上利潤越來越薄,產品的利潤無一例外在下降,有人說我們已經進入“微利時代”。無論是傳統產業,還是高科技產業,生意都越來越難做,這是所有企業的共同感受。

身處微利時代,除了賺錢的思路、觀念需要及時進行調整、轉變、更新外,更重要的是用節約的方法來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當今社會,節約才是贏利的關鍵。

珠海市百分百超市就是一直秉持“節約是贏利的關鍵”這一理念而獲利的典範。

有一位顧客曾經在百分百超市遇到過這樣一種現象:在超市的六樓,這位顧客剛剛從電梯裏走出來就看到一位女營業員正從樓梯上走下來,她淺色製服的後麵有些汗濕。這位顧客有些不解,便上前問她,有電梯,為什麼還要爬樓梯呢?營業員告訴他,在超市裏,無論總經理還是普通員工,隻要不是運貨,均不得乘電梯上下樓。這一規定已經堅持快四年了!當這位顧客聽完她的回答後,不禁為他們的節約精神所震撼,在心中充滿了對他們的敬意。

百分百超市的“節約大計”受到企業領導層的高度重視,覆蓋麵是全方位的,令人印象尤為深刻。“節約是贏利的關鍵”,這是他們的理念。

以該超市的電梯為例,從一樓開到七樓,一上一下,經核算總成本大約是三塊錢。以前,有不少人乘電梯去七樓吃飯,食堂的快餐本來才三元一份,可是這頓飯的成本卻是六元。有的人乘電梯去廁所,公司豈不是也要負擔三元成本?公司有三十名管理人員和近兩百名普通員工,如果不加控製,平均一人一天乘一次電梯是完全可能的,這個費用就是六百多元。一年加起來二十多萬元。企業要賺到二十多萬元,並非易事,那得銷售數百萬元的貨才行呀。如此這般地把賬算清了,就發現不節約是不行的!

該企業節約的措施還有很多,比如超市有兩台中央空調。原來大多是一起開動的,曾經冷得有人夏天在辦公室裏要穿毛衣。現在,很少兩台中央空調一起開,除非某一天酷熱,真有必要才會這麼做。照明方麵,2000年請珠海某節電公司裝了節電裝置,可以節電18.7%。這一節電裝置的購買成本是二十多萬元,使用僅十個月,節約的電費就超過了成本。

紙張兩麵使用在這裏已經成為天經地義的事。該公司曾有一位中層幹部去了別的公司工作,某日回來說,在新公司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新公司的紙張都是一麵用,讓她覺得挺可惜。可見,在百分百紙張兩麵用,已達到了習慣成自然的程度。

另外,每位員工的工資都與是否節約相關。費用節省了個人可以得到提成,浪費則要受到處罰。要想做到這一點,全麵量化有關費用是一個前提。比如,各辦公室的電話費就量化了,即根據以往的話費,定出一個標準。根據這個標準,節省有獎,超出大家分攤。掃把、紙張、文件夾等辦公用品,員工領用時都知道,用多用少,跟自己的收入有關,能省就省。

他們認為,節約是可以省錢,但不單單是省錢而已,也是一個人素質和企業精神的體現。

百分百超市總經理在給員工上培訓課時說:“贏利有多種途徑,節約可以使利潤倍增!”

是啊,多節約一分錢,較之多生產一分錢要容易得多,隻要每一位管理者與每一位員工稍加注意,便能把省下來的這部分利潤收入公司的腰包。

我國的汽車市場,可謂是進口車的天下,中國自主品牌的汽車鳳毛麟角。2001年,一個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品牌在市場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動,這就是奇瑞。

對許多汽車廠家和汽車消費者而言,奇瑞的迅速崛起始終是個未解之謎。一個後起的民族品牌,僅僅用了17.52億元就形成了年產30萬台發動機和15萬輛整車的生產規模;2001年初獲得轎車生產許可證,當年便銷售5萬輛轎車,贏利5億元,成為公認的車壇“黑馬”;2002年的產銷量雙雙突破5萬輛,在國內汽車市場的占有率達到4.4%,成功躋身國內轎車行業“八強”之列;在車市一度低迷之際,奇瑞風雲係列轎車一上市就創下月銷售6000輛的紀錄,令人不由得嘖嘖稱讚。那麼,“奇瑞崛起”的秘密到底在哪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