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超越自我,打造持久的職場競爭力(2)(1 / 3)

在公司裏,還一些人總是抱怨手中的資源太少,無法做成大事,而敬業的創新型員工根本不看資源的多少,而是凡事都講創造。

安德烈·雪鐵龍就是一個善用創新思維的天才。

安德烈·雪鐵龍是法國雪鐵龍汽車公司的創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36歲的雪鐵龍應征入伍,被任命為炮兵少尉。

當時,在前線法軍出現了炮彈短缺的局麵。雪鐵龍提出要建造一座日產2萬發炮彈的工廠,這個建議很快獲得了批準。

可是在那個炮火連天的戰爭年代,想要日產2萬發炮彈談何容易,所有的精壯勞動力都應征到前線去作戰了,哪裏還有人來造炮彈呢?

按照一般人的思路,沒有勞動力是個很難突破的條件製約,可是雪鐵龍創新性地雇傭婦女工作。在當時,人們對婦女普遍抱有偏見,認為她們根本幹不了什麼大事,在家縫縫補補還可以,怎麼能去造炮彈呢?

可是雪鐵龍不顧別人的反對,開始利用這一別人根本不會想到的資源。事實證明,女子並不輸於男子,從開始試生產到正式生產的短短幾個月中,炮彈日產量就由1萬發上升到了5.5萬發。

而雪鐵龍的創新性還不止於此。在戰後,他向眾人誇下海口:“以後要每天生產100輛汽車!”

幾乎沒有人相信他,大家認為這個人簡直是瘋了。

雪鐵龍是認真的,但他也確實看到了存在的問題。麵對自己經驗不足、戰後人們的購買力低下等條件的限製,他構思了一係列的創意。

他首先聘請了一位汽車高級工程師作為他的幫手,而麵對人們購買力低下的狀況,他專門走“低價”路線,生產耗油量小的汽車。這不僅降低了成本,也讓更多的人能夠買得起汽車。與此同時,雪鐵龍汽車公司也正式掛牌成立。

在對公司和產品的宣傳方麵,雪鐵龍也是在有限的資源中想出了巧妙的創意。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法國所有公路上的交通標誌幾乎被損壞。雪鐵龍決定以公司的名義向法國政府提供各式路標並設立在全法國的公路上,這不僅幫助法國政府解決了交通管理上的難題,這些路標也成了雪鐵龍公司的宣傳廣告。

這樣一路走來,雪鐵龍用自己的創意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成為歐洲第二大汽車製造公司。

雖然條件有限,但人的創意是無窮的,它可以帶領我們跳出所有的條條框框,用最好、最新的辦法解決問題,從而把事情做到最好。

閱讀思考:

1. 讀了陳曙明的故事你有何感想?

2. 在工作中,你是依照經驗辦事,還是努力思考更好的解決辦法?

養成高效工作的好習慣

無論做什麼事,如果我們能摒棄壞習慣,使之達到至善至美的結果,這樣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也能樹立起一個高尚的人格。

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複,但要取得卓越不隻是單一舉動,而是靠良好的習慣。觀念是態度與行為的根本,觀念決定行動,行為形成習慣,而習慣左右著我們的成敗,成功其實是習慣使然。一旦我們在工作中養成了積極主動、自覺自願的好習慣,有不服輸的心性,把困難當機遇。那麼我們就能超越失敗,戰勝消極,不被自己打倒。

1987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人問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裏學到了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

出人意料的是,這位白發蒼蒼的學者回答說:“是在幼兒園。”又問:“在幼兒園裏學到了什麼呢?”

學者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這位學者的回答代表了與會科學家的普遍看法:成功源於良好的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因為它具有一貫性。它通過不斷重複,使人們的行為呈現出難以改變的特定的傾向。就像一句古老的箴言:“習慣就像一根繩索。每天我們都織進一根絲線,它就會逐漸變得非常堅固,無法斷裂,把我們牢牢固定住。”

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壞習慣,比如粗心大意、馬虎輕率、遇事拖延、吹毛求疵,等等,可以讓我們丟掉工作,甚至讓我們身敗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