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低調是在積蓄騰躍向上的力量(2)(2 / 3)

但是,晉明帝司馬紹不是一個懦弱的守成皇帝,而是一個比他父親晉元帝司馬睿更有決斷和膽略的鐵腕君主。他繼位之後,是無論如何不可能容忍王敦有染指皇權的奢望的,於是他決心取消、乃至最後鏟除琅玡王氏在政治和軍事上的勢力。溫嶠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步履維艱地走上了東晉的政治舞台。 

司馬紹在拜溫嶠為侍中後,即讓他參與軍政大事,草定所有重要的詔書公文,並很快將他由侍中擢升為中書令,視其為司馬王朝的棟梁之臣。溫嶠在東晉中央的權勢炙手可熱,自然引起了王敦的驚恐,於是他請求皇帝將溫嶠調到他的大將軍府任左司馬。 

溫嶠無奈,隻得到武昌赴任。剛到武昌之初,溫嶠勸說王敦應以上古有美德的輔臣為榜樣,做一個傳名後世的氣節之臣,但王敦無意於此。至此,溫嶠斷定擁兵自重的王敦必有謀反之心,遂決定改變自己在王敦身邊行事的策略,以韜晦之道逃脫危境。 

此後,溫嶠一改初到武昌時的態度,裝出一副敬重王敦、願意肝膽相照的模樣,還不時地密呈策劃以求得王敦的信賴。這樣,溫嶠便很巧妙地將剛到武昌時勸諭王敦所留下的印象,不動聲色地消除了。 

除此之外,溫嶠有意識地結交王敦唯一的親信錢鳳,並經常對錢鳳說:“錢鳳先生才華能力過人,經綸滿腹,當世無雙。” 

溫嶠在當時一向被人認為有識才看相的本事,錢鳳聽了這讚揚心裏十分受用,和溫嶠的交情日漸加深,時常在王敦麵前說溫嶠的好話。透過這一層關係,王敦對溫嶠漸漸解除戒心,甚至視其為心腹。 

不久,丹陽尹辭官出缺,溫嶠便對王敦進言: 

“丹陽之地,對京都猶如人之咽喉,必須有才識相當的人去擔任才行,如果所用非人,恐怕難以勝任,請你三思而行。”

王敦深以為然,就請他談自己的意見。溫嶠誠懇答道:“我認為沒有人能比錢鳳先生更合適了。” 

溫嶠假意推薦錢鳳,一為避嫌,二也是耍的以退為進的招數,好誘使錢鳳推薦他。錢鳳果然中計,對王敦說派溫嶠去最適宜。於是王敦上表朝廷,補溫嶠出任丹陽尹,並囑咐溫嶠就近暗察朝廷中的動靜,隨時報告。

丹陽尹這一“球”,由溫嶠發出,在三人之間如此踢了一圈,又回到了溫嶠手中,這正是溫嶠導演此場“球賽”的目的。但收“球”之後,溫嶠心裏並不踏實,他認為老謀深算的錢鳳極可能隨時改變主張,讓王敦阻止自己赴任丹陽。因此,溫嶠要進一步杜絕錢鳳可能出現的反複。 

在王敦為他餞別的宴會上,溫嶠假裝喝醉了酒,歪歪倒倒地向在座同僚敬酒。敬到錢鳳時,錢鳳未及起身,溫嶠便以笏(朝板)擊錢鳳束發的巾墜,不高興地說: 

“你錢鳳算什麼東西,我好意敬酒,你卻敢不飲。” 

王敦以為溫嶠真的喝醉了,還為此勸兩人不要誤會。溫嶠去時,突然跪地向王敦叩別,眼淚汪汪,出了王敦府門又回去三次,好像十分不舍離去的樣子,弄得王敦十分感動起來。 果然,溫嶠辭別王敦向建康走去後,車行不遠,溫嶠的這一舉動突然引起了錢鳳的警覺,他趕忙晉見王敦說: 

“溫嶠為皇上所寵,與朝廷關係密切,何況又是帝舅庚亮的至交,此人絕不可信!” 

正如溫嶠所設想的那樣,王敦以為錢鳳是因宴會上受了溫嶠的羞辱而惡意中傷,便生氣斥責道:“溫嶠那天喝醉了,對你是有點過分,但你不能因這點小事就來報複嘛!” 

錢鳳深自羞慚,怏怏退出。 

溫嶠終於擺脫王敦的控製,回到了建康。他將王敦圖謀叛逆的事報告了明帝,又和大臣庚亮共同計劃征討王敦。消息傳到武昌王敦將軍府,王敦勃然大怒:“我居然被這小子騙了。”然而,畢竟無可奈何,鞭長莫及,王敦已無法挽救失敗的命運了。 

做人固然需要剛強,但如若一味剛直不屈,猛攻猛打,就有可能碰釘子,甚至會遭不測。人的工作環境,有時候是無法選擇的,在危險或尷尬的環境中工作,頭腦一定要靈活,遇事該方則方,不該方時就要圓熟一些,尤其在遇到對己不利的形勢時,應將剛直不阿和委曲求全結合起來,先將自己置於有利地位,再伺機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