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求人辦事的八個博弈門道(4)(2 / 3)

做生意最講究人氣。門庭若市就是旺鋪,就能發財。因此,讓別人也賺到錢,實則是樹名頭、立威信、結人緣的好辦法,有了上述這些條件,何愁沒有生意上門?

先予後取,以誠動人

“先予後取”的博弈法看似自己退一步,實際上是靠給對方甜頭讓對方幫自己一把,從而清除生意場上障礙的做法。這樣一來,互惠互利、雙贏雙喜。

曾憲梓幼時家貧,1968年全家移居香港。初到香港,曾憲梓兩手空空,生活艱難,於是萌發了創業的決心。

曾憲梓認真研究了香港的市場狀況後發現,來自法國、意大利、美國等國家的名牌領帶開始進攻香港市場,且大有泛濫之勢。而擁有幾百家服裝廠又很喜歡穿西服的香港人,卻沒有一家比較正規的、設備像樣一點兒的領帶工廠,更談不上什麼名牌產品。這不正是創業的好機會嗎?

於是,膽識過人的他決定開港產名牌領帶的先河。他拿出平時省吃儉用積攢的6000港元,騰出自家租住的房子,與夫人黃麗群女士靠一把剪刀辦起了領帶生產廠,開始了艱苦的創業曆程。

領帶是做出來了,可如何賣出去呢?曾憲梓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將自己做的領帶和從商場買回來的混在一起,拿著這些領帶跑去找瑞興百貨公司的何經理。何經理仔仔細細比較後,竟然分辨不出來。

曾憲梓看了何經理的神情,心裏很是興奮,表麵上卻不動聲色地看著心動了的何經理,趁機建議他訂購自己的領帶。

何經理問:“多少錢一打?”

曾憲梓開價:“60港元。”

何經理一驚:“港產領帶最貴的才賣42港元,哪有這麼高價錢的?”

曾憲梓對自己的領帶非常有信心,何經理的認可更是讓他吃了定心丸,於是他說:“那不如這樣吧,我把領帶交給你代銷,賣出去以後再結賬。”

不到一個禮拜,何經理便給曾憲梓打來電話:“老曾,趕快再送4打來,上次拿來的賣完了,你快來收錢吧。”

從此,曾憲梓的領帶一舉打入市場。“金利來”很快就在香港小有名氣了。

“欲取之,先予之”,曾憲梓讓代銷方零投入銷售,實際上卻利用了代銷方的渠道,從而成功地打入了市場。

“朝”中有人好經商

有了政治勢力的撐腰,經商的過程自然會一順百順,這是亙古不變的博弈經營之道。

胡雪岩本是一個小商人,他不但善經營,還會做人,常給周圍的人一些小恩惠。但他一直想成就大事業。在中國一貫重農抑商,單靠純粹經商是不太可能出人頭地的。大商人呂不韋另辟蹊徑,從商改為從政,名利雙收,所以,胡雪岩也想走這條路子。

王有齡是杭州一介小官,想往上爬,又苦於沒有錢做敲門磚。胡雪岩與他稍有往來。後隨著交往加深,兩人發現他們有共同的目的,完全是殊途同歸。王有齡有野心、有才幹,胡雪岩有銀子,於是,他們一拍即合。

胡雪岩籌措了幾千兩銀子,送給王有齡。王有齡去京師求官後,胡雪岩仍然操其舊業,對別人的譏笑並不放在心上。 

走紅運後的王有齡自然沒有忘記幫助過他的胡雪岩。幾年後,王有齡身著巡撫的官服登門拜訪胡雪岩,問他有何要求,胡雪岩說:“祝賀你福星高照,我並無困難。”

王有齡是個講交情的人,在他的幫助下,胡雪岩開了販運糧食的商號,而且他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為胡雪岩大行方便。

依仗著官勢,胡雪岩在商界的生意越做越大,於是萌發了開錢莊的念頭。

可是,眾所周知,沒有雄厚的資本開錢莊談何容易。胡雪岩當時的經濟實力並不強大,在外人看來,開錢莊簡直就是一個笑話。但是,胡雪岩利用王有齡職務之便,代理海運公款規劃,為自己籌得了一筆款項,又贏得了聲譽信用,積累了無形資產,可謂一舉兩得;同時,他還利用王有齡在官場的勢力,代理公庫,用公家的銀子開自己的錢莊。不到兩年工夫,他的錢莊就轟轟烈烈地開張了。有了這個錢莊,他有了更大的財勢,也有了更多擴張資本和發展的機會,加上王有齡這個官聲好、升遷快的大後台,胡雪岩發現自己的麵前呈現出一個全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