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真王情孽迷他婦 兵魔脫玉清受罰(2 / 3)

玉清真王說完架起雲頭疾馳而去,元始天王震怒,手一揮便有一道光環向玉清真王罩去。東王公見狀化成一股青氣阻在光環下,待元始天王撤手,玉清真王早已不見了蹤影。東王公及眾兄弟跪下道:“請父王寬恕九子之過!”

元始天王拂袖而去,剩下八個兒子跪在地上。

無神山上,乾坤至人給元始天王斟了一杯茶,勸慰道:“天王不必煩心,玉清真王厄難將滿,該成正果,隻差一劫,無奈那青紅鐵化妖下界為患,也該是天意!”

“小子七百九十九劫,隻差情劫,我本想等大修之期圓滿,用先天元氣幫他躲過該劫。”元始天王說。

“萬物生化,皆有定數。他自己的事還是由他自己來完成吧!青紅鐵化成蚩尤,此事劫難未滿,一千五百年後,天下大亂,神魔交戰,陰陽不分。還要靠玉清真王重整乾坤呢!”乾坤至人笑嗬嗬的說。

元始天王聽罷掐指一算,不由的神色大驚!向乾坤至人禮手道:“老至人時時關注蒼生,叫我汗顏了!”

乾坤至人聽了指著元始天王說:“你啊,心知肚明卻不言出。是老朽失言了!”

兩個人聽了端起茶杯相識一笑。“天王,你的茶喝不成了,快回轉寶座吧!玉清真王此下便是惹下大禍了!”

元始天王喝了手裏的茶,說:“定數!”隨即化成青氣而去。

玉虛宮內,河伯正背著手轉來轉去,中皇帝君正在勸慰,說:“河伯,你先坐一會兒,我已派人去尋天王,相信片刻即回。”

元始天王青光落地,人已在寶座上。河伯見狀,倒頭慟哭,要天王給他做主。

“河伯,快快請起,不知受了何等委屈?”

“玉清真王……他……他……”河伯吞吞吐吐的欲言又止。

元始天王一聽是玉清真王,急切問如何?隻見河伯的眼淚滾滾下來了,說:“真王他醉酒了,到小神的府裏說喜歡小妾,小神阻攔卻被他,摔了家什,壞了府衙,還……”

“還怎麼樣……?”

“還要帶小妾走!”

元始天王聽罷,勃然大怒,喚來黃巾力士迅速將玉清真王抓捕到殿。

洛河宮中,玉清真王正在拽著宓妃的衣袖,說那日一見之後便茶飯不思,夜寢不安。宓妃心中躁動,自那日見玉清真王後,心中竟也莫名的想起。那日歸來,腦海中竟全是那個人的身影,宓妃知道自己已有夫君,切不可亂了綱常。

情思令人迷亂。宓妃連續幾日總在府內的後院中發愣,河伯隻道是自己府上事由太多,無法顧及宓妃的感受才引起的,哪知道宓妃的婚事是父親當年在洛河岸上參悟陰陽玄機,河伯從河中尋出水底的老龜,負圖而出,幫助父親解開了陰陽玄機,定八方安陰陽。為此河伯向父求親,要娶宓妃,父親一口答應了。自從宓妃嫁給河伯後,父親便再也不見了影蹤,天地之間也便是日頭東升西落,陽盡陰生,兩相輔柔。

宓妃也曾埋怨過父親,把自己嫁給一個看上去白發蒼蒼的老者。後來時日久了,也便淡了,每每想起和河伯的日子便覺得憂愁不堪。便是如此的日子也過了五百年,直到河伯帶她去參加乾坤至人的酒會,遇見玉清真王。

那人便似時時長在自己心頭,隨著心跳悸動,叫宓妃不能安眠。這日他正在後院裏發呆,聽的丫鬟杏兒跑來說夫人,前堂來了一個年輕人,吵嚷著要見河伯,說見那日在酒會上的美人。

玉清真王在殿上,酒氣撲鼻。河伯上前施禮,玉清真王不予理會,隻道叫出那日的美人兒。河伯聽明白後道:“真王,你今日酒多了!”玉清真王聽罷大怒,說自己未曾醉,把殿上的家什胡亂扔在地上,坐在椅子上隻道叫美人出來。河伯無奈站在一邊垂首看著。玉清真王坐在椅子上片刻竟然起了鼾聲,河伯想來知道自己不能解決,便駕雲到玉虛宮請元始天王,好叫玉清真王受些懲罰,罰他對自己小妾的不尊之意,解自己心頭之氣。

河伯離開宓妃到了大殿,隻見滿地狼狽,椅子上坐著的正是那日見到的男子。心頭不由的砰砰亂跳,叫杏兒上前呼叫。

杏兒掩著鼻口,上前搖動玉清真王。他迷迷糊糊的睜開雙眼,眼前一個女子膚若冰雪,黑發如瀑,一襲白衣。正是腦海中日夜出現的那人,晃著身子站起來撲上前抓住宓妃的手。中皇帝君恰好從門外進來,見狀上前打掉兩人的手道:“九弟,你還在這裏卿卿我我呢!河伯去父王麵前告了你,父王派黃巾力士前來抓你,你趕快逃命去吧!”

“若是因愛受責,那天下人都要受責。我寧做這天界第一人!”玉清真王從玉虛宮跑出去後,獨自一人跑到凡間的酒肆飲的酩酊大醉,剛升起雲座,卻見洛河,便有了這麼一出。

中皇帝君責備說:“你這酒醉的胡言亂語,暫時先躲起來,等父王氣消了,再做打算!”

玉清真王冷笑了一聲,蹲坐在地上。中皇帝君看了一眼宓妃,隻見他低頭默不作聲。中皇帝君向她一躬道:“宓妃,我九弟酒醉還望莫怪!我帶他給你賠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