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農場的今日輝煌凝結著幾代偉人的心血,更是老一墾荒者鮮血和汗水鑄就。詩人把更多的筆力投放在“友誼老兵”的謳歌上。
當年輕共和國目光聚焦到北大荒
向亙古荒原進軍的排頭兵是你
一身汗 割來蓋房的茅草
一身泥 脫出砌牆的大坯
兩根幹枝就是夾鹹菜條的筷子
一堆篝火就是烤香饅頭的炊具
在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曆史征途上
煥發青春永不停步的是你
指揮著世界最先進的家具南征北戰
隻為給沃土刻下一個成語——翻天覆地
“兩根幹枝”和“一堆篝火”的形象生動的比喻既是真實生活的寫照,又是富有詩意表現,讓我印象深刻;而那句“翻天覆地”的高度凝煉的概括,更看到詩人認識和表達的功力。我以為這樣的語言,才具有詩史的品格。
開發北大荒自然是悲壯的史詩,但其中也不乏浪漫的篇章,在那首《青年拖拉機手之歌》,我被這樣的詩句感動:
屬於自己的土地 如此美麗
我多彩的人生之路更加寬廣
春天 灑下豆種的金雨
秋天 喜獲玉米的芳香
愛情也與稻穗一起成熟
夜暮裏的木吉他 唱給心愛的姑娘
我很喜歡“屬於自己的土地 如此美麗”這一句,它反映了農場體製改革中,家庭農場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他們把自己的命運和幸福生活和土地連在一起的。當然他們更會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更讓讀者高興地是,詩人為我們描述了那為北大荒“獻青春、獻終身、獻子孫”的老一代北大荒人終於享受到了有尊嚴的幸福生活。在《老墾荒心史》中的“老辛”這樣對我們說:
我可以換一身利落的運動衫
朝熟悉的人打著招呼 跑過長街十裏
我可以到安靜整潔的老年大學
毛筆下龍飛鳳舞 字字珠璣
我可以請來國粹京胡的伴奏
秀一段“海島冰輪初轉騰” 迎來讚譽
在這部具有“史詩”品格的組詩裏,我們既看到了穿越“曆史天空”對這片土地千年風雲的回顧,又看到了半個世紀前墾荒者的艱辛創業的風采,更看到了在曆史新時期友誼人在現代化進程中的新輝煌。而創造這一切是非凡的友誼人。詩人濃墨重彩地寫出“今朝”的“風流人物”。如在這片曾經的荒原上升起第一麵國旗的老場長王操犁、農場現代化的奠基人王正林、中國第一個女收割機手劉瑛、全國勞動模範郝煥文、董延蘭等,這是詩人為友誼立下的一座座“非人工”的紀念碑,將感召著一代代友誼人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描繪出更壯麗和時代畫卷。
已經是一位著名詩人的玉林在這部新作中,又一次展示了他的獨特的詩風,也表現他在詩歌創作方麵的創新和進步。也許這正是詩評家們的著眼點。無需我的贅述。這裏表達的隻是我一個玉林的“粉絲”對他詩的熱愛之情。
“大地飛歌幾十年,大荒唯有玉林兄。”我們期待著詩人永遠歌唱,唱出更嘹亮更優美的新歌。讓詩人的歌聲像這片土地一樣曆久彌新,永世長存。
2011年金色的秋天
把勝利和光榮寫滿大地
——序《北大荒的西部傳奇》
在黑龍江西部,在美麗的嫩江畔和雄偉的小興安嶺腳下,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她的名字叫九三。
九三,是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那是中華民族和整個人類的光榮。1945年9月2日,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裏”號上,日本侵略者在投降書上簽字,從此第二次世界以法西斯的徹底失敗宣告結束。第二天,中國政府下令舉國歡慶三天。從此“九三”就成了中華民族的勝利節日。
以這個偉大的日子為起點,在黑龍江西部的那片神奇的土地上,如神話般地聳立起一片農場,它的開拓者就是從戰爭的硝煙中走出的戰士,他們身上傷痕累累,但他們的理想之火並沒有熄滅。他們明白這樣的道理,獨立起來的民族的強國富民之路,還要從開發這片土地開始。於是他們點起燒去荒涼的烈火,然後用傷殘的身軀拉起了鐵犁……
我曾懷著景仰的心情走進九三這片光榮的土地,尋找一位叫郝光濃的獨眼英雄,正是他和28位戰友,拉起大犁,最早翻開沉睡千年的土地。他的戰友們有人無手,有人斷腿,那空蕩蕩的衣袖像旗幟一樣在大地上飄揚。他們伏身彎腰,汗水滾落,低沉的歌聲在莽原上回響——
紅紅的太陽藍藍的天,
我們榮軍來生產。
前方流血打老蔣,
後方流汗支前線。……
後來我在《仰視你,北大荒》那部書寫下這樣的話:“共和國的那些偉大的元勳們領唱的這部‘鑄劍為犁、解甲歸田’的壯歌,最早唱響在這片沉寂千年又被侵略者欺淩和蹂躪的黑土地上。那首歌的主旋律是用“火犁”代替鐵犁,用機械化代替人力,因為刀耕火種的原始方式和“老牛破車疙瘩套”的小農經濟,是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吃飯問題的。”
最近我的朋友、北大荒卓越的詩人張玉林又走進了這片土地,他用他豪邁深情的歌聲記錄了這次“壯麗的九三行”。
在玉林的歌聲中,我們聽到和看到了“文化廣場悠揚的小夜曲”、“風情萬種的萊河小鎮”、“源明湖關於水的猜想”、“南陽湖的秀水清風”,還有建邊農場的“田園詩”、鶴山農場的“樓宇成群”、大西江農場的“百棟別墅”……
當然更讓我感動的是詩人為我們講述的來自曆史深處的故事,那才是我們眼前的美景的源頭。
這是一位將軍點了一下手杖
就長出一片農場群的故事
這是一群黃棉襖喊一聲號子
說讓荒草翻動成麥海的故事
是磨破肩膀拉動關東彎勾犁
穿越風雨 榮耀地走進博物館
當年的“關東犁”以及將軍和黃棉襖的故事留存在我們老知青記的“博物館”裏,而詩人為我們展示的是,北大荒的前輩關於農業機械化的理想和比夢想還美好的農業現代化的美景。
世間千種萬種頂尖的作物
到這片精致的土地上彙聚
成了新時代農民筆下濃豔的色調
畫出春暉夏日下塞北農耕圖
藝術與科學
在這高天厚土之間
迎著風雨 展開翺翔的雙翼
現在九三農管局整個農業機械化的裝備水平和發展水平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詩人說——
仿佛看見
那一雙鐵肩拉動開荒的第一犁
怎樣變成從春種到秋收都在歡跑的大馬力
看見一片神奇的土地
地上有人在管
天上有“星”在管
怎麼會不出現人間奇跡
是呀,我們的前輩如何也想不到北大荒會出現“衛星導航”的精準播種機。當然他們也想不到可以在家用手機操縱的育秧機。農業現代化已經為北大荒插上騰飛的翅膀,如今的北大荒已經是名符其實的“中華大糧倉”和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樣板。而九三成了中國綠色大豆之鄉和中國旱作農業的示範基地。這是北大荒人的光榮!
特別值得敬重的是九三人為了保衛國家的糧食安全,大麵積耕種非轉基因大豆。作為國家最大的安全優質的大豆的示範區和交易中心,九三曾三次舉辦“綠色北大荒活力大豆節”。詩人張玉林認為這大豆種子來曆非凡——
從第一代拓荒者手裏傳來的種子
被老鐵兵老知青珍藏在心頭
數年光澤不改馨香永存
播種了 發芽了 開花了
一年年長出的是尊嚴是富庶
是支撐經濟枝繁葉茂的樹幹
這片沃土
生長著綠色
生長著責任
生長著社會承擔
北大荒人就有這樣的胸懷,以保衛國家的糧食安全和人民的食品安全為已任,為此他們不怕付出汗水和辛勞。在黑龍江墾區中耕種條件並不好的九三管局所屬農場,努力推進種植結構的調整,特別是在旱種作物的耕種方麵又有大的突破。最近三年,農業連續豐收,糧食總產節節高。今年又是抗災奪高產,大地一片金黃,豐收的喜悅寫在每個九三人的臉上。
九三人的智慧是不僅重視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還著意農牧比例的調整,他們的認識是“沒有畜牧業的農業是不完整的現代化大農業”,於是這片山河又開出了《不凋的花朵》——
我看家鄉的黑白花
那是一年四季不凋謝的花
鶯飛草長的時候
肥壯的奶牛在草場徜徉
牧牛姑娘美麗大方
手中的鞭兒不舍得揮下
靜靜的冬夜
吃草的聲音
是牛舍裏的小夜曲
沙沙地響在月光下
富裕生活在悄悄變化
遼闊的九三大地
十萬頭奶牛
好大一幅畫
為我們的家鄉祝福
盛開的黑白花
“民以食為天”。為解決中國人民吃飯的問題,英雄的北大荒三代人奮鬥了半個多世紀。今天他們辛勤的勞動也得到應有的報償,終於過上了有尊嚴的幸福生活。特別是在“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的進程上,他們的生活條件和環境發生了曆史性巨變。詩人這樣謳歌——
現代化城鎮星羅棋布
是廣袤田野閃耀的珍珠
而自豪與幸福的花朵
在每個拓荒者的麵頰綻放
一片片森林公園四季清新
一座座水上公園陽光旖旎
勞動者生活在詩意的畫卷
甜美與溫馨 裝滿了心房
記得我在鶴山農場采訪時,在鶴園小區看到了順山坡而上一排排的樓群,還有不鏽鋼的鹿形雕塑、花團錦簇的公園和銀珠飛落的噴泉。令人大喜過望的是,在這裏遇到了返城後又回來辦家庭養鹿場的天津老知青矯淑梅一家,他們正在搬進小區的別墅。四十多年前矯淑梅剛下鄉時當老師,學生問她什麼是“樓房”,她告訴孩子們就是“摞起來的平房”。現在住進這小區的都是當年不知樓為何物的孩子們和他們的前輩和後輩。後來我撰文說:“幾經風雨,幾度春秋,北大荒人畢竟走進了新時代。這個時代的特點是,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人人都有勞動的權利,都有為祖國盡力的機會,人人可以享受有尊嚴的幸福生活。這正是幾代中國人奮鬥的目標,在這片曾經荒涼的土地上實現了,意義就更加非凡了。“
其實在鶴山像這樣的小區還有鶴湖、鶴林、鶴鳴,仙鶴永駐的地方,是吉祥幸福的“伊甸園”。而在九三的每一個農場都會看到這樣令大都市的人們都羨慕的環境優雅設施齊全的居民小區。而那個被省委書記命名的“萊河小鎮”更是別居風情——
萊河 萊河
是閃動藍光的萊茵河
還是蜿蜒而流的老萊河
都是優美的詩篇唱給遼闊
小鎮 小鎮
是塞北一塊通靈寶玉
明亮地懸掛在九三城的脖頸下
閃爍著光陰的魅惑
幸福的小鎮人
願更多的春雨澆洗如茵的草坪
願溫暖的夏風吹動千樹的婆娑
讓笑容掛滿充實的生活
六十幾年的光陰在曆史的長河中隻是短暫的一瞬,是什麼力量讓九三人在嫩江之濱興安腳下這片寂靜荒蕪的土地上建起這“北國江南”和“人間桃源”?詩人告訴我們——
艱苦奮鬥 傳遞光榮使命
勇於開拓 頂峰聳立眼前
顧全大局 黑土凝聚情緒
無私奉獻 為了中華大糧倉
北大荒精神是黃金鑄造
烙印在農墾人寬廣的胸懷
十六個大字是光燦燦的燈塔
把通向未來的航程照亮
2007年8月16日,在紀念北大荒開發60周年時,《人民日報》發表的評論員文章《曆久彌新的北大荒精神》中指出:“在創造巨大的財富的同時,墾區孕育的‘艱苦奮鬥,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精神,成為了農墾事業的靈魂,成為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詩人用自己的語言詮釋北大精神對墾區如燈塔般的意義,九三人在繼承發揚北大荒精神中又有自己創造,如“高峰不是頂峰,前進不是成功,前麵有第一,我們就是落後。”“隻有起點,沒有終點,勇於創新,追求卓越。”這就是九三人勇攀高峰、爭創一流的精神麵貌和第二次創業的勇氣和力量。因此,在這片土地上發生什麼人間奇跡,都是不足為奇的。
詩人的“九三壯行”為我們展示了北大荒西部的那片熱土昨天的艱辛和今日的輝煌。張玉林像嫩江奔湧一樣的激情,讓我們也心潮澎湃,像戰士歸隊一樣,仿佛也投入九三人“二次創業”的偉大進軍。他用如椽的大筆描繪了新一代北大荒人創作的中國農業現代化最壯麗的圖景,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農業的希望、中國現代化的希望。我們為曾經是北大荒人而驕傲,為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灑下汗水而自豪。
聽吧!詩人又吹響九三人向勝利進軍的號角。看吧!一支雄壯的隊伍正進向從秋天走向新的春天——
看那嫩江的春潮在奔湧
看那沃野的東風在鼓蕩
十七萬意氣風發的九三人
從未如此氣宇軒昂
有一個春天
名字叫壯麗旖旎
有一個秋天
名字叫金碧輝煌
是誰接過先輩留下的薪火
是誰把炯炯目光投向遠方
有一群奮鬥不息的人
高歌猛進在通往未來的路上
九三,那片寫滿勝利和光榮的大地,讓我思念,讓我向往,多麼希望再一次走進你的胸懷。
二0一二年秋天於哈爾濱
愛情是跨越苦難人生的橋梁
——《黑土地走出的愛情》之序
青鬆給我送來這部書的文稿的那一天,窗外正飄著如絮的雪花。她說特別喜歡有雪的日子。是的,漫長的冬天,冰凍的大地如果沒有雪的撫慰,整個世界都變得僵硬和冷漠了。在無奈中,我們終於盼來了早春的雪,我就要冷卻的心,突然變得柔軟和溫暖了。青鬆這部關於知青愛情的書,就是落在我心頭的春雪,那雪化成了我書桌那杯清香而苦澀的茶,那雪化作我眼中湧出的淚水,那雪化作一壺濃烈而醇香的老酒……
這些年讀了許多知青的故事,也寫了不少知青故事,而這一部讓我感動最深,讓我流淚最多。也許是因為,她寫的那片山河是和我下鄉的地方緊緊相連,都在黑龍江畔,都在小興安嶺腳下,也都有黑土地,也都有白樺林;也許是因為,她筆下的人物都是我們的同代人,幾乎是同一個時刻、坐同一列火車走進那片荒原、走進那個山溝;當然還因為,這部書的作者王青鬆和我同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兵團戰士報通訊員,那時她是三團(紅色邊疆農場)報道組的幹將,思想十分活躍、文筆特別的清秀美麗,正如她的形象那樣可人。她和二團報道組那個靈秀的小姑娘尚紹華(現任中國婦女雜誌社總編輯)和四團報道組那儒雅的帥小夥伊永文(現任黑龍江大學教授)深深地刻在我青春的記憶中。他們是我和當時我們哈青農場(獨立一營)報道組另一個知青呂永岩(現任沈陽軍區專業作家)崇拜和追趕的對象。
王青鬆的這部讓我感動、讓我回憶、讓我思考的知青故事,是一部關於愛情的傳奇、關於愛情的神話、關於愛情的經典。這些文章先是發表在她自己的博客上,因打動了眾多知青戰友的心,而應約重新整理出這部書稿。作為最早的讀者,我相信這部書特殊的魅力和寶貴的價值,所以願意寫下這篇讀後感言,與更多朋友共饗這部書的芬芳。
“青年男子誰個不善鍾情?妙齡女人誰個不善懷春?這是我們人性中的至神至聖。”偉大的德國詩人歌德說出了一個普遍的真理。你看,就是在北大荒風狂雪暴的無花季節,也有愛情的花朵開放。這是無法阻擋的自然的力量,就像在嚴寒的冬季,在興安嶺的向陽坡上也有黃色的小花在冰雪中怒放,它就是雪蓮,也叫冰淩花;而在冰雪剛剛消融的時刻,又有一片片紫色的花朵綻放在山林中,那是知青最喜愛的達子香,它被我們從大山裏采來,插在罐頭瓶裏,擺在床頭上。
盡管下鄉最初的“三不準”(不準戀愛、不準結婚、不準生孩子 )像繩索一樣束縛了情竇初開的青年,但如春草萌發的力量推翻了壓在頭上的巨石,他們還是勇敢果斷地選擇自己的愛人;盡管政治運動為同是花樣年華的青年之間劃出階級的鴻溝、烙上貴賤的符號,他們還是挑戰可怕的世俗,義無反顧地獻身給自己的另一半;盡管邊塞苦寒消磨了他們的青春激情,超極限的勞動摧殘他們青春靚麗,但抱團取暖成了他們抵禦風寒的最佳選擇,相互支撐是他們戰勝困難的惟一辦法,這樣愛情就是命運的必然安排了;盡管知青運動的大起大落、社會的動蕩多變、世態淡涼如影相隨,讓知青命運多舛,但他們的愛情始終如一、忠貞不渝、堅如磐石。因此,王青鬆為我們記錄的這些知青們特殊年代的奇異愛情就更寶貴、更精彩、更讓人感慨係之了。這正如法國作家巴爾紮克所言:“真正的愛情像美麗的花朵,它開放的地方越是貧瘠,看來越格外悅眼。”也如作者所說:“黑土地走出來的堅貞愛情、純真愛情、隨著歲月的流逝如一壺老酒一樣越發醇香彌足珍貴;美好婚姻才是人生的亮麗風景和力量源泉,人世間最寶貴的東西,本來在此。”
讀了青鬆的故事,我們不能不思考愛情的意義和作用。從一般的意義上說,愛情是人與人之間強烈的依戀、親近、向往,以及無私專一並且無所不盡的真心的情感。從生物的意義上說,它可以滿足人的性的欲望和種族的延續。如果從社會意義來說,愛情簡直是無所不能的“人生能源”。從開篇的故事《愛的奇跡》中我們看到了在虛構的藝術作品才能看到的情節:牡丹江老知青賁若微連續五天在病床前的呼喚,把自己腦死亡的愛人哈爾濱老知青薑誌貴喚醒,然後又用自己的愛撫,讓這個已經植物人狀態的丈夫重新站起,又讓失憶的他從頭開始接受文化知識的教育,最後讓他重返了工作崗位和人間社會。這個神話般的故事驗證了俄羅斯作家屠格涅夫的名言:“愛比死和死的恐懼更強大,隻有依靠這種愛,生命才能維持下去,發展下去。”而在《愛情因追求而美麗》中哈爾濱老知青程普新和趙品潔戰勝種種苦難雙雙考入大學而又幫助孩子考上清華大學的故事,和《患難夫妻成就事業》中哈爾濱老知青郭樹芬支持丈夫周建江返城後從賣炸蠶蛹開始創業到成為包頭市的著名企業家的故事,又佐證了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名言:“真正的愛情能夠鼓舞人,喚醒他內心沉睡的力量和潛藏的才能。”
王青鬆中所講的二十一個故事中,無論是愛在冰雪紛飛時,還是愛在艱難困苦中;無論是愛在“人去樓空”的大返城後,還是愛在“從頭再來”的城市創業中;無論愛在病入膏肓生命垂危時,還是愛在魂飛天國後,都證明了美國作家歐文·斯通的一句話:“愛是一座座堅不可摧的橋梁,它跨過了冰雪千裏的江河,超越了停滯不前的空間;即使是關山阻塞,迢迢萬裏,即使大地雪凍冰封,天空雲暗霧障,愛也能使人生伴侶攜手並肩跨進陽光普照的天地。”
是的,是愛情的偉大力量讓數以萬計的知青患難夫妻從泥濘和風雪中走上陽光普照的新時代的天地。在嚴寒和溫暖的鮮明對照中,他們更珍愛這僅有的人生陽光。黑土地走出的愛情都像成熟的莊稼,具有沉甸甸的份量,與當代社會那些如買來的商品一樣的愛情相比,它們特別地高貴。高貴的愛情是家庭穩定和諧的基礎,建立和諧的社會應該從建立穩定和諧的家庭作起;而建立穩定和諧的家庭,要從樹立正確的愛情觀作起。這樣看來,那些從黑土地走出的愛到地老天荒的愛情,就更有現實的教育意義了。
王青鬆是我敬重的知青作家,她的文學創作起步在紅色邊疆的黑土地,返城後在創造了事業的輝煌後,她又皈依文學。2011年她完成了記錄知青年代的紀實文學集《記憶的喚醒》之後又推出了這部催人淚下感人至深的《從黑土地走出的愛情》。從這部書中我看出了她如青鬆一樣不老的情懷,看出她不減當年的文學功力,也看出了她對知青運動曆史的清醒認識。她在後記中說:
“記寫知青伉儷絕無標榜知青運動之意,知青運動是一段揮淚啼血的曆史,它給國家和一代人留下累累傷痕和無盡的遺憾。但是,愛與哀愁同在,知青運動也給曆史的親曆者以艱苦的磨練,形成了鮮有的知青友誼和知青文化;黑土地灑下的愛情的種子,孕育了牢固的婚姻,對激勵知青改變命運、對社會的和諧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以無可置疑的事實證明:這場運動的主人公——知青無愧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團隊,知青愛情無愧是值得記載的頌歌。”
我在2008創作的《我們的故事》長篇紀實的序言中也有這樣的話:“無論別人怎麼說,我還是要寫,寫我和我們自己的經曆、自己的感受,為這段曆史留下‘生命化的縮影’,以告誡人們不能讓那些刻骨銘心的悲劇再次發生。也告訴人們,在那個陰風浩蕩的年代,在那邊塞苦寒之地,也有鮮豔的人性之花的開放。”我還說過,重新說起了,是為了不再發生,是為了珍惜今天,是為了創造更光明的未來。
正是出於這樣的目的,我為王青鬆這部“愛得感天動地,愛到地老天荒”的故事說幾句並不多餘的話。借此機會表達我對走出那片黑土地所有知青伉儷們的真誠祝願:珍惜來之不易的好日子,和祖國一起享受溫暖和光明吧!
2012年3月20日於哈爾濱
一代人命運的備忘錄
——讀張榮斌的《大雜院·同齡人》
“知青寫作,寫作知青”,這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黑龍江省是中國知青文學的發源地之一,大約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就有梁曉聲寫的反映黑龍江知青生活的小說《這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震動中國文壇,而後又有張抗抗的長篇小說《隱形伴侶》和蕭複興諸多關於知青的散文,別俱一格地展示了一代人的苦難和風流。而之後梁曉聲的《雪城》又以他特有的人文情懷,述說了返城知青“從頭再來”動人故事,讓世人再次關注這一代人的命運。到了2008年和2009年,當有近兩千萬中學生卷入的知青運動過去40周年的時候,知青文學又出現了從“專業寫作”到“群體寫作”的新高潮,就要消逝在曆史的煙雲中的老知青們紛紛拿起筆來,各種回憶錄層出不窮,散文、小說、紀實文學為主,知青詩歌、知青日記也有多種版本問世。我也身在其中地寫了紀實文學《我們的故事》(後來又寫了《我們的故事2》)。我的老朋友梁曉聲給我的信中說:“我對你此書的評價那就是——無一等情懷,斷無這樣的一本書問世。無這樣一本書問世,關於知青的曆史,則不能是真實的曆史。”他還說:“我們這一代人,對於中國之從前,是有告之下一代的責任。我們這一代人中你我這樣的人,對於中國之從前,尤有以字紙記錄的責任。如果我們不盡這一種責任,我們不僅愧對‘我們’,亦愧對我們的下一代。進而言之,愧對中國對於中國之文化積壓的知識分子的理所當然的要求。”
看來,有以字紙記錄這一代人的人生經曆,以存正曆史,啟迪後人為責任的人絕非隻有梁曉聲和我,我麵前放著的這部大書的作者張榮斌一點也不比我們差。這位功成名就可以頤養天年的老知青“卻往往內心裏並不自在”,因為“總有一種聲音在呼喚著我,讓我重新拿起筆來,潛心構思,伏案揮筆,往往又深更半夜耕耘起來,我有時苦苦尋找著這種聲音,原來它就是從少年時起,根植於內心深處——‘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碌碌無為而懊悔,也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的那種信念。通過反思和提煉下鄉知青成長的人生經曆,重新回味當年的情誼和感慨,思索著挽回些什麼,做些什麼,並留下什麼。人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都應該盡已所能有意義有價值地活著,而不管結果是否如已所願。隻要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有這個自己所追求的過程,就可以仰天大笑,告慰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心靈,甚至青睞自己的親朋和養育自己的這片土地了。”
他還曾寫下這樣的詩句表達自己寫作時的心境:“花甲再尋苦作舟,寑食俱輕思暢遊。投筆耕耘孤月曉,青燈笑我欲何求。從政求索苦心誌,退位仍難忘國憂。匆匆過客盡情後,自有世人道綢繆。”
真是“轉軸撥弦兩三聲,未成曲調先有情”,隻是看了榮斌這部書的前言和他寫給我的這首詩,我已被他的情懷所感動。
和我這些年看到的知青回憶往昔的文本不同,他寫的是一部電視劇的劇本,而且是一部長過三十六集的電視劇的劇本。張榮斌是1968年下鄉的老知青,後來當過中學教師、企業領導、街道幹部,一直幹到區司法局長、區政法委常務書記這樣的職位。他有相當的理論功底,並無豐富的文學創作經驗,但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後,回首昨日那些跌宕起伏的難忘歲月,審視那些熟悉或陌生的人物,竟浮想聯翩,食寑不安,突發奇想地想用一種形式,把自己心中的故事和感受記錄下來。而電視劇這種最為大眾接受的形式便成了他向往的裝下他的心願的“容器”。開始他隻是一時心血來潮的嚐試,後來就一發不可收拾,一寫就是幾年,“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首先,張榮斌的這種強烈的創作願望和無畏的創作精神感動了我征服了我。敢想敢為是一切成功的前提,如果你連想都不敢想,還談什麼做,當然更無所謂成功了。他缺少文學創作的經驗,但不缺少生活的經驗,而生活是創作的源泉。這是最樸素的道理。而張榮斌所寫的是他最熟悉的生活。他說:“我從小生活在居民複雜、住房擁擠的大雜院,熟悉那既嘈雜又溫馨的生活習俗,了解那裏孩子們為改變命運,自強不息努力奮鬥的狀況,他們的喜怒哀樂總是浮現在我的眼前,而同一個大院同齡的人最後命運為什麼又不盡相同呢?”這樣,張榮斌就從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入手,用他所看到的聽到的大院裏孩子們的故事回答一個最簡單的問題,這樣就拉開了一代人人生戲劇的大幕。也許他對電視劇這種形式還有些陌生的,但其內容卻是鮮活的。鮮活的生活細節、鮮活的人物,總是有魅力的。無論什麼創作體裁,內容為王,形式是第二位的。
你看,展示在我們麵前的是典型的老哈爾濱貧民區的“圈樓”,方形的大院,二層的危樓,顫抖的木製樓梯,鴿子籠式的一家擠一家的住房,院中間是臭氣熏天的髒水窖,旁邊就是孩子們廝鬧的天地了。雞犬相聞,氣息相通。一家炒菜全院聞味,一家吵架全院聽戲,就是這樣大院的特色。榮斌筆下大院裏的人,都是社會下層的住戶,最大的官是文革中造反起家的副科長,而孩子們都是生於斯長於斯的淘小子和瘋姑娘。榮斌著筆於在這個大院裏成長的男生和女生,在文革、上山下鄉和改革開放中的人生經曆。在中國現代曆史中,也許隻有文革這樣的全民運動才能充分展現人性的善與惡,於是風暴卷過,黃鍾毀棄,瓦釜雷鳴,好人受冤,壞人得道,平靜寧和的大院突然成了“生死場”。而接踵而來的上山下鄉又讓在文革的狂熱的孩子們掉進冰海一樣的“煉獄”,在“城——鄉——城”的幾度沉浮中分化成社會的各色人等,上至省市級高官下到販夫走卒引車賣漿者流。後來在改革開放這場前所未有的改變國家命運調整社會利益的曆史變革中,每個人都在極度的興奮和糾結中發生化蛹為蝶的蛻變,大院的孩子們也不能幸免,隻不過是又一次更深刻的“涅槃”。在這樣的社會動蕩中,每個人都選擇了自己的生活道路,無論你是勇往直前,還是隨波逐流,甚至消沉淪落。我們欽佩從小紮實忠厚的高大眾,下鄉後因勞動好被推薦上大學,畢業後再回農場工作,返城後從小工做起,最後成為受百姓愛戴的好幹部。而那個院裏最出眾的孩子袁道銘,從小學習好,下鄉進步快,又當官兒,又上大學,返城後春風得意,直至升任副市長,卻因經濟犯罪成了階下囚,實在令人痛惜。當然,院裏那個最漂亮的女孩邵曉娟,無論下鄉還是到南方經商,都不乏追求者,但卻終身未嫁,其悲劇命運讓人同情。他們每個的身上都折射出社會這片巨鏡的光影。
誠然,這樣的故事在別的電視劇也並不罕見,而張榮斌追索的是決定這些人物命運的“密碼”,他說:“我經常想一個人的成敗得失是受多種因素製約的,往往有它的偶然性,其實更蘊含著他必然的人生軌跡和結果。這種必然性就是一個人的理想追求下的性格使然,以及社會大背景下諸多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在作品中著重刻畫了人物周邊環境對其潛移默化影響養成的處世哲學,描繪了相關社會製度對其規範製約的微觀效應。”我以為,在當下的電視劇日益庸俗化淺薄化的情況下,榮斌先生有這樣的追求是十分可貴的。他在黨政機關和基層任職多年,深感我們的製度公開透明不夠,嚴細不夠,使個別領導幹部利用其中的漏洞擅自專權,弄權勒卡,特別在用人和幹部提拔上不公正、不廉潔的現象層出不窮。他說:“我試圖用文學形式揭示反腐倡廉的緊迫性和可行途徑,以喚起我們的社會、家庭和有關組織的注意,讓青少年乃至整個社會成員更加健康的成長發展。”一個黨政幹部的深切呼喚和一個嚴肅作家的社會良知,在榮斌的劇本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當前,評論界對電視劇批評較多的一是“一窩風”:看到諜戰片上座了,大家都拍諜戰片,越拍越離奇,越拍越不著調,既歪曲了曆史又嘲弄了觀眾;看著家庭倫理片吃香,又蜂擁而上,演了婆婆演公公,然後再拍丈母娘,又是打又是哭,看著挺熱鬧,過後索然無味;二是“類型化”、“程式化”:“生旦淨末醜”,都是老一套,“小花旦”的嘻嘻哈哈,“大青衣”的哭哭涕涕,千篇一律,許多人物讓人似曾相識。作為“出生牛犢不怕虎”的初學者張榮斌,沒有清規戒律,又更接近地氣,所以他筆下的故事,不是人雲亦雲。因為他筆下的人物都是獨特的、“惟一的”,必然引人入勝。當然,榮斌的文學才能,發掘細節,編識故事的能力,也是值得稱道的。
對電視劇創作,我完全是外行,對榮斌的這部嘔心瀝血之作難以做出準確的評介。但作為一個讀者來說,這個劇本是可看的,好看的。此刻正是倫敦奧運會進入高潮之際,我能在電視機的喧囂聲中,把這部長達四十多萬字的劇本看下去,說明它還是有吸引力的。張榮斌還在對自己的這部作品進行仔細地修改和精心地打磨,肯定會越改越好。我曾建議榮斌把這個劇本改成長篇小說出版,但仔細一想,劇本也是一種文學形式,好的劇本的文學審美一點也不比小說差,而且可以增加讀者的想象力,共同參予創作。這不是也很好嗎?因此我樂於支持張榮斌實現自己的文學夢想,早日出版這部厚重的電視劇本。當然有眼光的影視公司能把這部電視劇搬上屏幕,更是我求之不得的。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也許這部書是可以當做“關於一代人命運的備忘錄”的。我們經曆苦難,又逢盛世,千萬不要忘記過去的歲月,是否可以經常思考這樣的問題:
人,應該怎樣生?
路,應該怎樣行?
2012年 8月於阿城鴿子洞
腹中貯書一萬卷 不願低頭為草莽
——為郭長軍作序
“人生三部曲:立誌——事業的起點;奮鬥——艱苦的旅程;成功——耕耘後的收獲。”這是印度大詩人泰格爾的名言。
我的朋友郭長軍的這部大書,大概可以算作對“人生三部曲”的一個總結報告。“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長軍立誌在動蕩的少年時代,他那時是北大荒的一個小知青,在刀耕火種的勞動中,他立誌要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他奮鬥的起點是經過北大荒12年的磨練,返城後從頭再來,創建自己的工程建築隊;現在他終於可以收獲自己成功的果實了:無數的獎杯、獎章和獎狀標誌著一位成功企業家的輝煌,還有那麼多的參政建議和民主協商提案顯示了一個民主黨派人士的愛國情懷和政治智慧。
我以為,郭長軍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從一個身無分文的窮小子,成為資產豐厚又對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企業家;從一個遠離政治中心的隻有小學文化普通知青,成為頗有主見的參政議政的民主黨派領導人。這是人生的大跨越,這也是“雞變鳳凰”的傳奇。這些年,名聲顯赫又曇花一現的企業家不勝枚舉,可像郭長軍這樣連任三屆省人大常委、三屆省民主建國會副主任委員、四屆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的,在黑龍江省是絕無僅有的。有人說,郭長軍是黑龍江省企業界的“不倒翁”和黑龍江省政壇上的“長青樹”,並非是溢美之詞。
而郭長軍自己認為:“我是這個偉大時代的幸運兒,沒有中國從貧窮走向繁榮、從封建專治走向民主清明的曆史大變革,我這樣背景的人是不可能在經濟上翻身,更不可能走上政治舞台的。是時代造就了我,是曆史成全了我。”
我曾建議長軍搞一部口述紀實的個人傳記。他說,就這樣原汗原味地交給後人吧!功過是非,讓人任意評說。也算對後代作個交待,讓他們知道,作為一個普通農家的孩子,我的人生之路是怎樣走過來的。讓他們知道感恩,也知道怎樣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
我想起了英國作家蕭伯納的一句話:“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炷,而是一支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燒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後交給下一代的人們。”長軍的這部書,就是一支燃燒得十分光明燦爛的火炬,他可以無愧地交給自己的後人。這當然也是長軍出版這部書的最高願望。他可以欣慰了。
如果,那位學者要研究郭長軍這個時代標本時,當然要從他的人生經曆入手,比如他創辦企業的成功經驗,比如他的參政議政的過程,但我更看重郭長軍的精神世界、他的人文情懷。“成功”是他的表象,“情懷”才是他的本質。
在一般人看來,郭長軍和在中國改革大潮中取得最初成功和一夜暴發的企業家、個體戶一樣,文化不高、敢於冒險、不怕吃苦,甚至鋌而走險,渾身沾滿了原始積累的血腥。作為交往了二十多年的老朋友,我知道他是個有理想、有抱負、有追求的人,是一個講情義、講信義,很善良、很真誠的人。我常想,郭長軍經營企業三十多年,既無內債又無外債,從來沒有攤上官司和經濟糾紛,也沒和誰結下無可化解的矛盾,其原因何在?大概得益於他的人格和情懷吧!常有人呼籲中國企業家的道德和良知,郭長軍和那些曾顯赫一時又曇花一現的企業家的區別就在於此。
觀察郭長軍的經曆,我常想起唐代詩人李頎在《送陳章甫》中的一句詩:“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凡是和長軍交往多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好讀書、常讀書的人,甚至可以說,他是手不釋卷,以書這伴的人。他在《我就是我》的那篇散文中說:
我和別人一樣,但我不是別人,我就是我。
我自信,不太過問別人對我的評價。我深知,一個人的名譽在於自己怎麼做,不在於別人怎麼說。
我仁慈,同情幫助別人,常常換來傻氣吃虧的後果,但我從來沒有為自己的道德品行而悔恨。
我好強,但我決不會為此妒忌他人的成功,我牢記他人能做到的,我同樣也應做到。
我好學,誠然我的知識那樣貧乏,所以我愛看書,不僅因為書是打開心靈的窗戶,而是為了需要時拿來為我所用。
在郭長軍的另一篇散文《愛書》中,表達他對書的真誠熱愛:
書,我把你比作糧食和水,當你在我的生活中出現時,給我饑寒交迫的生涯,以能量的滿足和積累。就如同在斷絕炊跡的古道上,我認識了米,在荒無人跡的沙漠裏,我了解了水。你是我生存的急需,是我生命的氧氣。我永遠需要你,因為唯有和你在一起,我才會感到無比的充實和終生的富貴。
郭長軍用自己的人生體驗,深刻說明了“知識就是力量”和“知識改變命運”這個千古不變的真理。他不甘貧窮低賤的生活,他不肯沉淪於無崇高信仰、無尊嚴的草莽生涯,於是他發奮讀書,在讀書中他收獲了知識,知識給了他生活的智慧,也給了他人生的力量。他不滿足當有資產的貴族,更追求精神文化的貴族。在知識的滋養下,他強大起來,豐富起來。知識讓他收獲得了財富和榮耀,更給了他自尊和自信。在他的散文《我就是希望》中發出這樣的豪言壯語:
我不會失望,
因為我自身就是希望。
相信自己的人,才能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才能無往而不勝。郭長軍是知識武裝起來的強者,在不斷的學習中樹立起來的堅定信念和健全人格是他前進的動力,也是他常勝不敗的法寶。
翻看郭長軍這部大作,瀏覽書中他不算多的詩文和書法攝影作品,我仿佛在看一位作家朋友的新作。長軍不俗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追求,讓我感動。特別那些精彩的文字,讓我也為之歎服。
比如他的那首《悼念家母》前言中那幾句:
母親生前,我生活在她的心中,
她的身影是我人生前行的路碑。
母親去了,她埋葬在我的心中,
我的身軀是她正直的墓碑。
這是多麼鐫永深刻的詩句!也許專業的詩人也未必寫得出來。其實詩人和作家是無專業和非專業之分的,寫出好詩就是詩人,寫出好作品的就是作家。也許他這樣的詩句,無論對他的後代和年輕一代都是有勵誌作用的:
我選擇了荊棘與坎坷
也就肩上了執拗和沉默
艱難地呼吸著彩霞和星光
牙關緊咬著一個苦果
在我躍倒的地點
卻挺立起一首強壯的歌 (《跌倒之歌》)
再看另一首:
是的,我是一座人生的橋
信念和道義把我鑄造
也許有一天我會被壓垮
縱然那樣,我也會充實和自豪(《橋》)
同為老知青,我也喜歡他2009年9月重回當年下鄉的勤得利農場寫下的《曆史印跡》中的詩句:
中華子孫千年萬代都不會忘
是北大荒知識青年
用勞動的汗水改寫了荒涼
是前赴後繼的三代英雄
用奉獻的青春染綠了山崗
知青一代的熱血激蕩
是其中的華麗一章
那是我們共同譜就了北大荒的千古絕唱
其實人生並不都如詩情畫意,郭長軍也許比一般人經曆了更多的苦難。但追求高尚的人總有自己的幸福感受。這正如法國作家福樓拜所言:“人生多失望,能把思想寄托在高貴的性格、純潔的感情、幸福的境界上,那也就大可自慰了。”長軍就是這樣,他對幸福的理解讓我們知道了他高尚的精神境界:
幸福存在於追求偉大的生活目的之中,幸福是勞動的姐妹,幸福是創造的兄弟,幸福是人與集體的和諧,幸福是辛勞與享樂的統一。我深信隻有開拓拚搏,才是駛上幸福彼岸的唯一通道。(《幸福》)
如果我現在說,郭長軍是個有文化修養的企業家,大概不算是枉論了,因為有他的作品證明。當然書中還有多幅書法和攝影作品可以證明,因為我是外行,無法評價。但我知道郭長軍的心思,那就是元朝詩人王冕的那兩句詩:
不要人誇好顏色
隻留清氣滿乾坤
其實長軍先生出這部大書的目的也在於此吧!
一家之言,為老友新作出版祝幸,是以為序。
2013年秋 於哈爾濱名人府邸
一個遙遠小村的永恒記憶
——讀《留存的足跡》
這個遙遠的小村,叫察哈彥。她的位置在中國雄雞式的地形圖的雞冠之處。黑龍江在此處頑皮地拐了一個大彎,水路18裏,旱路3裏。神奇的察哈彥就在這片突出在江中的土地上。它三麵臨水,一麵靠山,是江村,也是山村。我說它就像鑲嵌在雞冠上的一顆珍珠。
我第一次聽到察哈彥的名字,是在2008年為寫那部記錄100位北大荒老知青故事的紀實文學,我在上海采寫了中國著名的心血管介入治療專家張大東的事跡,他曾在法國留學多年,是第一個把介入技術引進上海的醫生。他就是當年在黑龍江省呼瑪縣察哈彥村插隊的上海知青。後來我又認識了在察哈彥當了多年豬倌的上海華東師大時髦的光頭教授劉琪,采寫了他艱難求學的故事。他還告訴了我,一個“插友”在從上海回隊參加高考的海船上,縱身跳入大海,他激起的浪花並不大,卻像火把照亮了天際,在黑暗就要消逝的黎明前,十分耀眼。這個勇敢的青年,也是察哈彥的上海知青。
後來,我知道了也在大興安嶺上山下鄉、後來當過大興安嶺地委書記、黑龍江省委副書記、中紀委副書記、現任的寧夏自治區區委書記的張毅下鄉的開庫康林場;還有在呼瑪縣工作了25年的作曲家葉磊下鄉的躍進林場,都在察哈彥附近。於是,我對察哈彥和大興安的那片浩瀚的森林另眼相看了:那是一片人傑地靈的聖地,是中國知青運動最壯麗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