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浪子清溪遇紅顏 燕青山莊敗金獅(1 / 3)

一日,三人找到西湖畔孤山北邊山坳處一個叫做半山禪寺的小廟,門上一把鎖鎖著,鎖上盡是蜘蛛網,門前的台階上長滿綠苔,看來這門很久沒有人出入了,三人很失望,打算轉身離開。燕青細心,猛然發現左邊林子裏有條小路,蜿蜒向禪寺後麵伸去。三個沿著小路,徑直來到禪寺的後門,後門落著一把鎖,這把鎖光溜溜的,看樣子常有人進出。大家又驚又喜,估計這禿驢的老巢,應該在這廟裏。

鮑春風抽出判官筆,敲落鎖,推開門。這半山禪寺後院右手是齋堂,左手是僧房,齋堂內靜靜的,沒有聲響,左邊的僧房內好象簌簌有聲,三個奔僧房而去,春風用判官筆劃開一扇禪房門,裏麵傳出一聲撕心列肺的淒厲的叫聲。

原來禪房裏關著一位全身赤裸的少女,見有人進來迅速奔到床上,口裏不停地說:爺爺,別打奴家,別打奴家,……爺想幹就幹……

武鬆合眼念叨: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燕青歎息:也不知是誰家的姑娘,被那賊和尚嚇成這樣了。造孽啊!

春風到處翻檢,想找套衣服讓少女穿,燕青讓他別白費勁了,這房間內應該沒有衣服。邊說邊脫下杭州白縐紗褶兒,扔給那少女,吩咐她穿上!少女安靜下來,茫然地輪番瞅著春風、燕青、武鬆發愣。燕青歎息道:看來這樣一個花容月貌的女子被賊子折磨瘋了,可惜!可惜!春風揀起褶兒,替她穿了。三個扶了那女子,寺內寺外尋遍了,隻找到了大量食物和金銀古玩,沒有尋到任何能證明吳奇身份和被盜少女下落的東西。春風很失望,坐在石幾上流眼淚。燕青安慰他:別著急,別著急,讓我們想想,或許能想出點什麼。起碼,將這孩子帶回家好好照料,她一定能恢複過來,也應該知道吳奇這賊子的一些事情。燕青望著石桌上碼得高高的金銀寶貝珍珠細軟,出了回神,突然問:秀才,吳奇這賊子臨死之前說句話你還記得麼?

記得呀,他說,“秀才,到揚州西湖……”話沒說完,就死了。春風回憶說。

之前,他說過這樣的話,“今天晚上我陰溝裏翻船,要笑話你盡管笑話,可是,你以後也許會知道,我不是江湖上的無名小卒,也是有名頭的人物。說這些沒有什麼意思,我倆畢竟師生一場,給我一餐好酒好菜,我臨死之前送一份禮物給你,也算是做一件交易吧。”這段話分析起來包括三個方麵的信息:其一、吳奇之是個化名,這人很可能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其二、告訴你,你妹妹在揚州;其三、他要自殺。隻可惜我們當時沒有弄明白他話裏的意思,讓他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自殺了。至於你妹妹為什麼會在揚州呢?剛才看到石桌上的金銀寶貝珍珠細軟,我就設想,你妹妹可能被賊子賣到揚州,如果你妹妹真的是被賣到揚州的話,很有可能是買到妓院,或是賣給大戶人家做妾。燕青分析說。

武鬆打著問訊:阿彌陀佛!很有可能是這樣。

大家將那少女扶回絲綢鮑家。少女不說話,眼睛穿梭般地望著站在跟前的人,一副驚恐不安的樣子,顫顫的,仿佛一隻受傷的小鳥。鮑老太太抹著眼淚歎息道:可憐這孩子,硬是被嚇壞了。

鮑春風連夜讓妻子王桂英收拾行李,準備第二天一早就動身去揚州。燕青與他商量:我也正打算去北方一趟,看望主人和眾家兄弟,我們正好結伴同行,隻是我得回棲燕莊一趟,做一番交代。秀才你就在家裏等我一起去揚州,遇到什麼事情也好相互照應。春風表示一天也不能等了,巴不得生對翅膀,連夜飛到揚州,救妹妹出苦海。武鬆和燕青知道沒法勸阻,一再交代他凡事小心,不可輕舉妄動。

第二日五更三個便吃了早點,來到城外,揮淚而別。武鬆和燕青回六和寺,春風帶著鮑安奔揚州而去。

武鬆和燕青回到六和寺,在知客寮裏坐下來喝茶。執事和尚帶了一位滿頭花白頭發,佝僂著身子的老丈進來,老丈是廟了種菜的朱老頭,見了燕青,作揖道:恭喜相公,太太昨夜順利地生產了,得了一位小哥兒,足足有九斤,大頭大腦的,日後一定大富大貴。

燕青知道公主生產了,不便置辯,笑道:同喜同喜!多謝老丈照料她,我一定重重的謝您。

朱老頭連忙說:不敢,能夠照料賢太太,是小老兒的榮幸。

燕青看金芝公主時,金芝公主正躺在床上給孩子喂奶,麵色紅潤,蕩漾著女人剛做母親時特有的幸福,見了燕青,笑著打招呼,與他商量著給孩子取名兒:燕大哥,給孩子取個什麼名兒呢?

燕青說:你是孩子的母親,名字你取吧。

大哥,您說孩子叫方荊珂好不好?金芝公主征詢燕青的意見。

好是好,但目前“方”這個姓比較敏感,說不定會給你們母子帶來麻煩,不如叫柴荊珂。燕青提醒她說。

不!我恨姓柴的,一生不會原諒他。那麼,孩子就隨您姓吧,我們母子的性命都是您恩賜的。金芝公主說。

也好,就叫他燕荊珂。燕青表示讚同。接著他告訴金芝公主自己想往中原去一趟。

金芝公主著急道:大哥,您不會丟下我們母子不管吧?

燕青笑道:怎麼會了,我去了結一段心事,多則一年,少則半年就回,那時帶你們母子回棲燕莊過太平日子。

燕青安頓好金芝公主母子,打點著回棲燕莊。

臨行前,鮑秀才送燕青一匹好腳力,這**好稱紅鬃寶馬,它能日行千裏,夜走八百。燕青知道憑鮑秀才那點武藝去闖江湖肯定凶多吉少,心裏擱著秀才的安危,日夜兼程,不幾天就到了離嚴州不遠的烏龍嶺,這烏龍嶺地勢險要,山高林惡,是嚴州的屏障,嚴州原本稱做睦州,方臘造反時曾在這裏見有行宮,方臘被剿滅後,當今皇上禦筆改為嚴州。當年梁山英雄若不是烏龍神邵秀才的幫助過關怕是要費一番周折。燕青在嚴州北門外烏龍王大廟門前時見六個青衣漢子將一紅衣女子團團圍住,六位漢子手中拿的青一色的是三尖兩刃刀,紅衣女子手中拿的是雌雄鴛鴦刀,雙方虎視眈眈,搏鬥一觸即發。

燕青仔細瞧那紅衣女子,大約二十來歲,柳葉眉倒豎,丹鳳眼圓睜,雖一臉怒氣,卻掩不住一段風流體態。這樣美麗的女子,對方若不是有深仇大恨或者是見色起歹意,是斷然不會對她動武的,讓燕青暗暗吃驚的紅衣女子麵對六個看起來武功不一般的男子時全無一點懼意。燕青本打算立馬出手相助的,出於好奇,他倒要認真瞧瞧紅衣女子的本領。

黑衣漢子已經有點不耐煩了,開始攻擊。紅衣女子眼觀六路,從容不迫地應付著,雙方來回鬥到一百個回合開外,紅衣女子體力漸漸不支,落了下風,露出破綻來。紅衣女子的鴛鴦刀被兩位黑衣漢子撚住,背後的一位黑衣漢子抓住機會,揚起刀從紅衣女子的後斜劈過去,紅衣女子眼看就要香消玉隕。說時遲,那是快,隻聽見“颼、颼、颼”三聲,黑衣陣中有三把三尖兩刃刀脫手而飛,“當、當、當”落在地上。六位黑衣漢子知道事情不妙,紅衣女子來了身手不凡的幫手,齊喊了一聲,各自退出一丈開外。這時才知道旁邊來了一人,紅衣女子也半扭過身子,斜眼打量著馬背上的英雄。黑衣陣中已經有人從紅衣女子的眼神中看出她不認識來著。朗聲問:來者何人,是敵是友,請亮出萬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