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隨著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及“中國一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的舉辦,廣西作為中國麵向東南亞的中心地位日益顯現。相應的,“研究東盟、服務社會、培養人才”便成為廣西地方政府和社會以及廣西民族大學麵臨的中心任務。在這一情勢下,廣西民族大學適時地成立了“中國一東盟研究中心”,並有條不紊地開展了各項工作。

廣西民族大學黨委書記梁穎教授、校長何龍群教授非常重視中心的工作。在中心成立大會上,梁書記還重點布置了本次評估任務。學校副校長、中心主任容本鎮教授、中心名譽主任範宏貴教授親自審定了評估大綱。學校副校長韋茂繁教授、科研處處長韋樹關博士及時地審批了評估經費,提出了不少良好的意見。中心其他領導,以及學校校長辦公室、團委、宣傳部等部門也給予了密切的配合。

在這些工作的基礎上,2004年11月初,廣西民族大學成立了以秦紅增博士為組長、黃世傑老師為副組長,唐劍玲、黃萬穩、減敏娜等為主要成員的“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社會評估組。2004年11月6日至11月23日,廣西民族大學“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社會評估組分赴會展中心、琅東汽車站等地進行了為期18天的社會調查和收集資料,對2004年首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進行了社會評估。本次社會評估選取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一些利益相關群體:參展企業、政府官員、公眾服務人員、記者和業餘觀眾作為調查對象。

對2004年首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社會評估的目標在於:了解“中國一東盟博覽會”項目實施的現狀;發現博覽會舉辦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出現的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過程、影響,並總結教訓,尋找解決途徑;為今後如何辦好“中國一東盟博覽會”提出意見和建議。圍繞本次社會評估的目標,社會評估組采用參與式快速評估方法和人類學的田野調查方法並結合問卷調查方法就以下幾方麵做了調查和分析:“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基本情況;利益相關群體對“中國一東盟博覽會”實施效果的評估和未來展望;評估組得出結論,並就如何辦好“中國一東盟博覽會”在哪些方麵還需要改進提出建議,以達到預期目標。

本次社會評估得到了廣西民族大學中國一東盟研究中心領導和老師及科研處的大力支持,也得益於各位調查對象的積極配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1背景

1. 1“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產生

2003年10月8日,第七次中國與東盟(10+1)領導人會議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溫家寶總理出席會議並發表了以“全麵深人合作、促進和平繁榮”為主題的講話。溫總理表示,在新形勢下,中國與東盟的合作應更加全麵、深入和務實,為人民帶來更多的實惠;應更加注意開闊地區和全球視野,帶動亞洲更好地應對新的挑戰。

為此,中國政府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建議每年11月在中國廣西南寧舉辦一次“中國一東盟博覽會”,這個建議得到了各國領導人的普遍歡迎,並寫人了會後發表的主席聲明。

2003年12月17日,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安民在國務院新聞辦記者招待會上宣布,由中國商務部和東盟國家經貿主管部門共同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承辦的“中國一東盟博覽會”, 自2004年起,每年11月在廣西南寧市舉辦。“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由此形成。

1.2“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簡介

1.2.1主辦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東盟十國經貿主管部門和東盟秘書處。

1.2.2承辦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1.2.3時間:2004年11月3一一b日(首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舉行時間)。

1.2.4地點:中國·南寧國際會展中心。

1.2.5發展機遇。

1.2.6宗旨:促進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共享合作與定位:“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緊緊圍繞《中國與東盟全麵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以及自由貿易區建設實際進程,以雙向互利為基本原則,以自由貿易區內的經貿合作為重點,同時麵向全球商界開放。

1.2.7特點:規格高;國際性強;特色突出;市場大;商機多。“中國一東盟博覽會”將進口與出口相結合,投資與引資相結合,展銷推介與專題論壇相結合,經貿活動與文化交流相結合,促進優勢互補,深化經貿合作,共同實現本地區的普遍繁榮。

1.2. 8內容

商品貿易:集中展示各國優勢產品,促進進出口成交,搭建中國與東盟及麵向全球的貨物交易平台。

投資洽談:推介各國投資環境,發布招商信息,對接洽談項目,擴大區域內雙向投資,聯手吸納國際資本。

服務貿易:交流技術成果與管理經驗,促進資本、信息、人才等要素流動,開展旅遊、電信、物流、金融、工程承包等領域的合作。首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設旅遊專題館,內容包括旅遊景點推介、旅遊產品促銷、旅遊項目招商、旅遊配套服務等。

專題論壇:圍繞自由貿易區建設的熱點問題,邀請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企業家進行交流與對話。由商務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高層論壇。首屆中國一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與“中國一東盟博覽會”同期舉行,將邀請各國政要、大企業CEO、商會會長、專家學者交流與對話。

文化交流:“中國一東盟博覽會”期間舉辦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風情東南亞”晚會、“中華情”演唱會,充分展現中國與東盟各國民族文化風采。

1.2.9其他方麵

1.2.9.1館區設置:設國家館和商品貿易館

展覽館:室內30000平方米(設置2000個標準展位),室外淨地26000平方米;會議廳:各類會議廳4800平方米。

國家館:1-3號展廳總麵積:13300平方米;展位數:810個。

設置:中國與東盟10國分設國家館,以抽簽方式選擇館區位置。國家館設主人口、序廳、功能廳等區域,體現國家特色。國家館內不設商品展示內容(旅遊產品除外),商品統一安排在商品貿易館。國家館設兩種規格:(1)300平方米,實際可搭建28個標準展位;(2)900平方米,實際可搭建70個標準展位。東盟各國可根據需要自行選擇,特殊需求可作調整。

內容:1)國家形象展示:以圖片、文字、模型、多媒體等展示各國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發展成就;(2)投資洽談:各國政府投資和貿易部門介紹投資和貿易政策及環境,發布項目招商信息,對接拾談項目,提供金融、保險、法律、投資促進等中介服務;(3)旅遊合作:景點景區推介、旅遊商品展銷、旅遊項目招商、旅遊配套服務等。

商品貿易館:4-9號館總麵積:16580平方米;展位數:1020個。

設置:(1)中國一東盟商品館:按商品類別布展,本國同類商品相對集中。設機械電子(含汽車)、五礦化工、醫藥保健、食品土畜、輕工紡織及其他產品展示區。(2)綜合館: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以外其他國家、地區的跨國公司及企業參展。

內容:(1)展示優勢產品:以中國與東盟國家具有貿易優勢的產品為主。(2)進行貿易配對:中國商務部41萬全球買家數據庫、香港貿發局60萬全球買家數據庫支持,“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網站全程服務。(3)高層論壇: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內同期舉辦中國一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邀請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商協會會長和大企業CEO演講、交流與對話。(4)文化交流:舉辦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風情東南亞”晚會、“中華情”演唱會,展現各國民族文化風采。

1.2.9.2嘉賓客商

重要嘉賓:中國和東盟國家領導人、中國和東盟國家經濟貿易部部長、地方政府領導、著名專家學者、中國和東盟各主要商協會負責人、跨國公司、大企業CEO。

參展客商:中國和東盟10國先進生產企業、中國和東盟10國主要出口商、中國和東盟10國招商項目業主、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跨國公司、企業、旅行社、景點景區、航空公司及與旅遊業相關的其他企業。

參會客商:全球采購商、國際投資商、貿易和投資中介機構。

1.2.9.3博覽會服務

免費服務:邀請中國和東盟國家主要新聞媒體宣傳報道博覽會、為參展商與采購商提供貿易配對、為項目業主與投資者提供項目對接、在博覽會會刊上刊登參展企業簡介。

付費服務:展品運輸服務、保稅倉儲服務、展覽設計工程服務、舉辦國家或省市推介會、舉辦企業產品推介會、展覽會會刊廣告、展場廣告、網站廣告。

1.2.9.4展位費用

中國與東盟商品館:標準展位CNY 10000元/個;室內淨地RMB 1000元/平方米(36平方米起租);室外淨地CNY 500元/平方米(36平方米起租)。

綜合館:標準展位USD 1800/個;室內淨地USD 180/平方米。

1.2.10常設工作機構

“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秘書處是“中國一東盟博覽會”常設工作機構。常設工作機構對外名稱為“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秘書處,對內設置為廣西國際博覽事務局。該機構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秘書處(廣西國際博覽事務局)首任秘書長(局長)為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常委、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李金早。

博覽局下設綜合協調處、招商展務處、發展宣傳處(新聞中心)、開發經營處、對外聯絡處、財務會計處六個職能處。工作人員的配備采取從廣西壯族自治區內優選抽調和麵向全國公開招聘相結合,努力建設一支視野開闊、知識結構新、專業能力強、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團隊。

1.2. 10. 1主要職責

(一)負責“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總體策劃和會務的組織實施。

(二)負責招商招展、展館設置、邀請重要來賓等事宜。

(三)綜合協調和組織“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各項展務工作。

(四)負責展館租賃、展位經營、廣告讚助以及‘“中國一東盟博覽會”專有品牌資源的管理經營等工作。

(五)負責“中國一東盟博覽會”整體形象設開和宣傳推介工作;建設“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網站。

(六)聯絡、協調“中國一東盟博覽會”各主辦、承辦、協辦方。

(七)根據“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組委會和廣西領導小組的要求,統籌銜接、督促落實各項服務和保障任務。

(八)負責“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經費預算及相關業務的收支核算。

(九)主辦和承辦其他各種博覽會、展覽會、論壇和研討會。

(十)承擔“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組委會和廣西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事項。

1.2.10.2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廣西國際博覽事務局(“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秘書處)內設秘書處(對外開展工作時可稱“部”):

(一)綜合協調處。負責擬訂每屆博覽會的具體實施方案;統籌銜接、督促落實各項具體活動的組織實施;參與博覽會開幕式、閉幕式的組織工作;負責重要會議的組織安排’;負責網站建設;承擔組委會和領導小組交辦的事項;負責日常活動安排及事務管理;負責文秘、法律事務、人事、黨務等工作。

(二)招商展務處。負責擬訂整體策劃博覽會招商招展方案並承擔具體組織實施工作;負責展館設置、展位安排和其他展務工作;負責建立客戶資料庫;會展期間,負責聯絡各交易團,協調有關展覽工作,維護交易秩序;彙總、統計成交情況;總結評估博覽會效果。

(三)發展宣傳處(博覽局[秘書處]新聞中心)。負責博覽會發展戰略的規劃和研究;擬訂博覽會宣傳口徑;起草各類綜合性材料;負責發布博覽會有關新聞;.聯絡有關媒體及記者。負責編輯出版《中國一東盟博覽會會刊》和編寫簡報。

(四)經營開發處。設計推廣博覽會形象;負責廣告經營、各類讚助以及博覽會專有品牌資源的經營管理;負責場館租賃;負責開發博覽會延伸服務項目。

(五)對外聯絡處。負責聯絡、協調各主辦、承辦、協辦方;邀請和接待國內外重要來賓;安排重要來賓的會見和會談活動;擬訂參會、參展客商的接待計劃;外事、禮賓和翻譯等工作。

(六)財務會計處。負責博覽會的經費預算及相關業務的收支核算;負責博覽局日常財務會計工作,負責下屬企業的國有資產監管、清產核資、內部審計工作。

1.3對“中國一東盟博覽會”進行評估的原因

社會評估是可行性研究的一種形式,是項目設計和實施的基本條件,是經濟、財政、技術、環境分析的補充。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代社會評估。我們對首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進行社會評估,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麵的原因:

一是為了促進東盟自由貿易區更好的建設。“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舉辦是建立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一項重要內容,其實施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貿易區的建立。對首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進行社會評估,其目的之一就在於為博覽會的舉辦提出切實的意見和建議,使每年一屆的博覽會越辦越好,使其效益得到穩步、持續的發揮,從而為貿易區的建立打好基礎。

二是麵向地方,為地方政府服務。南寧是“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對“中國一東盟博覽會”進行社會評估,其目的之二就在於就南寧如何將博覽會舉辦好提出意見和建議,使得南寧能充分發揮其承辦方的作用,在做好承辦工作的同時,也應發揮其當家做主的優勢,抓住機遇,實現騰飛。

三是鍛煉培養東盟人才。“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舉辦充分顯示了對東盟人才的需要。對“中國一東盟博覽會”進行社會評估,其目的之三就在於為加強和深人開展對東盟各方麵人才的培養提出意見和建議,以期發揮我們在今後的“中國一東盟博覽會”以及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人才資源優勢。

四是對評估組成員也是一次絕佳的學習和鍛煉機會。通過這次“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社會評估,我們各方麵都得到了鍛煉,受匪淺。這是我們進行社會評估的目的之四。

1.4評估的方法和程序

1.4.1社會評估方法

對首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社會評估,調查組采用的是參與式快速評估方法和人類學的田野調查方法並結合問卷調查方法進行。參與式快速評估是一種由項目影響區域內社區的居民參與進行收集關於他們並服務於他們的信息的方法。它是一種完全依靠當地的知識、領導、機構和資源並通過參與來促進社區發展的社區發展方法。

參與觀察的田野調查方法是人類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它是一種研究者進人被研究社區,與當地人共處一段時間,直接參與並觀察當地的生活、生產、儀式等的方法,以期將研究成果用來幫助解決各種社會問題和不同文化間的矛盾。這種方法是一種將主位研究與客位研究有機結合的方法,它有利於了解被研究者的實際生活狀況和真實想法,做出對該社區文化的深人研究和解釋,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同時,本次社會評估亦采用了問卷調查的方法。評估組先期設計出“‘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社會調查問卷”,對問卷的整理和分析有助於補充完善參與式快速評估方法和田野調查方法所收集到的資料。

1.4.2社會評估的操作情況

廣西民族大學中國一東盟研究中心於2004年11月組成“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社會評估組,、根據此次參與的人群和實際情況.設計出“‘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社會評估調查大綱”、“‘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社會調查問卷”等,調查之前對“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有關情況進行了全麵熟悉。

社會評估組共分為兩個小組,於11月6日至11月23日分赴幾個調查點進行了為期18天的社會調查和收集資料,按照對參與人群(參展企業、政府官員、公眾服務人員、記者、業餘觀眾)進行基本情況調查―深人訪談―開座談會的順序嚴格展開。

在調查過程中,得到參與這次“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人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使本次社會調查在預計時間內順利完成。本次社會調查共對45個利益相關群體進行了深人訪談,最後形成了37個個案。

1.4.3利益相關群體的選擇依據

為了全麵而又深人地對首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進行社會評估,我們在利益相關群體的選擇上遵循了以下三個原則:

一是調查範圍選擇的合理性。除了參展企業外,本次社會評估的調查對象全部是南寧市的利益相關群體。選擇南寧市的利益相關群體作為調查的對象,一方麵是因為南寧是“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舉辦地,不僅是因為當地的人群是最具有發言權的,而且“中國一東盟博覽會”舉辦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南寧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麵,“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效益廣泛,把範圍縮小在南寧市,使我們的調查更為集中、更為便利。

二是調查對象選擇的全麵性。對本次博覽會的參與者、工作者和間接影響者以多角度、全方位進行訪談,調查者以非政府人員的姿態出現,確保了調查內容的真實性與全麵性。從政府要員、會議工作人員到普通市民,力求反映多方麵的聲音。

三是調查時空選擇的合理性。針對本次博覽會的曆時性特點,我們實行了分階段、分地點的進行調查。對博覽會召開時的情況和閉幕後的各個環節進行關注,既包括對貿易洽談階段,又包括對市民開放階段,確保了調查的連續性與完整性。

2利益相關群體對“中國一東盟

博覽會”實施效果的評價和建議

2.1參展企業的評價和建議

參展企業是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是博覽會最主要、最直接的一個利益相關群體。參展企業的規模和質量直接影響到博覽會召開的效果。據統計,在首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中,境內外報名參展企業達到2500餘家,申請展位4423個,超出展位兩倍多。為此,經過調整,會展中心新增展位443個,使總展位達到2500多個,總展覽麵積4.5萬平方米,博覽會首次舉辦就躋身於國內大型展會之列。參展的品牌企業中,世界500強企業達19家,如:愛立信、法國電力、ABB、西門子、三菱、鬆下、佳能等;國內上市企業共61家,有著名品牌企業如中國航天、上海寶鋼、中石化上海、清華同方、TCL集團等。本屆博覽會的隊伍是非常龐大而有實力的。首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為參展企業提供了一個如此好的平台,那麼參展商對本屆博覽會有一些怎樣的評價和建議呢?這是我們對首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進行社會評估的一個重要環節。

2.1.1參展企業的評價

參展企業的總體評價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是認為本屆博覽會舉辦得很成功,另一種認為實施效果一般。

參展企業的具體評價主要有以下幾點:

(1)舉辦規模較大。

(2)政治意義大於經濟意義,加強了中國與東盟各國的聯係。

(3)結識了很多朋友。

(4)擴大企業影響力,提升產品知名度,有一定的宣傳效果。

(5)配套設施完備,服務周到、熱情,誌願者很多。

(6)展覽攤位的價錢比較合理。

2.1.2參展企業指出的不足

(1)道路指示牌不清楚,外地人來到南寧出行不方便。

(2)參會外商很少,東南亞專業觀眾也少,大部分是當地居民。

(3)經銷商沒有貴賓卡,不容易找到展銷商。

(4)舉行時間與廣交會相隔太近。

(5)清潔衛生無人打掃,無人負責,而需展銷商自己掃。

(6)展位的配套硬件沒能提前準備好,並且無人負責這一方麵的工作。

(7)財氣不旺,銷量隻是廣交會的零頭,打不開市場。

(8)沒有給予中小企業空間,隻是政府搞了幾個大型項目。

(9)舉辦時間太短。

2. 1.3參展企業提出的建議

(1)希望針對企業產品特點,開辟一個專門的產品嚐試區,讓客人可以嚐試產品。

(2)應及時進行清潔衛生。

(3)將舉辦時間延長三五天或一星期。

具體的個案和個案分析見附錄一。

2.2一般官員的評價和建議

新聞媒體已經有了很多關於國內外重要官員對南寧首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看法的報道。那麼作為廣西區內的一些官員,對“中國一東盟博覽會”又有些怎樣的看法呢?就此,我們對廣西區內一些官員進行了采訪。

2.2. 1一般官員的評價

廣西區內的官員對本屆博覽會的總體評價分為兩種觀點:一是認為本屆博覽會舉辦得很成功,二是認為實施效果一般。

而一般官員的具體評價有以下幾點:

(1)交通管理井然有序。

(2)通信、旅遊、餐飲等服務行業服務質量很高。

(3)專業性極強,能滿足專業人士及經濟洽談的需要。

(4)提升南寧在對內對外交往中的地位。

(5)促進南寧與東盟及國內省區市的交流合作。

2.2. 2一般官員指出的不足

(1)某些市政工程存在質量隱患。

(2)溫家寶總理未能出席首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

(3)組織工作做得較亂,存在各個部門工作協調不力,銜接不好的現象。

(4)市容衛生沒能徹底搞好。

(5)組委會與普通市民的直接交流不足,並對普通市民參與博覽會的熱情估計不足。

(6)本屆博覽會流於形式。

2.2.3一般官員提出的建議

(1)加大城市建設力度,提高市民文明素質,改善城市周邊環境。

(2)將各國展位集中安排,突出特色。

(3)設立多媒體裝置,方便市民查閱和了解東盟十國的概況。

(4)加大對“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宣傳。

(5)增加市民的參觀時間,合理安排日期和時段。

(6)組織專家對中國與東盟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進行論證,探索發展方向。

(7)對中國與東盟在各領域的進一步交流與合作進行細化。

(8)加強各領域合作交流的考察活動、洽談活動,發揮南寧的地區優勢。

具體的個案和個案分析見附錄二。

2.3公眾服務人員的評價和建議

2.3. 1聯絡官和翻譯人員的評價和建議

廣西民族大學是國家非通用語種人才培養基地,在這次“中國一東盟博覽會”期間,選派了一些優秀的小語種教師和學生擔任“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翻譯人員和聯絡員。“中國一東盟博覽會”後,中國一東盟研究中心專門組織本次“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部分聯絡官和翻譯人員舉行了一次座談會。在會議上,與會人員依次表達了其培訓期間以及上崗翻譯過程中的經曆、感受和建議。大家的發言表明,培訓班的意義非常重要,對聯絡員和翻譯員在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導性作用。

2.3.1.1聯絡官和翻譯人員的評價

在這次座談會中,聯絡官和翻譯人員都沒有對本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做一個總體的評價,但是他們指出了很多的不足,並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同時,他們認為博覽會使其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提高了綜合素質。

2.3.1.2聯絡官和翻譯人員指出的不足

(1)組委會與東盟各國聯係時,出現了英文理解錯誤的現象。

(2)廣西區人事廳在培養人才的環節上做得還不夠好。

(3)廣西區外事辦與聯絡官的溝通不夠。

(4)在與東盟各國的對接中,聯絡官對自己負責接待的相應的東盟國家的情況不夠了解。

(5)組委會在人員分配上缺乏全盤的宏觀調控,各部門工作銜接不好。

(6)票證發放管理不好,各部門協調不夠,出現給某些重要團體門票不夠、給錯證件的現象。

(7)人才利用率不足,本地培養的優秀翻譯人才沒能全部在第一線擔任翻譯工作。

2.3.1.3聯絡官和翻譯人員提出的建議

(1)與相應東盟國家進行聯係時,使用該國語言,盡量減少利用英語對接而出現的翻譯錯誤。

(2)送聯絡官和翻譯人員到相應的東盟國家了解該國的參會目的及他們的參會期望值等。

(3)在人力資源上要進行充分合理的調配,在某些環節存在人手不夠時,要把較為空閑的人員調來增援。

(4)改善票證管理,認真核實與會人員身份,發放與與會人員身份相符的票證。

(5)充分利用本地優秀的、高水準的翻譯人才。

具體的個案和個案分析見附錄三。

2.3.2誌願者的評價和建議

但凡大型活動的舉辦,都需要大量的誌願者為與會賓客提供誌願服務。在這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上,也活躍著一萬多名青年誌願者。他們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誌願精神熱情為大會服務,為“中國一東盟博覽會”提供的服務包括接待、翻譯、交通等。誌願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是評價大會實施效果的重要參數之一。誌願者在“中國一東盟博覽會”上,廣泛接觸到了與會各階層人員,這其中有各國政府官員、“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組織者、參展商、采購商、專業觀眾、業餘觀眾等。因此,誌願者的評價,就更能體現出對“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社會評估的全麵性和客觀性。

2.3.2.1誌願者的評價

誌願者對“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實施效果評價可分為氣種類型,第一種是認為很好,第二種是認為不好,第三種是覺得一般。

具體的評價列舉如下:

(1)“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社會影響力非常大,得到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關注。

(2)“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舉行得到各界人士的支持。

(3)各國政要團對“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評價很高。

2.3.2.2誌願者指出的不足

(1)本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準備不夠充分。

(2)管理很混亂,人員進出控製不好。

(3)某些工作人員不熟悉業務,辦事效率低下,服務態度不好。

(4)安全保衛工作做得太差。

(S)人力調配不夠合理。

(b)某些主管者不能及時有效地處理突發問題。

(7)工作安排不夠細致、明確,不到位。

(8)票證的發放管理不夠嚴格。

(9)對低層次、小規模的參展階層不夠重視。

(10)對參展產品的質量把關不嚴,在會上出現假貨。

2.3.2.3誌願者提出的建議

(1)多向國際大會學習。

(2)進一步規範博覽會。

(3)加大宣傳,讓更多東盟客商了解中國。

(4)加強準備工作,工作安排應更有計劃性,整體安排應更合理。

(5)增強互動性,應更有創意。

具體的個案和個案分析見附錄四。

2.3.3交通運輸人員的評價和建議

我們通過對交通運輸人員的訪談,從中了解他們對“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看法,並如實描述博覽會期間南寧交通運輸的實際情況。

2.3.3.1交通運輸人員的評價

交通運輸人員對“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評價一分為二,一是認為辦得比較成功,二是舉辦與否都無所謂。

具體評價如下:

(1)“中國一東盟博覽會”規模盛大。

(2)政府在各方麵考慮都很周到。

(3)對廣西、南寧的各方麵都有好處,對各個行業都有好處。

2.3.3.2交通運輸人員指出的不足

(1)交通運輸不能滿足乘客要求,塞車嚴重,交通管製時間過長,司機工作壓力大,出租車沒有載客停靠點。

(2)普通市民的參觀時間過短。

(3)存在東西被偷現象。

(4)不能公平對待會展中心附近的停放車輛。

2.3.3.3交通運輸人員提出的建議

(1)多增加運輸車輛。

(2)延長會展中心開放時間,以使更多市民可以進人參觀。

(3)靈活處理塞車,設置出租車載客停靠點。

(4)少舉辦此類活動,一年一次就行,多辦實事,解市民燃眉之急。

(5)公平對待會展中心附近的停放車輛。

具體的個案和個案分析見附錄五。

2.3.4賓館服務人員的評價和建議

可以說賓館是在本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在“兩會一節”期間,南寧市共接待了國內外賓客、演職員約1.8萬人。其中,國內外副部級以上貴賓100多人;參會、參展商1萬多人;中外主流媒體記者260人。這大批的客人的到來,使賓館、酒店、招待所等早早就爆滿了。在我們采訪到的賓館和酒店中都反映出了這種情況。

客人的大批到來,對於南寧市的賓館和酒店等服務部門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因為它直接帶動了這些部門的經濟效益,也直接推動了南寧經濟的發展。但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大批客人的蜂擁而至,也使得很多客人的住宿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如本來想住好一點的,卻因為沒有空位而不得不降低要求,客人的心情、南寧市的形象等各方麵都將受到很大的影響。還有就是這一大批客人的到來,安全問題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在評估組所采訪的賓館和酒店當中,除了一些較大的酒店客人的安全利益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之外,其他的都存在很多的問題,如被陌生人以喝茶為名約出去被騙錢和手機等,或者在展廳出現手提電腦被偷盜等。因此如何在“中國一東盟博覽會”期間解決好客人的住宿問題和安全問題,也顯得格外重要。

而作為賓館服務人員,他們大多沒有機會直接參與到博覽會的現場當中,但是在與客人的接觸當中,他們也有不少自己的看法。

2.3.4.1賓館服務人員的評價

他們普遍認為本屆博覽會舉辦得還是很成功的。而從他們所接待的客人口中,也知道客人對本屆博覽會的舉辦還是很滿意的,對南寧的評價也很高。

具體評價如下:

(1)提高了南寧的知名度。

(2)南寧的發展將更好。

(3)酒店的接待很到位。

2.3.4.2賓館服務人員指出的不足

(1)打劫、搶劫、專業詐騙者比較多。

(2)在服務過程中存在語言交流障礙。

(3)有些酒店通信存在問題,國際傳真發不出。

(4)車太多,顯得道路很擁擠。

2.3.4.3賓館服務人員提出的建議

(1)提高語言應用能力,滿足各國需要。

(2)政府應更加強對不法行為的管製打擊力度。

(3)政府應多安排住宿的地方給客人。

具體的個案和個案分析見附錄六。

2.4記者的評價和建議

可以說,記者是除了參展商和專業觀眾之外與“中國一東盟博覽會”接觸最多的群體了。然而,記者又是個特殊的群體,因為他們具有雙重的身份。首先,從他們的職業需要出發,他們必將參與到2004年首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當中,成為“中國一東盟博覽會”與外界交流和溝通的一個橋梁。這就使得在.這個交流與溝通的過程中,記者會由於種種原因而改變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情況的原貌,使“中國一東盟博覽會”以一種已經被精心修飾過了的形象出現在觀眾的麵前。但是,記者們又是普通觀眾,他們可以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因此,要對“中國一東盟博覽會”進行切實的社會評估,就不應該盲目的跟著媒體的報道走,不能錯過對新聞記者個人真實反映的采訪。

記者群體普遍認為,新聞報道還是主要傾向於報道“中國一東盟博覽會”好的一麵,領導中意的就多寫。但是事實上“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確實還存在很多的問題。

2.4. 1記者的評價

記者群體普遍認為首屆“中國一東盟博覽會”舉辦得還算成功。

具體評價如下:

(1)宣傳工作到位,宣傳覆蓋麵廣,形成了濃厚的輿論氛圍。

(2)消防、安保、醫療衛生工作井然有序。

(3)展位設計具有民族和現代氣息。

(4)誌願者工作熱情很高。

(5)提高了南寧的知名度,促進了市政建設和市民素質的提高。

(6)對廣西、南寧的各行各業都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2.4. 2記者指出的不足

(1)會展中心現場管理混亂,治安工作相當差。

(2)某些保安服務人員服務態度不好,工作效率低。

(3)工作人員外語水平不高。

(4)會展中心現場衛生問題突出,垃圾很多。

(5)公共服務設施不足。

(6)接待工作不到位。

(7)交通擁擠,交通管製時間過長。

(8)有質量無法保證的、無名的企業參展。

2.4.3記者提出的建議

(1)嚴格篩選參展企業,保證質量。

(2)改善“交通擁擠,交通管製時間過長”的不足

(3)改善宣傳報道工作。

(4)加強接待工作。

具體個案和個案分析見附錄七。

2. 5業餘觀眾的評價和建議

本節主要是在對市民進行訪談的基礎上,對參與市民對這次“中國一東盟博覽會”的看法和評價進行描述和歸納。

2.5. 1業餘觀眾的評價

訪談的結果表明,市民們普遍反映總體來說這次“中國一東盟博覽會”辦得還是比較成功。

具體評價如下:

(1)參展企業多,展品品種豐富。

(2)廣西、南寧發展的最佳選擇。

(3)能拉動經濟增長、吸引人才與資金。

(4)對城市的規劃與建設大有裨益。

2.5.2業餘觀眾指出的不足

(1)公共服務設施不足。

(2)會展中心現場秩序混亂。

(3)普通觀眾與展商語言不通,無法直接交流。

(4)公共秩序混亂。

(5)展品質量無法保證,有假貨存在。

(6)安全治安工作存在漏洞。

(7) “黃牛黨”炒售門票。

(8)有些工作人員將證件隨意借用。

(9)有些展商態度不好。

(10)有些市民素質低下。

(11)展廳的展位規劃設計不夠合理。

(12)會後存在電力緊張、趕工程進度的問題。

(13)交通管製給市民出行造成不便。

(14)存在媒體鼓吹“廣西速度”、“南寧速度”的不利現象。

2.5.3業餘觀眾提出的建議

(1)增加開往會展中心的公交班次,多設置臨時停車場,調整公交車發車時間。

(2)在外國展廳增加翻譯。

(3)在會展中心設立主會場的同時,在別的地方設立分會場。

(4)規範票證發放製度,對“黃牛黨”進行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