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們應該得到的待遇。在解放戰爭的最關鍵時刻,調轉槍口起義的國民黨軍人,成了我們的戰鬥隊伍,無疑增加了勝利的力量;投誠的國民黨軍人,放下了武器,肯定減少了我軍的傷亡。無論起義還是投誠,從那一刻起,他們就成了我人民軍隊的一員。
可惜,這個政策來得太晚了,許多這樣的“學員”沒有等到這一天,他們把自己的餘生,已經獻給了北大荒的開發建設,許多人還經曆了許多的人為的磨難。讓人難過的是他們的正義行動沒有得到及時的承認,而且失去了享受榮譽的機會。現在北大荒經常唱著一首歌:“十萬轉業官兵今何在,無名花開在原野上。”這些埋在黑土地裏“學員”——“場員”是那些“無名花”嗎?
令我欣慰的是那些解放團老兵後代的許多人,還耕耘在這片父輩灑下鮮血和汗水的土地上,而且過上了有尊嚴的幸福生活。也許是巧合,接待我陪同我到農場采訪的管局黨委宣傳部的部長和兩位副部長的父親,都是當年被國民黨抓了壯丁,被迫當兵的,有人還參加遠征軍到緬甸打過日本侵略者。在解放戰爭中,他們都參加了解放軍。他們又跟隨王世英團長進軍寶泉嶺,在這片土地上流血流汗,從解放團的“學員”轉為國營農場的“場員”,一生都獻給了引以為榮的開發北大荒的事業。在那個特殊的年月,那幾位部長還是少年,他們和父輩一起經曆過磨難和屈辱,但這卻成了他們奮發成長追求進步的動力。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裏,他們像北大荒的莊稼一樣茁壯成長。現在他們已經長成了棟梁。
他們以自己是解放團老戰士的後代而自豪。
4——遍地英雄
雖然,展現在我眼前的寶泉嶺這片土地還白雪覆蓋,銀裝素裹。但我仍然能感受到“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的豪邁氣勢。
這是一片英雄輩出的土地,2010年,在慶祝寶泉嶺農場成立60周年時,農場宣傳部編輯了一套係列叢書,那“前言”中火熱的文字,讓我心潮激蕩——
“回眸展望,六十載長路漫漫,這裏有輝煌的成功步履,也有暗淡歪斜的足跡。六十年,是見證風雨歲月奔向光明永不停歇的腳步;六十年,是無數奇跡在這塊土地上播種收獲的長卷;六十年,是火一樣的青春激昂演繹著青絲變華發的故事;六十年,是荒涼貧瘠變沃野糧倉的金色詩行!寶泉嶺農場經過幾代人的開發建設,在這片杳無人煙的荒原建成了新時代現代化的綜合性農業經濟區。……接力棒傳了一茬又一茬,厚重的土地和純樸的人們啊,改變了一段段沉甸甸的曆史,墾荒人因為探尋著這片沃土的滄桑和內涵更蘊靈氣,黑土地因為飽蘸著北大荒人的希望和熱血而更顯深邃厚重。一代代北大荒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這裏鍛煉成長著,每一天都用更加飽滿的熱情續寫著新的英雄華章。”
六十年,有多少英雄為這片土地的淪桑之變而競折腰,我應為他們每一個人唱一曲讚歌!現在我想寫下一個人的名字,她不是戰功卓著的創業元勳,也不是點起篝火拉起犁鏵的老戰士,也不是化青春為錦繡大地的知青戰友,而是一位掏糞30多年的女工,她的名字:張汝碧。在寶泉嶺的英雄譜上,她的名字寫得很大,閃放著最質樸的北大荒精神。
寶泉嶺農場的工會主席趙文權和原宣傳部長肖榮江,動情地給我講起張汝碧的故事——(張汝碧最高榮譽曾獲省特等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等光榮稱號)
張汝碧是1960年從四川農場投親靠友來到農場的,這個又瘦又小的姑娘渾身是勁,鏟地時,別人一條壟還沒到頭,她已經鏟完五條壟了。積肥時,別人一天最多積900公斤,她能積1500公斤。有一天隊長跟她說:“現在積肥班缺一個掏糞工,你能幹嘛?”
“行啊,隻要組織安排的工作,幹啥都行!”
誰能想到,從此張汝碧在掏糞的崗位上一幹就是30多年,無論多大的困難,她從來沒有轉過行。
當然,這期間她也動搖過。1961年,她結婚了。丈夫小歐很支持她,可架不住別人的議論。一個很俊的姑娘,每天渾身臭哄哄的,有些人看不起她,還引來許多閑言碎語:“她這是圖啥呀!”這些小張並不在意,天天照樣掏糞,幹得還很高興。可日子一長丈夫忍受不了了。
“你聽聽別人都說你啥!人家的女人走到哪都帶著香氣,可你渾身上下都是什麼味,走到哪兒,人家都躲著!”
“我又不是現在才幹這個活兒,結婚前我就是個掏糞的,可你偏偏愛上了我,現在怎麼嫌我臭了!”
夫妻這樣的爭吵,多次發生。
每天都是小歐先回家,做好了飯菜等著她,熱了一次又一次,她還是沒回來,丈夫氣得把手中的火鉤子“咣”的一聲扔在地上。這時,小張推門進來了。
“今天掏了五車糞,累死我了!”
說著她把掏糞弄濕的衣服扔在灶旁,屋子裏頓時臭氣熏天了,丈夫生氣地把她的衣服扔到了門外。這時一陣難以忍受的委屈湧上心頭,小張的眼淚流了下來。掏糞時,她站在糞坑時,有人把尿灑在自己身上,自己都沒在意,可現在丈夫這樣對待她,她嗚咽著,心如刀絞。她動搖了,自己才20多歲,幹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張汝碧病倒了,同事和領導都來看她,讓她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溫暖。這時她從廣播裏聽到了劉少奇主席接見掏糞工時傳祥的消息,劉主席對時傳祥說,我當國家主席,你當掏糞工,隻是分工的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她的心裏一下子亮堂了。她想,革命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沒有大糞臭,那有瓜果香和農業豐收。咱們農場就是多種地多打糧,沒人掏糞積肥怎麼行!連國家主席都尊敬咱們,別自己看不起自己。當然,他也很理解丈夫,他為自己承擔的太多了!
從此後,張汝碧再沒動搖過,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她每天用那長長的糞勺從糞池裏把糞一勺一勺地舀到糞桶裏,又一桶一桶地倒進糞車。這一桶糞水足有四五十斤,裝滿一車要40桶。張汝碧身高不過五尺,體重不足百斤。可她常年如此,要付出什麼樣的艱辛啊!而在北大荒漫長的冬天,掏糞更是特別的困難,廁所裏的糞便凍成了冰柱,把糞池都要堵滿了,她下到廁所裏,哈著腰掄鎬,糞柱幾乎貼在臉上,一鎬下去糞碴硼得滿臉滿嘴。
每年春節,張汝碧本來可以在家休息的。初一的早晨,老歐起來一看,汝碧卻不見了,昨晚拌好的餃子餡,還擺在灶台上。她可能又去刨糞了。丈夫穿好衣服去找她,隻見她滿頭大汗地站在堆著糞的廁所旁。老歐心痛地地望著她,不知說啥好。
汝碧笑著對丈夫說:“過年,也不能不上廁所呀!我要是不來刨了,刺了別人屁股你負責呀!”
丈夫也瞧著她笑了。“你就是常有理!快回家吧,下餃子的水都開了!大過年的,把你這個大勞模餓著,誰負責呀!”
老歐攙著汝碧向家走去,腳下踏著昨晚灑滿一地的鞭炮紙屑。和煦的陽光照著他們臉上的笑意,這是寶泉嶺春天第一早晨街頭上最美的風景。
丈夫理解了,有時女兒卻對母親有幾分怨言。有一次張汝碧去學校參加女兒的家長會,一進門就有學生喊:“張大糞來了!”回到家女兒對她說:“媽媽,你都這麼大的歲數了,別再幹了,大家都叫你張大糞,我心裏不好受,同學們也看不起我們!”
她把女兒拉到自已的身邊,撫摸著她的秀發,意味深長地對她說:“乖女兒,不管人家怎麼說,我們都不要在意,大道理媽媽說不清,但媽媽知道,莊稼離不開糞,糞多了,才有高產量。媽媽掏糞是實實在在的工作,別人瞧不起咱,那不是咱的錯!”聽著媽媽的話,女兒流下眼淚,她緊緊地抱著媽媽。
為了丈夫,也為了女兒,每天張汝碧下班回家,總把髒衣服脫在外麵再進屋。數九寒天,她也這樣做,每次換衣服都凍得發抖。丈夫勸她進屋再換,她就是不聽,女兒跑出去,一頭撲到她的懷裏,淚水奪眶而出。
“媽媽,你快進屋換衣服吧!我們不嫌您!”
娘倆抱在一起都流下了眼淚……
張汝碧還是被累倒了,病情是下肢癱軟,中毒性腸炎。醫生診斷的病因是長期從事掏糞工作,糞便中的病毒已經浸入她的體內。他們建議,張汝碧應該長期休養、調整工作。
躺在病床上,可她心卻飛到窗外,燕子在窗前掠過,春天來了,可地裏的肥還沒有送完,她一刻也躺不住了。她跟醫生請假說家裏還有點急事要回去一趟。誰也沒想到,她又跑到崗位上,親自把25車糞肥全部送到地裏。
領導動員她再換一個工作崗位,她說,咱們農場不如城裏掏糞都機械化了,還得人幹。找一個掏糞工不容易,年輕人有誰能幹,我還是接著幹吧!什麼時候幹不動了,我就交班。
1985年家庭農場應運而生,這時場領導對張汝碧說:“你掏糞20多年了,這回你該換一個工作!自己家也包塊地,還能多掙點錢!”她說:“幹脆我就把掏糞這活兒承包了吧!”這樣她花了900元錢的轉讓費買下了隊裏的一台舊拉糞車和一頭老黃牛,包下了場部的27個廁所,還承包了5畝菜地。這下子,老歐也跟著她幹起來。大家說,張汝碧辛苦了這麼多年,她這麼能幹,這回自己幹,肯定能富起來!可她還是那麼傻,本來承包合同上規定,每多掏一個廁所,她可以多掙200元錢,可她隻收75元!幾年來凡是各種賑災捐贈,每次都少不了她,都比別的職工捐的多。為有困難的職工送糞、拉柴,運砂石,她的車更是白用。場裏的萬元戶遍地都是,十萬戶也不少,百萬戶也有了,可在這些人中,就是找不到張汝碧。
更讓人感動的是,她多少次下到糞坑裏為別人撈丟失的貴重的物件,可她分文不取。場部銀行儲蓄員張曉東的金櫃鑰匙掉到糞池裏了,急得直哭。張汝碧二話沒說,下到糞池裏就撈,她先用糞勺掏,找不到,她又下到糞池裏用腳趟,後來幹脆戴上手套去摸!時值7月,烈日下,糞池裏臭氣薰天,濃烈的氨氣險些把她熏倒。張汝碧爬上來呼吸了一陣新鮮空氣,又跳下糞池,這一回,她幹脆脫掉手套,用手摸。她慢慢地摸遍了糞池的每個角落,渾濁的糞湯在她的指縫尖流過。
鑰匙終於找到了,張曉東感動得不知如何表達,她說:“張姨,讓我怎麼感謝你呀!”張汝碧卻說:“謝啥呀!快把鑰匙用水衝一下,去上班吧!”
其實,下到糞池裏為別人撈錢包、找手表,這樣的事兒,對張汝碧來說,不知有多少次。她從沒要過失主的任何報酬。
有人說,張汝碧的心比金子都寶貴。
還有人說,她是寶泉嶺最美最香的人!
在用破了5台拉糞車,在更換了6頭老黃牛後,張汝碧再也幹不動了。她光榮地退休了。
我多麼想見一見這位勞碌終生,應該頤養天年的老勞模呀!在她每一個清晨都拉著糞車走過的街道上,我沒有看見她散步的身影;在歌聲飛揚的老年康樂中心,我沒有聽到了她的笑聲……
場工會的同誌告訴我,30多年的超負荷勞動預支她的健康,兩年前的一個清晨她走了,那正是她每天出車的時間,她一輩子都願意默默地幹活,為別人方便,卻不想麻煩任何人,這是她一輩子的性格。為她送行的隻有自己的家人,還有幾位工會幹部。為她送別的人在她走過的路上撒下幾朵淡淡的小黃花。
那時,整個寶泉嶺小城的人都在安睡。
在一個現代化的城市裏,在一個家家都有抽水廁所的城市裏,人們還能想起那位為你掏了30年糞便、背了30年糞桶、拉了30年糞車的女工嗎?
我多麼希望有一天張汝碧的身影又出現在這個小城裏,那是一座雕像,她背著糞桶,邁著有力的步伐,滿臉的笑容。
張汝碧的故事,讓我多了幾分傷感。而走進寶泉嶺玉蘭牧業有限公司這花園式的大院卻讓我興奮起來,這是一個規模驚人的養豬場,樹木簇擁的豬舍卻像工廠的廠房一樣整齊,一棟棟灰白色的廠房是上萬頭豬幸福的家園。我聽不到豬的叫聲,它們飽食終日,安睡在溫暖的席榻上。也聞不到養豬場必不可少的味道,自動化的噴淋清理,使這裏的衛生條件比城區的街道都整潔。
我來的可能不是時候,因為全國生豬價格的大幅下降,賣一頭豬就要賠200多元,這讓所有的養豬戶都陷於恐慌。可玉蘭牧業的老板李玉蘭卻十分地鎮靜。她輕聲漫語地說:“養豬這個行業就是這樣,價格波動五六年一個周期,有掙也有賠,還是賺錢的時候多。關鍵時刻是要挺得住。你挺不住了,那就隻能優勝劣汰了。”
李玉蘭不像許多女企業家一樣著裝華麗,樸實得如一位教師。她上穿老式的皮夾克,下著青色長褲,齊耳短發,說起話來語調平緩,沒有顯示出成功女人的強勢勁頭。
李玉蘭真是老師出身。和“老三屆”那一代人一樣,1970年初中畢業她就上山下鄉到林場,修過路,當過檢尺員。通過招考,她回到鶴崗市的一個中學當曆史老師,曾經有過7年從教經驗,還評上中級職稱。但平靜安逸的生活,讓她有些不安心。再說,母親的突然去世,讓家裏生活也麵臨困難。正好當時有個提前退休的政策,她幹脆告別心愛的家園回了家,一心想自己幹點事,養家糊口,也釋放一下自己的能量,為社會做點事。
李玉蘭這個因家庭困難退休的年青教師的創業工作,是從開小商店批發小食品開始的。掙了點錢後,她又花8000元買了有6間房和2公頃地的大院,春天種菜、養雞,冬天用這個大院存煤。身在煤城,做煤的生意還是方便,便宜時進煤65元一噸,先存在自己園裏,等市場缺煤了,再運到哈爾濱,一噸賣240元。誰都知道,這是好專賣,可沒有幾個人能吃了這個苦!李玉蘭親自跟車,白天晚上都在路上,帶幾個饅頭和鹹菜,就是一路上的夥食。裝煤卸煤,她都在現場。在路上,司機進屋吃飯,她坐在車上看煤,三年的時間,她沒在飯店吃過一次飯,幾乎沒脫衣睡過覺。
李玉蘭特別有商業頭腦,為了回程不跑空車,她利用當年在林場下鄉的關係,先後倒賣過刨花板、密度板。後來她用空車從哈爾濱郊區拉大蔥,買時4分錢一斤,到鶴崗賣到4角錢一斤。就這樣,三年多的時間,李玉蘭竟積累了2000多萬元的資金。沒想到精明的她卻讓一個合作夥伴“坑了”,人家欠她300萬元,沒什麼可還她,隻給了她幾百隻小豬仔,每頭十五六斤,卻要頂500元錢的債!有勝似無,一咬牙,她把小豬拉了回來,就這樣她被逼上了養豬這條路。
李玉蘭用自有資金辦起了兩個養豬場,畢竟是教師出身,凡是能買到養豬的書她都買到,一有空就學,附近的養豬場都讓她走遍了。因為不懂,沒有舊習慣,一切按科學的方法辦,結果她的豬比別人養得胖,還不得病,當年她就掙了60多萬。家人都勸她,就這樣養吧,夠吃夠花就行了,可再另折騰了。
可李玉蘭是個要強的人,她說要幹就往大裏幹。她聽說梧桐河農場正招引畜牧大戶,而且政策優惠,環境又好,就領著她的500頭豬落戶這片沃土,辦起了一個綠色生態養豬場。創業當初,她和施工人員、飼養員,同吃同住,每天披星戴月,睡眠不足6個小時。她笑著說,別人都怕蚊子叮,可對我來說那是“提神劑”。建場初期,因為修公路,又連續下了7天大雨,飼料運不進來,眼看著豬就要挨餓了。她找了一個不太會開車的電工,開著一輛四輪車跟著她去拉糧,路上都是泥漿,濺得兩個滿身滿臉的泥。那車差一點翻在溝裏。她就是這樣的老板,最苦最難最累的活,她都領著職工一起幹。
養豬是個風險很大的產業,因為市場的波動,很多人關鍵時刻撐不住,而李玉蘭往往就是在“乘人之危”發展自己,2007年在豬價下跌的時候,她用955萬元兼並了寶泉嶺和北京一家企業合資的種豬繁育中心;2009年她又進軍寶泉嶺新建了5萬頭的養豬場一座;接著又在建三江的大興農場建了萬頭豬場一座,這兩家豬場,形成了年出欄種豬、肥豬10萬頭的規模。
李玉蘭把自己的目光盯住了外部世界,她的目標是養世界最好品種的豬。2008年4月她以每頭2.8萬元的價格,從美國印第安那州引進212頭優良種豬,成為中國第一家從國外引進種豬的民營豬場。她家的良種豬在東北三省的豬場都有繁育,業內人士說:“李玉蘭是東北養豬業的功臣!”
現在李玉蘭領導的玉蘭牧業已在黑龍江省建立了六個大型養豬場,固定資產達2個億,每年銷售額達到1個億,盈利超過2000萬元;這個本省最大的民營養豬場已成為集豬的繁育、生產、銷售、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大型牧業養殖企業。“玉蘭牧業”現在成了黑龍江省畜牧業的名牌,在全國也有影響。
李玉蘭是個低調的企業家,一般以豬場防疫為重,不接受記者的采訪和參觀的,但破例地和我談了兩個多小時。給我突出印象的不僅是玉蘭過去的創業路,更重要是她企業輝煌的未來。我很看好她,因為她的非小富即安;也看好她的目光非鼻子底下的小天地;特別看好她對人才的重視,而非“武大郎開店”。她的企業常年聘任3個國內頂尖的畜牧業專家,她的管理團隊是70多個有專業職稱的技術人員,其中研究生就有十多人。接待我們的幾個小姑娘都是畜牧專業畢業的大學生。李玉蘭說:“這幫大學生是玉蘭牧業的未來,他們是紅花,我是他們的綠葉!我主要的工作是為他們承擔風險,他們都富了,就是我最大的快樂!我們企業的口號是:快樂養豬,幸福生活!”
無論是悲情的張汝碧,還是快樂的李玉蘭,她們都是寶泉嶺這片土地上創造財富的英雄。她們的人生都閃放著時代的光輝。服從組織,聽從召喚,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這是張汝碧的突出表現,她代表了老一代墾荒者的精神本質,正是因為有了這個精神,他們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向荒原進軍,吃苦耐勞,不怕犧牲,以青春和生命為代價,變北大荒為北大倉,確實保證了國泰民安。
李玉蘭體現了新一代北大荒創業者的胸懷和膽識,他們目光遠大,勇於創新,尊重科學,依靠人才,麵向世界,創造未來。他們無疑是實現北大荒“百年夢想”的領軍人物。
我認為,“汝碧”精神是“玉蘭”精神的基礎,“玉蘭”精神是“汝碧”精神的發展,把這兩個精神結合起來,就是“新北大荒精神”,那是我們再創“北大荒奇跡”最寶貴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