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5——總書記是總領隊
從寶泉嶺管局到共青農場,比城市的交通都方便,道路開闊,沒有擁擠的車流,更沒有霧霾的煩擾。望著遠處的山巒,看著路兩旁被白雪覆蓋的平坦大地,心裏想起共青農場的文友們對自己家鄉的詩意描繪——
“小興安嶺餘脈連綿起伏,從西天邊隱隱約約向東延伸著,在它的最東端是一座海拔不高的鳳鳴山,綿延兩公裏,像一位美麗的少女靜靜地俯視著周圍,伴隨著這一片土地日出日落,寒來暑往,
鴨蛋河水宛如一條銀帶,在綠蔭的草原中舒展自如,款款地流淌,耳聽著兩岸歲月裏潮起潮落,印記著生活中的足音留痕……
這裏坐落著一個農墾小城,人們耕耘著希望,緊跟著時代的腳步,這就是具有光榮墾荒曆史和傳統的共青農場。”
我上次來共青農場時,是兩年前的5月。初夏的三江平原如寧靜的綠海,一走進就讓你的心胸也開闊起來。鑽天楊和樟子鬆排成的儀仗隊,引領我進入小興安嶺餘脈黑龍江畔的那一片寫滿傳奇的土地。抗日英雄趙尚誌就在不遠的山林裏流下最後一滴血,青年墾荒者就在這曾經的荒原點起驅趕嚴寒的篝火,脫下沾滿硝煙軍裝的戰士們在這片土地開始了鑄劍為犁的戰鬥,成千上萬的城市青年屯墾戍邊讓這片土地生機勃發。
看,那路邊向你眨著笑眼的小黃花,就是長眠在這片土地的先驅們靈魂的光點。
看,那鋪向天邊的毛絨絨的如綠毯般的土地,那一片銀光粼粼如鑲滿銀鏡的水田,就是他們留給我們的詩篇。
吸引我目光不再有田間地頭的紅旗招展和田野裏麵朝黃土背朝天的人流,因為世界最先進的農業機械化作業,使北大荒每個農場的春耕生產不過十天的時間。坐在衛星導航的大型播種機邊聽著流行音樂邊控製播種量,是年輕駕駛員平常的工作。讓我心馳神往的是如神話般聳立在田野深處和樹林、花叢中的色彩繽紛、錯落有致的小城鎮。新北大荒人正在實現“耕種在廣袤的田野裏,生活在現代化的城鎮裏”的理想。
我們穿過寶泉嶺管理局所在地那座比鄰近的縣城更有現代風韻的城市,又走進一座道路寬闊、樓房成片的小城。她像從夢中蘇醒的處女,正在裝扮著自己如花的青春。推土機的轟鳴是她的歌聲,林立的塔吊上飄舞的紅旗,是她招親的標誌,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建築群,就是她的婚房。栽滿街道的綠樹和鮮花,告訴我們她對幸福的新生活的憧憬。
主人領我們走近城邊一座樹高林密的小山,告訴我們它的名字叫鳳鳴山。讓我們驚奇的是山下那一片花草簇擁的廣場,而廣場中聳立的那一座紅柱綠瓦的牌樓,它造型古樸,雕製精美,樓上的琉璃瓦異彩閃爍。這牌樓背靠鬱鬱蔥蔥的青山,麵對這一座青春般靚麗的新城,仿佛是曆史和現代、人文與自然相連的象征。沒想到,北大荒還有北京城中才見的這等莊重而華美的中式建築,而鐫刻在牌樓上的四個金色的大字“共青農場”,竟是胡耀邦同誌親筆所題。
而這一次再來共青農場最吸引我的是剛落成的“中國青年誌願墾荒紀念館”,它就坐落在剛進入場區的共青大街上,這座8811平方米的樸實又現代的建築裏,向每一個觀眾展示著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的中國青年偉大的誌願墾荒運動——中國青年運動史上壯麗的篇章。走進這個莊嚴而神聖的殿堂,你不能不激情燃燒,不能不為這中國現代史上最生動的故事所感動。
這個故事,是從1955年8月12日, 首都北京的一個普通的夏夜開始的。
五個普通的青年走進北京王府井富強胡同6號那個普通的小四合院,去會見一位不普通的人物,商量一件可能驚天動地的大事。
走在前麵的那個青年個子高挑,兩眼閃著興奮的光彩。他就是23歲的石景山區西黃村鄉長楊華。緊跟著他的是位有點靦腆的漂亮姑娘龐淑英,她是22歲的門頭溝石門鄉的團總支書記兼婦女隊長。緊跟著的還有南苑的李連生、李秉衡和東郊的張生,他們都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
這時他們要見的人——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胡耀邦走上前來,一個個握住了他們的手。然後揮著手讓他們坐在院內的大槐樹下,那裏已經擺好了一圈藤椅。後來楊華回憶說,耀邦書記的握手很有力,連我這個握慣鋤把的手都感到了他的手勁不小。
“不要客氣嗎!就像到自己家一樣嘛!”
胡書記和毛主席一樣的湖南口音,綿長聲調中透著勁道,讓他們感到親切。
這是個並不清爽的夏夜,然而這幾個年輕人的心比天氣還熱。非凡的1955年,是共和國激情燃燒的年代。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第一個五年計劃高歌猛進;然而年輕的共和國麵臨著重重的困難,而保證全國吃飽飯仍然是最大的問題。周恩來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實現工業和國防的現代化,農業是基礎。當前重要的措施是要擴大耕地麵積,遠征開墾荒地,提高農業產品的總數量。這一年的5月,毛澤東主席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的按語中提出:“一切可以到農村去工作的這樣的知識分子,應該高興地到那裏去。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裏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這一年的春天,團中央組織的代表團到蘇聯考察了青年人到邊疆墾荒的經驗。代表團回國後,很快擬定了《關於響應黨的號召,組織青年參加開墾荒地的幾項意見》。這份意見中指出:“青年團在開墾荒地的巨大任務中應起積極的突擊隊作用,……以便鼓勵和發揚青年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為墾荒青年樹立先進的典型。”毛主席批閱了這份報告,並由黨中央向全黨轉發。團中央向全國共青團組織發出了組織青年到邊疆墾荒的號召,受到了毛主席和黨中央積極的鼓勵和支持。
最先響應號召的就是北京青年,因為北京是改變中國命運的“五四運動”的發祥地,而北京青年從來就是中國革命的先鋒。以楊華為代表的五個發起人是來向耀邦同誌彙報他們成立“北京青年誌願墾荒隊”計劃的。
“我們研究,參加我們的青年墾荒隊有三個條件:第一,必須絕對自願;第二,不要國家一分錢投資;第三,去了就不回來!”
這位年輕的鄉長越說越激動:“毛主席發出了墾荒的號召,咱們首都的青年就應該挑這個頭,不能讓祖國10億多畝的荒地閑著睡大覺!蘇聯共青團員能在西伯利亞建設‘共青城’,咱們也能在荒涼的北大荒建設起自己的村莊和家園!”
“好啊!我支持你們!團中央支持你們!”
耀邦書記接著對墾荒隊的規模、地點和發展方向和如何做好思想準備、物資準備等問題和楊華他們交換了意見。他想的很細致很周到,連墾荒隊員帶什麼農具、穿什麼服裝都想到了。
他鼓勵五個激情滿懷的青年說:“在渺無人煙的荒野建立新的村莊將會碰到許多困難,你們必須以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迎接困難,戰勝困難!”
夜已經很深了,楊華他們要走時,耀邦拉著他們的手說:“好!我就是你們的總領隊,有什麼困難隨時找我。出發時,我為你們壯行!”
後來楊華回憶,那一晚,我們真的被耀邦同誌的風度迷住了,他平易近人,體貼入微;講話時談笑風生、無拘無束,不斷地變化著講話的姿勢,說到興奮處從院子東頭走到西頭,越說越激動。他真是位熱情如火的領導者。
這次曆史性會見的第四天,《北京日報》和《中國青年報》都登出楊華等五人發起組織北京青年墾荒隊的申請書和胡耀邦接見他們的消息。那申請書中的豪情現在還讓我們感動——
“我們知道,到邊疆墾荒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可是一千條困難,一萬條艱苦,比起為了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來,那不過是大海裏的一丁點水。我們的祖先已給我們耕出了16億多畝土地,他們經曆了多少艱苦?我們是毛澤東時代的青年戰士,我們不是那種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老守望著熱炕頭的人,我們有誌氣當一名誌願墾荒的先鋒隊員!親愛的團組織,請接受我們的申請,批準我們的行動吧!”
“我們不是說空話的人。不管邊疆的路程多麼遙遠,也攔不往我們遠征的決心!不管邊疆的風雪多麼寒冷,也吹不冷我們勞動的熱情!邊疆,那正是考驗青年人最好的戰場。勝利在向我們招手!讓我們高舉起誌願墾荒隊的旗幟大踏步的前進吧!”
楊華等五人申請書如火種點燃了北京青年的心,十天之內有一千多人報名,他們挑選60名組成“北京青年誌願墾荒隊”。十多天內,他們收到北京和各地群眾69698.4元捐款,北京團市委用其中的31500元,為墾荒隊準備了35匹耕畜、19 副家具、兩輛馬車、3000畝地的種子和隊員赴邊疆的路費和一年的口糧。
8月30日,胡耀邦同誌親自為墾荒隊送行,在北京工人俱樂部禮堂舉行的歡送大會上,他做了那個中國青運史著名的報告《向困難進軍》——
“墾荒隊的同誌們,我代表共青團中央歡送你們,歡送你們到我們偉大祖國的邊疆——黑龍江去開荒。大家說你們是光榮的第一隊,是中國青年有意義的創舉,你們的行為,是英勇的行為,是愛國的行為。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你們肯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敢到最艱苦的地方去。現在大家都說,要英勇奮鬥,要有高尚的愛國行動。到底什麼是高尚的愛國行為呢?這就是:青年們要響應毛主席的號召,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困難的地方去!”
“搞社會主義就有困難,決不是如某些同誌想的那樣,好比躺在軟席臥鋪上,一下子就走到社會主義樂園去。既然有困難,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麵對困難?我看就是四條八個字:‘忍受、學習、團結、鬥爭’。困難隻能欺負懦弱的人,困難害怕堅強的戰士。前麵有困難,不應該退卻,而要前進。搞社會主義不但向科學進軍,而且要向困難進軍!有一千條困難,就要打破一千條。有一萬條就打破一萬條。對待困難就像對待那些暗藏的反革命一樣,就是堅決、徹底、全麵、幹淨地把它消滅!”
接著,胡耀邦同誌代表團中央和全國一億二千萬青年,把一麵繡著“北京青年誌願墾荒隊”幾個金字的大旗親自交到楊華手中。楊華帶領60名隊員宣誓,向首都和全國人民表示他們進軍北大荒、向荒原要糧的決心。
那一天傍晚,北京前門火車站前,人山人海。著名作曲家瞿希賢親自指揮樂隊演奏她根據胡耀邦同誌《向困難進軍》的講話譜成的樂曲,為即將出發的北去列車奏響了“進軍曲”:
我們青年不能讓荒地長野草,
一定讓它長出糧食來!
我們青年不能讓荒地睡大覺,
一定要讓它為社會主義服務!
青年們到祖國的偉大邊疆去,
墾荒隊員們,向荒地進軍!
有一千條困難,就打破一千條!
有一萬條困難,就打破一萬條!
用我們勞動的雙手,
創造幸福的生活!
6時整,楊華舉著墾荒隊的大旗第一個登上火車,他回頭對排隊站在站台上的60個戰友:“現在我們就要出發了,你們有誰後悔的,現在可以回去!”
隊員們大聲地說:“我們永不後悔!”然後推開楊華一下子,湧上火車。還多了一個突然擠上車廂的年青人,他自帶行李,成了第61個隊員!
列車起動裏,車窗裏傳出了楊華他們的《青年墾荒者之歌》:
告別母親,背上行裝,
踏上征途,遠離故鄉。
穿過那無邊的原野,
越過那重重的山岡,
高舉墾荒的旗幟,
奔向遙遠的邊疆,
勇敢地向困難進軍!
戰勝那風雪冰霜!
在那荒涼的土地上,
將要起伏著金色的麥浪,
讓那豐收的糧食,
早日流進祖國的糧倉!
也是唱著這支墾荒隊員之歌,1955年11月5日,以天津東郊高莊子鄉團總支書記杜俊起帶隊的天津青年墾荒也進入楊華他們已站住腳的蘿北荒原。
也是唱著這支墾荒隊員之歌,1955年12月27日,以街道幹部、複員軍人梅樹生帶隊的哈爾濱青年墾荒隊也進入蘿北荒原那片冰封雪凍的大地。
接著,山東、河北的一支支墾荒隊也是唱著這支墾荒隊員之歌進入已變成一片熱土的蘿北荒原。
接著,在歌聲中向困難進軍的青年勇士們,化冰雪為春雨,變荒原為農莊,在第二年春草吐綠、布穀鳥歌唱的時候,他們先後建起了自己的“八大莊”:北京莊、天津莊、河北一莊、河北二莊、山東一莊(膠南莊)、山東二莊(臨朐莊)山東三莊(惠民莊)和哈爾濱莊等八個集體農莊。
作為中國青年墾荒運動的發起人和“總領隊”,耀邦同誌時刻惦念著在荒原上戰鬥的年輕人。1956年6月8日,他來到了蘿北荒原上的“八大莊”,看望來自各地的2600多名青年墾荒戰士。在北京莊,楊華和龐淑英,陪著耀邦一個個地和青年握手,正在和泥蓋房的青年來不及擦手,就被胡書記緊緊握住。他站在擺著姑娘從野地裏采來的山花的木條桌上給大家講話:“我知道你們現在還很困難,但我相信你們不會向困難低頭的!在奮鬥中,我們有辦法戰勝所有的困難!”講話時,他手裏夾著香煙,幾次劃著火柴都忘了點。他的講話不時引起大家的笑聲。他看男青年竟在抽柞樹葉的煙,馬上讓隨行工作人員的香煙都分給了青年。
楊華回憶,那天中午炊事班給胡書記做了幾個簡單的炒雞蛋、炒韭菜和炒波菜,他看到青年們在吃苞米餅子和炒黃豆,自己也沒吃幾口。他動情地對大家說:“你們很苦啊,但可很光榮!現在我們整個國家都很困難,我們要和人民一起渡過難關。你們要燒磚蓋房子,要種水稻、種菜、養豬,生活一定會好起來的。”
耀邦對墾荒隊員的婚姻很關心,他對大家說:“你們先立業後成家是對的。我希望還沒結婚的盡快配上對。你們一起艱苦奮鬥,同甘共苦,這樣結合的夫妻是品德高尚的比翼鳥!”
“我們這兒女同誌太少了!”
有個小夥子大聲地說了一句,逗得大家一片笑聲。
“好,這件事我來解決!”耀邦同誌沒有食言,他回去不久就從哈爾濱亞麻廠、鍋爐廠動員了幾百女工來到蘿北,後來北京“十大建築”結束之後,也有參建的各地的女工又轉戰到了蘿北“八大莊”。為解決墾荒隊生活上的困難,胡耀邦同誌還安排有關部門給正處於艱難的創業時期的“八大莊”調運來一批大米和其它生活物資。
耀邦臨走時對北京莊的青年說:“下次我再來時,要吃你們親手種的糧、養的豬、種的菜。還要聽到雞叫、狗咬、孩子哭!你們能不能辦到?”
“能!一定能!”青年高聲地回答,耀邦大聲地笑了。
當時在哈爾濱莊當青年突擊隊長的孟吉昌回憶,那天上午,一輛吉普車停在了哈爾濱莊的基建工地上,從車上走下幾個人,走在前麵的人一身灰色的中山裝,腳穿黑色的布鞋,向正在幹活的我們招手,他對大家說:“你們辛苦了!”然後招呼大家坐在他的身旁,接著一個個問我們的名字,問我們到邊疆的收獲。他又問:“你們有沒有什麼困難?”我們不約而同地互相看了一眼,然後說:“有,但我們不怕!”耀邦笑著說:“這就好!我相信你們一定能戰勝一切困難。希望你們不僅要敢於和困難作鬥爭,還要努力學習知識掌握本領,不但學會種地蓋房,還要成為各行各業的專家,把北大荒建設成為美麗富饒的米糧倉!”
在河北莊,隊員們像久別的孩子見到親人一樣圍住了耀邦,好像有許多話要對他說,但又說不出口。其實,胡書記已經知道了,他們的帶隊人開了小差。他被困難嚇破了膽,說黨籍不要了,也得回家。最後全體隊員決定將他開除。耀邦鼓勵他們說,在革命的過程中,逃兵總是要有的。我相信你們會勇敢地堅持下去。他還問女隊員會不會做鞋子,她們笑著搖頭。耀邦說:“一定要學會生產和生活的一切本事,你們才能戰無不勝,才能站住腳!”隊員們,還把在野地裏揀的一百個野鴨蛋,托耀邦同誌捎給毛主席,感謝他對青年墾荒隊的關心。
耀邦同誌在蘿北荒原呆了三天,看望了“八大莊”的每一個墾荒戰士,在天津莊告別時,他對隊員們說:“我送你們還是那四條八個字:‘忍受,學習,團結,鬥爭’。做到了這幾個方麵,你們就能戰勝所有困難,建成你們美好家園。”
作為中國青年墾荒隊的“總領隊”耀邦同誌,在日理萬機的日子裏,還經常給楊華和北京墾荒隊的隊員們寫信:
“我想你們一定能夠相信,我沒有忘記你們,沒有忘記你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為祖國需要,在嚴寒的北大荒英勇奮鬥的全體同誌們。……衷心地希望你們下決心,全心全意領導大家在那裏安家立業,為祖國多生產糧食!”
“你們已經完成了一個極其光榮、極有貢獻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希望你們再作第二個五年計劃,向更光榮、更有貢獻的目標前進……沒有什麼送你們,出版機關多給了我兩本《毛選》第四卷。現在分一本給你們。一本,對300多人的隊伍來說,實在太少。但是,這很有意義。意義在於它是毛主席對你們——當然也是對我們全國人民最好最有用的教言……”
春華秋實,歲月如梭。二十多年過去了,當年的“八大莊”已成了一個有相當規模的大型國營農場了。楊華擔任這個農場的副場長多年了。1983年11月,正在太湖農墾療養院療養的他得到了來自北京團市委的信息:黨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同誌和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王兆國同誌,在去西北視察的火車上總結建國後青運史上成功的事例,他們認為共青團發起的“兩隊”(青年墾荒隊和青年突擊隊)是成功的,是毛主席肯定和支持的。他們的意見是,要總結他們的經驗,宣傳他們的精神,以便搞好傳統教育,推動青少年工作健康發展。
這樣,楊華就火速趕回農場,和龐淑英一起著手總結28年墾荒的經驗。然後他們又給胡總書記寫了一封彙報信,通過黑龍江團省委轉到中共中央辦公廳,1984年2月21日,胡耀邦總書記親自批示:
“兆國、錦濤、延東同誌:請記住他們明年八月三十日的墾荒三十年紀念活動,請你們籌備一點禮物送他們,到時候提醒我給他們題幾句話,表示一點心意,但絕不能接受他們送來的任何禮物,請你們先向他們打個招呼。”
據《共青農場誌》記載:1984年4月22日,根據胡總書記的指示,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李源潮同誌到向陽(共青)農場檢查青年墾荒30周年活動的準備工作。他在各級領導的陪同下到各莊視察,晚上在農場機關門前廣場舉行篝火晚會,他親自點燃篝火,並作簡短講話,他高度讚揚了青年墾荒隊員的革命精神,鼓勵墾荒隊員和全場青少年要繼續發揚五十年代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精神,做新時代的開拓者。隨後他和大家一起跳起歡快的集體舞。
那天主持廣場活動的農場團委書記、哈爾濱知青孫玉華回憶說:“那次活動,讓我終生難忘。當李源潮書記點燃篝火時,在場的新老墾荒者一片歡呼!當年開荒時,我們要點火燒荒;嚴冬在大森林伐木最冷的時候,我們要點篝火取暖;如果遇到狼群襲擊時,我們也要點火驅狼。今天我們要讓這戰鬥之火、勝利之火代代相傳!這個活動太有意義了。當時才三十多歲的李源潮書記充滿激情的講話,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溫暖,許多青年熱淚盈眶。他誠懇親切充滿朝氣的作風,也深深感染了我們。”
1985年8月30日,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在向陽(共青)農場隆重召開“紀念北京等地青年誌願墾荒30周年大會”。
楊華在講話中說:“30年來,我們牢記著自己的誓言,在黨的領導下,在胡耀邦同誌的關懷下,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我們同以後陸續到來的轉業官兵、支邊青年、知識青年一起攜手並肩,艱苦奮鬥,克服了各種困難,把一片荒原建設成現代化的國營農場。30年來,我們也在艱苦奮鬥的曆程中鍛煉成長。在當年2600多名墾荒隊員中,先後有163名同誌在北大荒的土地上入黨,有255名同誌加入團組織,有118名同誌成為各級領導骨幹。當年北京、哈爾濱、天津、河北、山東等省市的墾荒大旗,至今仍然飄揚在我們耕種的土地上!”
此刻,這位飽經風雨的老墾荒戰士已經是滿臉淚水了。
省農場總局局長王強宣讀了胡耀邦總書記委托中共中央辦公廳給大會的賀信。團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張寶順向大會展示了胡總書記題寫的“共青農場”四個大字。大會宣布把向陽農場改名為“共青農場”。
現在這四個大字還有胡耀邦的簽名鐫刻在鳳鳴山廣場的高大牌樓上。它熠熠生輝,照亮從荒原上拔地而起的這座共青新城,也照亮了奮鬥在這片土地上的三代墾荒者的心。陪同我們參觀的場長蘇彥山告訴我們,這個公園是我們共青農場的聖地。節慶的盛典、黨團員的活動都在這裏舉行。更有新婚的年青人,在這裏拍照,紀念在老一輩墾荒者建設的新城開始幸福的生活。這裏也是參觀訪問者必到之地,攝影留念,流連忘返。每在朝霞初露和華燈初上時,廣場成了小城的居民們健身和娛樂的最大場地,鼓樂升平,一派和諧幸福的動人場景。每逢清明或耀邦同誌的祭日,那些老墾荒戰士常在這牌樓下感懷和紀念那位與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血脈相連的偉人。